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毫无优势>两封信(十五)

两封信(十五)

作品名称:毫无优势      作者:曲新同      发布时间:2014-12-03 13:16:10      字数:3712

  
  老詹姆斯顿感一阵去国之思涌上心头,他开始公开发布伤感之情了,“在异国陌生的土地上我们如何来唱上主的赞美诗呢?”
  然而他不久也就安定下来了。他已经来到这里,一年或不久后,在这块新大陆,在新约克郡,这里的名字即将更改为多伦多。他正在给自己最年长的儿子罗伯特写信。
  ……这里的人们都说一口上好的英语,其中有许多我们苏格兰人常说的词儿,他们根本不理解我们说时所含的意思,他们生活的比乔治国王那时候还要自由多了……这里有一条大路从约克镇上直通北部,长达五十英里,农场上的房屋几乎全是两层楼高。有的人们几乎拥有12头奶牛以及四到五匹好马,因为他们不用上税整整三年时间,他们出门驾着二轮马车,最差的也是活得跟地主一样……这座城镇中仍然还没有基督教牧师,然而这里有一座很大的英国式的教堂以及一座卫理公会教堂……来自英国的牧师又读又讲除了他那一口难听的英语以外,他总是在每次布道最终说好心的上主要拯救我们,接着这位卫理公会的牧师就会尽其所能地大声祈祷,而人们也都双膝跪下大声地喊阿们,以致你根本就听不明白牧师在说什么,我曾经见到他们一些人从地上跳起来,好像他们身心都进入了天堂里一般,可是人们脏污不堪的身体总是又把他们坠回到人世间,尽管他们大声在呼喊着哦耶稣哦耶稣,好似他就在那儿要经由屋顶把他们超拔出人世一般……此时此刻罗伯特我不建议你来这里也最好不要来听,也就是说你之所以不跟我们一起来那是出自你自己的意志,由此我再也不抱期盼能够在这儿再见到你……但愿坐落于这片森茂荒野之中之上主良好的意愿同样能够降落到你那儿……如果我想到你能断然抛弃我们那也就不会产生那样的念头,声明自己的远大目标就是把你们全都带在身边一起来美国了,可是人的想法全都是虚荣心在作怪也就导致了把你们全都布散各地可我现在毫无办法……我不会多说了而只希望雅格伯的上帝同样也是你的上帝,但愿他老人家会是你永远的导师,但愿你常能祈祷向你所热爱的天父一直到死……
 
  还有很多话语——整篇信件经由霍格默认被转手在“黑森林杂志”上出版发表,今天我能看到它在这本杂志上的全貌。
  而在此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又写了另外一封信件,地址是寄给“殖民地拥护者”杂志主编的,之后就在报纸上被发表。到这个时间整个一家人已经在埃斯魁星小镇定居下来,这里位于加拿大的西部。
  
  ……所有来自苏格兰而定居于此地之人,全都在这个新世界一切事情做得尚好,然而我恐怕他们之中有些人会觉得他们的灵魂会无所安依,当死去的那一天最终来临之际,因为他们发现了一样样物人们叫作威士忌的东西,他们就把自己大把的金钱打水漂一般都投入进去,每天每日喝到酩酊大醉还不肯罢休,最后把自己弄到驴马都不如的程度……先生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其中一个传闻,但是我恐怕你将要把我的信件发布在“殖民地拥护者”杂志上面,我非常不喜欢我曾写给苏格兰我的儿子罗伯特的一封信,经由我的朋友詹姆斯.霍格一位诗人之手被发表于“黑森林杂志”,以至我在整个北美洲简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到那时我还不知道自己的信件早已抵达老家……霍格这位可怜之人花了自己的大半生都在编造各样机灵的谎话卖乖,如果我读圣经没错的话,我觉得圣经里说一切说谎的人都要被投进一个湖中去在那儿安身,在那里只有熊熊燃烧的火焰以及滚热的硫磺焰硝,但是我认为他们发现这是一桩一本万利的买卖,因为我相信霍格以及瓦尔特.司各特从这些谎话中所赚得的金钱,要远比老波士顿还有额尔斯金兄弟终其一生所书写的布道文章之所得要多得不胜其数……
  
而我本人当然也是属于这位老人所谈到的说谎之人其中之一,就在我所写下的关于这次航行的这些故事之中。除却瓦尔特的日记以外,以及这两封信件的内容,整个故事都完全是我自己一力创作出来的。
  那次从岩堡之上远远望见费佛的景象,那是出自霍格的描述,因而这个场景也应该是真实的无疑了。
  
