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四)
作品名称:追梦 作者:李卢芹 发布时间:2010-04-20 11:45:54 字数:4610
第四章:朦胧的爱情观
光阴荏苒,春去秋来,眨眼间小秋初中毕业了,再开学就要到五里桥上高中了,她还真舍不得离开这个美丽宁静的小山村。她要在这儿再住上一段时间,直到开学。
只要不是严冬,奶奶的气喘病就好多了。可她总是闲不住,吃过饭就坐到纺车前纺棉花。 小秋觉得奶奶纺棉花很有意思。一大堆弹过的棉花,雪白雪白的,先把一撮棉花摊开,再把一根筷子粗的又长又光的高梁杆儿压上一卷,再用搓花板压住上下搓几下,把高梁杆儿抽出来,一个棉花捻子就成了。再把这些棉花捻子纺成线,染上色再织成布,就可以做衣做被做床单了。
奶奶纺线的姿式特别好看,她一手摇纺车,一手抽线,眼睛随着左手上的线子越抽越长,由下向上,再由上向下“吱咛”一声,特快的一个动作,线就缠在钉子上了,最后变成一个大线穗子。
小秋看着看着,禁不住心头痒痒,请求着:“奶奶,让我纺一会儿吧?”
“你会?爬一边去吧。”奶奶头都不抬地说。
“奶奶,看你纺棉花像演戏似的,真好看。”小秋羡慕地说。
那时候,小秋对奶奶简直佩服的不得了,觉得奶奶本事真大。
有时候奶奶到茅房去了,她赶快坐到奶奶的位子上,摹仿着奶奶的动作神情,像模像样地纺起棉花来。
可是怪了,奶奶纺线是那么游纫自如,可纺车一到她手里,纺出的线一股粗一股细,还断的一截一截的,半天纺不出一股正道线,急得她满头大汗。
正忙乎着呢,冷不防头上落下两个“毛栗子”奶奶已绷脸怒目地站在面前了。
小秋摸着头生气地说:“哼,不让我纺,我让我外公给我做一个纺花车,你信不信?”
“信,信,去让那老鬼给你多发几个‘毛栗子’回来吧。”
奶奶根本不信外公会给她做纺花车。
可是小秋却当真迷上了纺棉花。并且说要立马就想要,一时都等不得,于是,她就走了趟外公家。
外公就住在高峡县黄湾乡唐桠村。他是这儿方圆百里有名的木匠,他做出的家具既美观大方,又省时省料,深受人们喜爱。
高峡县与卢敖县是邻县,黄湾乡与阳关乡紧紧相连。
外公住的唐桠村,与小秋住的东岭下村,中间只隔二十里地,都在二零九国道沿线,处于伏牛山下、灌河岸边。
东岭下村向西一、二里地,就是属于高峡县黄湾乡的三道河。虽然两村之间只隔一、二里地,可是两村人说话的口音却大不一样。
高峡人说话声音温柔、清脆、缓慢,十分动听;
而卢敖人说话比较快,语音浑厚、豪放;
可是啊,他们都一样的勤劳、纯朴、善良。
巍巍伏牛山,滔滔灌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们!
天麻麻黑的时候,她进了村。
只见一条小溪穿村而过,那是人们从山上引流的泉水。那时还没有自来水,人们就用木头斫成一个木槽,架到村头的山包上,把泉水引流到木槽里。一股清凌凌的泉水顺槽而下,供全村人饮用。
天虽然已经黑了,可是还有几只贪玩的鸭子没有回窝,在小溪里嬉戏。
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在把鸭子往回赶,她看出那是二舅的小儿子红波。
还没等她发出声音,红波也看出是她,他惊喜地喊:“表姐?”
当他看清真是小秋,对着身后的院子喊:“奶,爷,我表姐来了。”
转身跑回家告诉妈妈去了,不一会儿,就呼啦啦来了一大群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把小秋围在中间,问长问短。
大妗子拉着小秋的手说:“秋儿呀,咋恁晚才来?天都黑了,也不知怕怕。”
二舅王安摸着小秋的头说:“要知道你来,我去接你。”
二表姐腊梅从外边挤进来,把她往她屋里拉,问:“死秋子,我给你捎去的《红旗谱》拿来没有?我借人的,人家已经要好多次了,快把我急死了。”
小秋说:“拿来了,走半路才想起来,又拐回去了,要不还不会来这么晚呢!”
