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西游内传>第十回 樵夫有缘仙洞学曲,猴王寻声山路指途

第十回 樵夫有缘仙洞学曲,猴王寻声山路指途

作品名称:西游内传      作者:水如空      发布时间:2014-01-11 10:29:41      字数:5569

  那童子领了须菩提祖师法令,顺着山路,出洞去寻找学道之人。可是他向前走了四五里路,非但不见什么人影,甚至连个人声也没听见。他不由得有些迟疑,不知道就这么回去复命,还是再往前走上几里。看看这个时候,天色已晚,如果走得太远,恐怕就要摸黑回去了。
  正犹豫之间,突然听见侧面山路上传来了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伴着脚步声,还有什么东西在树丛中刮得哗啦啦作响。童子顺着声音望过去,只见昏暗的山光中走过来一个男人。那男人身材魁梧,却穿着破烂,只有一件灰布短衫,一双布鞋,腰间扎一根布带,布袋上悬着一柄斧头,肩上则挑着一担干柴,原来是个砍柴的樵夫。这樵夫一副急匆匆的样子,大踏步赶着下山,所以担子两头的干柴刮着树丛哗哗作响。
  童子一见果然有人,不由得心中大喜,急忙一个箭步蹿到樵夫面前,双手合掌施礼,口中说道:“施主大喜了!”
  见路旁突然冒出个人来,那樵夫吓了一跳,但毕竟是常在山中走山路的,他心里并没有怎么害怕,只是向后退了两步,一只手下意识地紧握住了斧柄。待看清是个出家的仙童,这才放下心来。急忙放下干柴,向仙童还礼,说道:“我一个砍柴的,这担柴要是能卖个好价钱够我和老娘糊口都烧高香了,又哪来的什么大喜呢?”
  仙童说道:“你有所不知,我家师父便是这灵山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内的须菩提祖师,乃是一位得道的神仙,寿命不知有多少载,法力不知有多大,教授的弟子也不知有多少人,如今他叫我出来寻一位路过的有缘人收为弟子。我一出来,正碰上了你,可不是有缘不成?”
  他本以为,听了这一番话,那樵夫一定会欣喜若狂。试想,有多少人四处求仙访道,可是终其一生却连个神仙的影子都没看到过。现在有神仙主动寻上头来度化,那还不得高兴死了才怪?
  可是谁知道,那樵夫一听有神仙要收他为弟子,二话不说,挑起担子转身就跑,嘴里还一连声叫道:“我可不是什么有缘人,我也不想出家当什么神仙,你还是去找别人吧!”还没等那童子回过神来,他已经跑出几十步远了。
  童子见那樵夫要跑,想起菩提祖师的话,自己出来时,他可是明确指示是要自己“拉”来一个人的,看来一切都在祖师预料之中,既然这么说,还有什么可迟疑的呢?
  想到这里,他再不犹豫,双脚一纵,已然腾空而起,随着身子向前一纵,便越过樵夫,轻轻落在他前面。
  樵夫见他突然出现在自己前面,大吃了一惊,欲待转身再跑,童子向前一步,一把手拉住他的胳膊,叫道:“祖师要收你做弟子,这样的好事别人求都求不来,你倒是生怕逃不及。真没见到有这样不识抬举的,还是快跟我去见祖师吧!”
  那樵夫见他身材矮小,仗着自己魁梧高大又是一身力气,便使劲挣扎着想从他手里挣脱了。可是纵然他有一身力气,奈何那童子也是自幼修行,至少也有二三百年的道行,他一个凡人又如何能及?所以即使他用尽了全身力气,却是丝毫动弹不得。见挣扎无用,情急之下他竟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抱着童子的大腿放声大哭:“我家里还有八十岁的老母奉养,实在不能出家啊!”
