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皓首回眸>第一章:家乡

第一章:家乡

作品名称:皓首回眸      作者:苏中老农      发布时间:2014-06-26 10:42:42      字数:3401

  1
  在广袤的苏北大平原上,有一块13500平方公里的洼地叫里下河地区。我的家乡兴化市就位于里下河腹部。里下河东起黄海之滨的串场河,西止京杭大运河,北至苏北灌溉总渠,南临通扬河。覆盖苏北五个地级市(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因为古运河简称里河,串场河俗称下河,地处中间的这块地带就得名里下河。据考古学家得出的结论:里下河地区原来只是黄海边上的一个海湾,她的南面是长江出海口,北面又是淮河入海口,岁月沧桑,斗转星移,长江和淮河夹带的泥砂在南北两面形成了两块冲积平原。里下河地区就成了一个天然的海湾。后来无数次大洪水带来了黄土高原上的泥砂,这个海湾就就慢慢地被积淀成陆地。现在的兴化市与黄海之滨的东台市毗邻。因为地势最低,是名符其实的“锅底洼”。
  兴化城是一座二千多年的历史古邑,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是楚将昭阳的食邑,因此,兴化还有两个别名,即楚水、昭阳。秦、汉、隋、唐时隶属扬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隶属过海陵(今泰州)、高邮。境内湖荡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是典型的“水乡”。因为四面环水,交通不便,自古就有“昭阳好避兵”之说。据县志记载:兴化东部的农民大都是江南人在南宋时为避元代战乱自发移民过来的,那时兴化东部还是黄海边上的一片人烟稀少的芦苇滩。我的家乡就位于兴化东部的一个乡镇,小时候常听老人说,我们的祖先在苏州阊门。我们这个乡,现在叫陶庄镇,与东台市阡陌相连,解放前曾隶属过东台县和溱潼县。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属扬州地区,二十世纪末,泰州升格为地级市,兴化就划归了泰州。泰州在江苏省的位置是中心偏南,古时候扬州、泰州沿江一带属广义的江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在扬州至瓜州的途中吟诵的。以后长江以北的江苏省的地域都广义地称为苏北。现在把扬州、泰州、盐城、南通称为苏中地区是比较确切的。
  家乡虽隶属兴化市,但它距兴化城却有30多公里,距东台市区只有十七、八公里。过去,村中人撑船上东台办事,起一点早,中午可到,如果去兴化的话便是朝发夕至了。因此,村中人需要到城内办事大都是去东台,他们把去东台称为“上街”,去兴化称为“进城”。很早以前,东台原是黄海边上的一个渔村,旧名“和头场”,意即是海边的一个盐“场”。串场河穿城而过,顾名思义,过去这条河就是连接海边各个盐场的水上通道。现在,东台以东至黄海边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是数千年来洪水夹带着泥沙淤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家乡的北面有一条贯通兴化东西的大河,叫车路河,传说原来是向内地运盐的人力小车走的一条路,先是汹涌的洪水把它冲成一条小河,以后,又经过若干次洪水的冲刷,就成了现在的一条60多米宽的大河。
  兴化是一座历史名城,有着十分深厚的人文底蕴。它是“水浒”作者施耐庵和一代文人郑板桥的故乡。在政治上出过许多风云人物,光是在明代就曾出过三任宰相。据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就有三部与兴化有较深的渊源,且不说“水浒”作者施耐淹是兴化人,就连“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是施耐庵的学生,还有“西游记”也是明代的“状元宰相”兴化人李春芳校核的(在“西游记”的各种版本中都注有“华阳洞天主人校”,华阳洞天主人即李春芳)。此外,刘熙载因作[艺概]被称为东方的黑格尔……现在,已难觅兴化的旧城墙遗址,只有贮立在市中心的四牌楼,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小城一千多年的辉煌与沧桑。
  兴化的特点就是水多。人们都习惯把兴化称为“水乡”,西部地势更低且多湖泊,我们所处的东部地势稍高一些,但河网密布,出门同样是非船不行。解放前,种田的农户大都有一条农船,行船的工具主要是竹篙和木桨,也有些人家用橹摇船。他们“上街”、“进城”时都相约五、六个男人同去,在路上可以轮换行船。那时候,女人们是很少出门的,如果有人家生了女孩,就会有人说:养了个不上街的。那时也有公共交通工具,叫做“帮船”,也就是一条稍大一点的木船,船上有较先进的行船工具,有身强力壮的船夫,不过乘船是要付船费的。解放后,车路河上有了东台至兴化的客班轮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到兴化的船票是五角五分钱,到东台是三角五分钱。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在车路河边修筑了一条连通东台的砂石公路,结束了兴化只有一条公路通高邮的历史。九十年代后,水乡地区的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了,现在兴化境内已有多条高速和高等级公路,有不少靠改革开放发了财的农民购置了私家车,过去行船需要一天时间的路程,只需几十分钟就可以到达了。
