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智嫁打柴郎>智嫁打柴郎(四)

智嫁打柴郎(四)

作品名称:智嫁打柴郎      作者:草堂瘦叟      发布时间:2010-02-24 16:56:51      字数:4782

《智嫁打柴郎》:

第七回聪慧女破资求姻缘贪僧人图利施巧计

前面曾提到古时大家富户兴早婚,王府小姐大翠和二玉都是十七八出的嫁。三姑一过十六岁,媒人已是结队而来,络绎不绝,让王后难得一日清静。因为已有两个女儿少寡,王后“择门不择婿”的信念也被冲淡了不少,她决意给三姑找个健壮、老成的女婿,但也绝不想找个门第过低的人家。王爷呢,虽然相信“命该如此”,但前两门婚事是他主的,不但落王后埋怨,让下人私议,自己也觉得“虑事欠周”。为了挽回人情,这次他决意让王后主婚,自己坐待,不多过问。
古时女子讲究三从四德,婚姻大事自然是尊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三姑已有私心自爱,决心不再任父母摆布,只想能如愿以偿。此时,她与吴妈的关系又进了一层,任何事都可以推心置腹地明讲了。她偷偷地向吴妈讨主意。吴妈却不言,只是指了指她胸前经常佩带的金“佛”字。三姑虽是深闺弱女,却是从小熟读诗书,遇事一点便开。看了吴妈的指点,她默默地点了点头。
王后被媒人弄得心烦,也想早一点了却这桩心事。于是,一时高兴,令侍女把三姑招来,想探探女儿的心意。一会儿,吴妈陪着三姑来了。母女落座。看在吴妈是三姑乳母的面上,也赏她一个旁座。
“孩子,为娘的只有你这个未出阁的弱女了,娘不想再让你作难,想听听你的。”王后此时善心大发,言而由衷地说。
“母后,孩儿愿听慈命,凡事不敢自专。可是,好些事天命难违,女儿想就此事问问天命佛语,你看可使的?”三姑头不抬,目不睁,羞态十足地回道。
“好,还是俺三姑知书明理。”王后没有想到这么顺心,很是夸赞了几句。而后,转面对吴妈说,“吴妈,拣个吉日,你同三姐去拜拜山,求个签吧!”
“是,遵娘娘吩咐。”吴妈心里好喜,面上却故作冷漠、顺从。
此时,正值春暖花开,恰是三月三云门山香火会的后一天。两台小轿从王府匆匆走出,后面跟着两个侍女、两个抬夫。一出阜财门(南门),一溜上坡,向云门山奔去。这前轿里坐的是三姑,后轿里自然是吴妈了。
两台轿来到云门山山门外,落轿少歇,轿夫留在山根静候,吴妈与抬夫、侍女相随,三姑开始登山朝圣。三姑本是深闺弱女,更兼两只运动极不灵便的“金莲”,真是一步一颤、一步一喘啊!幸而吴妈是个大脚山妇,又有侍女相帮,半扶半拉半抱,才陪三姑一步步向山上登去。一会儿,她们来到山半腰的“王灵观”(原址在今之望寿阁)宫殿。王灵观是一座山神庙,山神爷爷手执赶山鞭,端坐迎门正位上,瞪大二目,威风凛凛。他们给山神爷爷,上过香,化过纸钱。跪拜完毕,休息片刻,继续向山顶攀去。
三姑花了不少力气,流了不少汗水,才在吴妈的挽扶下从西路攀上山顶,来到云门仙洞。
这云门洞,洞穿云门山主峰,洞阔数丈,可越洞直达山南麓。据说,上界巨神杨二郎肩挑劈山、云门二山追逐太阳西行,云门洞即是当年栓神锁链的孔洞。二郎神勇无比,眼看就要将太阳抓在手中了。孰料正在此刻,因为劈山过重,突然间豁裂,再也无法担挑二山逐日了,只得将二山置于此地。二郎一怒之下,抡起神担一挥,随即出现了波涛汹涌的弥河。而今劈山的劈缝犹在,云门山的云洞也一直留在山顶上。
三姑攀上山来,早已累得脚酸腿疼,张口气喘。她伸伸腰,嘘口气,向仙洞口一站,山风徐徐吹来,顿觉心爽汗消,疲惫尽除。当她举目俯瞰山下时,阳溪河似一条飘带,绕城而过;青州城尽收目底,街巷分明;他们的衡王府,就像镶嵌在青州城里的一颗光彩闪烁的明珠一般。真是好一副壮丽的市容啊。此刻的三姑,心旷神怡,忧烦皆失。
三姑与吴妈无心赏景,略立片刻,穿过仙洞,来到山顶。向西一拐,便到了正殿“碧霞祠”。碧霞娘娘是玉帝的女儿,被封作泰山神,正宫在泰山顶上的碧霞祠。碧霞娘娘东巡,常在云门山上住骅。因此,青州的云门山向有小泰山之称。云门山顶上建有碧霞祠,那便是她东巡沿海的落脚行宫。云门山上的碧霞祠建筑得虽然不及泰山碧霞祠壮观宏伟,若论起香火来,却也是常盛不衰。三姑此来,正值香火会后,祠前的香灰纸烬,几乎快把绣鞋掩没起来了。一阵风起,香灰、纸烬随势而起,眯得人睁不开眼睛。
三姑一到祠前,老主持已笑容可掬地迎出。他银须飘动,双手合掌,出言顺耳:“女施主驾到,敝祠增光,小僧迎迟。请进,请进。”
三姑轻移金莲,踏进祠殿。举目一望,娘娘在宝座上合掌静坐,慈颜微笑,善目微启,栩栩如生。
话休絮繁,抬夫抬进食盒,摆下供品。王府之家,其丰盛可想而知。待抬夫与侍女们退出,吴妈才帮三姑上香,烧化钱粮(即纸锭),跪拜默祷,旁边人看到,真是虔诚至极。默祷完毕,主持捧过签筒。三姑接过,略摇一摇,抽出一支签,递给主持。主持挥袖轻轻一拂签面,佛目微开,略视一眼,捧签合掌念道:“喃无量佛。平平之签,迟迟为贵。”
念毕,他将签递到三姑手中。
三姑接过签,定目一看,喜挂眉梢。你道为何?原来签文是两句诗。诗曰:

