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静静的小村>静静的小村——第一章(一)

静静的小村——第一章(一)

作品名称:静静的小村      作者:厦屋      发布时间:2014-10-11 11:37:11      字数:3473

  一九九九年的最后三天。
  人类居住的地球马上就要跨入了一个新的世纪。中外媒体纷纷出动,使出浑身解数,回顾即将逝去的一个世纪的发展史。人类科技的大踏步前进,天花等各类疫苗儿的问世。抗生素的研究成功。笫一颗原子弹的爆炸,笫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笫一颗卫星的上天。笫一个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人类的首次登月……笫一次笫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苏维埃的十月革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对峙。世界经济危机,西方的环境问题,非州的饥荒。世界人囗的增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收复香港与澳门。二十世纪中国的三大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总之,本世纪人类各个方面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甚至超过了人类几个世纪的总和。
  
  (一)
  
  转眼间,已经到了农历己卯年(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二屯村是关中平原中部的一个小村庄,属辖于西京市周水县塬下镇,离北边的渭水不到五公里,离南边的秦嶺山北麓不到十公里,离东边的周水县城三公里。它的地理地貌是上古以前渭河冲积而成的笫二个台阶,是典型的黄土地质。庄稼一年两熟。冬田地里主要以小麦油菜为主,蒜苗菠菜为辅。夏田主要以玉米为主,黄豆,红小豆以及扃豆,黄瓜,西瓜,西红柿,豇豆等菜蔬为辅的作物。偶尔也有人种上白术,板蓝棂,山药等极少的中药材。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二屯村少数人从周水县东的司竹镇引进了猕猴桃(最原始的叫法为毛桃)的种植,并逐渐掌握了良种栽培嫁接等技术,并在当初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由此彻底颠覆了车村人好长一段时间养成的,秋种小麦夏种玉米的习惯和历史.不到十年时间,人们纷纷模仿,你家选苗我家栽,家家都有园。并在村南打了两囗三十米的机井,买了泵,架了杆,拉了线,修了渠。使成园的三百亩地都能浇上水,保证了每年春夏干旱时,猕猴桃园子能浇上水。这样以来,二屯村的粮田少了。夏天的麦垛小了,秋天的玉米架小了。
  眼下,猕猴桃枝条的修剪基本上快完了,勤快利索的人早就从别处买来了养鸡场的鸡粪施进园里。用铁锨把黑稠夹杂着褐红色鸡毛的糊状物质,一锨一锨均匀的堆放在树下。
  马上就腈月了,据上了年纪的老人讲,现在是施肥的黄金阶段。关中农谚语“冬上金,腊上银,二三月上粪不如人”。等过上七至十天,在干燥的西北风的作用下,鸡粪失掉了水分,团块散了一些,又用铁锨将其散开,均匀分布于树下。再用直板窄铁锨将树下全部深翻一次,好使土和肥能有机分散均匀,同时,让腐质植物叶及杂草能有效分解,增加土壤肥力,以供给果树大量的养分。
  对于阳历新年——元旦,中二屯的大多数人是不敢兴趣,他们日前最关心的是农时和有关农副产品的价钱。怎样修剪条,啥时给果园浇水,怎样治疗病树坏枝,涂抹药剂。女人们已经心里盘算着给娃娃们买过年的衣服,鞋帽。因为,买的早比较好,花色尺码好选,价格也便宜。另外,为家里的老人们买衣买鞋也是很应该的,除非有些家庭婆媳关系紧张,剑拔驽张。如儿女们今年光景过的不好,手头紧,老人们就不言语,体贴儿女心疼儿女,只能忍一忍,把旧衣服让洗一洗也就算了。
  而二屯村此时有一个人,心急如焚,坐卧不宁,更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叫刘平和。
  刘平和是二屯村人心目中,能干聪明,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别人都栽种猕猴桃时,他则适时的把他家的三间老土屋拆掉,盖起了三间冷库。当三年后村南的果园挂果时,他的冷库已经开始存桃了。村子里有人推断,这七八年来,他至少赚过十五万元。但今年,他感到了市场行情特不正常。往年元旦前后,他库里的存桃早就卖光了,可今年,就是卖不出去,最起码有多一半就卖出去了,至多腊月初十,全都卖完了,连自个儿吃的都没有了。
  “遇见鬼了,今年这是怎了?”他刚给东北一个老客户打过电话,见行情未有好转,他心里闷闷地,自言自语道.
