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将萌--上(1-2)
作品名称:草将萌 作者:春语江山 发布时间:2014-10-18 20:30:04 字数:15301
1、
爷爷在养鸡养鸭方面也很在行,在我的记忆中,鸡鸭尤其是养鸡在一段时间里似乎要成为老人的副业。我记得当时我最感兴趣的便是晚上随老人给老母鸡照蛋。到了晚上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小偏房里爷爷的戏法便开始了,此时,只见老人握着他那柄“法宝”手电,从老母鸡身下掏出鸡蛋来,在手上握持一番然后用开着的手电对准鸡蛋,从反面观察里面的动象。从小黑圈儿开始,直到仔鸡成形。前前后后半个多月时间,还记得爷爷让我记着每天的变化,我则自然乐此不疲。
在这些秀美别致的花鸟鱼虫与咯咯嘎嘎的鸡鸭家禽跟前,负闲养家的爷爷经常变得如幼儿稚童一般与孙子们同嬉共笑。以至于常被奶奶半怪无奈地称为“老顽童!”爷爷则作“打油诗”以解嘲“尽心竭力心自安,承前启后志方圆。负闲养家呓当满,老牛护犊自淘然!”与孙辈们在一起,老人也似乎真得“增添了无限的活力!”真是,还记得孩时,有一次看电视剧西游记,爷爷曾这么说道,“人人皆言佛无老,熟(孰)知弥勒童心存呐!”再加上二老的儿女我的叔叔姑姑们当时也非常的孝顺,确实!记得小时在家中我所能体会到的多为俩字,那就是奶奶经常由兴而发的俩字:和谐。
“人应与自然万物和谐互生而不应把目光仅放在作它们的主仆身上,而致使逆道背(悖)理或任天由命的事情发生!”念及和谐还记得一日,爷爷这么说道。
爷爷有时高兴了就听相声并乐陶其间地唱“生活美如酒……”并作过藏头绝句:春光无限好,然美止几多。心在安乐所,易之何跌磋!说起“八王大”,老人亦有一套。“美当慕之,美,是好的事物,好的事物都应受到追慕。得到它也是不易的,但它绝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XX,应记着,美,在于追求,而不在乎得到!其实美,八王大就在你的心中。”“这个世界多姿多彩以致人的性情千般万种,我们不能奢望所有的人都向一种秉性看齐,但是,追求美应是所有人的共性。”
“美,应当追求,但不要苛求最美。因世界万般,无一是模,人们的审美眼光也不尽相同。一味地追求至善至美只会导致心力交瘁而无所。”还记得有一次爷爷操“老马列”腔调这么说道。
记得有一次,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大街上。一次,我与爷爷还有一个叔叔徒步逛市场回家时遇见了一个彩妆浓摸,打扮的怪异时尚的女青年,爷爷看到待走远就问身旁几被眼球的我道:“看什么呐,臭小子,她美么?”我笑了笑,心里说,“那还假?”爷爷似乎看懂了我的内心,继之说道:“傻小子,这不叫美,或者说,不叫真美。因为真美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美,一种是心灵美。象这种至多算个交揉造作之美,又能美到哪去哪?你应记着,到以后眼光不要被这类交揉造作(的事物)所遮挡!”确实,爷爷对弄虚作假,(矫揉)造作很是不屑。“这是思想堕落,道德败坏现象的一种体现!XX,咱……”
那位叔叔接道。爷爷听后肃颜正色地摇了摇头。“咳!也不要!”爷爷对一些比较前卫的东西从不置可否。
中学时有一次,爷爷与暑假中的我这么说道:“大千世界上,人要有所追求,而应追求什么哪?应追求美好,而美也应是有所止至的事物。”
“我知道、我知道,知止所以不怠吧!”