  童子见这样一个大男人居然弄出这一副模样,真是哭笑不得,可是菩提祖师有命,他又不敢不从,只好扶起樵夫,劝道:“你也不必这么伤心,祖师性格慈悲,从不勉强于人。你且随我去见祖师,说清你的境遇,想来他必定不会为难与你。”
  那樵夫见此情形,知道再怎么挣扎也没有用,只好乖乖地跟着他走。童子叫他把那担干柴放在路边,等回来时再挑着不迟。他却怎么也放心不下,走了几步,终于又回来挑上了。就这样一直挑着担子,跟随童子直到斜月三星洞前。
  童子不待禀报,径直叫开门,带着樵夫去见须菩提祖师。
  那祖师正在当中端坐,一见童子带了樵夫进来,脸上便即露出笑容,点头说道:“好,好,好!百年机缘,只在此时,来得正好,来得正好!”
  那樵夫一见,知道他就是童子所说的祖师,再没有犹豫,直接抢前几步,跪倒在祖师面前,不住地磕头求告:“老神仙,你就饶了我吧!我真的不想出家当什么神仙。”
  祖师笑道:“世人全都仰慕神仙,不惜烧铅炼汞,吐故纳新,甚至吸气采补,服食草药。更有人不辞千辛万苦,踏遍名山大川,四处寻仙方道。怎么你却偏偏不想当神仙呢?”
  樵夫忙回答:“我父亲早丧,家里还有年迈的母亲要奉养,所以不能出家。”
  祖师道:“这倒不妨,你在此处修道,也可以经常回去照顾老母。况且待你学得一些道术之后,更可以施医炼药,帮助老母健康长寿,岂不是更好?”
  樵夫又说:“我在家里是独子,更无兄弟姐妹,还要我娶妻生子,传宗接代,故而不能出家修仙。”
  祖师道:“这都是俗世伦理,何足道哉!都说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却不知孝之大者乃是度亡者升天,使生者幸福;若更能显亲扬名,真是孝莫大焉。你若修成正果,亡父纵是身在地狱也可度化,生母活在世间也可享福。何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要说累世亲友皆可均沾雨露,只说自己亦可得自在天身,可以长生不老,从此不受阎王管束,不入六道轮回,岂不是好?”
  樵夫听他说了这许多,也是犹疑了半晌,方才嗫嚅着说道:“人们都说修道要经过许多艰苦,更不知道要多少时日才能修成。我出身贫寒,还没有娶过媳妇,还没有享受过人间快乐呢,怎么可能去修那并不一定成功的仙道呢?”
  须菩提祖师听到这里,不由得哈哈大笑:“说得也是,这么半天,只有这一句说到了点子上。也罢,既然你主意已定,不想随我修仙学道。我且传授你一首歌儿,名叫《满庭芳》,你寂寞无聊或是打柴劳累时不妨唱上一唱,一可散心,二可解困,就算是你一天没吃东西,只要把这歌儿唱上两遍,也保你不饿不累,你看可好?”
  樵夫见祖师答应不再叫他修仙学道,早已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又听说只教他一首歌儿,便急忙一口答应下来,只是又犹豫道:“我生来就不会唱歌,又脑子笨,记不住词儿,只怕负了祖师美意,学不会这歌儿。”
  祖师见他这么一说,立刻收了笑容,轻声喝道:“胡说!但凡我所教授,怎么会有学不会的东西。你且认真听来就是了。”
  说罢,便吩咐仙童,挑动琴弦,自己开口唱道:“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别看那祖师平时说起话来不疾不徐,稳稳当当,可是一唱起歌来竟然高亢嘹亮,一曲唱罢,洞中仍似有余音不绝,缥缥缈缈,只在空中回荡。真听得樵夫呆若木鸡,半晌连动也不知动一下。直到祖师问道:“你可都记下了?”他才恍若梦醒,可是脑子里却仍然回荡着那歌的曲调词句,字字句句清晰可见,似乎是他许久以来就会的一样。
  樵夫点头回答:“我都记下了。只是却不大明白怎么会‘观棋柯烂’,我每日砍柴,那斧柄都是上好的硬木做的,观一局棋的时间怎么可能就烂掉呢?还有‘静坐讲黄庭’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黄庭难道不是一座房屋?又有什么可讲的呢?”
