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娃亲>第十二章 师夷长技

第十二章 师夷长技

作品名称:娃亲      作者:闻鸣轩主      发布时间:2013-12-07 22:01:31      字数:6029

“一.二八”事变的第二天,即1932年1月29日,蒋介石复出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同日蒋制定对日应对原则为:“一面预备交涉,一面积极抵抗”,这是国民政府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的应对总方针。1月30日,国民政府发布《迁都洛阳宣言》,表示绝不屈服。2月1日,蒋介石命令中国空军参战。2月4日,军委会划分全国为4个防卫区,同时令川、湘、赣、黔、鄂、陕、豫各省出兵做总预备队。2月8日,蒋介石批示何应钦调炮兵一个营增援十九路军。2月14日,蒋介石命令将第88、87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编为第五军,任命张治中为军长调归十九路军指挥参战。为补充十九路军伤亡减员,蒋介石还先后命令自上官云相、梁冠英、刘峙等处,运徒手兵2000名以补充十九路军,并为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补充大批武器弹药。此后蒋介石先后调动国军卫立煌第14军(辖第10师、第83师两师)、第1师、第9师、第47师及陈诚第18军(当时下辖第11师、第14师、第52师共三个师)、独立第36旅等部队支援上海十九路军(但因交通和赣州战役等原因,以上数个师大都未能在停战前抵达上海附近的指定地点参战)。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并肩作战,取得了诸如庙行大捷等胜利,给予日军一定打击。但3月1日,日军援军在我军防备薄弱的浏河一带登陆,形势逆转,我军被迫撤退到第二线防守。3月3日,日军在英、美、法等国“调停”下,宣布停战。
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吸取“九.一八”事变期间不与日本直接交涉专依国联的教训,在“一面积极抵抗”之际,也“一面交涉”,与日本进行谈判。国民政府认为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内乱不已、军令政令不统一、财政极端困难,无力与日本全面开战,希望在“不丧失国权”的情况下,以最小代价达成停战。5月5日,南京政府代表郭泰祺与日本特命全权公使重光葵分别代表中日双方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协定规定双方自签字之日起停战;取缔一切抗日活动,第十九路军留驻停战线、划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驻军(但中国保留行政权和警察权);日本军队撤退到公共租界暨虹口方面之越界筑路,即恢复1932年1月28日事变之前的状态。
经历了战火洗礼的上海,终于赢得了片刻的平静。战争期间回家乡避难的颜土根一家,回到了浦西,也就在此时,颜土根收到了战争期间儿子颜根发寄来的迟到的家书,得悉儿子的情形后,颜氏夫妇和三宝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广州当时还算是相对安全的地方。颜土根挥毫泼墨寥寥几笔给儿子画了一幅《竹报平安》图,并附上了一封回信:
根发吾儿: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双亲和三宝均好,勿念。
淞沪一战,上海损失巨大。据报载统计,事件中中国金钱损失约为十四亿元。闸北华界的商号被毁达4204家,房屋被毁1.97万户,损失惨重。同济大学(吴淞)、复旦大学(江湾)、上海法学院等均遭轰炸。
家里虽说有经济损失,好在人还在,完全可以东山再起。
儿在广州求学也算躲过了一劫,望发扬古人悬梁刺股的好学精神,认真钻研兵法和军事知识,尤其是日本军队的战略战术,魏源公在《海国图志》说‘师夷长技以制夷’,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军事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和日本,若能从中学到真经,岂不是好事一桩?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万事平安为上。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父字
民国廿一年五月十日
颜根发在收到父亲的家书后,心中的石头也总算落了地,这也许也就是所谓的父子心心相印吧?
然而,在此之前上海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刺杀事件。就在停战谈判期间(1932年4月29日),朝鲜人、反日志士尹奉吉在暗杀大王王亚樵的指使下混入庆祝日本天皇生日的天长节暨日军胜利阅兵庆典,向主宾席投掷炸弹,结果日本陆军大臣、上海派遣军总司令官白川义则被炸死。
事后,日军进行了疯狂的清算,上海仍不太平。如此看来,若要确保家业兴旺,确实需要强有力的军事实力来作保障,颜根发至此更加明白父亲让他从军的目的所在。他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在军校好好读书,力争使自己尽快掌握军权,然后荣归故里、光耀门楣。
同样,在“一.二八”事变期间,东北也不太平。1932年3月9日,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伪“满洲国”在长春正式成立,国号大同,改长春为“新京”。溥仪为政府“执政”,郑孝胥为“国务总理”。当日,溥仪在长春就职。 参加就职典礼的有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等200余人。
1932年4月, 伪“满洲国”与日本政府签订《日满协定书》,让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中国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一切大权,伪“满洲国”实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政权。1934年3月1日,伪“满洲国”正式更名为伪“满洲帝国”,溥仪改任“皇帝”,年号为“康德”。 伪满洲国政权未得到世界普遍的承认,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和国际联盟不承认这一政权。
外面的世界再混乱,军校的课程却照常。
“大巧若拙用大刀,大新若旧国术高。伏如猛虎进如猱,十步以内敌休逃。”军事教官在战术课前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首诗,学生们读罢,倍感精神振奋。
“教官:这是您的大作?”