  这次远航的乘客们所安葬之地——他们之中除了其中一位——都位于波士顿教堂的墓地之中,就在埃斯魁星,位于哈尔顿县,几乎就能望得见,几乎就可听得见,密尔顿北部401国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那一地段或许是整个加拿大最为繁忙的一条高速路了。
  这座教堂——建造于曾经属于安德鲁.莱德劳家族的农场之上——当然是以托马斯.波士顿这个名字来命名的了。它所建造的石材都是大块的黑色石灰岩。其前脸的墙壁要远远高于整座建筑别的墙壁——建筑风格奇异好似坐落于一条老式的主大街之上——它的顶部有一座拱门,更像是一个塔尖——这是为安放教堂的大钟而设。
  老詹姆斯就安卧于此。可实际上他出现在这里两次,最起码他的名字是如此,跟他妻子的名字在一起,她的出生名叫作海伦.司各特,于1800年安葬于埃特里克。他们的名字出现在同一块石碑上,那上面刻着安德鲁以及阿格尼丝的名字。但是令人惊诧的是,同样的名字还刻写在另外一块石碑上面,它看起来要比墓地中其它石碑古旧得多——一块已经变黑、斑驳不清的厚石板,这在不列颠列岛教堂的庭院之中经常能看到。任何试图搞明白这件事情来由的人,都会猜测着他们是否跨洋越海而把它携带到此地来的,因为有母亲的名字在上面,为了日后也把父亲的名字添加上去——如果说这会成为一件沉重得负担,那一定是用粗麻布包裹起来用粗绳子捆住,然后由瓦尔特背负着送到船底的货舱之中。
  可是到底为何又有人不惮烦劳而把这同样的名字,后来又刻在了安德鲁和阿格尼丝坟墓上稍后树立起来的新墓碑上部的呢?
  或许看起来这样一位父亲的死葬这件事,是值得拿来记载两次的吧。
  就在左近,在靠近她的父亲以及她的兄弟安德鲁和嫂嫂阿格尼丝的坟墓旁,就是可怜的玛丽的坟墓,她总归是出嫁了从而被安葬在罗伯特.慕莱、她的丈夫的墓穴旁。在这片新的乡土之上妇女稀少从而是被珍重有加的。她跟罗伯特夫妇两个没有生下任何孩子,但是在玛丽早早过世之后他又娶了另外一位女子,这位女子给他生下的四个儿子也都葬在此地,他们分别死于两岁、三岁、四岁和十三岁。这第二任妻子也同样安葬于此。她的石碑上刻着“母亲”,而玛丽的墓碑上刻着“妻子”。
  这里还有那位兄弟詹姆斯,他没有失踪于自己的一家人,他是从新斯科舍前来投奔他们的,起初他在约克镇之后在埃斯魁星,跟安德鲁在一起务农。他还带来了自己的妻子,或者是在这片社区找到的她。很可能她协助阿格尼丝照顾孩子们,直到她自己也开始有了孩子。因为阿格尼丝不间断地怀孕,生育了不少的孩子们。在写给他在苏格兰的兄弟罗伯特和威廉的一封信中,为了告知他们自己父亲的死讯,于1829年(因罹患癌症,没有多少痛苦以至最后的日子,但是消瘦得双颊和下巴都塌了进去),安德鲁提到了他的妻子在过去的三年当中感觉身子每况日下。这显然是在巧妙地提示着,在过去的这些年当中,她已经生下了她的第六个、第七个以至第八个孩子。她肯定是完全恢复了身体的健康,因为后来她活到了八十多岁的年纪。
  
  安德鲁捐献了建筑这座教堂的用地。也或许是有代价的出让。虔诚如否是不可能拿生意意识来加以衡量的。他被认为是发家了,尽管他没有像瓦尔特那样占地广大。瓦尔特娶了一位美国女孩,她出身于纽约州的蒙特高默里县。她嫁给他的时候只有十八岁,在三十三岁生下她的第九个孩子后死去。瓦尔特再也没有结婚,而是极其成功地继续务农,一边教育自己的儿子们,一面投机买卖土地,还经常写信给当地政府抗议自己纳税受累,还极力反对自己所在的这座小镇参与到一条铁路的规划当中——这简直是在浪费金钱而费力不讨好,他声明,仅仅是为了不列颠那些资本家们的利益。
  然而这也是事实,他与安德鲁两人坚决支持了不列颠的总督,经济联合会首席弗兰西斯爵士,他肯定是代表着那些资本家们的,而反对的是引领反抗的同属自己苏格兰国人的威廉.莱昂.麦肯尼兹,于1837年。他们给这位总督写去了一封极尽溜须谄媚之能事的信件,以他们那个时代极其卑躬屈膝之方式。他们的一些后代们非常希望这也许是不属实的,然而对于我们的亲支们在关于政治方面的作为又能做些什么呢,无论他们还活着或者已死去。
  而瓦尔特还有余力长途旅行返回到苏格兰,在那儿他所留下的一张相片上,他身披一条苏格兰长披肩,手中紧紧握着一把苏格兰特有的紫花大蓟。
  在纪念安德鲁以及阿格尼丝(当然还有老詹姆斯和海伦)的那座石碑上面,同样还显示着他们的女儿伊莎贝尔的名字,她与自己的母亲阿格尼丝一样活到很老的年纪。这位老年妇女还拥有一个婚后名姓,可是没有任何迹象她的丈夫究属何人。
  她就是出生在海上的那个女儿。
  这里还有着安德鲁跟阿格尼丝第一个儿子的名字,也就是伊莎贝尔的长兄。同样也记载着他出生亡故的年月日。
  小詹姆斯是死于整个家庭在魁北克登陆之后的一个月之内。他的名字当然也应该出现在这里可是事实上却并没有。当他死去的时候这一家人还没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那也就还没有见到还有这么个地方。他或许是被安葬在了沿着蒙特利尔到约克镇一路上的某处,或者在那座新建而人事喧杂的镇上某个地方。也许是草草葬在一块未开垦的土地上,现在那儿全成了砖石铺就的路面,也许教堂中不会为他而专设一块石碑,即便有的话后来者的坟墓也早就把它给湮没了。他死于一场约克镇忙碌不休的大街上不幸的事故,或者是得了寒热还是痢疾也说不定——在他那个时代像他这样的小孩子,一点小病或者突发事故都会成为要命杀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