早发雏巢,
暮宿枯枝。

那两句诗的后面,尚有释语。解曰:“儿宜晚婚,女宜迟嫁,旅宜缓行,货宜后发。”
总之,只要将签回府向王后一交,这逼嫁之事三、两年内不会再发生了。于是,三姑摸出一锭银,由吴妈捧送到那主持手中。那主持呢,自然乐得合不上口。
解完签后,吴妈让抬夫将供品施于僧人,先将食盒抬下山去。然后,领侍女们高高兴兴地游山观景,而后便下山回府。
读至此,有人定准会问:素有“小泰山”尊称的云门山,今日为何香客寥寥?这三姑的签为何这么准?是否神灵也有七分偏袒?
此话问得甚有道理,我瘦叟不得不略补几语。
云门山香火会向有定律,会后这一天单为王府内眷开山,其他人一概不准朝拜。因此,今日没有其他香客。至于三姑的签文,实属主持预先获信后做下的。那日吴妈向三姑指了指“佛”字,三姑已心领神会。香火会前,三姑让吴妈借故拜了次山,已偷偷地将三姑的心愿告诉了主持。祠里的签都是从诗词中摘录的,或是请文人编造的,只要有人肯破财,制这么支签还不容易吗?
碧霞祠里的签真灵,王后看了以后,一连好多年只字不向三姑提及出嫁的事。那些不知趣的媒婆子,有几个在王后面前讨了无趣,出去一传扬,再也无人来找麻烦了。因此,三姑与吴妈也过了几年平静日子。在这几年中,三姑与猛子虽然又见过几面,却总是隔墙隔院,楼上楼下对视几眼罢了。然而,他们的心却靠得更近了,鸽子往返也更加频繁了。
碧霞祠抽签后的第四个年头,三姑已是二十岁的老大姑娘了。王后又将三姑召去,重提议婚之事。三姑依然貌似顺从,婉转地说:“一向蒙碧霞娘娘指点,不唯小女平顺,府上也获不少安宁。以愚女拙见,议婚也可,是否再请碧霞娘娘指点一下前程?这样,也许无害于合府上下。”
王后听了三姑的话,觉得句句在理。于是,就让吴妈陪着三姑再登云门,重求签语。
这天夜里,三姑与吴妈私议半宿,觉得硬抗不行。另外,吴妈也觉得,三姑已是二十岁的女孩子了,也应早早了却这椿心事。一谈到从嫁的主意,三姑扑在吴妈的怀里,哽咽地说:“妈妈,女儿此心已决,非猛哥不嫁。要不,我就当一辈子老姑娘。”
吴妈闻言既喜又忧,此时倒有点失去主意。三姑事到临头倒更有主见,让吴妈明天以回西山探家为名,再到云门山碧霞祠主持那里打个招呼,让他再助一臂之力。吴妈照办,主持自然也乐于从命。那香资,捧在手中自是沉甸甸的。
到了择吉拜山求签这一天,三姑与吴妈等人正要起程动身,忽然王后的贴身侍女小霞跑来传话:“娘娘今日高兴,要同三姑一同登山拜签去。”
听了侍女的传报,吴妈急得出了一身冷汗,唯恐事情露出破绽。三姑呢,却一反常态,笑着对那个婢女说:“谢谢母后,她老人家同去,签就更灵、更准了。”
吴妈本有疑惧,听三姑一说,觉得确有道理,于是也随和着说:“三姐说的极对,我去帮娘娘梳头更衣。”
说完,吴妈随那侍女去了。
长话短说,不一会儿两抬小轿出了王府,直向南门奔去。前轿王后,后轿三姑,其他一应人员俱是乘车随行,前呼后拥,气派不凡。
王后、三姑与一应人员来到云门山山门外,留下轿夫守轿,其他人一起随着登山拜佛。当王后率三姑及侍女、仆妇们来到碧霞祠门前时,老主持撩起袈裟,慌步赶到王后面前,合掌胸前,高唱一声:“老施主多年未到敝祠,今日光临,失迎了,失迎了!”
