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童年之祭>XXX 第一章

XXX 第一章

作品名称:童年之祭      作者:清矣      发布时间:2014-04-22 08:57:07      字数:4932

  01、待吾还丹投迹归此
  
  你改昵称啦,我记得原来叫什么“感恩1225”来的。
  哦,是的。因为你说那天是基督教徒的圣诞。我想我又不是教徒,所以就从新年开始改为991009。我猜你原来应是441009,后来才改为5521009,其中的“552”应为“公元前552”对吧?
  啊!了不得!这么说来我俩与圣人孔子的生日相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大千世界,人海茫茫。真的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是姻缘吗?
  瞎说!是因缘,是缘分。看你想到哪去了!你才“志学”之年,而我是“古稀”之年,只能说是“忘年之交”。
  逗你玩的!说说你的故乡好吗?
  好吧,小淘气!我的出生地是皖城,即春秋皖国的都城,位于皖公山下,皖河之畔。皖河的数条支流都是发源于城东的皖公山,在皖城交汇后向南弯弯曲曲五十里流入沧江。李白有诗《皖公山》赞曰: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你的故乡真美!你家呢?右图就是的?
  是的。我家就住在城南的沈滩村,位于皖河西岸的滩地上。村中有一百多户人家,都是同宗沈姓。据家谱记载,先祖沈庆于明朝初年携妻苏氏与五子由江浙一带来此开发建村,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传至二十三世。
  村里建有沈氏祠堂。村旁有一眼古井,深达数丈,井水冬暖夏凉,清澈甘甜。井边有一棵古老高大的栀子树,说是当年苏氏亲手所栽。每到端午栀花盛开,香溢村邻。环绕村周都是池塘,长满菱藕,夏日里荷花绽放,美不胜收。中秋时红菱可採,鲜嫩美味可口。村前的河上整天都有白色的帆船和长龙般的木排穿梭往来。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皖河还是联系沧江水运的重要航道。
  河的两岸栽满垂柳,较高的河堤也是两岸人们进城赶集的大路。皖城被皖河分隔为东西两区,之间有古老的单拱大石桥相连。桥下是繁忙的水运码头,装卸工的号子声不绝于耳。桥面的石条上两道深陷的凹槽见证它年代之久远,那是千百年来独轮车碾压出的印记。上图是皖河现在的模样,左边是村前的树木,正前方就是皖城。你可以看到一只白鹭正在河边的水草中觅食,远方的白色现代拱桥取代了当年的古老石桥。
  沿河两岸是平整肥沃的沙土地,一年可种植水稻和小麦两季。皖河滋润和养育着两岸的人们,它也常常泛滥成灾,使得地势低洼的村庄成为一片汪洋中的孤岛。据说沈滩是块荷叶宝地,可随洪水涨落,因为沈滩自建村以来就从未进过洪水。我家就在村子的东北角,大门朝东,古井就在门前三十米处。穿过荷塘即到河边。隔河东望,眼前就是连绵起伏的皖公山,红红的太阳每天就是从那里升起。
  你常回乡吗?你为什么要离开那美丽的地方啊?
  不常回去的。那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寄存着我童年的欢乐与悲伤,与其说是对它的怀念,倒不如说是一种忧伤,或者叫做乡愁。
  对不起!我是不是引起你对童年的伤心回忆了?
  没关系!我自己也想对人倾诉倾诉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你是什么时候离开家乡的?
  我的整个童年都在家乡度过,高小毕业后才离开它的。那时我和你现在一样大,也是十五岁。我本是舍不得离家的,为了求学或说是为了谋生,才不得不年幼时即离家出走。
  那好,我正厌烦这城里的高楼大厦,遍地的车水马龙和漫天的烟尘雾霾。我喜欢你说的乡村美景,小河流水。我向往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说说你的童年故事好吧?
  那得费些脑筋来回忆。这样吧,我有个发小写了《妹妹》一书,正好是讲我们童年的故事,现成的。你就把他当做是我好了,反正网上是谁并不重要,怎样?
  嗯,说的也是。那就先听听看也行。
  
