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一波三折>第五章 同事关系

第五章 同事关系

作品名称:一波三折      作者:李伟      发布时间:2013-12-10 14:36:30      字数:3494

  第五章 同事关系(1)
  李建春连续抓住重磅题材,写出了具有深度的看点新闻,从而使他成为了江城小有名气的一位记者。但李建春却保持着低调而谦虚的作风,同时在工作中一如既往的敬业和勤奋。众多优良品质,让他在报社颇有人源,上上下下对他印象都不错。
  李建春能加盟江城日报,与总编办主任刘海源不无关系。刘海源身材不高,戴一副这个年代少有的金边眼境,整天笑咪咪的,对人很和善。当时江城日报需要招聘5名记者,在报上发布招聘信息后,应聘者竟有500人之多。如此阵仗,让李建春心里一点没底,而当时又处于在《江城工人报》借调期满,要么回江城钢铁研究所要么辞职的关健时刻,更是让他焦头烂额,不知所措。
  回钢研所他是不想了,但如果不回去又到哪里落脚?当然江城日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谁又敢保证,他能应聘成功呢!不过,李建春认为他也有优势,首先他有在《江城工人报》从事新闻的经历,也报道和发表了一些有份量的作品,另外年轻有活力,更为重要的是,他在与人相处特别是与陌生人初次见面,很容易给对方留下极其深刻的好印象。关于这点,可能放在其他人身上算不上明显优势,但在李建春的一生中,却每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是他日后演绎精彩人生中,呈现出的与众不同之处。
  江城日报这次招聘,刘海源是主要负责人。审核应聘者提供的学历证明、工作经历、代表作品以及主持面试工作等,貌似“陪太子读书,走过场”,其实在应聘中起到的作用很大。比如,他可以借口应聘者学历有问题或者印象不佳等因素,直接让应聘者出局,从而失去最后的角逐机会。
  李建春在这次应聘中,再次显现出了与陌生人相处,能很快留给对方好印象的特长。他与刘海源一见如故、交谈甚欢,就像久别重逢的一对兄弟,肝胆相照,无话不说。由于俩个人只顾着谈话,李建春竟然忘了递交应聘资料,更为严重的是,他报名表都没填写。
  待李建春想起来时,己经回到家中。一向做事严谨而勤快的他,居然怀抱无所谓的态度,决定不去江城日报补交材料和填写应聘表。怪了,李建春身处人生进退维谷阶段,竟然有着如此淡定表现,证明他这个人确实有一些与众不同。初试发榜那天,李建春去江城日报查看的路上,不管怎么说,都有一些忐忑不安。“哎呀,那天光顾着聊天,表都没填,资料也没交。”刘海源看见李建春,毫无责怪之意,倒很开心的样子,“不过幸好,记住了你姓名。”李建春很是感动,握住刘海源的手,“老师,太感谢了。现在补交来得及吗?”“可以,可以。人才我们不会放过的。”由此表明,李建春已经了通过了初试。
  
  第五章 同事关系(2)
  李建春从50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了《江城日报》招聘的5位记者之一。100比1的比例,李建春能够胜出,说明他确实具常人不及的能力,专业之外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有一些与众不同。
  其实这次应聘成功,殊为不易。初试之后,是笔试。上午9点进考场,从500人中突围出来的60人,按照考官嘱咐,就近去江城市各个繁华区域,随机采访,主题自定,然后根据采访内容,写成消息、人物专访、通讯等体裁均可。时间规定在3小时完成。
  也就是说,当天12点30分前必须完成采访和写稿任务。难度很大,时间也紧,“另类”考试出人意外,也会难倒一些人。李建春毕竟有过从业经验,很快锁定了采访目标——一家当地有名的百货商场。拟定采访主题为“服务”,随即从服务员的微笑,到如数家珍的商品介绍,再到对货物的包装,以及最后送走客人时的话语和神态,娓娓道来,入木三分。同时,为了让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和厚重,还对该商场制订的服务标准和奖惩办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掌握了采访材料,又有了明确思路,号称30分钟能写800字的快枪手李建春,回到考场,一气呵成写了一篇1200字的特写,标题为《商场温馨服务顾客如沐春风》。李建春交了试卷,刚好12点钟,离规定截稿时间还有30分钟。正是吃饭时间,他想给刘海源打个电话,约他吃饭,想了想此时此刻,正处于招聘敏感时期,这样做容易让对方难堪,便放弃了这个想法。李建春总是习惯换位思考,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让彼此相处不至觉得累,倒很轻松和愉快。李建春为人处事的这一特点,也许正是他能够轻易获得别人好感甚至重视的原因。
  笔试后,60人中又被淘汰了40人。剩下的20人,总编郑小渝开始逐个面试。这是李建春与郑小渝的第一次见面,之前也听说他是江城新闻界的传奇人物。编副刊起家,逐渐接触新闻,曾有不少作品获得过省市和全国新闻奖,还出了一本论述新闻的书籍。
  这部名叫《新闻与批评》的专蓍,李建春曾专门去书店买来看过,深被作者对新闻的超前意识和实用观点折服。九十年代中后期,整个中国新闻观都很落后,报道采取的都是宣传方式,服务于党和政府,很少关注百姓和民生生活。而《新闻与批评》一书,首次提出报纸定位和报纸谁来买谁来看的问题,无异于对当时新闻观的颠覆和反叛。而且,该书强化新闻批评功能的说法,更是石破天惊,耳目一新。如果作者的愿望得以实现,那么报纸将从云端跌入凡尘,并将与普通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从而达到“党的喉舌和百姓声音”相结合的目的。
  这样一位偶象级的人物,如今将活生生地出现在李建春面前,而且决定着他的命运。李建春又喜又惊,但他心理素质过硬,很快便镇定了下来。当他进入设在会议室的面试区,郑小渝的朴实和随意,更让李建春心情放松。因此他也大方起来,反客为主地问起了郑小渝出书的前后过程,并对此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当然,也对郑小渝表达了敬佩之情。
  郑小渝很高兴,简单询问了李建春的工作经历后,特意强调,“我们没有编制,是合同制,愿意放弃铁饭碗来吗?”李建春说,全国上下都在改制,打破铁饭碗是大势所趋,如果能来日报,他愿意不要钢研所的工作。郑小渝一锤定音,“好,你来吧。跑社会新闻。”
  接着,李建春辞去了江城钢铁研究所的工作。
  