王后微拂一拂,随即回道:“高僧仙寿,恕老妇近年少来朝拜。”
“岂敢,岂敢!请!请!”主持将王后与三姑让到前面,自己随后,一起步入祠殿。
抬夫、侍女摆好供品,随行人退出,殿内只留王后、三姑与吴妈。王后亲手焚香。烧化毕,王后与三姑在前面跪拜,吴妈在后面跪拜。三人各自口中念念有词,祷告已毕,最后摇签求仙语。
像上次一样,三姑从主持手中接过签筒,目不斜视,微微一摇,抽出一支签,交与主持。主持依然挥袖一拂签面,佛目微启,略视一目,合掌念道:“喃无量佛,平平之签,谨尊为佳。”
念毕,老主持将签递给三姑。三姑心中一慌,不知是何签语,突然面增阴云。然而,母后在身旁,照规矩,理应长辈先看签。于是,她头也不抬,将签捧送到母后手中。
这王后也是名门大户之女,自幼多读诗书,文才不浅。待她举起签来一看,面上竟无忧无喜,只默默地点了点头,又将签送回女儿手中。
三姑在母后看签之时,偷瞟了她一眼,从她的面容上看不出表情,自己心里倒更加纳闷,不知道这一次的签文仙语能否帮她的忙。她从母后手中接过签,两手竟有点颤抖。等她举到眼前一看,“啊”了一声,紧张的胸怀一松驰,两手顿觉无力,竹签“叭哒”一声落在地上,几乎晕倒。
“孩子,你……”王后慌忙扶住女儿,柔言细语地劝解说,“命,这是你的命啊!孩子。‘贫能免灾,富易招祸’。你就认了吧!”
王后还以为女儿是不安于贫寒,一时急得气塞呢,哪里知道女儿是因喜而驰,因驰生眩呢。
三姑稳定片刻,自己拾起签来,紧紧地贴在胸口上,笑着对王后说:“母后,孩儿认命,请你替我作主。”
“好,由命不由人,信命不信人。婿由你择,家由我当。”王后也转忧为喜,大包大揽,满口应下。
王后母女的情态变化,主持与吴妈都看在眼里。主持在那里稳立不语,捻须微笑;吴妈却心如十五个吊桶汲水,七上八下,焦急万分。吴妈见三姑面上有了笑容,试探着问了一句:“姐儿,签上写的什么仙语?”
三姑转回身,目中含情,面上带羞地告诉她那签文是两句诗。诗曰:

唯有择婿嫁清客,
方能偕老到百年。

那签诗后面也有几句释语,解曰:“贫免灾,富招祸,顺则安,逆则悖。”
三姑似是讲给吴妈听,实际是有意向她母后作出提示:“奶娘,你知道什么叫‘悖’吗?‘悖’就是不能顺心,不能如意。”
吴妈心里明白,口里却故装糊涂,满脸讶容地摆着手说:“那可施不得,那可施不得。咱顺,咱顺。”
“噢,好签,好签。喃无量佛,喃无量佛!”吴妈一边念着,一边频频磕头,用来掩饰自己的喜悦情怀。
签已抽完,供品也已撤去,王后领着众人离开碧霞祠。三姑已经离开祠殿佛门,转身扯了扯吴妈的袖口说:“妈妈,你回去看看,我的手绢好像失落在佛前了。”
借着说话的机会,她已将一绽金锞子塞到了吴妈手中。
王后与三姑继续向前走去。一会,吴妈赶回来,笑嘻嘻地对三姑说:“姐儿放心,我收藏好了。”
这时,主持立在祠前,乐哈哈地挥着手说:“施主好走,改日再来,小僧定有好报!”
王后半转身,挥挥手,说:“高僧止步!”
三姑停下来,转身向着老主持,笑嘻嘻喊道:“仙翁请回。多谢了!”
这一段故事嘛,岂不是:

智女自结痴情网,
只待投罗作鸳鸯。

作者:瘦叟刘沂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