说着把书从包里取出来,表姐接过去说:“走,再给你本好书看。”
外婆急得说:“秋儿,快过来让我看看。死梅子,插和啥子哩。”
外公站在人群外边说:“别说闲话了,快给秋儿做饭吧。”
小秋忙说:“不慌,外公,你得先答应我,给我做一个纺花车。”
外婆一边进厨房烧火,一边咂着嘴说:“啧啧,再没啥要,要纺花车干啥?”
小秋说:“我想纺棉花,我奶小气的很,不让我纺。”
外婆说:“嘿、嘿,秋儿长大了,要做活了。那老鬼咋能不让你做?他爷,赶明儿给秋儿做一个。”
外公说:“做倒中,可是你纺棉花有啥用,你妈也不会织布。”
小秋忙说:“唉呀外公,我妈不会,我就不能学吗?外公,你给我做一个吧。”
小秋拉着外公的衣襟祈求着。
外公说:“好吧好吧,我给你做。肚子也跑饿了,回屋歇歇吧,一会儿饭好了吃饭。”
这时二妗子端来一碗热腾腾的挂面,里边还卧着一个鸭蛋。
外婆说:“我正给她焯汤哩,锅都快滚了。”
小秋说:“把火熄了吧,我就吃二妗子煮的面。”
外婆熄了火说:“明儿给你煮腊肉吃。”
说着端来半盆野薄荷酸菜。这是小秋小时候在这里常吃的,也是她最爱吃的菜,清凉凉的,又酸又麻。
晚上,小秋依旧和腊梅钻在被窝里说悄悄话,小秋把她和雪凤生娃子的事说了一遍,表姐笑的把被子蹬床下去了。
第二天,腊梅把她所有的藏书都翻出来了,有《红楼梦》、《小城春秋》、《康庄大道》等,还有一本《烈女传》。这下小秋哪儿也不去了,没日没夜地钻到表姐的小屋里看书,吃饭还得三番五次地请呢。
这天,在乡里工作的大舅王敏从乡里回来看她,他翻翻小秋正看着的《红楼梦》说:“秋儿,爱看书是好事,但要会看,看书要看书的实质。比如你看《红楼梦》,应该把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多看几遍,这是这部书的实质。
它通过那首护身符,把王亲贵族们官官相护,趋炎附势的黑幕暴露无遗。又通过薛蟠打死人却逍遥法外,把没落的贵族封建势力依权仗势,草菅人命的丑行揭露的淋漓尽致。要领会书的深意,不要光看风花雪月,才子佳人。
当然了,像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才华也实在令人可羡。以后看书要有选择地去看。下次我带几本唐诗宋词给你们看,感染一下诗的气息,陶冶一下情操。
你们现在这个年龄正处于青春波动期,对人生、社会还处于朦胧状态,看书更应有所选择。要看健康的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玉宝》之类。还要看点有关生理方面的书。” 过了几天,大舅真的让大表哥捎回了一本《唐宋诗百首浅析》,一本《女性小百科》,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大表哥二十四五岁,身材高大,能拉会唱,朝气蓬勃,师范毕业后在县实验中学教书,放假后又给差等生补了一个星期的课。
小秋望着大表哥,忽然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大表哥,你的手风琴还在吗?”
“在学校,咋哩,想拉琴?”大表哥一边翻书一边问。
“哪里,我只是想起小时候,你摆刁我们演节目很有趣。”小秋说。
大表哥两手向上一举,做了个舞台亮相动作,夹着嗓子学着小秋小时候的腔调说:“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说罢紧绷着脸一点笑意也没有,这时小秋和腊梅都想起了小秋小时候,把院子里的一棵大树当幕布,从树后一扭一扭地出场,表演“北京有个金太阳”时的情景,忍不住哈哈大笑。 小秋捶着大表哥的背说:“还是那么坏,叫你坏,再叫你坏。”
大表哥纹丝不动地说:“打吧,一点痛气也没有。”
说罢对小秋挤眼抽鼻的做着怪动作。
气得小秋瞪着眼,噘着嘴。大表哥只管翻着书说:“看书有什么感想没有?”
