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小北京演义>吉春《小北京演义》第二十二回 韩城故事名人多 学校教育考状元

吉春《小北京演义》第二十二回 韩城故事名人多 学校教育考状元

作品名称:小北京演义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4-04-14 18:42:12      字数:11643

  共和国韩城十二章(8)
  
  夏雨:高中专有先进事迹吗?
  春风:有!《名人与韩城故事》一书登载过:
  1、杨引强与省级重点象中
  1999年,在人们迎接千禧年的时候,杨引强走马上任象山中学校长。
  当时的象山中学虽经几代人的努力,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和现在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熟悉当时情况的人可能还记得:校园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清殿破破烂烂,散落在校园各处上世纪四十年代建造的平房灰暗危漏,土泥院落每逢下雨天泥泞不堪,师生就餐依然是朝天迎风,厕所依然是臭气熏天的土厕。面对如此的校园,杨校长向大家坚定的许诺:一定要让校园美丽!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号召,陕西省也颁发了创建省级重点高中的实施办法,普通高中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杨校长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聘请专家绘制了象山中学改造蓝图。建筑宏伟、区划分明、古朴典雅、美丽如春的蓝图,让大家倍感鼓舞。随后几年,杨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开始了艰难的校园改造之路。
  2001年,建成了4号女生公寓,投资220万元,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可容纳1300名学生住宿。2002年,启动了十项工程。搬迁三清殿,开工建设综合楼,建筑面积107100平方米,投资1400万元,该工程2003年竣工。投资197万元建设3号教师公寓,让48户教师住上了新房。投资250万元建成了5号学生公寓,6人或8人间,内设卫生间。投资140万元,建成了师生餐厅,可同时容纳4000人就餐。建成了厚甫亭园林区,新建了亭子,修建了上亭台阶。操场东扩7亩,建成了400米标准跑道。购买了薛峰水库管理站,扩大校园面积十余亩。新建了东边水厕。硬化了校园所有道路。建成了紫云园。改造了西文化墙,将原来的石砌墙面变成了瓷砖贴面。2003年,建成了前区广场,中间瓷砖铺面,两边是宽阔的草坪。铺设了所有校园的下水管道。改造了学校电网。建成了锅炉房和浴池,安装了暖气管道,全校用上了暖气。也就是在这两三年时间,建成了高标准的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网络中心、图书馆等。校园面貌和硬件设施有了根本改观。
  在这两三年时间,杨校长白天晚上都在忙碌着、操劳着,巨额的资金筹措、工程的质量、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那一样事情都要他劳神费力。面对巨额的资金投入,他一方面争取政府的支持,一方面争取社会资金的注入,累计4000余万元的资金硬是凭着他坚强的毅力解决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夜以继日地学习现代工程技术管理学,用科学方法解决了诸多难题。为了节约资金他采用竞标的办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少花钱办好事。2007年校庆时,在社会各界和校友大力支持下,建成了校庆纪念碑、党俊鸿塑像、跻同亭、名人园、碑林等文化景观,校园的文化内涵有了新的提升。各级领导、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6000余人云集学校参加了隆重的校庆典礼,来宾无不对象山中学的巨变给予夸奖,无不由衷地赞美杨校长成功的治校业绩。
  十年磨一剑。杨校长用十年的时间,将一座美丽的学校矗立在韩原大地。走进象山中学校园,你会欣喜地看到:魁伟的综合楼在象山脚下格外地壮观,鳞次栉比的公寓楼、教学楼在象岭朝霞的映衬下格外亮丽,一座座园林花团锦簇,一条条林荫道宁静祥和,现代化的设施令人目不暇接。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无不给予高度评价。老校友回到母校流着激动得泪水说:“没想到母校变得这么好!”历届毕业学子都把母校当作永久的乐园。
  建一支精良的队伍。刚任校长的一两年时间,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学历未达标的教师参加培训,20多位教师取得本科学历,科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2002年,他鼓励优秀教师参加研究生培训,在时间、资金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28名同志取得研究生学历。2005年,面对部分名优教师跳槽到西安等大城市的困境,在校内评选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实行专门的津贴,稳定了教师队伍,遏制了教师流失。最近几年,将七位德才兼备的教研组长提拔到学校领导岗位,将十多位教师推荐上报国家、省模范教师和科技拔尖人才,还有一些名优教师被委以教育教学重任,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尽可能的机会。目前,象中的骨干教师群体达到一百多人,教师的整体素质受到社会好评,精良的教师队伍成为学校宝贵的财富,杨校长的努力没有白费。几年时间,百余个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千余名学生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学校被评为陕西省研究性学习先进学校,他本人被评为省研究性学习先进校长。近几年,他倡议开发校本课程。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校园文化解读》《可爱的韩城》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九种校本教材得以出版发行,在学生中产生良好影响。
  