记得后来“老夫子”爷爷这样说道:“谁能说(含蓄)不是一种美哪,它是一种大美!”“啥,大美?”“对,所谓大爱无疆,大美亦然呀!但……”
小时侯,记得我经常与爷爷“侃大山”。彼时的爷爷可能由于工作原因,对神鬼之说也“略有考究”。例如小时候有一次,因听到大人们谈论电影聊斋画皮,而闻鬼色变,就同爷爷说了一番。爷爷听了后就向我说道“XX,其实鬼有什么可怕的呢?鬼为阴人。俗话说,明人不怕暗鬼。相反,暗鬼却怕明人。只要为人处事光明磊落,就不应害怕什么鬼魅魑魉。相反,这些东西与人碰面,只能绕道而行。”“阴人!阴暗的人吗?”我问。
还有一次,我从家里大门上的小广播中听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则成语,我就问爷爷它的意思。爷爷这时就放下酒杯(他老人家有个嗜好,就是爱在空闲的时候抓把花生米或者其它什么小菜,自斟自饮,小酌一两杯)对我说,“这则成语原是佛家用语,就是告戒佛家弟子修行每提高一个阶段,心里的各种邪魔就会增长很多倍。以提醒弟子们修业无尽头。切莫生自满心理。”“那到底是多少倍哪?”方才弄明白师傅、弟子与一向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我问。“小家伙!你说多少倍就多少倍一丈是一尺的多少倍?”“嗷!”刚接触度量衡的我若有所悟地点点头。“那心中的邪魔是什么呢?”“就是各种不正当的思想念头象谜恋,烦恼,厌恶,及一切邪门歪道,懂了吧?傻小子!”爷爷这时又端起了酒杯。似懂非懂的我紧接着又煞有介事般的问道“那你不是经常说邪不压正吗?”“XX!去,去去,问你奶奶去,小人精!”一声津味普通话掠耳而过。我看着爷爷那幅迫不及待与“理屈词穷”的表情欢快地向院子里跑去。“又将了‘酒篓子’一军?好!”院子里晒衣裳的奶奶一向对爷爷的饮酒颇有微辞,说爷爷是酒篓子,喝半辈子啦,没完没了,并因之调怪过爷爷为“老邪物!”的确,据我所见,离休之后身居二线的的爷爷似乎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酒!而爷爷则说:“酒乃五谷之精华,日常小饮,可以提神益气,只要把握好度,对身体也不无裨益!”若遇奶奶较真,爷爷对他的这条习惯自有一套说辞“甭说饮酒怎么着,吱,别人是越活越胡涂,我是越喝越明白。”旁边的奶奶则半嗔半怪地挖苦道:“真是越喝越明白,把身体都明白到酒瓶里去啦!”“真是,您两个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遇此情,我就跟着瞎评判道。确实,二老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像这样的舌龇之争时有发生。“都说老年人应避免争吵,但是,适当地争争也行。起码,对肺活量是不无好处的!”一次,爷爷这样略显无奈地“自圆其说!”道。
老人爱酒,“与其说爱酒,不如说嗜酒!”也可算当时本地的陈言旧话了吧,“好家伙,某某某跟老领导一样!”但偏瘾于酒!也算是老人家的不良嗜好吧,以致最终寿亏于此!就说下酒菜吧,依爷爷的话说上至珍[1]馐美味下至黄蔬青脆均可入酒!的确,从山珍海味至瓜果咸菜,花生蚕豆都曾作过爷爷的下酒菜。还记得当时爷爷说过,人有所需,食有所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山珍海味止佐徍。杂粮五谷方颐[2]身哪!”念及山珍海味等美食佳肴,还记得一日乘酒兴爷爷这么说道。
确实,老人的下酒菜多为花生、蚕豆亦或青瓜梨枣,偶尔,也有蚂蚱,爬蚱等炸品。虽甚简朴但在当时也算得上丰盈了!
[1]音修味道好的食物
[2]音姨保养
2、
还有一次,由于我不喜欢在中午吃面条。可当时家里大人都在上班。中午时间紧,没法,只有吃面。于是我就不好好吃饭。爷爷就问我知不知道汽车是靠什么开动的?我说,是靠汽油!“对!”爷爷接着说“可是要不加油汽车还能跑动吗?人,靠什么运动生活呢?”“是靠食物靠吃饭!”上大拖的我说。“对,如果不吃饭怎么生活呢,如果不好好吃饭怎能长个呢?傻小子,快去吃吧,别挑食,什么都要吃!五谷杂粮餐中宝,人生一世离不了!快吃吧!到晚上爷爷再给你作好吃的。”这时我想起了爷爷的拿手好菜:糖醋排骨、辣子鸡、清蒸蟹……以及爷爷的顺口溜“治大国若烹小鲜”。“您又背上了老哥子!”一番嘻言益语说完后不长,半碗面条就被我塞了下去。后来,还记得爷爷曾这么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就是说,治理大方象烹制小菜,主料、火候与各种佐料一应俱全都必须调理地恰到好处。这样,才能端出一盘味道鲜美的小餐……”
还记得儿时一次因偷尝爷爷刚下火的拿手菜辣子鸡,不小心舌头被烫。爷爷立刻放下乘菜的锅铲招呼人并感同身受般地抚慰道:“怪我,怪我!”我因此成了绝不吃第一口的“小猴精!”奶奶语。
念及胡辣汤,记得一日正在厨房掌勺的爷爷这么与人说道,“咳,也是。老子应多给孩子作些胡辣汤,而不能仅供及孩子甜羹美炙!”
幼时稚忆若清波!
还记得儿时由于缺乏对其危险性的足够认知吧。所幸,其恶果也只是途说传闻,我很喜欢玩凿堞溜(一种带钉的木陀螺)游戏,并喜欢回家自我标榜一番“赫赫战功”。有一次,我看到玩伴中有个身体健壮的“长官”拿着自己的榆木堞溜喜形于色,欢呼雀跃而另一个因堞溜被凿坏而懊丧交加,喋喋不已的“鬼子兵”则有些失意地接受别人的嘲弄。回家以后就略抱不平地向爷爷叙述了一番,爷爷听到后说了一番话,“其实这没什么,你们应该明白优胜劣汰,强赢弱输这个道理。这也算是个规矩,你到大了就会明白了!”于今想来这番话也的确不无道理可寻呀,在人生赛场上,何尝不是如此哪?