  祖师笑道:“这都是仙家妙用,你一个凡夫俗子自然不懂。既然你不想修仙,也不必管它是什么意思,只管记下也就是了,闲来无事就唱上一唱,自然有天大的受用,我的话你可记下了?”
  樵夫急忙答道:“记下了。”
  祖师点头一笑,便将手一挥,“好了,天色已晚,既然你不愿留下,我也不勉强你,就请自便吧!”
  樵夫一听这话,如同得了赦令,高兴得又是一连串的磕头,磕罢头,急忙转身跑出洞外,挑起自己的干柴担子,一溜烟往山下跑去了。
  这里洞中的祖师又命童子,“我们耽误了他许多时间,怕是他老娘在家里等得急了,你且送他一程。”
  童子领命,便即出洞,见那樵夫走得正急,便暗中使了一个缩地法,那樵夫哪里知道,只觉得那十几里的山路,平时总要走上半个多时辰,这次却只走了片刻工夫便回到家里,回想起刚才的经历,却是历历在目。他也全不在乎什么神仙童子的事,只管过自己的日子,仍然每日上山打柴换钱为生。
  说来也怪,他自从有了这次奇遇,本想是彻底忘掉这事的。非但他为自己这次能够成功逃离那山洞感觉有些庆幸,甚至以后上山打柴,他也有意避开那山洞,尽量不往那附近去,生怕哪天那位什么祖师心血来潮,又派人拉他去学什么道,修什么仙。
  不过还好,那祖师从此再也没有找过他,只有那首歌儿《满庭芳》却牢牢记在他的脑子里,任他怎么驱逐也逐不出去。
  他活了这二十几年,从来也没学过什么歌儿,更没有想过要学一首什么歌儿。就是这首古里古怪听着半懂不懂的歌儿,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记住。当时答应学下来,只是要糊弄着那位祖师,想叫他快点儿放自己离开罢了。可是他却没有想到,当时自己只听那祖师唱了一遍,这首歌却从此在他脑子里落地生根,无论是坐卧立行,只要一转念之间,就都是那歌儿中的词句。
  开始时,他也是不好意思唱出来的,可是那歌儿在脑子里呆得久了,竟然像是有一种什么力量似的,每每总要从里面蹦出来。而就在一次砍柴累得满头大汗浑身酸痛的时候,他忽然想起须菩提祖师的话来,他记得,那祖师可是说过,若是在寂寞无聊或是打柴劳累时唱上一唱,一可散心,二可解困,甚至一天没吃东西,只要把这歌儿唱上两遍,也可以不饿不累的。若果真如此,岂不是省得歇息误工,甚至连干粮也省下了吗?
  尽管他对这话并不怎么相信,可是这时实在累得难熬,而且那歌在脑子里呆得久了,也似要往外突突地乱撞一般,叫他想收束也收束不住。就在他迟疑犹豫之间,嘴巴刚刚一张,那歌儿却似自己冲出来一般,已经脱口而出,在山林上空肆意回荡。
  一曲唱罢,连樵夫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满身的疲惫顿时消散,甚至连腹中的碌碌肌肠也变得充实了。之后再抡起斧头来,真是精神抖擞、力气十足,只在这半天里,砍的柴竟比往日多了三分之一。
  看来唱唱这歌果然有些妙处!樵夫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遇到这样的好事。看来虽然做神仙未必有什么好,但碰见神仙总还是幸运的。
  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有什么顾忌,只要是一有空闲,就会张口唱上几句。而那歌儿也的确神奇,无论是烦恼,是悲伤,是劳累,是饥饿,是伤痛,是危险……只要他一开口,便都烟消云散,只有轻松如意,绝无苦难折磨。那樵夫自觉虽然不是神仙,却着实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
  就这样过了不知有多少时日,有一天,他正一边砍着柴,一边唱着那歌儿,却忽然听见身后有拔弄树枝声响,刚一转身回头去看,却见树丛中猛然跳过一个人来,近前鞠躬施礼,口中说道:“老神仙,弟子稽首了。”
  樵夫一听叫他神仙,不待细看,慌忙丢了斧头,转身答礼道:“惭愧惭愧,你可折煞我了。我不过只是一个砍柴的,衣食还不敢保证,怎敢当得神仙二字?”