“不!我哪里写得出如此慷慨激昂的诗句,此诗乃先党代表廖仲凯先生的夫人何香凝女士的《大刀赞》。”
“《大刀赞》?诗里描写的可是属实?”
“千真万确!此诗的主角是29军将士。”教官娓娓道来,“1933年2月,日军侵犯热河省,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逃。3月初日军已占领热河全境,直逼长城。此时,29军才匆忙赶到喜峰口设防。它原属冯玉祥的西北军,1930年冯玉祥与蒋委员长进行中原大战失败后,被委员长收编而成,并因这一“出身”屡受冷遇。开赴长城时,29军兵力虽有两万多人,但装备极差,重武器很少,弹药也不足,使用的步枪不仅样式陈旧,数量不够,许多还配不上刺刀。但在军长宋哲元的率领下,这支军队以保国杀敌为己任,士气旺盛。为弥补装备不足,每位士兵都配有一把大刀。 ”
“这么差的武器装备岂能是日军的对手?”学生们纷纷发出疑问。
“开赴前线之时,宋哲元写下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誓言。在喜峰口到罗文峪一线,29军苦战数日,阻遏了日军的攻势。3月9日夜,旅长赵登禹选出500名战士组成大刀队,踏着大雪袭击敌人炮兵阵地,用大刀砍杀敌人数百名,杀得敌人抱头鼠窜,夺得机枪十余挺,这是日军发动对热河的攻势以来首次受挫。之后几日,日军调集重兵,疯狂进攻29军的阵地,一度占领了喜峰口。29军将士在以大刀对抗大炮,伤亡很大但顽强不屈。师长张自忠等坚持在前线指挥。3月11日夜,29军组织了4个团再次夜袭敌营,赵登禹、佟泽光两位旅长身先士卒,在近距离的拼杀中充分发挥大刀的威力,砍死砍伤敌人逾千名,烧毁敌军车200多辆。”教官像一位说书先生那样,将大战的过程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29军就是凭借着一股民族之气,靠大刀赢得了胜利。此战不仅夺回了喜峰口,还大振了军威,连一家日本报纸也认为‘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60年来未有之侮辱’。消息传出后,自‘九.一八’以来久受丧师失地打击的国人为之大振。”
学生中不知谁起头,唱了起来: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
把它消灭!
把它消灭!
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这首《大刀进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自然也是军校生们激励士气的首选歌曲。
“教官,既然政府不承认伪满洲国,为什么不组织军队打到东北去呢?”东北籍的学生再一次提出了疑问。
“目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我们要相信政府、相信领袖会作出正确的选择的。”教官的一句相信政府、相信领袖,果然使学生们不再坚持了,因为军人以服从上级命令为天职。
军事课上对于前线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尤其是从中找出日本关东军的破绽,研究从何种角度进行突破。
1933年5月,军校的学习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主要反映在政治课教学增加了领袖讲话的学习。
5月8日,蒋介石在崇仁总指挥部对各级剿共军官发表长篇讲话,中心意思是:(1)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2)日本的侵略,就是共匪所招致的。(3)目前的挫折愈多,将来的成功愈快。(4)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能战胜一切敌人。(5)其生也为革命而生,其死也为革命而死。(6)愈是非常时期,越要小心谨慎,注重智谋。
政治教官神情庄严地导入课程:“蒋委员长说:古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意思就是先要平定内乱,然后可以抵御外侮,这话是至当不易、颠扑不破的至理。日本人侵略是外来的,好像是从皮肤上渐渐溃烂的疮毒,土匪捣乱是内发的,如同内脏有了毛病,这实在是心腹之患;因为这个内疾不除,外来的毛病就不能医好,而且即算医好,也还是无济于事,到了最后,病人还是要断送在这个心腹内疾。无论日本人怎样凶险,领袖确信日本帝国主义终归一定会失败在我们面前,一定可以在我们一般革命军将士的手里来将他们消灭。我们应当确认革命军当前的责任,第一个乃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才是抗日来攘外。要晓得剿匪的工作,实是抗日的前提,要抗日就要先剿匪,能剿匪就一定能够抗日。大家总要记住我们革命的生死成败,我们国家的绝续兴亡,在目前完全决于剿匪,剿匪如果失败,抗日也很难取得胜利。”
“莫非东北三省已经被日军占领也不顾?还是先要剿匪吗?”东北籍的学生不明白领袖为什么要作出“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
“匪患有那么严重吗?日军对江南也早有觊觎之心,如今我们自己兄弟阋墙,岂不是让日寇渔翁得利吗?”其他学生也一致质疑。
“好个兄弟阋墙!”教官觉得让学生们接受领袖主张,还应有一番少不了的开导工作要做。“请问在座的,你们家有财产吗?”
“有啊!”学生们不知道教官葫芦里要卖什么药。
“大约有多少?”