还有,打烟盒,弹琉璃蛋儿。那时候的烟盒都是软包装,把它收集起来,折成三角形或长条形,就是我们游戏的玩具或赌具了。玩打三角时,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把对方的三角打翻。这得看你会不会用巧劲,否则大多会忍痛割爱;拍长条时,我们总会费尽心机地从大人那里打听到每种烟的价钱,然后以此决定大小。我那时收藏了一摞香烟纸盒,有大前门,黄金叶,(天女)散花,佛手,彩蝶至今还在呢,对了,还有大中华,当时谁手里有大中华,身价立马倍增,也就没有几个人敢鸡蛋碰硬,疲于应战了。但自我初中毕业至今就再也没有见过小孩儿玩这个游戏的了。可能是山折水易之故,也可能是因为后来的烟盒大都是硬装的,不好折用了吧。而我当时却乐此不疲,以至于经常遭到奶奶与妈的管束与训斥。而爷爷却经常替我“打圆场”说这有弊也有利,“这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是不要”弹琉璃蛋儿(跳棋用的玻璃球,但有大有小)也是彼时我们所“乐衷”的游戏……
记得小时还有一次,是在夏天,我对大人刮胡子有些“憧憬”,就想用爷爷的刮脸刀试试能否刮掉我抹在下巴上的灰渍。当时爷爷穿条短裤,光着膀子正躺在屋里的躺椅上乘闲消暑,见到我这副怪模样,就笑了起来。我调皮地说完想法之后,爷爷说:“行,行,试去吧,傻小子!”随即把他的刮胡子刀架递给了我。我则用那副空刀架对着镜子仿模校样地“刮”起灰渍来……
幼年时光的追忆是人一生极可宝贵的财富!
“怕什么,来者无犯!”一天我兴致勃勃地学广播道。“是啊,来者无犯。孩子日后你当记着这么一句话,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可无理取闹,但也不要忍气吞声!”记得此时的爷爷这么说道。
“害怕!怕对于解决问题无济于事。既使生活沦至极其不(堪)的境况也不要怕。怕什么呐?只要信念不动摇,作事对得起良心,都要相信总有石破天清的时节!”念及怕事,记得彼时,有一次爷爷奶奶聊及故人一位老朋友当时的生活状况,爷爷这么说道。
在对待孩子上学早晚这个问题上,老人也很开通吧。“在孩子入学问题上,要重视孩子的天性等客观条件,不能违背孩子正常成长的规律,否则只会瞎子点灯,白费蜡!”一次,爷爷这么说道。
我记得几年之后爷爷曾说过这么一番话并由此得到了奶奶“老夫子”的诨号。“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是一个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有至高无上的君王,如志向,主义。有各尽其职的臣民,如各种知识,技能。也有不安其分的坏人如各种奢求,邪念。而每个人能做得了什么,则完全看这个王国是治还是乱,若各行其份,井井有条。就是治。民治则国家就会发展昌盛,而若各怀鬼胎,奢望吞天,就会乱。法乱就会导致国家非崩既破。”虽说爷爷有“老夫子”之谀,但是老人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却从没套用过封建思想,例如二老对儿女一视同仁,对儿女的孩子们也均一视同归!念及重男轻女,后来有一次,几位老人谈及重男轻女。记得爷爷这样说,“哎,天下女儿本一般,成后皆可递(嫡)传仁。所以……”
想到“一视同仁”。还记得那次,“当然,老师对于好学生有所偏爱这也无可厚非。但教师不可授业以私心,否则,有背(悖)先辙(哲),书(孰)能久乎!”一日,当听到一名小学老师上课只顾及自家孩子时,老夫子如此“唱”道,“应对自己的学生一视同仁!”
犹记得“老夫子”爷爷喜欢与彼时的我讲商水(费)周星(兴)的历史逸事:武王击(嵇)发,宽厚仁慈,胸纳百川,忠言广纳,爱民愈己而得社季(稷);纣王子辛,凶狠残暴,小肚鸡肠,刚愎自用,恨人复己而失天下。以及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等传说故事。
那是在念小学四五年级时,一次爷爷与我谈到了学习的必要性问题“咳!学习、学习,其实学习的目的也在乎求道寻理。明白道理是人生一世所至为紧要的。这道……”语出老夫子“者言”。
还记得那是在读初中时,一次从语文老师那里搬来这么一句话“给人以鱼不如受人以网。”回家以后就向爷爷炫耀了一番。爷爷听到后就说:“对啊!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先秦老子……说的是传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获得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得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得靠技法。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但不能化长久之饥,如果想天天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谁最幸福?最幸福的还是你们呢!”上小学时有一次,与爷爷聊及最幸福的人,爷爷这么说道,“小家伙,你们这当儿精力充足,社会与人际对你们不存在任何的偏见,你们过日子做事情可以为所欲为心无旁物(骛),这种生活就是得劲。有句话,莫姑父(辜负)了好少(韶)光!而这种少光的主人唯有你们这些小家伙,所以,你们才是最幸福的人!”
一日,有人在爷爷跟前这样规劝他的孙子道,“咱长大了,要文武双全!”“是啊,”老夫子这么说道,“所谓文有文辙,武有武道。现在就开始的幼儿教育,其目的就在于要使小孩子尽早地明白这个道理呀。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长大了以后文武兼修,全面发展。最终成为栋梁之材!”
记得那是读小学时的一次。由于淘气,学起了班里的某位口吃同学说话,被爷爷听到了。记得老人最后这么说道,“所以,若想有个幸福充实的人生,完善自己的口才是迫切也是必须的!”