  我的这个发小乳名叫做“三子”。他有兄弟六个和三个姐妹,还有父母和年迈的祖母。全家依赖大约十亩耕地为生,住的是两间草房和与叔叔公用的间半瓦屋。
  怎么会是间半瓦房?这么多人,好热闹啊!怎么住得下呢?
  那还是他祖父分家时留下的遗产。由于地少人多,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一年之中倒有一个月断了口粮,每到青黄不接就只好以瓜菜充饥。麦收前,三餐是芥菜和蚕豆,稻收前,顿顿是苋菜和南瓜。穿衣就更不用说了,孩子们一年到头也难得做件新衣。常言道:“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三子就正是那个倒霉的老三。他的姐姐最大,他自己在男孩中是排行第三。
  三子自幼即由祖母带大,祖母就住在那半间瓦房,晚上三子睡在她的脚头。他对祖母的依恋胜过父母。不幸的是在一九四九年春,年迈的祖母在饥荒中病故。这对年幼的三子是非常沉重的打击,他第一次直面亲人的死亡,他恋恋不舍地哭喊着不让祖母离去。祖母的死就成为他童年最早的记忆,这一年他刚好五岁。他孤单一人睡在祖母的床上,夜里常常惊醒哭闹不止。当母亲要其他兄弟来陪伴他时,却谁都不敢睡在祖母曾经睡过的地方。从此他不仅失去了祖母的关爱,还要承担起照看弟妹们的任务。不论他走到哪里,弟妹们就像尾巴似地跟到哪里,使他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自由自在地玩耍。
  
  2、路漫漫兮上下求索
  
  我还有一个发小,乳名叫做“秧子”。他们两人的家境相差不多,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
  是个女孩吧?名字怪怪的。
  你真聪明!秧子是三子最要好的朋友。她有一个傻哥和两个妹妹,还有父母和爷爷。解放前她家是在芜湖以卖蔬菜为生,只留爷爷一人在沈滩种地。解放后,城里呆不下去了,这才回到老家的。她家也是地少人多,加上其父母不善农耕,日子过的也很艰难。
  秧子刚回村时,由于村里的孩子们欺生,加上她的傻哥样子可笑,常受大家戏弄。她为了保护哥哥就常与人咒骂厮打。但她瘦小单薄,最后总是吃亏。三子见了很是不平,就常帮着秧子。后来两人就常带着弟妹们玩在一起,彼此很是友好,而且秧子也不知不觉地就随着三子的弟妹们也亲热地喊他叫“三哥哥”。三子也很喜欢秧子,他俩本是同龄。但是秧子比他小月份,又长得瘦小,所以就把她当亲妹妹来看待,遇事总是帮着她,护着她。
  可是三子在村里辈分高,两人相差两辈。每当大人们听到秧子喊他“三哥哥”时,总是大笑不止。可是小孩子不懂,全然不知有辈分之差,还是我行我素。两人像兄妹似的一起玩耍,互相帮助,  哈哈!这就叫做“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对吧?
  也算是吧,不过他们之间的故事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罗曼。
  到了一九四九年秋,族人在祠堂里办起了村办小学,仅供本族子弟就读。从省城请来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先生任教。说他是沈姓姑爷,解放前是伪省府文职人员。学费是每生一年一斗大米,外加轮流管饭一天。
  有点像私塾是吧?
  是的,是宗族开办的。三子因家贫,父母就只让他的两个哥哥上学,要他在家照看年幼的弟妹。他见同龄孩子都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就与父母哭闹着也要去读书。他哪里知道命运决定了他的童年必须来照看弟妹们,而且给他带来许多的牵挂和不尽的悲伤。
  秧子是个女孩不能上学,她很同情三子,就安慰他说:“上学读书能有什么用处?又不能当饭来吃。不去上学,我们一起玩得更好。”三子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想到两个可爱的弟妹无人照看,只好无奈地服从父母的安排。
  女孩子不能上学,那是为什么?
  啊哦!当时农村重男轻女,说女儿是要出嫁的,是人家人,花钱上学不划算。况且在家族内封建思想严重,认为学校里男女混杂,有伤风化。
  明白了。接着讲吧!
  一天先生轮到三子家管饭。午饭前,三子正和弟妹们在院里玩弄一只从屋樑上掉下来的乳燕。先生见两只老燕飞来飞去鸣叫不止,就问三子:“你可知道燕子在说些什么?”
  “它们在说:不吃你家稻,不吃你家米。只借你家屋樑下窝仔!”三子立即回道,这是祖母曾经教给他的一首模仿燕语的儿歌。
  先生听了笑道:“看来你也懂得鸟语。”就对三子说,燕子是益鸟,专吃庄稼的害虫。三子就将乳燕放到墙头。先生又说:“你们不要总是看它,一会老燕就会将它衔到窝里。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
  先生就讲,古代孔夫子有个学生,名字叫公冶长,非常聪明好学,能懂鸟语。一天他正在窗前读书,一只雀儿飞来唱道:公冶长,公冶长,南山下来一只狼,正在偷吃你家羊。
  他听了就连忙跑到山下,只见剩下羊的骨架和内脏。那雀儿又唱:公冶长,公冶长,既然羊肉餵了狼,你啃骨头我吃肠。
  从此三子就更想上学读书,他希望自己除了能够听懂燕语,还能像公冶长那样听懂各种鸟语。
  吃饭时,先生问他叫什么名字,母亲在旁笑道:“老三连大号都还没有,也闹着要上学呢!就请先生给他起个号吧。”先生即放下酒杯,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着吟道:“公冶长,公冶长,子曰:‘清矣!’正相当。就叫沈清,字静平吧,取清静平和之意。”母亲即高兴地说:“他父亲和叔叔的名字合起来就叫和平。”“‘既和且平’,这也是巧。”先生说着即慈祥地抚着三子的头说:“清矣!尚幼。再等一年好不?”母亲感激地连忙拉着三子给先生磕头拜谢。先生拉起三子说:“吾先写些字干,让你在家背诵试试。”
  什么叫“字干”啊?
  就是写有毛笔字的豆腐干大小的方形纸片,或者叫做“字纸干”,是用来让启蒙的儿童背诵识字的。后来先生就写了许多字干,每次教三子十个字,让他无事时在家背诵。一年下来他已学会两千多字,字干也攒了厚厚一摞。暑假后先生也如约让他上了小学,并且免去了他的学费。
  
