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春《勿忘国耻》电影文学剧本(23-24)
作品名称:《勿忘国耻》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4-09-13 07:50:39 字数:8410
23、北京大学图书馆阅览室。
王中华在翻阅着不公平的条约:闪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在笔记本上简录:
甲午中日战争中,1895年4月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割占中国的辽东半鸟(后来中国以银三千万两向日本“赎回”),台湾、澎湖;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地为通商口岸等等。台湾人民强烈反对,鸣锣罢市,纷纷拿起武器,自建义军,与日寇进行英勇战斗。
1900年6月,英、德、俄、法、美、日、意、奥等八国组成了联合侵略军二千余人,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攻,义和团进行了坚决抵抗。1901年9月,清政府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订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地方性的赔款二千万两不包括在内);清政府保证严格禁止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允许帝国主义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天津、山海关之间重要地区等等。至此,中国被列强帝国瓜分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赵丽走进阅览室,发现王中华,坐到一块,问:您抄什么珍贵资料?
王中华递给她“不公平的条约”资料本:你看气人不气人?丧权辱国呀!
赵丽:软弱受欺!我刚借了两本《末代皇后婉容》、《末代皇帝溥仪自传》,准备写篇《婉容是怎样堕落的?》
王中华:好!您看吧!我下节听课。
赵丽翻阅婉容资料。闪现《末代皇后婉容》、《末代皇帝溥仪自传》。
赵丽摘抄:(闪回)
婉容简介:郭布罗·婉容,达斡尔族,正白旗,1905年出生于内务府大臣荣源府内。1922年,已满17岁的婉容因其不仅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而在贵族中闻名遐迩。"燕尔新婚,如兄如弟"——溥仪和婉容也确实度过了一段美满幸福的日子。
婉容与文绣矛盾:婉容也有着大多数女人都有的小心眼和嫉妒心,所以文绣的存在,使得她和溥仪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和谐音。皇后婉容欺侮文绣,有一天,文绣独自外出,回来后在院子里吐了一口唾沫,凑巧婉容正坐在旁边,便生了疑心。皇后要求皇帝对文绣当面斥责,文绣蒙受此不白之冤,感到十分委屈。从此,婉容和文绣之间的疙瘩便愈结愈深,以致发展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婉容堕落:她虽然得到了皇后的高贵身分和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紫禁城的高墙束缚着她的自由,尤其是夫妻关系间的难言之隐,更使她体会不到丝毫的闺房之乐,床笫之欢。1931年11月,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骗和策划下,独自一人秘密离津,逃往东北。《末代皇帝溥仪自传》中写道:“自从她把文绣挤走了,我对她有了反感。于是就发生了私通行为,还染上了吸毒(鸦片)的嗜好。”“事实上是,她的吸毒是由于她的父兄给出的主意,甚至在私通问题上,也受过她哥哥(已死)的鼓励。直到很晚我才知道,早在她那次离津去大连的路上,她的哥哥就由于换取某种利益,把自己的妹妹卖给一个同行的日本军官了。”“1935年,由于她有了身孕并且将近临产,我才发现了问题。我当时的心情是难于描述的,我又愤怒,又不愿叫日本人知道,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她身上泄愤。”“我除了把和她有关系的人和有嫌疑的人,一律找词驱逐之外,还决定和她离婚,用当时我的说法,是把她“废”掉。由于当宫内府次长的日本人和关东军都不准许,我不敢冒犯日本人,于是又做出一个成心给婉容看的举动,即另选一个\\\'贵人\\\'。”“婉容也许至死还做着一个梦,梦见她的孩子还活在世上。她不知道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填进锅炉里烧化,她只知道他的哥哥在外边代她养育着孩子,她哥哥是每月要从她手里拿去一笔养育费的。编者注:婉容初生婴儿被填进锅炉焚烧之事,被定本删削。”“八?一五后她和我分手时,烟瘾很大,又加病弱不堪,第二年就病死在吉林了。”
1939年时,婉容已被溥仪打入冷宫多年。虽然二人住在同一栋楼内,但是按皇宫内严格的规矩,婉容终年不得见溥仪一面。婉容确实生过孩子,但孩子的父亲不是溥仪而是一名侍卫,时间大约是1934年10月到1935年1月,而且是女婴。
在新京帝宫,祁继忠利用自己能进入内廷的特殊身分,先取得婉容身边的太监、看妈们的好感,又进一步骗取了婉容的信任。婉容自那次逃脱未成之后,对政治前途、个人生活已彻底绝望,终日用抽鸦片烟来消磨时光,真如槁木死灰一般。由于长年的精神紧张和恐惧忧愤,她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忧郁症,发作起来便终日闷坐,不言不语,梳洗进膳,一如木头人一般任人摆布,甚至语言行动皆不能自控。在此期间,她曾与另一随侍有过暖昧关系。祁继忠便是钻了这个空子,他来到婉容身边,假以言辞,表示同情与安慰,博得婉容的好感,遇到婉容发病,便利用其神智不清、头脑昏乱,乘机与之亲近,为此他还收买了婉容身边的几个老妈佣人,为他提供方便。达到目的之后,日本方面便通过溥仪,安排他去日本进士宫学校留学,只留下己怀孕的婉容,充当这内廷秽闻的主角。