“小孩子不要被顺境给娇酥了骨头!你看母鸡在下蛋时老把脸憋得通红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就是世间万物包括我们人类在获取成果之前总会有痛楚相随啊!”一日,在鸡圈里喂鸡时,爷爷看到了这么一幕,就对身边的我说。
虽说爷爷有老夫子之谀,但是爷爷比较反感跪拜等封建礼数。还记得小时由于淘气曾被母亲罚过跪。爷爷知道后就如此说道:“嘛玩意?罚跪!其实跪拜,只是一种形式。这种方式出现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本无可厚非。但是,现在是提倡革新的年代。思维观念也有必要更新,这种形式还是还是少来点儿好!因为它会导致事过而靡从而得到反面效果!例如……”“得,又形式主义上啦!”一旁的奶奶向旁人白道。
“人生于世,应懂得与能够做时间的主人。”一次,爷爷这么说道,“齐白石曾说过,不教一日闲过。说的就是要做时间的主人,懂得利用时间。”“齐白石,画虾的吧?”有人问道。“哦,是的!齐白石与徐悲鸿……”
“孩子在成长时,不可生‘无论如何,我都会得到帮助!’这般有恃无恐的心理。”“有识无恐?”“……就是仗着自己年龄小,体质弱,就为所欲为,不计后果!”因这会导致孩子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等消极思绪的滋生。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不能滥施帮助,应多让孩子自行其是,还要……爷爷曾这么说过。
“与其说抚育孩子是养护,不如说是监护,尤其对于长大后的孩子而言。因为监护更注重责任,而父母们是不应推卸责任的!”一日,聊及教育孩子,爷爷这么说道。
我还记得一次爷爷这么说道:“XX,你要打小就培养好习惯,因为性格,人的性格就是由习惯积累而成的。若小时不注意培养好习惯,而一味地自由懒散,我行我素这样到大了也不会有好什么性格。因为:劣习难改啊!”
对于子孙的管教,爷爷似有一种独到方法。我记得老人家曾经这么说过:“对孩子不能进行语言伤害呀!书(殊)不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孩子虽小,可也应有自尊心,老对孩子进行贬低、责骂。日久就会麻木皮变,或者冲动反抗。所以对孩子的教育,点到即可。”
“无论教孩子什么大道理都须切记,务必要接地气呀!”一日,在家中“老马列”如此似有所触般地“拎”道。“接地气?”“哦,地气指的就是客观实际。”“晓得,一切从实际出发!”“这爷俩,又……”
思及接地气,“是啊,不掂锄就没饭吃!这句俗话虽然听着浅显直白,但它也可作为一人生(通则)啊。”还记得彼时有一日,于人聊天的爷爷这么说道。
记得后来爷爷还曾这么说过,“是啊孩子,这无论到何时都要切记,思维必须接地气。而什么是地气哪?地气就是为人处世的土壤。仅管这种土壤的土质会因人而异,而你们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丰腴土壤,改善土质呀!作为。”
“助人为乐?”一日谈及助人为乐,老人这么说道:“对,助人为乐。可助人为乐的主观起因是什么哪?”“对,就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啊!”“啥是送人玫瑰手留鱼香啊?”一旁的弟弟问道。
“是啊,人几(给)之,我于之。不能总想着天上掉馅饼,空手套白狼。否则,小甜头(舔)多了,也会倒牙的!”犹记得,孩提时有一日,“老夫子”这么说道:“所以小子,你应记着为人要投桃报李,人施以惠,我报以实,实惠相当啊。”“实会相当?”
读初中时有一次听爷爷照本宣科似的谈到,“的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培养正确的道德价值理念是人在中学时代的重要课题。”“科学人生观!”
也是读初中时,一日放学回家与爷爷谈及依赖心理,记得老人家这么说道,“是啊,依赖心理要不得。因为凡有此念想的人,久之皆不得善果!”
一次,记得我因没有胆量作成一件事。爷爷知道后就说“要自信,一个人如果不能自信,他就根本不会开始去做事,即使在别人的督促下开始了,一个小小的波折就能摔倒他,因为他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是可以的。所以,小子,你应能够自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记得小时看电视少儿节目《成语故事》看到大公无私中晋国大夫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时,爷爷不无叹息地说道:“是啊!人到将来若想有一番作为,在儿时就得有一颗大公无私的心呀!所以,小孩子多看看……”但这种话在当时却被我当成了一种说教!“嗷,大公无私,大公无私!”
还记得,八十年代初在全国掀起过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热潮,身处其中的爷爷曾说过人可怕的不是肢体残疾,而是精神残疾。我问过爷爷什么是肢体残疾与什么是精神残疾?记得老人家曾说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孩子,在人的一生中也许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灾祸,或者说离(罹)遇什么难于预测的波折。但是,遇到这些祸端并不可怕,因为它至多导致身残,即由病祸导致的身体部分功能丧失。而可怕的是身残之后神残,精神残疾则是指丧失进取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混日子,昼长嫌夜短的凡庸之皮(痞)。肢体残疾还可以象你海迪姐姐那样不向生活伏输,不向命运低头去努力地开创自己的未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精神残疾一旦染上,就只能够遗祸终生了!所以,孩子日后无论如何有无遭遇都不能残疾掉精神!”但事出蹊跷,后来所发生的一切不幸被老人家给言中了。总之,摊上此事,我加深了对人是功利主义动物!的印象。而所幸,我对“神残遗祸”也算早有领教了吧!“心残力(戾)于身残哪,所以遇到什么事,皆应把心放宽,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一日,“老夫子”如此说道。
尚记得小时有一日在家中听老人们聊及灾祸。“老词典”的一番话令我记忆尤深。“灾祸,也不能轻视!有的时候此二字可殃及人的一生啊。所以不要将它们搅合到一起,但……”谈何容易呀!