小秋想了想说:“你说古时候真有祝英台、梁山伯这两个人吗?”
大表哥说:“那是作者塑造的人物,不能当真。”
小秋想了想又问:“那,贾宝玉、林黛玉是不是真的?”
大表哥说:“那也是作者塑造的,不过曹雪芹这个人倒是真有。他所塑造的人和事现实生活中也真有。你没听老师讲过,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品和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一部好的作品其实就是一部历史记实。”
“那……”小秋还有问题要问,大表哥不耐烦地说:“你怎么没完没了啊,我走了,你慢慢品味吧。”
大表哥打了个响指出门去了,气得小秋又噘起了嘴。
腊梅审视小秋好一会儿说:“你问那么多什么意思,有心思啊?”
“呸,你才有心思呢。”小秋急了。
腊梅作好跑的架势说:“你是不是也想找一个贾宝玉那样的女婿?”
说完已经跑到门外去了。
“你才想哪。”小秋从床上抓起一个扫床刷子从背后扔出去了。
腊梅在院子探着头说:“有什么好生气的嗬,你也说我,我都不生气。其实我们将来都要找女婿,还不如我们现在先商量一下找个什么样的女婿好呢。”
小秋说:“那你说你要找个什么样的女婿吧。”
腊梅一边往回走一边说:“我啊要找就找一个像梁山伯那样痴心的、忠贞不二的。”
小秋歪着头,用手刮着鼻子羞她。
腊梅却不在意:“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将来都要走这一步。快说说,你将来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女婿?”
小秋受了感染,想了想说:“我也要找一个梁山伯那样的,但决不找贾宝玉那样的。”
“为什么?难道贾宝玉对林黛玉不够痴情?”
小秋说:“不是,虽然贾宝玉对林黛玉痴情,可终究又和薜宝钗成了亲,有了遗腹子,不纯洁了。”
“对呀,我咋没想到这一层哩。”腊梅很赞成小秋的观点。
两个小姑娘深一丈浅一丈,无拘无束地瞎喷乱道着,不知不觉已三更天了。后来谁也不知谁说的什么,迷迷糊糊就睡过去了。
又过了几天父亲捎信让小秋回去,因为就要开学了,小秋不得不从外婆家回来。这时一个喜迅传来:妈妈被调到县医院工作了,这样一开学,小军、小秋就随妈妈到县城上高中了。 她们的新家在县城中华街商品楼三楼,楼下就是繁华的中华大街。白天大街上人声鼎沸,到了晚上,汽车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一直延续到十二点以后,她开始很不习惯,常常怀念东岭那宁静的小山村。
县高中座落在南环路烈士陵园左侧,这里环境优雅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有一个很大的图书室,藏书丰厚,小秋在这里读到许多鲁迅小说。从小说里她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仿佛看到鲁迅以笔作武器,在与旧军阀、旧势力进行着看不见消烟的战争,她对鲁迅很是崇拜。她把看书的感受告诉妈妈,妈妈说:“秋儿,你知道吗?在我们豫西山区就有一个和鲁迅是好朋友的人,叫曹靖华,离我们这儿不远,也写了很多书,还是个翻译家呢!他把外国的革命书籍翻译过来,引导中国革命,和鲁迅一样,同样在进行着看不见烽烟的战争。”
小秋惊奇的说:“真的?鲁迅可是大人物,他还和鲁迅是好朋友,原来我们这小山窝里也能出作家啊!”
妈妈说:“怎么不能,大人物不一定都是大城市的人。你那么爱看书,就不想将来也当作家?”
小秋说:“想!可是我行吗?”
妈妈说:“行!只要你努力!早日定下个目标,就总有一天能实现!”
小秋点点头,她很感激妈妈对她说这些话,使她第一次懂得给自己立下一个宏伟目标。
后来她就到学校的图书室找到许多曹靖华翻译和创作的作品,如《铁流》、《飞花集》等,同样受到很大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