  这几天,刘平和分别给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东北三省等十几个老客户打电话。客户们都说,今年不知怎的。销不动不说,价格也卖不上价.
  他的桃基本上都是今年八月十五以后收贮的。每斤从八毛至九毛不等,他总共收了近十万斤,再加上挑选包装等每斤都到了九毛至一块钱了。如果存放100天,每斤费用在六毛钱,所以,成车价已在一元六角左右。他每年的出库价都在二元以上,所以,十万斤桃一卖,他基车上都要赚四万元左右。
  而现在,一个县城的机关干部工资都不到每月八百元,难怪,刘平和心里很高兴,但他表面确让人一点儿也看不出。
  “把人能熬煎死。”他立在当屋,喃喃自语。
  他望着桌子上的那部大红色的电话机发呆,他觉得那血红的颜色很刺目,有种烫心的感觉,让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的这部电话是二世村子里安装的笫一部电话,初装费化了一千五百元。当时,村里的人都惊呆了。村里人没想到,以前公家单位才能装的电话,他刘平和狗东西怎就装上了?有人说,是刘平和他地主爷爷在他家做饭的灶膛下面,挖了一个深坑埋了十几根金余,未让红卫兵在文革中发现。而有人表示坚决不可能,他们说,文革期间,他们红卫兵革命小将曾把刘平和他地主老爷住的地方,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用镢头铁锨,齐扎扎的挖翻了一米多深,把炕和灶都挖了,连个屁都没有一个.把刘平和他爷吊在村西头的百年老槐树上,拷问了三天三夜,不给吃,不给喝,又打又骂。晚上,蚊子爬了一身,又叮又咬,差点儿没被咬死。但刘平和他爷一声不吭,都昏死了几次,可就是不说藏宝的地方。比电影里的共产党还勇敢。还有人说,刘平和的一个亲戚在S市农业发展银行主管信贷,听说还是个领导,一次就给刘平和贷了三十多万元呢。另外,一些少数人的观点就像给二屯投下了一颗炸弹。说刘平和的女儿杏花缠上了县上一个和刘平和几乎一样大年龄的大款,并且生了一个男孩。那个男人在县城为杏花买了一座三间三层子的独家独院。他刘平和盖的三间冷库的钱就是杏花跟的老男人出的水。
  进入冬至后的头九,是关中地区最寒冷的开始。西北风刀子似的,无孔不入,在失去温度的太阳下肆虐着大地。太阳没精打采,有气无力的洒着,灰白灰白。偶尔还卡在树枝上已干枯了的叶子在风中做响,吱吱直叫,像断了弦的凡笛。村囗的那棵百年老槐上落下了几只鹊雀,也怕消耗体力在巢边吱喳几声就不动了。
  不下雪的冬天是最折磨的事。对于农民来说,麦田里的麦苗因水分供给不足长的又细又黄,没精打彩,就是偶尔来杂在麦苗中的芨芨菜,米蒿,麦萍,棒槌草等野草也只长到坶掐用盖那么大。油菜的叶片几乎全干枯了,任何东西都不敢触碰一下,要不是仔细观察,发现很小的顶叶还绿着,粗心的人准以为它早旱死冻死了。
  十几里外的秦嶺在蔚蓝的天空映衬下到显得十分静谧和安闲,塬驰蜡象一样逶迤,活白黛青。果树杨树桐树土槐刺槐臭椿等树木只剩下枝一丁突兀孤独在了源上。唯一能看到绿色的地方只有公路两旁长到胳臂粗的大叶女贞子树了。墨绿色的叶片,树冠间一嘟噜一嘟噜的深黑色种子,园园的睈亮亮的,真似鸽子的眼。整个生物世界静极了,酣睡入梦一般。
  种麦以来,少有透雨,地墒缺得很。麦苗渴了,泪菜旱得要死,猕猴桃,李,杏,桃等果树都旱了,要浇水了。当然,最要紧的是果园,那是二屯村人的摇钱树,命根子。
  村南二里多地的马营水库,由一丁进入水库的沟渠荒废,被生产生活及建筑垃圾填满,年久失修,使得从秦嶺出山处的骆水河河水不能注入早在十年前就干涸了。由于水库在马营村地界,当水库干涸见底时,该村一些勤快思想活泛的人率先扛起镐锨锄进入蒿草一人高的库底开荒种地,放羊牧牛。管水库的几名工作人员也让调走了。以前,二屯村及相邻五六个村子的人都用马营水库的水浇地,旱涝无忧,从水库底部引出的渠大小各异,纵横交错,像粗细血管一样,滋润着五六个村子的土地。
  一九七八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不到五年,整个水库的下泄渠路,由于没有人统一管理统一维护而荒废。人们把田间的杂草小石子瓦片砖砾等垃圾投入其间。离村子近的渠早就被五颜六色的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填满了。还有人填平渠道开荒种地,增加土地面积。
  从此,人们只能在田地上花钱打出一囗又一囗深水机井,架设电杆电线,购置潜水泵。刚开始,老出现架空电线多次,被盗割,而无法浇地的情况。后来,因为粮食卖不上价,人们干脆放弃浇灌粮食作物,而把果园的井线弄对,而主要浇果园。
  时下浇果园,几户人家往往每浇一次,重新架设空中线跪,浇完果园后又重新拆下。后来,由于物价的上涨,电线很贵,所以,人们不怕麻烦,随用随装,用后又拆。
  哎,不知道今年的头一场雪啥时能下?人们的心儿惴惴不安。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