  2、张亚勋与司马迁中学
  张亚勋,1959年1月出生于芝川镇南陈村,1982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1982年8月至1984年在象山中学任教,1984年9月调入本校至今。多年来主要从事高三物理教学工作、先后担任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现任本校校长职务。该同志在从事教学工作中,注重教学常规的研究与实践,钻研和探索高中物理的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撰写的论文《加强题型研究,摆脱题海战术》获渭南市一等奖,还有数篇专业论文在刊物上发表,所带高三物理成绩名列全市前茅。2002年3月担任校长职务后,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学校管理模式,建立新的教育教学考核评比体系,实行年级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度,使学校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教学成绩稳步提高。在学校硬件建设方面,全面规划,多方融资,扎实按时,使学校面貌和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2004年6月渭南市人民政府批准我校为“渭南市示范高中”。该同志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渭南市“三、三”人才、韩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韩城市劳动模范、人大代表。2006年3月起担任司马迁中学党支部书记。
  韩城市司马迁中学坐落在黄河之滨、太史祠畔的古韩雄镇芝川,是以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命名的市办高级中学。2003年被授予渭南市“文明校园”。2004年被评为渭南市示范高中。2006年被省教育厅授予“文明校园”。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692平方米,绿化面积13603平方米,环境幽雅、设备先进是读书成材的理想乐园。
  司马迁中学始建于1970年,短短的30多年来,在太史精神的熏陶下,秉承“笃行致强,发愤有为”的校训,使大批的司马学子纷纷跃出龙门,成为祖国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学校在社会的关注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学校现有50个教学班,3015名学生,205名教职工。在162名专任教师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34人,中级以上教师105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62人。2006年底实现一线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
  学校用有3个多媒体教学主控系统,听力发射系统,广播系统形成了齐备的校园网络;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师生公寓楼、师生餐饮中心、卫生室和商店等一流的配套设施;图书馆藏书总量达8.3万册,电子图书7万余册;理化、生实验室实验仪器均达部颁标准,演示、操作实验开出率100%;体、音、美教育设施设备齐全。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校以“传承太史精神、争创省级名校”为目标,牢固树立“尊重个性,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负责”的办学理念,努力实施“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科学管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合格、优秀、创新”的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多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以“精细管理为先导,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重点,以和谐安全为保障,致力于“课堂效益”和“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两大主题的研讨,突出“特殊生教育”特色,收获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效果。每学年涌现出规范生,各类优秀生、模范干部、校园之星、特色生近千名。学校曾先后获得了韩城市“教育教学先进集体”、“高考优胜集体”、“高考突出贡献学校”、渭南市“文明校园”、渭南市中小学“两法示范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创建为渭南示范高中,2006年被省教工委授予省厅级“文明校园”。这一连串的辉煌,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至此,“司中”与“象中”和“西中”并驾齐驱,形成了韩城高中教育“三足鼎立”的局面。为韩城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司马迁中学在张亚勋校长的带领下弘扬“三苦”精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已经成功创建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我们相信司马迁中学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灿烂!