除了这个祁继忠,婉容还与另一个名叫李体育的侍卫也曾有过偷情的经历。也是在所谓新京帝宫的时候,婉容因为时常跟一个叫李体育的侍卫接触,一来二去,就产生了感情。为避人耳目,两人很少当面说话,大多数是通过婉容屋里伺候她的一个老妈子来相互递信儿。李体育本来在溥仪面前很“红”,极得溥仪的信任。过了许久,一个佣人向溥仪告发了这件内廷的丑事,在此前后宫中也有风闻,但溥仪不太相信。谁料到,婉容已经怀孕几个月了,纸里包不住火,但婉容就是不讲是谁的孩子。直到婉容与姓李的偷偷传递条子,被佣人悄悄送到溥仪面前时,他这才相信这是真的。原来,婉容跟李体育虽然当面不怎么说话,只要他一到婉容的屋里,两人就以传条子的方式来确定时间约会。据溥仪说,他拿到婉容看过的条子后,没有吭声。当夜,婉容与情人约会的时候,被事先预谋好的溥仪和心腹当场抓住。溥仪觉得丢了丑。事后便悄悄地将李体育遣散出宫。然而,怎么处置婉容?这对溥仪来说,真是一个难题。于是,溥仪便提出了“离婚”。日本“关东军”得知后,表示坚决不同意。日本人自然有日本人的算盘。据说,只是对溥仪说:哪儿有皇帝与皇后离婚的?当时,婉容态度非常明确:提出如果孩子生下后,要溥仪承认是溥仪的;如不行,生下孩子之后,要允许孩子悄悄放在外边养着。婉容说这番话时,一直在溥仪身旁跪着,而且长跪不起。但溥仪对婉容的想法根本不加考虑,始终置之不理。直到分娩的时候,婉容身边始终没有任何医生。只是在保姆的帮助下,生下来的。这个孩子生下之后,当时就死了。溥仪立即叫人把孩子扔到炉子里。
至于婉容有着发生性关系的两名贴身侍卫情人的李体育和祁继忠,由于与皇后偷情被发现而遣散出宫之后,便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因此他们最后的结局也大不一样。李体育在医院负责饲养用于试验的小动物;而那个祁继忠,结局就显然令人嗤之以鼻了。他拿到溥仪给他的遣散费后,没有回老家过宁静的生活,却前往华北当了助纣为虐的伪军,欠下了血债。日本投降以后,祁继忠被镇压,成了荒魂野鬼。他与末代皇后的一段风流韵事也随风而逝……
24、卢沟桥七七事变遗址。(截取事变电影画面)
王英明约溥妮在卢沟桥七七事变遗址参观。
男导游讲: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日军自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发起全面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及伪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悍然进攻中国军队,炮轰宛平城,挑起事端,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平大举进攻。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7月,天津沦陷。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端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闪回)事件: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这便掀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日军自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发起全面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及伪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7月,天津沦陷。
曾经受到日军重创的宛平城: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力反击。排长申仲明亲赴前线,指挥作战,最后战死。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事件起因: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平(今北京市)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政治背景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攻击对象的“大陆政策”。20世纪初叶,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扩大对华攻击,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第一次大战后,日本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北发动袭击,才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在华北搞“自治运动”,希望能长期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对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七七事变。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但同时,日本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政府决定动员40万兵力,希望用武力灭亡中国。