小学时,年级中曾流行过热爱祖国之类的歌,回到家我无意中也哼唱了几句。是,“祖国呀,母亲,你用”。不管唱的好不好,(因为此前我曾被姑姑戏讽为“跑调专家,五音不全”)先亮一嗓子再说。爷爷听到后就“背”了两句(当时,我就这么以为。)“是啊!孩子,当我们把对母亲的热爱延伸到对国家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时,就会愈加激励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也算一种良性循环吧!”,“另外,对母亲的爱可以看作是一种感恩心态!”“感恩心态?”“对,感恩心态就是对别人时怀感激之情,就是对自然万物也抱有感激的心理状态。”“老马列又为(唯)物主义上啦!”从外面回来的奶奶说道。于今想来,这番话也的确不无哲理可寻呀。
彼时,记得有一回,我因不愿别人称自己乖乖而回去向爷爷报怨。正在听收音机消遣的爷爷听后说:“孩子,谁叫你乖乖?噢!现在为人乖并不可怜,但以后若不掌握一项生活技能,也就是精通一门本事,那也只能作一辈子怪(乖)人了。所以你现在应该做的,不是争纠别人怎么叫你,而是成长学习,精通技能,掌握本事,只有这样才能成材呀!唯有如此才能让那些讥你为乖的人,永远乖去!”
还有一次,气淘顽皮的我问爷爷什么叫占着茅坑不拉屎。爷爷这么说道“臭小子!这就是说人要各就其位!”“各酒其味?”“就是每个人都活在一定的层次上,这个层次要靠人在小时候去攀登去选择,只有如此,长大成人了,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席位,这就是各但(担)其则(责),各就其位。否则,你不去攀登,不懂选择你就只能甜(*恬)其虚位了,也就是!”
“抱蚕(残)守缺可不是什么好字眼儿!”一日,老夫子这么说道,“因为它只会导致艰于举步,穷于不衣!”该语虽陈,但老人孩子亦能各得其所了!
一日,老夫子这么感叹道:“是啊!国事家事其实一样,因为家国属于同一个概念。家事有诸兄弟意见不合起纷争,这需要相互体谅,否则拳沫交加罪及亲,得不偿失。国事有诸党派政见相左起祸端,这需互相托(妥)协,否则兵戎相见秧(殃)及民,功不及难!而……”
“虽说好战必退(颓)但忘战必危啊!”八十年代,记得一日,“老夫子”与人评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如许说道。“这叫此一时,彼一时!”
“不要这样讲,国强必霸!”还记得一日“老夫子”这么说道,“现实中有句话,国强必霸。国强必霸,人强必圣这无非是一种陈旧过时的唯心主义观点,于现实这个百花齐放的时代里,国强为何非霸,人强为何非圣呢?所以,一味地强霸强圣,起码于现代,必致世人所不齿啊!”
小学时有一次,童稚若显的我想在老夫子跟前显弄一下“文辞”,就背起了课本上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小家伙,你知道这首明日歌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吗?”“这还能不知道?俺老师说是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要浪费光阴!”“确实,要记着:虚度光阴就是只吃人不吐骨头的狼呀!”“啊唔!莫辜负好韶光!”我在一旁学道。
念及惜时,记得中学时又一次,老夫子这般“有感而发!”道。“西汉的光禄大夫、文学家刘向曾经说过,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炳)烛之明。这句话说得很好啊!其中太阳、光、明可指人生之慕求。他就是说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因为少壮老分别指示着人生三个不同的阶段,三字同用就可代表人的整个一生,其中日出之阳亦指朝阳,代表如日初升的少年。日中之光则喻指如日中天代表中年,而秉烛之明光暗色淡可指垂垂老朽。这也很形象!”
一日谈及时光飞逝,老夫子这么说道,“确实啊,时光(荏苒),逝若流水,倏忽然如白驹过隙,逝之无影。以致古人生出‘去时十一二,归(今)年五十六’这样的感慨来!”
述及不可浪费光阴,记得中学时还有一日。“是呀,青春时光人皆有,青葱岁月非常及呀!”几个同学在家谈到了不可浪费光阴。爷爷这么说道,“为嘛哪?就是青春时光对于每个世人包括小孩子与老人都是会有的和曾经有过的。但人在孩提时期想拥有属于自己的青葱岁月,拥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至观重要的。而能够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却非人人皆可做到的!它需要珍(甄)视已旧。珍(甄)视已旧就得珍惜挥之即去的光阴!”