  自2002年3月任司马迁中学校长以来,他更加自觉地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更加自觉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方向,大胆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带领全校师生创造了司中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昌导新的教育理念,主张“尊重、关爱、发展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的优势智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认为“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是向学生播洒爱的过程。德,是教师的灵魂才,是教师的根本;而爱,则是教师的实质”,他要求教师“如果这个学生触金子,我们就让他发出最耀眼的光彩,如果他是一块矿石,我们就把他锤炼成钢铁,如果他是一把散乱的泥土,我们同样有责任把他烧铸成砖云!
  以人为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求教师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一员,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进步。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不居高临下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去探求知识。教师乐意听取每位学生的意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扬“师德”,铸“师魂”,关注“弱势”学生。司中“弱势”学生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知识型弱势学生;二是知识品行双弱学生。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扶弱”措施,对知识型弱势学生,以每一个任课教师带几人“牵引式”教学为式进行;对学习品行双弱学生,采用“帮教”方式进行,力争使每一位学生行为规范,身心健康发展。注重“校园之星”评比,展示个性风采。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人本教育理念,立足学生实际和未来发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尽显个性风采。制订了《“校园之星”评比方案》,由各年级组初评,产生年级“星”,最后在年级“星”的基础上推选出“校园之星”,即“文明之星”、“艺术之星”、“舞蹈之星”、“体育之星”、“绘画之星”,通过评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以德治校。德者,本也。一个学校之本就在于要生存,要发展,要适应时代需求,而“德”正是固“本”之基。也就是说学校的工作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列为重中之重,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使每一名师生成为有德之人。学会感恩,并把这一活动贯穿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全面实施诚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亲和一家,聚民心,集群力,做到了以真挚的情感化人,以愉悦的环境教育人,以优越的政策激励人,校园内处处充满勃勃生机。
  科研兴校,科研须先行。着力开展教育科研,设立教研室,逐步完善“教研室、教研组、备课、教师”四级教研体系,学期之初,部署本学期教研工作。教研室对各项工作进行分月检查,分学期评定,并将结果与教研组、备课组负责人的岗位津贴挂钩,与教师月结构工资、职称评定、年终目标考核挂钩。我校每个备课组每周都有“教学公开课”活动,教研组长的示范课、新教师的亮相课、教学公开课。校语文组在教改中创出了新局面。上学期我校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讨论新教法,鼓励教师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教改之路。
  创特色名校。特色是一个学校创新和发展的标志。学校地处农村,但办学理念没有受到局限,相反能因地制宜,强化管理,凸显“严管”办学特色,好多城市学生慕名而来。2004年学校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办“外国语学校”,为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走出了坚实的一步,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学校坚持在全面施教的同时,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与发挥。在人财物力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克服困难,辟出音乐、美采专门教室,添置相关器具,配备专业课教师,开设特长班;音、体、美三科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努力做好特长班教育教学工作。近几年来,我校音体美特长班学生在高考中也取得了越来越好魄成绩;在平时,特长班学生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向师生们展示了自己超常的才艺,在体音比赛,美术画展,校园文艺节等活动中一展才华,为学校增添了别样的风采,成为又一道特色的风景。
  全员育人。即在教育原则方面,尊重受教育对象的完整人格;在教育内容方面,学生的学习必须兼顾知识与做人;在教育方法方面,教师必须提供学生充分探究身心潜能的机会;在教育组织方面,学校必须为每一个学生和教师提供所需的教学材料和行政资撩,也就是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要把自己当作主人来看,学校就是师生的家。
  法制育人。多年来,我校结合普法教育和我校的具体实际,大力加强法制教育。通过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坚持以制度约衷、规范师生的日常行为,强化师生的管理?不断加强综合治安治理,聘请法制副校长,召开法制报告会,制定落实班级目标管理评价体系,彻底整治周边环境,学校教育教学秩序长期呈现稳定、良好发展态势。