清水节郎大尉指挥士兵作战: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日方立即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因“枪声”和士兵“失踪”,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为由,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发动炮击,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进行顽强抵抗。
地理背景: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史料记载,自金代开始,中原腹地进京,皆要在卢沟桥停留,为京师进出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侵华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北京就是一座死城,华北也就唾手可得。宛平城建于1640年,是捍卫北京城的军事要塞。于是,日军攻击驻军地,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进行抵抗,开启了日中战争的序幕。
军队配置: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郎中将、香月清司中将(接任)、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步兵第一联队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步兵第三大队大队长—少佐、步兵第八中队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中国: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副军长佟麟阁,第37师师长冯治安,驻守北平、南苑、西苑、丰台第38师师长张自忠,驻守天津、大沽、沧县、廊坊第132师师长赵登禹,驻守河北省大名、河间第143师师长刘汝明,驻守张家口、张北,怀来第9骑兵师师长郑大章,驻守通县,南苑;
史实记载: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自1874年出兵台湾开始,日本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1879年,侵占本属中国领土的琉球;1894到1895年通过甲午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霸占中国台湾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日本出兵最多,随后,它通过《辛丑条约》取得了在北京和天津的驻兵权;1914年,出兵中国山东。)1927年6月27日,日本外务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要》。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政府,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辞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枪声非中方所发,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
《申报》记载详细过程
1937年07月09日《申报》3版登载了《日军炮轰宛平县城》一文:[1]
华北形势突变
日军炮轰宛平县城
两度冲突伤亡者颇众入晚又闻炮声
双方对峙中日竟要求我方军队撤退
我驻军坚决表示愿与芦沟桥共存亡
平津戒严秦德纯等商议应付方法至深夜未散
天津
八日上午一时许、丰台芦沟桥附近中日军队、发生冲突、迄五时许方止、双方正派员驰往调查事因、(八日专电)
北平
日军昨夜向宛平县城及芦沟桥开炮轰击、嗣经双方派员调查交涉、迄傍午尚未解决、今晨九时后、炮声停止、枪声仍连续未断、(八日专电)
北平
芦沟桥演习之日兵一中队、约六百余人、于七日晚十二时许、突向二十九军驻芦步兵射击、双方遂即开始接触、至八日晨四时许始停止、双方互有死伤、芦沟桥车站暨附近所有煤厂、俱被日军占领、宛平县城亦被日军包围、刻二十九军驻芦部队、仍在永定河与彼方对峙中、(八日中央社电)
北平
日军向芦沟桥宛平县城、自今晨五时半起、开炮百余发、芦沟桥被炮炸断、我军死伤五十余名、七时三刻、日方因与我方谈判和平解决办法、入休战状态、要求我驻芦沟桥军队撤退、我方严拒、至十一时半、和平破裂、十一时半后芦沟桥日军即作紧张布置、取四面包围形势、通州日军三百余名、丰台日军一千余名、先后于下午一时许开至齐化门外一永定门外、我方为城防起见、同时将外城各门关闭、今晚八时起、宣告临时戒严、(八日专电)
北平
日方要求我军撤出芦沟桥、我方不允、迄今晚九时、仍僵持中、今晚八时、芦沟桥又有炮声、日方今井?松井?和知迭访我方当局接洽、秦德纯?冯治安?张自忠?张允荣等各要人、终日会商应付办法、迄深夜、犹在秦邸未散(八日专电)
《申报》报道新闻标题
发表对时局宣言1937.08.04申报13版
国际形势与全面抗战辅1937.08.04申报6版
一片抗敌后援声1937.07.25申报13版
日机飞平空侦察1937.07.25申报4版
本报杂讯1937.07.24申报19版
积极进行紧急救护1937.07.24申报9版
华侨联会通电华侨1937.07.24申报9版
五金业商决防止1937.07.24申报9版
政府决心抗敌1937.07.24申报9版
平律近况1937.07.24申报4版
卢沟桥一度形势紧张1937.07.24申报3版
冯玉祥发表意见1937.07.23申报4版
撤兵交涉一度僵持1937.07.22申报3版
双方派员监视撤兵1937.07.22申报3版
卢宛方面形势转平稳1937.07.22申报3版
中方反应
日军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国土流血!”的口号。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