  来人说道:“如果你不是神仙,怎么却说出神仙的话来?”
  樵夫听他声音尖脆,又见他个头矮小,这才定睛仔细看了一看,才发现来的根本就不是什么人,乃是一个毛头毛脸、毛手毛脚的猴子。多亏这樵夫久居山林,颇多见识,练就了一身好胆子,更何况他有仙曲护身,所以见这猴子并不害怕。只是奇怪他竟然会说人话,会穿人衣,而且懂得人礼,又如此谦恭,便想到纵然他是兽类,自己也不该怠慢了他。于是把那一片奇怪之心全都收起,只当他是一个普通的访道者,肃然答道:“我何时说出什么神仙话来了?”
  那猴子说道:“我刚才来到林边,听你正唱道什么‘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我这数年来寻仙访道,也曾听人说过,那《黄庭经》乃是道德真言,难道这不是神仙话吗?”
  樵夫笑道:“原来是因为这个。实不瞒你说,这个曲儿叫《满庭芳》,却也是个神仙教我的。那神仙就住在这山中,他有意要收我当个徒弟,传授我修仙得道的法门。可是我却不愿修道,所以他就传了我这个曲子,叫我遇到烦恼劳累之时就把这曲儿唱唱,一则散心,二则解闷,三则消乏,四则避难。我方才正干活干得累了,又想到了些烦心事,所以就拿来唱了唱,没想到却被你听见了。”
  那猴子听了大喜,口中念道:“原来真有神仙!还望老兄给我指点一下那神仙的住处,我好前去拜访于他。如果真能相见,也不枉我寻访了这么多时日。”
  那樵夫欣然说道:“不远,不远。这山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一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人称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就是现在也还有三四十人跟随他修行。你只顺着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就是他家了。”
  那猴子听了高兴,方才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再也遮掩不住,露出了生来的野性。他上前一把扯住樵夫的衣服,说道:“老兄,还求你给我带个路一同前去,如果访着了那祖师,日后有了些道行,绝对不会忘了你的指引之恩。”
  樵夫见他突然发了兽性,心里多少也有些恐惧,而他更怕这一去又叫那祖师相中了非要强迫收他做徒弟。于是也翻脸道:“你这汉子怎么如此不通情理?我既然已经把路给你告诉清楚了,你自己去也就是了,又何必非要缠着我不可呢?如果我和你去了,岂不是耽误了我的活计?如果砍不来柴卖不到钱,家中的老母要靠何人奉养?我现在要砍柴了,你要去就自己去,不去就算了,不要在这里缠着我才是。”
  那猴子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做得过分了些,于是急忙又施礼搭躬,向他道了谢,转过身去顺着山路,只顾自己去了。
  那樵夫看着他的背影转过山路,不由得暗暗摇头,想到真是人各有志,自己就在这山上住,那祖师上赶着找上门来收他当个徒弟他还不干呢?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还会有人——是有猴子——大老远的来访他。
  一念及此,那樵夫心里竟也凭生了几分感慨,一时呆在那里,竟忘了砍柴。就这样过了好一阵子,猛然抬头,却见红日已经有些西斜了,若不趁早多打些柴,只怕今天打的不够一担,挑到集上也卖不上价钱了。
  想到此处,他再不敢耽搁,急忙一边抡起斧头,一边又要唱起那歌儿来打气。可是奇怪的是,任他怎么抓心挠肝地努力,却再也想不起其中的一句词句。他停了斧头,就那样怔怔地望着山上想了好半天,却终于徒劳无功。不只是那歌儿,甚至那个来强拉他上山的童子,乃至于那祖师的模样也都在记忆中模糊起来。似乎他从来也没有到那山洞里去过,也从来没有学过什么曲子,一切的一切都如梦幻般显得那样虚无缥缈。他就那样呆立了一阵子,最后甚至连自己为什么会停下斧头也弄不清楚了。于是他再次挥起斧头,砍起了枯枝。他的日子又回到了从前。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