   2
  家乡美丽而富饶。她虽无名山大川,却是苏北大平原上的一块碧玉。春天,如果你坐上飞机在低空盘旋,鸟瞰水乡大地,那麦苗无边的碧绿和镶嵌其中的金黄色的菜花,不得不使你叹为观止。夏日的田野,到处弥漫着稻花的芬芳。水面上栽种着莲藕和菱角,莲叶田田,荷花含苞欲放。河边的杨树上,不知疲倦的知了在尽情地吟唱。金秋一过,人们又在刚收割完水稻的田里种上了冬麦、油菜,只需十多天,大地就会重新披上绿装。于是,这漫天的绿就会伴随着家乡度过又一个漫长的冬季。只有在一场大雪过后,家乡的人才能欣赏到难得一见的北国风光。
  家乡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水产品,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早在计划经济时代,这里就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棉基地,产量列全国各县(市)前茅,特别是淡水水产品产量连续14年位列江苏之冠。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全国的粮食产量状元县。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工业生产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公路四通八达,新长铁路从东台经过并在兴化东部设了兴化站;兴化、东台也都先后由县升格为县级市,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市区面积也比原来扩大了数倍。与此同时,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普及,解放了的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经商。他们有的在家乡建起了别墅,有的在城里买房,成了新一代都市人。如今家乡的状况,是家乡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
  然而,这块美丽富饶的地方,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和解放前那段动乱的岁月里,由于频繁的水、旱灾荒,却始终是和贫穷、落后、愚昧联系在一起。在洪水季节里,汹涌的淮河水毫无保留地注入洪泽湖,当洪泽湖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里下河便首当其冲地成为它的蓄洪区,处于“锅底洼”的兴化也就成了蓄洪区的中心。因此,每逢洪泽湖破坝的年份,家乡便一片泽国。等到积水慢慢地从淤塞的入海通道流入黄海以后,被洪水浸泡过的家乡大地已是满目苍夷,农民们一年的希望也化为泡影。在淮河流域干旱的年份,洪泽湖就无多余的水补充里下河,里下河的水又毫无节制地流入黄海,于是,旱魔就会毫不留情地惠顾到家乡,干旱严重时,河、湖干涸,农作物颗粒无收。大灾过后,家乡的农民纷纷外出逃荒,他们大都是在一条小木船上,苫上简陋的草棚子,拖带着一家老小数口人,艰难地渡过滚滚长江。直到第二年春天,他们才又像候鸟一样回到故乡,重新播种新的希望。
  1941年,兴化沦陷,日本侵略者在兴化成立了伪政权,鬼子、汉奸经常下乡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时,农村中活跃着多股抗日武装,在水网地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那时的农民特别拥戴新四军,主要是因为新四军严明的军纪感动了老百姓。1945年抗战胜利鬼子投降,新四军随即解放了兴化城。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新四军“北撤”,国民党入主兴化城。农村中的恶霸、地主又组织了“还乡团”向分得了土地的农民反攻倒算。一时间,腥风血雨笼罩着家乡大地,百姓们过着更加担惊受怕的日子。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兴化重新得到解放,农民们才真正地过了几年安居乐业太平日子。不过,好景并不长,没过几年,先是农业合作化,后来是人民公社,接踵而来的又是三年大饥荒,那时候,越是粮食产区,饿死的人越多。在长达几十年的大锅饭、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制约下,农民们穷得叮当响,一边是国家粮库高耸入云的露天粮屯,一边是勒紧裤腰带过着半饥半饱日子的种粮人。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那一场第二次“土改”才使得农民过上温饱的生活。家乡就像一个久经风霜历尽劫难的老人,是改革开放使她重新焕发了青春。由此可见,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拯救了家乡,拯救了中国!
  这就是我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这就是生我养我并与之相伴了七十多个寒署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我还要在她的怀抱中度过一段安乐的晚年时光,我将会利用这段有生之年来梳理岁月的沧桑,享受眼前的盛世华章,直到生命的尽头。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