  主题育人。针对学生的发展实际,张校长要求每学痴确定序列化德育主题,将学生的品德培养落到实处。各班要确立目标口号,开展“一句话”激励;学习山东经验,激发学生的成功原动力,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早操集会、班会、板报;励志对联、年级MIA班级誓词、早操誓词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每周一国旗下进行诵读。通过不断落实,早操面貌日新月异,如今早操已成为我校黎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一系列活动,使同学们对早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遵纪、守时、守信的观念,激发学习生活的热情。“一句话”激励在各班形成一种弘扬正气,刻苦学习的良好氛围,对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使学生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的积极性大有提高,每天都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他也十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高一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辅导老师及时帮助学生调适心理,矫正不良行为。
  激励育人。得到赏识是一个人高层次的心理需要。“碧待每一个学生,相信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用不同的价值标准,去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张校长经常构建以李星为生体的活动平台,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组建校园广播站,文学社、出版《求索》社刊。优秀干部、学习标兵,三好学生的评选,先由学生民主评议,再张榜公示评选过程和结果。每年举行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书画展、摄影展、体操赛、田径运动会、科技创新等,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平台,也点燃了学生的艺术品灵感。
  行为育人。今天播种行为的种子,明天收获习惯的果实。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我校把“行为育人”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所谓“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不能教育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学生希望他们的老师不仅是教师、学者、还是长辈、朋友;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一个好老师,不仅对学生有学习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人格上的感召力、师德高尚,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学生受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终生受益的。因此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学科渗透的关键。
  环境育人。环境是文明的缩影,是文化的反映。张校长十分注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外部环境的优化促内部的变化,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自然融入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之中,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将校园主通道加宽、林带绿化、路旁亮化,墙上文化,进而达到校园美化,使校园旧貌换新颜。优雅的环境对师生的精神陶冶、爱校情感的提升,无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提高效益。向课堂要效益。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张校长提出了教师备课过程要做到“三思”,上课前要“构思”,(完成课堂目标的方法与途径);上课中要“启思”(启发兴趣、启发思维);下课后要“反思”(反思目标完成度、方法适应度、时空掌握度、效果优良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目标“三要求’:一是创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三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整合与发展,教学方式“三转变”,一是由注入式转入启发式;二是由传授式转为对话式;三是由听讲式转为互动式,教学内容“三不讲”,一是学生已会的不讲;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三是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通过落实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以上要求,改变了过去“培养塑造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引导生成式”的教学模式。并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引进了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把学习当享受,在享受中体验成功。
  分层要求,整体优化。校地处农村,根据规模扩大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校情,为不少位学生掉队,张校长提出了“降低起点,放慢节奏,夯实基础,分层要求,整体优化”的教学策略,构建了符,
  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管理。一是建立后进生学情档案。二是任课老师把每班后四分之一的学生歹业为帮扶重点,定期调阅其作业、练习,进行二次批阅和面批,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我为校园花靴榷牌”等数十项活动,让司中的学活动”起北让司中的校园“活”起来,收到了显著成效。这些活动在全市产生了积极影响。
  开放办学思想。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牢固树立开放意识,坚持开放办学。开放,才能拓展视野、更新思想,避免坐井观天、夜郎自丸才能及时吸收先进的成果、经验,充分利用能促进自身发展条件,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几年来,先后聘请著名教育家魏书专王大绩等10多位来我校讲学,指导教学活动,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育水平;在张校长的督促下走出去取经充电。
  以民主治校。推行民主治校策略,把人的因素放在管理的第一位,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做好校务公开。
