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中国通者
作品名称:娃亲 作者:闻鸣轩主 发布时间:2013-12-12 00:31:34 字数:5004
正当岗崎一郎仔细打量颜根发时,颜根发也开始正视起对方来。
一张大大的“国”字脸上,两道浓浓的眉毛似一对宝剑那样斜插在一双深邃的大眼上,那双眼像两道刺眼的强光仿佛要刺穿对方的内心世界一般,鼻子与嘴角之间有一小撮仁丹胡子间隙,一米八十的身材,腰板毕挺,十足的军人架式,这体型即使在中国,也够得上称之谓高大魁梧啦。
岗崎一郎邀请颜根发到办公室一叙,颜根发没有理由拒绝,他跟着岗崎一郎来到了办公室。
这是一间简朴的办公室,办公桌身后墙上正中悬挂着天皇的巨幅照片,两侧一面是日本国旗,另一面是“武运长久”的旗帜。宽阔的会客区只见一张席地小桌,桌上放着一套茶具。日本人喜欢席地而坐。
岗崎一郎边沏茶,边请颜根发坐下说话。
“报告教官,学生站着听您训示!”颜根发略嫌拘谨地回答。
“没有关系!我有问题请教你,颜君!”岗崎一郎不容置否,几乎是用命令式的口吻要求颜根发坐下,颜根发向岗崎一郎鞠了个躬,学着对方的样子在岗崎的对面席地而坐。
这时,颜根发才注意到岗崎一郎身后有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照片。
看到颜根发注视长城照片的目光,“你看看长城和我们的富士山,觉得有什么差别吗?”岗崎一郎边说边指了指颜根发身后的富士山照片。
“这个嘛……都有山,长城是建在阴山等山脉上,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其长度之长,绝世仅有;而富士山则是贵国的宝山,由火山喷发而成,其它……学生就说不上来了。”颜根发飞快地瞥了一眼自己身后的富士山,得体地回答着,他试探着对方想知道什么?
“你们筑了那么长的一道长城是为了什么?”岗崎一郎明知故问。
“抵御外族的侵略。”
“中国的始皇帝建造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呢?”岗崎一郎又问道。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动用了大约30万劳工修建长城,其目的仍然是抵御外族的入侵。”颜根发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简要地回答。
岗崎一郎耐心、专注地听着颜根发大约一分多钟的回答,“这也为秦朝瓦解埋下了伏笔吧?秦只历二世而亡。从秦以后的历代王朝,不断在加固长城,目的也是抵御外族的入侵吧?这在冷兵器时代恐怕可以,但到了上个世纪,英国人的炮火烧到你们家门口,你们的万里长城还管用吗?”
“这个……长城在防御上是绝对的重心。在我国古代,长城有非常巨大的国防作用。明朝的徐达论长城的作用时说:‘有长城,(北方蒙古)岁入一二;无长城,朝入夕去。’”岗崎一郎的这番问话,确实令颜根发所没有想到,他还想据理力争。
“有效吗?”岗崎一郎自问自答,“冷兵器年代可能管用,现代呢?根本不管用。英国人为了鸦片这一怒就敲开了你们的国门,所以,我以为你们就像那只井中的青蛙。”
“青蛙?”
“你们中国有个成语叫做‘井底之蛙’,它是什么意思呢?”岗崎一郎看似漫不经心的每一句问话,都让颜根发随着他的思路进行着。
“它的意思是‘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颜根发毕竟有深厚的私塾基础,对于成语解释脱口而出。
“不错,见识狭窄的人!这句话是你们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在《庄子 秋水》中所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岗崎一郎对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了解丝毫不亚于中国人,这不禁令颜根发对其不得不刮目相看,但他仍然在步步为营,以防自己回答失误。
“教官的意思是?”
“中国这些年正因为闭关锁国,像只井底之蛙那样,以为用万里长城就可以与世隔绝,但是大错特错了。鸦片战争的炮声,就是最好的明证。”
颜根发觉得岗崎一郎的一番说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在感情上他是不可能马上接受对方的观点,他毕恭毕敬地端坐着聆听教官的说教。
“你再看看你身后的那幅照片。”岗崎一郎指了指颜根发的后面。
颜根发转身看见就在自己的身后那幅“富士山”的照片,“这是贵国的富士山。”
“你再看看‘富士山’有什么特征?”岗崎一郎与颜根发的对话始终是咄咄逼人。
“富士山是贵国的第一高峰,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休眠火山,接近太平洋岸,东京西南方约100公里。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但地质学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类。”颜根发根据自己知道的如实回答。
“哦,这是地理书上的说法。你觉得这座山外表上有什么特征?”
