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新警世通言>第十四卷 光棍汉大义让家妻①

第十四卷 光棍汉大义让家妻①

作品名称:新警世通言      作者:梁景春      发布时间:2014-09-23 12:49:07      字数:4233

  古来仁义包天地,只在人心方寸间。
  设身处地为人想,能在世间美名传。
  话说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相处有很大的学问,最讲究的是“仁义”二字,就是说,在交朋结友时,要多以仁慈之心,宽宥待人,多栽花,少栽刺。与人为善,学会替别人着想,不能总计较个人的得失。该放弃的就放弃,真正做到仁至义尽。虽然吃得一时亏,但却能换回永久的心灵安宁。若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得理不饶人,寸步不让,即使占得一时便宜,也难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从而遭到世人唾弃。我们把那些忘恩负义的人说成“没有仁义”,就是如此。
  孔子曾把仁作为道德原则标准,其核心要人们互亲互爱。何谓仁?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韩愈在《原道》这篇名文中写道:“博爱之为仁,行而宜之为宜义,由是而之焉之为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品质,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保证。为人处世,仁义为先,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如果一个人不讲仁义道德,也不守礼仪,不遵守社会秩序,那么社会就会大乱。
  先说说古人是怎么看重“仁义”的。有这样一个典故:叫做“情同朱张”。相传东汉的时候,河南南阳有两个人,一个叫朱晖,一个叫张堪。张堪很早就知道朱晖很讲信义。但是,两个人原来并不认识。后来,两个人都去了太学,成为了同学,两个人才熟悉起来。因为来自同一个地方,都是老乡。但是,并不是来往很密切,更不是酒肉朋友。同学了一段时间,两个人都学业有成,要分手各回各家的时候,张堪突然对朱晖讲:"我身体不好,今天,我们俩同学的缘分到了,要分头回家了。我有一事相托。"朱晖也摸不着头脑,就看着张堪:"你要托我什么呢?"张堪就讲:"假如有一天,我因病不在了,请你务必照顾我的妻儿。"当时两个人身体都很好,朱晖没当回事,也没有做出什么承诺。但是分手以后,张堪果然英年早逝,留下了妻子和孩子,生活得非常艰难。这个消息就传到了原来关系也未必很密切的朱晖耳朵里,朱晖就不断地资助张堪的妻子和孩子,年复一年地关心他们。于是,朱晖自己的儿子很不理解,就问爸爸:"您过去和张堪没什么交往啊?您怎么对他的家人如此关心呢?"朱晖说:"是的,我的确跟张堪不是相交很深,不是来往很密。但是,张堪在生前曾经将他的妻儿托付给我。他为什么托付给我,而不托付给别人呢?因为他信得过我。我怎么能够辜负这份信任?我当时没说什么,实际上,我在心里已经承诺了。所以,我要守信义,履行我对张堪的诺言。"这都是讲仁义的楷模。
  话休絮繁,言归正传。如今说一段故事,是一个年过中年的光棍,突然得妻,过了六年后,竟然拱手相让他人。也应着“仁义”二字,一时间传为美名。若知故事如何,听我慢慢道来。
  在公元一九九九年,福建闽西山区的一个小村子,有个光棍汉,名叫鲁平贵,长得五大三粗,膀阔腰圆,力大无比,勤劳能干,耕种几亩薄田,但是因为家里穷,到三十八岁还没有娶妻。家里有个八十老母,愁成了瞎子。村里的姑娘都急着往外嫁,没有一个能看上他,媒人曾给他介绍过一个对象,但那女子来到鲁平贵家看家门,当看到他只有两间旧屋,还有个瞎老母,屁股没落座,水都没喝一口,就赶紧离开了。这一耽搁就快到了四十岁。
  在这一年的春天,也许是鲁平贵时来运转,竟有个女人送上门。这天中午,鲁平贵正在屋里给老母洗衣服,忽然村里的孙媒婆急急带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来了,女人怀里还抱着个一岁的孩子。孙媒婆满脸喜气地对鲁平贵说:“平贵,我给你送媳妇来了,还不给我去倒茶。”鲁平贵站起来一看,愣住了。眼前的这个女人让他迷惑,这怀抱孩子的女人个头不高,但细皮嫩肉,模样还挺俊,这是哪里来的呢?