是啊,不要浪费光阴。一次老人这么说道,“是啊,青春是美好的!人类为了拥有它而不惜赴汤蹈火但它真实地只属于人们一次。所以要好好的利用它。”“好好的利用它?啥是好好的利用?”我问道。“就是充实愉悦地度过每一天,也就是要珍惜时间,不荒废生命。让它生而(尔)其值!”
上小学时我听到这么一句话,大概是小学生要谦虚谨慎,与同学在一起应该能做到取长补短。还记得回家以后我把它学于了爷爷。曾听爷爷这么说过,取长补短是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人处事当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因为谦受益,满招损。
互相帮助!想起互相帮助,帮助他人“是啊,帮助人,做好事也得有止至,因为有句老话,知止所以不待(怠)。不要为了帮助别人而把舍掉自己的老本,那样只会得不偿失!”一日,爷爷这么说道。
自己的老本也应该包括自己的主义吧!后来我想。
“讨论问题”是奶奶经常“奚落”我们爷儿俩的语词。例如八八年我读初中时有一次我学老师的话“无规不成距”教训小妹妹。爷爷听到后就说:“是啊孩子,这规矩规格是人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现在我给你讲讲规矩规格。因为身要有规,无规则枉,枉图的枉;神要有格,无格必殆,疾殆的殆。规格并非大人训小孩‘不懂规矩!’里的规矩,不要用死脑筋去理解它。就象你们学生上课时总爱开小车而学不好一样,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其智力跟不上,也就是不聪明或者说笨。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脑子总爱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这样,到头来,也只能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光阴虚度,最终落个懊悔抱怨的结局而一事无成,这其实也是一种规距,刃利于用而钝于置,聪慧于明而滞于塞。”“所以,你们学生目前的规矩便是历精图勉,勤奋学习而不要虚度光阴!”“是的,正确。可你说的这些话好象有些跑题,我也听不懂!”自拔身形的我似有懵懂地说。“不懂可以记下来吗!”似引前车的爷爷说道。
而确实,爷爷对学生学习也很有见的吧,例如那是在上小学四五年级时,一次在家中爷爷这么与人说道,“归纳总结?是啊,学生学习应懂得总结归纳!其实,人生也一样,当然,不应仅是懂得,还要善于呀!”“鳝鱼?”我唬道。“对,就是要会要能!”
一次放了学,我问爷爷什么是积极?爷爷答道:“积极是处事的一种态度。对生活有着积极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它有别于狂妄,它的反义词是消极。”“反义词是消极?”“对,凡事都不要用消极的眼光去看待。当然,事情也可能会变得很糟,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应该停止窝火,停止抱怨,不要让一无所用的事情发生。去尽力地寻求解决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坚信自我,摆脱负面思维,这就是积极的处事态度。”
“是啊,积极进取之心不能丢,否则将无异于行尸走肉!”一日老人对着行散身怠的我这般“唱”道,“怎么讲呢,一个人从(嗷嗷)待哺到蹒跚学步再到求知寻道,采新纳闻直到功成业遂,心园志满。一刻也离不了积极进取之心呀!”
还记得一日,放学回家与“老马力!”聊起了追求。“俺老师说,人可无食,但不可无求是啥意思!”。“是嘛意思?就是说,有所追求于人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因为追求是人区别于普通动物的精神要素。但食物于人生同等重要。这句话应当这么说,人非但不可无食,同样也不可无求,二者相得益张(彰)!而一个人若整日里,吃饱等饿,无所追求,那他只能有一个暗无天日的未来。”“暗无天日!”“所以,人活着,就不要放弃。”“得,又来啦!”
念及积极处事还记得彼时有一次,在家中曾听爷爷说,“人活着不能舍弃希望也离不开希望,因为人应是有所追求有所玉纸(欲旨)的动物!”
彼时上学,记得四年纪下学期有一次。是需要用高一年纪上学期的语文课本,就让家人去找,正巧邻居家有个孩子,比我高一年纪,就想借来,但又憷口。爷爷知道后就说:“可以问问吗,于己有益,于人无妨,何圆(缘)不为之呢?自己的事自己作!”
记得是小学五年级时,一次与爷爷扯起了大航海家郑和。爷爷说“郑和本名叫郑三宝是我国古代的航海家。他志(栉)风目(沐)雨二十载衷扬神州平和风!一个府(腐)臣能有此壮举也是矢志不移的作用呀!”随后又给我讲起了郑和的出仕及七下西洋的故事,“由南京(龙)江港出发,最远至非洲麻林迪……”后经查郑和本姓马八下西洋前后历经二十八年。记得当时爱交际的奶奶对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也很感兴趣。“是啊!郑和是我国明朝一位很了不起的外交家!他……”
念及“郑和下西洋”,还记得一日,由郑和下西洋与老人“喷”起了交往能力记得“老夫子”这么说道,“能下西洋还应归功于郑和善于交往啊!而交往于人尤其是年轻人你们这些小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孩提时会不会交往意味着成人以后善不善于谋生。怎么才是会交往怎么才是不会交往呢?这首先要看你懂不懂得亲亲友友。”
亲亲友友!还记得读初中时有一日与“老词典”扯及“亲密无间”,记得爷爷这么说道,“亲者,密也。至亲骨肉而亲非至于骨肉!就是说,骨肉之情是亲,而良朋密友之间的情谊也应是亲呀!”