  以服务兴校。转变和改善教职工服务态度是我校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职工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增强教职工良好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张校长提出了学校为家庭服务、领导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基本要求。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确定重点帮扶对象。学校领导深入教职工中了解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掌握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解决;教师认真细致地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对思想觉悟不高、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勉励他们发扬优点、改正不足。通过各方面的优质服务、学校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有利于学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3、韩城职教的领航人王继山
  王继山,46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二000年八月被市教育局任命为韩城职专校长。走马上任六年来,他跨越式发展,为韩城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率领下,近几年,韩城职专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学校工民建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点;学校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为农服务示范学校”,被七个省厅级单位确定为“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基地”,被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为“陕西省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2006年学校又被评为渭南市“就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渭南市“文明示范窗口学校”。王继山校长多次被中共韩城市委、韩城市总工会、韩城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技术创新能手”、“先进教育工作者”,.00七年一月,被韩城市技能人才联合会推选为常务理事、副主席。韩城职专曾被誉为“陕西省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王继山同志则是力挺这面旗帜不倒,并使之插得更高的带头人。2006年韩城职专招收新生突破900名,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人。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多专业、多层次共同发展,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为一体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王继山同志给人的印象是直率、干练、果敢,具有北方汉子所特有的豪爽。在这豪爽的背后,渗透着的是一种顽强的拼搏精神。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他带出了一支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学校领导班子,领出了一批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职教队伍。
  近年来,韩城职专在王继山的带领下,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转换办学方向和办学机制,不断调整专业结构,突出市场化运作,在市场中找专业,在专业中创品牌。学校先后关停了家电、彩画等专业,新开办了旅游服务与艺术、空港、护理、电子电工、电钳焊、数控等专业,使学校培养出的“产品”能够适销对路。
  大胆运行“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这种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全面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与合作企业双向介入,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工艺实施型或实务运作的人才。“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与单纯强调知识理解的传统教育有本质的不同,它是一种全新的注重知识运用和技能培养的教育策略,是把学习和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工作实践中学习知识,实现学生能力、技能和职业素质全面提高的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的培养模式下,首先是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和接触社会,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每一个行业都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能正确看待一些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社会现象,使学生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通过工作不但弄清了所学专业的特点,初步具备了爱岗敬业、服从管理、团结协作的意识,而且使学生的交际协调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技能水平等到了提高;第三,学生在顶岗中得到实惠:得到学校和企业联合签发的《顶岗实习合格证》,实习单位不但对学生包食宿,而且在实习期间,还发给每个实习生一定数量的工资,减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第四,校企实现了双赢。学校培养出了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促进了学校的良性发展,企业无需培训即可获得较高素质的一线人员,节约了大量的培训费用,降低了用工风险和人工费用,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韩城职专成教处在市教育局职教科和学校的总体安排下,在市级相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与有关单位紧密合作,扎实地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对培训转移学员从入学参加培训到安置就业各个环节;建立有详细的档案材料,做到了对每位学员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完善了学员的跟踪回访制度。实行工作进展及有关信息情况上报制度。