  孙媒婆见他发愣,就催促道:“你想老婆想傻了吧,今日给你带来,却不会招待。”鲁平贵回过神来:“哪里,哪里,快请坐!我去个你们倒茶。”那个娇小的女人在竹椅上坐下来,打量着这个男人。心说,是个老实可靠的人。鲁平贵把沏好的两杯茶端过来。孙媒婆喝了几口道:“你妈呢,叫她也出来。”鲁平贵道:“她身体有些不适,在屋里床上躺着哩,你这是……”他不知道这个女人的来历,不知道怎么开口。这时那女子说话了,“大哥,我是自愿给你做老婆的,你要是不嫌弃,就收下我吧!”鲁平贵嗫嚅地说:“我家里穷,拿不出彩礼,你看……”“我不要你的彩礼,只要能和你一起过日子。”那女人说话很痛快。
  鲁平贵听她这样说心里就打嘀咕,对孙媒婆道:“莫不是被人贩子拐骗来的吧,我可不敢要,这事做不得。”孙媒婆道:“看你说哪里话,没影的事,这女子是和前夫离婚的,你就放心收留,不要你破费一分钱。能娶到这样的老婆,是你前世修来的福气。快应承下吧!”鲁平贵听了这话,一颗心放进肚子里,说:“既是这样,我就答应,只要你愿意跟着我受苦。”那女人道:“吃苦我不怕,只要你对我女儿好就够了。”鲁平贵看她怀里的女娃,红扑扑的小脸蛋,一双小眼睛闪着亮光,甚是可爱。就说:“你放心,我会把她当作亲生的孩子。”女人听了脸上露出笑:“有你这句话,我就踏实了”“这孩子叫什么名字?”鲁平贵问。“叫范娟。”那女子答道。
  就这样,鲁平贵娶了这女人,心情也变得好起来,他那瞎了眼的八十老母,得知儿子终于有了老婆,这也算一个家了,病情也奇迹般好了起来。因为这里地处偏僻,出外办事不方便,他们就暂时没有去打结婚证,婚礼也是极其简单。只通知了几家亲戚来吃喜酒。在结婚那天,引得村里的许多人来看稀罕。他们原以为鲁平贵会打一辈子光棍,可是没想到,如今会有女人送上门,而且不要任何彩礼,这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也有些喜欢有事的人插嘴:“这个女人的来历不明,说不定以后会出什么问题,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便宜。”“她不要彩礼,看来不像个骗婚的,能有什么问题。”有人反驳道。
不提人们议论。却说这女子,名叫冯艳珍,自从和鲁平贵成为夫妇后,果然尽了妻子责任,每天洗衣做饭,照顾老人,甚是贤惠。俗话,无妇不成家。家里有了个女人,再也不是原先那样邋遢。屋里被收拾得井然有序,干干净净。女人虽然个头小,但也是劳动的能手,插秧,耘禾,薅草样样都会。鲁平贵对待那孩子,果然如亲生一般,劳动回来就把范娟抱在怀里,亲她的小脸蛋,逗她笑。冯艳珍见了,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鲁平贵平日里除了下田耕种,还在山上忙碌,他买了一块山地,载上了杉树,和茶树,隔三差五就去山上照顾。冯艳珍也跟着他去。这些树木在他们的辛勤照看下一天天长大。鲁平贵对妻子道:“再过几年,这些杉树就可以成材,能卖一笔上好的钱。这些茶树也会结果。那时候,好日子就不远了。”冯艳珍道:“我在家乡,学会了养兔子。我们以后买一些兔种,几年下来,就能繁殖很多,也是一笔收入。”鲁平贵听了心里很高兴,看着眼前的妻子,认为这是老天爷送给他的最好礼物。没想到自己也有摆脱贫困,扬眉吐气的一天,这真是要感谢上苍的眷顾。他道:“你这个想法好,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会有幸福的生活。”