记得彼时还有一次,爷爷在家乘闲时看到我语文课本上的插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说:“正象重负之下人生苦,若一个人老在受压抑的环境中生活,那么其境遇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千万不要使自己陷入受压抑的处境与心情之中,即使遇到了,也要尽早地跳出来!”
有一次,是在端午节吃粽子,爷爷“操夫子语气”与几位同事谈起了风俗由来,谈起了屈原。“屈原既贤也忠,不假!但不能只视锦绣而不察针脚,其爱己甚于爱民。彼时,楚国上不贤下不言,听路见塞,诤言遭挫。更有外秦之虎视眈眈,可谓内忧外患交错而至。内忧外患,是谓国之不幸,民之不存。本来,此正为有识贤能之士整束待发,忠诚之士舍私报效的时候,然屈原却在排挤中‘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更有轻身之意。贤者的存在就是对敌人的危惮。他又怎能为了个人起落而轻身?这难道是忠君爱民的人应该做的吗?其它例如‘众人皆醉我独醒’、‘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可见其自视甚高,过于爱惜自己。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需要团结的时候偏偏自爱其身,这样的人恐怕更多的是舍不得自己的操守。所以它(自殁湘水)谈不上为国为民的慷慨之举啊!至多算是舍生取义罢了。”“舍生取义!”“对,舍生而取小义。这个义有大义为国为民,大义凛然。有小义如团体利益,个人操守。”“老古董!”一旁的奶奶这么打趣道。
但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爷爷也很喜欢屈原的这句话。并乐于揣度屈原的性格。记得上小学时,爷爷经常吟诵这句话以自喻。
还记得当时,谈及静若处子、动比脱兔。爷爷这么说道,“是啊,人当有静动两生,其静静若处子,其动动比脱兔!”“啥是……”
爷爷还曾这样说过“要明记:道理,可育人也可害人哪!所以年轻人不要自以为什么都懂就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这样只能使已经明白的道理,掌握的技能如剩余的食品一般发酵变质而一无所用,甚至堵塞心机,招致。”
一日提及幻想,“对,爱好幻想是小孩子的天性,不要压制它。但幻想亦分好坏呀!”“分好坏?”“也就是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呀。”“积极与消极,呃!”“不要让一些胡思乱想占据心神,否则,这样久而久之只会赔钱搭功夫!”
念及谦虚谨慎,还记得爷爷常念叨,“要知道,自满等于自欺呀!国事家事人事,事事皆然!”
“老夫子”还曾说过,“孩子的成长若水之洋洋(泱泱),大人的教导则比通吁(淤)之欠当,欠则吁堵,当则通畅!”
“咳!历史总有三分籍。”爷爷曾不无叹惋地说道。
一次,“老夫子”与人谈到了儒家文化。爷爷说:“其实,儒家孔孟学说的缺陷是过于理想化,过于浪漫,所以就显得迂腐,认为人性本善而没有看到恶也会是人生就的本性,并且误以为教化万能,道德至上,精神原子弹威力无比,道德能够战胜欲望。其实,这种观点与凭空说影、夸夸其谈可谓如出一辙!对于教育来说,我认为,道理与实践相结合至上。但评价历史人物,也不可以偏概全,只揪一劫而无视整锦……”
“是啊,有句老话,仁者爱人智者爱于人,何故爱于人?是因为智者知人啊!所以作人不单要能够爱人,还要能够知人呀!否则不仁不智,将无以为人!”一日,有人与老人谈及仁者爱人智者知人[1]的典故,“老夫子!”这么说道。
“其实,千门百教,其总(宗)务须为善哪!”还记得那日,爷爷这么说道。
还有一次,上初中时,我与爷爷与我聊上了格物致知的掌故。
一天,可能是由于新兴,放学回家的我向“老夫子”打听起了格物致知[2]这个名词。“格物致知其实是格物以致知,为儒学观点。也就是说要想达到致知无所不通、无所不晓的境界首先必须得格物!小家伙,知道嘛是格物吗?”随后,老夫子又扯到了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含有现在所提倡的务实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儒家观点和现今流行观点的差异是关于致知的解释。朱袭(熹)等人所谓的‘知’指的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而现今流行的‘知’却局又(拘囿)于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奉行唯物主义观点所产生的影响吧!”
“中庸之道也不完全是封建余孽。”“是的,此道也有很高深的谋略在其中呀!”思及明思想家朱熹还记得一日,评及朱熹思想所蕴“百般赖中庸”,“老夫子!”这么感叹道。
“而小利先于大义却是当下或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世人的偏见啊!”一日,与老夫子“辩”及孟子的“舍小生而取大义”还记得爷爷曾这么叹道。
老夫子忆及老人训后还记得一日爷爷听说一个晚辈生活消极,作风邋遢,整日里好高骛远。爷爷这么劝道:“人生于世,首当能自立,而要自立必须选择土石,而非浮云啊!”
彼时,爷爷对孙子的教育似会见缝插针。对此,当时的我想:这或许是老人为了弥补在年轻时,对自己儿女们的歉疚吧!