与有关单位紧密联系,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开展各类劳动力转移培训共十余期,培训转移输出合格劳动力共1400余人,连年超额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学校还积极配合陕师大自考中心,陕西省电大、司马迁专修学院工作站等单位,扎实开展了大本、大专等学历的后续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配合乡镇成技校,搞好为农服务工作,积极进行科技宣传、实用知识及农业新技术讲座,把学校办到农民家门口,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学校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开办预算员、施工员培训班。这些工作的开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学生安置工作是职业学校能否立足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学校一是在广东、北京、苏州等地建立就业联系点,市内加强与劳动服务局、人才交流中心联系,校内加强了安置办的人力,全方位掌握用工信息;二是实地考察。为了保证用工信息的准确,防止安置工作中出现意外,我们对用工量大的企业安排专人进行考察,对企业工作环境、用工制度、工资待遇、生活条件逐项察看,并将考察情况向学生家长进行通报;三是动员就业。对每次外出就业的学生,我们都举行隆重的欢送会,市上四大班子领导、职教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都积极参与,主要领导致欢送词,并为学生披红戴花,直到送上专车。隆重的欢送仪式、安全可靠的就业岗位和我们周密的安置办法,也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在当地的影响力,今年以来,学生家长纷纷前来咨询求学和安置有关情况。外地用人单位也不断地电话、传真要求预订毕业生。
  另外,为了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就业率,保证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为,学校积极开展订单培训或联合办学。先后与北京公安部制证公司、宁波远大公司、深圳弈达电子公司、上海大金公司、江苏伟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等实行订单培训,共输送10余期近千名学生;与韩城黄河机械厂、黑猫炭黑厂、旅游局等实行订单培训,培养输送300余人;与省内外职业学校(西安电子信息学校、陕西理工学校、北京怀柔职业技术学校等)联合办学,已向联办学校输送学生300余人。
  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如今走南闯北,搏击人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他们正在改变着自身和家庭的命运,为自己的理想绘制着美好的蓝图。这里是越来越多的学子们起飞的平台,是承载他们希望与梦想的地方。
  让教师感觉学校是个温暖的家。从表面上看,王校长是一位不苟言笑的人。其实,他人情味特浓,他现有的管理都有情感渗透其中。教育是清贫的行业,尤其是职业学校,在人们的眼里总是那样的“不正统”。为了稳定教师队伍,赢得人心,他取得市上有关领导的支持,多方筹资,建起全市独一无二的教师公寓,里面的家装物什一应俱全,使老师先安居,后乐业。老师们无不感激不已。在职业学校办学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出台了颇具人性化的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奖励政策,即取得本科学历者一次性奖励500元;取得研究生学历者一次性奖励2000元,报销学习期间的差旅费。
  当校长这么多年,王继山与老师的关系一直非常融洽。凡是老师来找他,说有什么困难,他能帮得上的都会尽量帮忙,他要“让老师感觉到这个学校就是一个家,这是个温暖的地方”。在一个单位里,如果领导肯投入情感,多关注员工,关注他们的生活起居,家庭困难,老师们也绝对会“冲着这个校长把工作做好”。
  用“培、引、聘、调”的方法,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就是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通过学校教研组的指导培养,开展教学竞赛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训等途径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引”就是与相关大专院校挂钩,引进部分专业教师任职专的兼职老师;“聘”就是面向社会招聘相关行业中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师来任教,填补专业教师紧缺的空档;“调”就是吸引优秀高中段教师任教,办理调入手续。为了使优秀教师这个无形资产请得来、留得住、定下心,在市政府的协调下,在城区教师住宅区中,专门为职专教师盖了一幢住宅楼,解决和改善了教师的住宿条件。学校已基本形成一支数量充足、人员稳定、业务素质高、专业结构合理的职教师资队伍。
  孜孜以求,登高而望远。谈及学校的远景,王校长充满了乐观与自信:“十一五”末期,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4000人,其中职业班学生2600人;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投资120万元新征土地20亩用于操场扩建和硬化;投资600万元进行校门东移扩建工程并建成5000平方米综合楼一幢;投资160万元建成可容纳800名学生住宿的学生公寓楼一幢;投资200万元建设可容纳40户教师的教师公寓楼一幢;建设实训实习中心楼一幢,对原公寓楼、教学区、教工单身宿舍供暖设
  施改造完善,对改建后的校园进行绿化美化。
  师资素质在目前的基础上要有较大提高。基础课教师100%达到本科学历,专业课教师8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实习指导教师80%以上达到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以上。到2年,所有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达到中级水平,20%以上的教师达到高级水平。吸纳非师范类理工科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对口专业任教;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改革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专业建设有较大突破。继续加大骨干专业的投入;建成西北最先进的专业实训基地,争取列入国家实训基地计划;投资40万元建设新增专业(汽车驾驶与维修)具有模拟、仿真作用的实验
  室实习设施;每年投资5万元用于图书的更新和新书架的添置。
  学生技能和就业质量有较大提高。学生就业率达99%,自主创业率达6%;中级工双证率达兜%。到加功年,学校要有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并开展工作,使学生同时获得欢证。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