“令人一目了然的是它的山顶,白白的,与其它地方截然不同。”
“一张白纸,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大和民族就有别于你们中国的地方,对于外来的东西兼收并蓄,尤其是19世纪60年代的明治维新,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我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同时也是我国近代化的起航。”
颜根发对于明治维新是有所了解的,这也是他选择来日本的原因之一,但他还是谦虚地聆听岗崎一郎的说辞,“教官远见卓识,令学生茅塞顿开。”
“这也是你们的万里长城与我们的富士山,这两者双方均引以为荣的遗产最大的不同,你们是人工的,我们是自然的,你们是拒人以千里之外,我们是包罗万象全盘接收。”岗崎一郎能将中日两国的遗产差异说得如此头头是道,确实令颜根发有点心悦诚服起来。
“教官的一席话的确令学生豁然开朗。”颜根发由衷之言溢于言表。
“颜君,请用茶。”岗崎一郎说罢指了指茶具里的茶水,“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来我国求学?”他那鹰一样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颜根发,令对方不寒而栗。
“这个……”颜根发大吃一惊,刚刚端起的茶具因为手的颤抖将茶水洒落到身上,他耳根发热,正在思索该如何回答时,岗崎一郎已经起身走到他的身边,并将手搭在他的肩膀上。
“怎么?你身体不舒服?”岗崎一郎关切地注意着颜根发的变化。
“没有!教官天气转凉了,我恐怕有点感冒了。”颜根发说着做了个欲打喷嚏而又忍住的样子。
“你是来我国学习先进经验,打算回去研究对付我们的策略的。”岗崎一郎目不转睛逼住颜根发道。
“我……我……”颜根发已经防不胜防处处被动的地步,没想到对方对自己的想法和目的了解得如此清楚,他开始语无伦次起来。
“正如你们魏源所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我说的没错吧?”岗崎一郎显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颜根发万万没有想到岗崎一郎居然能够将自己心中仅存的那点秘密都一一道破,他只能微微一笑,既不否定也不肯定。
“年轻人大胆地承认吧!我们日本人根本不怕你们来偷拳头。”岗崎一郎脸色慈祥起来,他用手抓了抓颜根发的肩,“我们有个明治维新,你们也有个康梁维新,可结果如何呢?”
“是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颜根发总算反应过来,他口齿伶俐地回答道。
“是康有为、梁启超,还有那个光绪皇帝,可变法只维持了一百天,所以也叫‘百日维新’,我说的没错吧?”岗崎一郎一连说出第二个“我说的没错吧?”的反问,着实令颜根发不敢小觑眼前的这位日本教官,这简直是个中国通,他对中国的了解甚至比中国人还要了解。
颜根发已经不敢接岗崎一郎的话了,但对方并没有就此罢手之意。“戊戌变法指1898年,也就是你们中国的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我国。谭嗣同等6人,也就是所谓的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我说的没错吧?”又是一个“我说的没错吧?”
颜根发虔诚地点点头,面对这样的中国通,他已经无话可说了。
“你们的百日维新是那样的虎头蛇尾,又怎能跟我们的明治维新相提并论呢?所以,我们根本不怕你们到日本来拜师,因为你们即便学到了先进的东西,回到中国照样不管用。因为你们的最高统治者无能,而我们的明治天皇却是一位明君。”岗崎一郎的一番话将颜根发原先已经提到嗓子眼的担心再一次吞了下去。
“教官所言极是!”颜根发此话并不是恭维溢美之辞。
“想知道中国为什么不能进行彻底的变法吗?”岗崎一郎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拿起茶具呷了一口茶,继续道:“康有为、梁启超除了只知道争取光绪皇帝这样一个光杆司令外,手中并无一兵一卒,这还应该从国际环境上来分析,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而清朝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因为中国土地大,人口多,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不利,而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他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也就是你们的太史公司马迁在《货殖列传》所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吧?”
颜根发猛然觉得眼前的岗崎一郎不仅可以做日本人的老师,也完全可以做中国人的老师了,他对中国的研究和了解也是一般中国人所无法企及的,他不得不服,他眼下所能做的就是像小学生那样专注地听着老师讲解。
“颜君,我欣赏你的直率。我们对你完全敞开,你想学什么?我们会一一满足你的需求。”
“我,我只想好好向教官学习。”
“不!应该说是互相学习。一群中国人也许是堆虫,单个的中国人确实还是一条龙啊!你们的《孙子兵法》就写得很好嘛。”
岗崎一郎说到此,忽然想起了颜根发在课堂上的回答,他接着说:“《孙子兵法》是中国兵书的集大成者。你在课堂上的表现,说明你对它很有研究啊。”
“哪里,学生只是感兴趣而已。”
“颜君过谦了。孙子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句中的‘诡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诡是千变万化的意思,出其不意的意思。道:原意是途径,引申为方法与计谋。”颜根发据实阐述。
“难道不是阴谋诡计吗?”
“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造成敌人的错觉,使敌人判断失误;对于己方来说就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哦,这就是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啦!但是,你们中国人狡猾狡猾的。”
“教官何以见得?”
“我们在长城一带与中国军队交手,拼刺刀时,你们的士兵却没有从枪膛里退出子弹,而我们的士兵却是按照武士道精神的要求,用没有子弹的枪与你们交锋拼刺刀的。”
“会有这等事?”颜根发还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他自然很诧异。
“中国29军有支大刀队,是吧?”
“是啊!”在军校时,对于这个大刀队,颜根发是记忆犹新的。
“喜峰口战役。29军王长海团以半天时间,前进100多里,从遵化赶到喜峰口。王团天黑时,潜登山头,以大刀砍杀一批我军士兵,将制高点夺回。当夜,一〇九旅旅长赵登禹派两个营出潘家口外夜袭我军。那天凌晨3时,中国军队乘黑夜进我阵,烧毁我军行李车数十部,此战造成我大日本皇军500余人捐躯。”岗崎一郎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之中,“若是真刀真枪地干,像你们的大刀队,我佩服!但我们也有一部分士兵是死在与你们拼刺刀时,他们的死并不是技不如人,而是你们的士兵开枪打死的。这不,你们狡猾狡猾的。”
颜根发不知道岗崎一郎所说的是否属实,他只能神情庄重一言不发。
“你们的诡道看来就是打不过耍赖!”
岗崎一郎的这个结论,颜根发无法辩解,这一日到岗崎办公室倒是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就说师夷长技吧,其实日本人也在研究我们,只不过这些年别人在进步,我们却落伍了。
跟这样的一个教官博弈与学习,该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