  第五章 同事关系(3)
  李建春不但很快适应了江城日报的工作,还表现得出类拨萃。虽然最终决定他到报社来的是郑小渝,但他同样对总编办主任刘海源充满感激。工作闲余,他常去总编办坐一坐,与刘海源天南海北地聊一阵。由此,他知道刘海源来报社前,曾是江城大学的一名老师,教的就是新闻专业。李建春吃惊了,“怎么不去新闻部门,而做管理工作呢?”刘海源笑而不答,李建春也不再多问。
  同样,李建春稍有好稿见报,刘海源也会来社会新闻部,表示一下祝贺。一来二往,俩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李建春的连续出彩,让他在报社的人气很旺。而报社也在郑小渝的带领下,对优秀记者和编辑,实行多方面奖励政策。其中一项,就是提供免费旅游。今年去的地方是海南,李建春在列,另有5位员工。
  江城虽处南方,冬天依然阴冷。能去海南,大家都很高兴。领头的是经济新闻部主任杨平,一位有着十几年新闻工作的前辈,此外是夜编部主任张兴、周末版编辑许莉、记者站站长王晓、信息部主任姜友权。除了李建春和许莉,其余都是报社中层干部。
  不同于江城的海南,气候宜人,景色美丽,江城日报优秀员工一行,脱离了繁忙的工作,融入青山绿水的大自然,心情愉悦,尽兴游玩。他们先是在海口过夜,然后与当地一家旅游公司联系,单独组团,由旅游公司提供汽车和导游。随后,他们去了盛产咖啡的兴隆,又在那里住了一晚。当时,海南的小姐较内地出名和活跃,在兴隆,李建春一行就得到了深刻的感受。刚进宾馆房间,座机就响了,“老板,玩不玩啦,300元一炮啦。”小姐嗲声嗲气的声音,来得非常直接。晚饭后,大家去街上散步,发廊一家挨一家,全是粉红色的光线,里面坐满了小姐。还好,她们没有出来生拉活拽地逼你去“消费”。
  兴隆之后,他们又去了万泉河,并在“红色娘子军”雕像前照了相。接着便去了三亚,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两件扫兴的事情。到了海边,大家喜形于色,溢于言表,纷纷提议乘机动小木船,去大海上溜达一圈。与驾驶小木船的当地鱼民商量后,说好300元载大家去“溜海”。待船驶离岸边,在海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后,鱼民把船停了下来,“加100元。不然你们自己游上岸,我不管了。”完全是公然打劫,但谁也没有反抗能力,只好乖乖就范。
  中午吃饭时,位于海边附近的酒家餐馆,鳞次栉比,排满了一条街。争客、抢生意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不少酒家还硬把人往里面拉。李建春一行选择了一家“自称父母都是江城人”的“老乡”开的餐馆。在“老乡”推荐下,要了一个从没见过的大鲍鱼,一称有两斤左右重。吃完结帐,5000多元,大家傻眼了,带队的经济新闻部主任杨平,是一个不怕惹事的老江湖,马上吼开了,“简直胡闹,没钱,看你怎么办。”吵闹声吸引了很多人围观,双方你来我往,越吵越凶,一个自称当地派出所的男人来了,听闻李建春一行是报社记者,还要去海口晚报投诉后,主动进行了调解,最终以1600元的代价,了结了这件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