  3、穷人孩子早早当家
  
  转眼到了一九五二年秋,他已读完小学一、二年级。不幸的是暑假中他五岁的弟弟因病夭折。他为失去朝夕相处相依为伴的弟弟悲伤不已,他深深地自责因为自己上学使弟妹们缺少照应。这一年他的又一个弟弟出生,他不得不休学在家照看三岁的妹妹和襁褓中的弟弟。先生对此非常惋惜,就找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三本旧书和一本旧的字典,对他说:“清矣,可怜。你在家无事时就翻翻,或许不致荒废。不懂时就来学校问我。”先生的厚爱使他既是感动又觉得委屈,顿时泪流满面,他似乎明白照看弟妹比上学更加重要,却又心有不甘。
  一年后,小学转为公办,先生亦告老还乡。临行时静平揹着弟弟来到学校为先生送行。先生又将自己喜爱的《千家诗》、《论语》和几本旧小说留给他说:“清矣,命苦。先生老矣!留着作个纪念吧!”
  先生一别使他无人可以求教,从此断了再去上学的念想。家务之余就借助字典翻阅先生留下的几本旧书,并将一些美好的诗句抄录下来,不时吟诵。渐渐地也能触景生情诌上几句,自我欣赏。真的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诌。”过年时他还能编上几个对子,给人写写对联。
  一次邻家小儿夜夜啼哭不止,求他写个告示。他即逞能随其意思编了一首《告示》:
  家中有个夜叫郎,夜夜啼哭数他响。路过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又让他抄了几张红纸,夜里就偷偷地张贴到皖城的几个十字街口。说是次夜小儿果然不哭不闹,安稳入睡。过了几天即闻镇上派出所来人到小学查对笔迹,说是有人在搞封建迷信活动。幸亏静平当时不在上学,躲过一劫。
  哈哈!写个告示也能治病,这是什么巫术啊!是犯罪行为吗?
  我也大惑不解。事后邻人给他送来几个染红的鸡蛋表示谢意时,家人才知道是他所为,都觉得有些后怕。因为当时搞迷信活动是要批斗坐牢的。幸好村里都是同宗沈姓,无人告发,而他却因此小有名气。大人们还夸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人小学问大,比那些在校的学生还强。从此时常有人求他写信念信什么的。
  静平辍学了,那个秧子丫头该高兴了吧?
  你说得对。他们又能常在一起玩了,还常要静平给她讲书上看到的故事。现在他们除了照看弟妹,还要做许多家务。
  别看秧子人小,长得又黑又瘦,却非常聪明能干,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傻哥她都要管,还要伺候年迈多病的爷爷。一日三餐做饭,洗衣扫地,喂猪喂鸡,样样都会,而且干活轻快麻利,她还教会静平许多家务活儿。秧子家住村南,每天早晚都要挑着两只小木桶,到村北静平家门前的水井去担水。她像个小大人似的,能使肩上的扁担两头上下颤悠,走起路来就好像在水上飘动。大人见了都啧啧地赞叹,却又隐隐地觉得心疼。
  她才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啊!
  可她那游手好闲的父母却一点也不心疼她,反倒常在人前夸口,说秧子如何能干,是家中的“里里外外一把手”,是他家的“二当家”。那秧子也是逞能,见外人和父母都夸她能干,就常干些大人才能干的重活。村里就有人议论说:“当父母的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而他家倒把花样的女儿当做个使唤丫头来用,叫人不可理解。”有的则说“他家是女儿多了不金贵!”静平的母亲就怀疑地说:“那可怜的秧子好像就不是他们亲生的一样!”因为秧子长得非常秀气美丽,而她的兄妹们个个长得又蠢又丑。大家私下里都说她是野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