还记得一次,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看电视实况转播女子排球比赛,看到结局高兴之余的爷爷对我说道:“是啊!女排姑娘的成绩体现着一种精神,你知道是什么吗?”随后又说:“是敢拼才会赢!只有敢于拼搏,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这我知道!”我满不在乎地说。“你知道?敢拼才会赢可不是一句口头禅,这是一种精神!”爷爷紧接着“抠字眼儿”道。
“XX,人在少小时切莫生自高自大的念头,因为人生叵测,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什么劫难,至实,若不放弃这种自高自大的念头,就会变为自我清高,而难成家立业。”一日,“老夫子”对浮躁微露的我这么说道,“但需有自立自强的心智与勇气,因为,只有这样,大了以后,生活才能够有所结果!”
“友谊是情意的升华。”一日聊起人间情意,爷爷说,“要能辩明友谊的内涵,什么叫友谊呐?志同为友,相帮作谊。而同学之间可贵的就是相帮互助。所以,它囊括不了友谊,仅能算情谊而已!而真正的友谊是需要时间来筛选,挚情来交换的。所以,莫把情意与友谊混为一谈!”
思及情义还记得,“情义(谊)、情义,情义是个互动名词,友谊也不例外!”那日,谈及友谊,老词典这么“翻”道,“也就是说人在得到友情的同时,必须有偿之以情谊的心理准备,否则只能得而无心,偿而无力。这样的交情多半是不会长久的!”
“是啊孩子,别不当回事!要知道,为人一世,共友至要呀!”还记得中学时有一日,爷爷听到我与同学“喷”及处朋友,就又作起了“老夫子!”并如此叙道。
一日,爷爷在听我说在学校中与同学因小事尔反目的琐事后这么说道:“是啊,鲁迅有句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可以说把人间常情都囊括其中了,所以说这样的事在若干年后只有变成牙秽笑料的份儿。而不要怀恨记(忌)心才是啊!
“今天开周会,杨老师让我们对那些于己不相关的人和事,要做到熟视无堵(睹)。不去管它,以防脑子静开小车,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小学四年纪时有一日,放学回家的我这么向爷爷“汇报”道。“熟视什么,熟视无睹,心无旁务(骛)?对,想专心致志就应这样,但什么才是于己不相关哪?”爷爷说,“这就是说,于你现今与可遇(预)见的未来都无所关联的事与人。就譬如你现在,只要与学习生活无关的,都是与你不相关的人与事。小孩子吗!”
记得上小学四五年级时有一次,是随大人一起看电影。电影中有“荣辱抉择……”这句台词。回家以后我就向老字典爷爷“请教”了起来。“人生一世会面对许多选择,当然也会碰到许多抉择,选择与抉择二词意近情(形)异罢了。诸如荣辱抉择,功失抉择,生死抉择在面对这些抉择时,需要深思熟虑,而后断然以行!”“段然以行?”“对,断然以行的意思就是利索果断地去实行。所以,孩子,你现在应强体键魄,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当然还要知道,勤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也是强体键魄的一种方式。”爷爷说道。“那什么是情异呢?”“情异?就是!”
期年过后,我上了初中。记得有一次,我犯了一个错误,心情很沮丧。当时我“有嘛事都写在脸上!”奶奶语。爷爷看到后就对我说“XX,上哪打酱油去了!其实错误是块宝啊!因为人只有认识了错误,才有心改正它去寻找正确,进尔取得成功!识不识这块宝就要看你肯不肯去改正它!人智在知错能改,否则就是执迷不悟,终至亡羊歧路而不知悔。”只可惜,爷爷的这番话并未得到当时我的足够理解与认同!
一日我偶遇不顺就双手合十,仿模校样地在家中学道:“苍天保佑让我得以时来运转!”爷爷见到后就说:“小家伙,还老天保佑!要知道,运气是求不来的。只有碰,但这个碰分明智与愚蠢。”“对,明智者不弃积极追求之心,多收事半功倍之效。愚蠢者只有求神拜仙之念,多尝坐以待必(毙)之果!”
读初一时有一次,放学回家的我谝能似地冲爷爷道:“我要完善自我!”“呵,还完善自我,完善自我必需学会生活!”一旁的奶奶接道。“对,小孩子成长发育的目标就是学会生活,完善自我。学习文化知识可作学会生活的方法,健康成长可作完善自我的手段。所以”爷爷这时面朝我说,“你们的当务之急便是学习知识与健康成长。”
“美,完美,完美的第一步是完善呐!”一日有人与爷爷谈及美好,老人这么说道,“完善的人生应该把属于自己的义务与责任履行好!”
还记得此时,老人家的生活似很逍遥。每日清晨天微亮时,我总尤怪无奈地被“白鹤亮翅”给叫醒。佳怡养神气功修身,似谙其道的爷爷就开始练上了。
还有一次,初识棋子的我与爷爷下起了象棋。结果,落得四战四负。爷爷看到我策终计穷,心有不甘的模样便操着他那一口天津普通话笑问道:“怎样?服输吗,小子?”“哎!”我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傻小子!”爷爷接着说道:“认输可不等于服输,应记着,人的一生要有很多需要认输的情况。是输就是输,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不可随便服输。仍能进取,为什么要服输哪?来。”
[1]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语出《论语。颜渊》
[2]出于《礼记。大学》为其中八目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