“村里土地大部分是我家的。”
“我家是当地有名的乡绅。”
……
“你们的父辈、祖辈的土地和财产是如何得来的?”教官抛出了他的问题。
“是他们省吃俭用才发家致富的。”
“他们很勤奋。”
“他们……”
“你们知道如今共产党在农村做什么吗?”教官话锋一转问道。
“不太清楚。”
“好像在分我家的家产……”一些江西籍的学生小心试探着回答。
“不错!”教官肯定地回答道:“现如今共产党在江西正在推行‘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
“‘打土豪、分田地’?似乎有这么回事。”
“他们做的可是无本的买卖,将你们父辈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得来的土地分给那些贫农、佃农和雇农,还要将你们家的财物,譬如房子、牲畜、贵重物品等分给穷人。”教官说到此,用他那威严的目光扫视了教室里所有的学生一遍,“这是典型的‘劫富济贫’,不劳而获嘛!”
“是啊!这样我们家不又一贫如洗了吗?”有几个大户人家出身的学生深有同感。
“你们家又得回到以前的穷光蛋状态,你们父辈们的千辛万苦全部化成了泡影。你们能答应吗?”教官适时反问道。
“当然不能啦!”大部分学生回应道。
“所以,就在5月28日,汪精卫院长与蒋委员长联名通电,表示‘救国必先剿共’。这可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劳动果实啊!”教官意味深长地开导学生。
“是啊!如果我们家里的财产都让那帮穷光蛋瓜分完,那我们浴血抗战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有些学生仿佛明白了一些其中的缘由。
“可是,为什么不可以一边抗战,一边剿匪呢?”
“日本人只是看中东三省的土地而已,但还是让溥仪来主政,土地没有,我们可以夺回来,而共产党可非但要我们的土地,还要革我们的命啊!”教官神情严肃地阐述自己的理论,“命都没有了,我们来保卫这个国家还有什么意义?因此,‘攘外必先安内’!内患清除了,我们就可以全力以赴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去。”
“那我们会不会重蹈明朝灭亡的覆辙呢?”颜根发熟读史书,不由将心中的困惑提了出来。“崇祯帝当年一面对付李自成等贼冠,另一面要抵抗关外的满清,一心不能两用,最终城被破,关亦失守。”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教官首先肯定颜根发的好学和担忧,“这就是我们目前不能边抗战、边剿匪的原因所在。你们都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吧?”
“田忌赛马?”王智机灵地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原文背诵起来:“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兵法云:‘上兵伐谋。’孙子用下驷去对付彼方的上驷,明显着要折一阵,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教官不失时机因势利导道:“这是个战略问题。当下的形势与田忌赛马相似,如今日军太强大,犹如田忌赛马中的上驷,甚至连欧洲巨人俄罗斯也不是它的对手,日俄战争以俄国的失败告终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在对日战略上我们选择用下驷去对抗,让装备较差的东北军撤入关内,保存实力,不做无谓的牺牲;而共军比我们又差远了,我们选择上驷或中驷去对付,足可以尽快消灭他们,以保卫我们的家业,这就是比较优势。所谓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我们要集中力量先做剿匪这件事,做完以后,腾出手来再做抗战那件事,眼下我们的实力只能做到这样。”
学生们似懂非懂地听教官宣传,他们眼下只牢记着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信条。
回到宿舍,王智小组议论开了。
“我听说东北全境沦陷,华北岌岌可危,外寇当前,蒋委员长以国力孱弱、必须低调备战为由,继续抱定‘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优先剿共,延迟抗日。廖夫人何香凝先生看不惯这套兄弟阋墙的做法,她效仿诸葛亮当年馈赠女性用品激怒司马懿的做法,给委员长邮寄了一条布裙,还附上一首极尽讽刺挖苦意味的诗作:
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
不战送河山,万世同羞耻。
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
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那委员长能接受这样的侮辱吗?”颜根发、彭洁寰、孙懿波相视一笑,不禁好奇地问。
“委员长一生收到珍贵礼物无数,很难一一记得,可这件‘礼物’太特殊了,他至死也无法忘却。奇就奇在,委座受了耻笑,居然捺着性子不曾发作。”王智心中的郁闷尚未解开,自然想发泄出来。
“这恐怕与何先生在党内的地位有关吧?”彭洁寰根据廖仲凯与蒋介石在黄浦军校的地位作了大致的推测。
“东北不收复,伪满洲国不消灭,我心难平啊!”王智还在纠结攘外和安内的问题,这也难怪他是东北人。
第九期黄浦军校和广东军政学校的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形势下,按照实行入伍生一年,本科生两年的制度。对入伍生,继续实行严格的新兵教育、上等兵教育和下士教育。外语班除第八期原有的英、德、日文三种外,并加开俄文班和法文班。1931年3月进校,至1934年4月修业期满、5月8日举行毕业典礼,毕业生654人。
本期学生毕业后,除留校一部份外,大都分配到西北军,东北军和绥远,青海等地的国民革命军部队服务。从此,军校毕业生就遍及国民政府所属各地的部队中。
王智小队的王智主动要求去了东北军,彭洁寰、孙懿波选择了留校,颜根发暂时还没有决定去留,他再一次思考着自己的下一步选择,“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父亲信中的嘱咐,那么,该以哪个“夷”为师呢?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