  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和憧憬,他们每天山上田里起早贪黑地干,兔场也终于办起来了,鲁平贵到泉州大丸野兔养殖场买回20对兔子,建了一座土屋当作兔场。这在村里又引起一阵骚动。许多妇女都来观看他们养的兔子。冯艳珍非常热情地给他们讲养兔的知识,一些人听说养兔子能赚钱,心里也痒痒,对她道:“以后生了小兔子买给我几对吧。”冯艳珍笑着道:“行啊!没问题,到时候你们就来吧。”村人见鲁平贵的这个媳妇心眼好,对人又热情,就都喜欢上了她,经常有人来串门和她攀话。
闲话少叙,话说鲁平贵见妻子贤惠能干,心里固然高兴,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结婚一年多,冯艳珍没有为他生下一男半女。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几次问妻子,都是支支吾吾,好像难以启齿。对于她的来历,也始终是个谜团,他每次说起这个话题时,她就暗自垂泪。好像触到了她以前的伤心事。他很想知道妻子以前的情况,譬如她家住在哪里,是什么时候和丈夫离婚的,是因为什么离婚的等。可是她见妻子唉声叹气的样子,只得缄口。但对于不能为他生孩子,总是耿耿于怀。终于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对妻子说,自己想要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冯艳珍听了,歉疚地说:“我一直想对你说,又怕你受不了。我现在已经不能生育了。”鲁平贵听这话,吃一惊:“这是为何?你还年轻啊!”冯艳珍道:“我生下这个孩子后,就因为卵巢出了问题,医生说最好不要再生育。”鲁平贵听了,如同一桶凉水当头泼下。脸色变得很难看,半天不语。冯艳珍知道他的心思,道:“真是对不起,我应该早对你说的,让你失望了。”鲁平贵不愧是心胸宽广的男子汉,瞬间就把抛弃了私念。对她道:“没关系,我不怪罪你,你能和我成为夫妻,就是我的幸运了,不敢奢求太多。只是这孩子的姓还没改,如今叫她随我姓鲁,你看如何?”冯艳珍犹豫了一阵,最后终于下了决心似的:“那就按你说的吧。”她心想,自己现在走到这一步,已经是身不由己,如果不答应他,必然会影响夫妻感情。随后,范娟改为鲁娟,鲁平贵脸上又显出了笑容。
  长话短说,鲁平贵和这位贤惠的妻子经过六年的奋斗,终于致富,他们办的兔场不断增大规模,他们赚到十多万,就拆除了两间旧屋,盖起了三层小楼房。许多村民也在他们的带动下,养起了兔子。改善了生活条件。冯艳珍在村上的人缘也越来越好。此时鲁平贵的老母亲已经八十六岁,身体日益衰老,一天夜晚,老人突然离去,无疾而终。鲁平贵是个孝子,哭得肝肠寸断,他想,现在好生活刚开始,老人家还没享到福。冯艳珍已经对丈夫和这个家产生了很深的感情,老人的去世也使她很悲痛,她流着泪劝丈夫节哀。忙着帮助丈夫操办婆婆的后事,忙过了几天,终于把老人送上山。
  鲁娟这时已经七岁了,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已经到村里小学堂念书,一张小嘴像吃了蜜,放学回家,“爸爸妈妈”叫得很是甜,鲁平贵心里喜欢,总是时不时到村里的小卖部给她买些小吃,如棒棒糖,话梅,五花豆之类。鲁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好,鲁平贵几次碰到老师,总是夸她。心里更是感到欣慰。要是没有后来的变故,这样幸福的一家持续永久该有多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后来,一个男子的出现,突然打乱了他们幸福平静的生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