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口儿(十七)
作品名称:活口儿 作者:诗人夏红雪 发布时间:2013-09-03 21:09:04 字数:3707
(十七)
马宾,经过二十多天的艰苦奋战,终于,紧张的完成了冬播任务。虽然,村子里有了这台拖拉机,方便了耕种。只是只忙了他一人。他,把村子的土地深翻了一遍。一边撒下麦种,一边播种下希望。在开春的时候,麦苗会破土而出,整片麦地像绿海一样,波涛荡漾。给村子里的人带来无尽的想象,和丰收的喜悦。
马宾组织村民荒山栽种下了一些果树,只等开春的时候,再整理、补苗。补栽果树,可以治理荒山,又可以沙土绿化环境。把小小的村子,建成一个美丽的城市花园。做完这些,本打算修路,上冻的季节快到了,这一切只好停下来。
“要想富裕,必须先修路。”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在冬闲的时候,他去里几趟县里,找吉娃筹备修路的资金。吉娃很支持,也在筹备款项。吉娃说了,不光雷神村子的路,其它村子的路,也一定修好。
马宾看着走几千年的古道,应该改变了。这里曾经是丝绸与马帮的毕竟地,这些古道已经被文物部门保护起来,村子里计划在古道的旁边会开垦一条宽敞的山路。
山里人依然讲究“猫冬”冬天是不出门的。马宾想利用这个时间,可以去县城里为乡亲购置一些年货与农村科技书籍。冬天在无地里作业的时候,把妇女的手工业与编制业组织起来,只要村子拧成一股绳,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好的活口,就在眼前,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想到就做,他把各家的织布机与缝纫机组织一起,大家要么做土布,要么做刺绣。然后,他又通过吉娃联系了销售的出路。
吉娃说,和市里的外貌单位联系了,一些外国人很喜欢中国的土布,收入也很可观。
吴腊梅带领大家在大队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手工业,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家的东西,都能换钱。没想到好日子来临的这样快。
“马宾您真有本事啊!”好多年轻媳妇围着马宾打情骂俏。
“有啥本事,是国家的政策好。”吴腊梅在一边指正着。
“是啊,是国家的政策好。”
两个人好亲热,都说一样的话语。大家边做活,边说笑。生活在快乐的气氛里流过。
在这个冬季,可以抓一下农村人口的计划生育与思想工作。
“马宾,你不能再生啊!”
“我们家不再生,一个女儿就够了。”
“生男孩和女孩都一样。”
马宾书记带头支持计划生育工作。村子里的计划生育工作,就好做多了。
马宾想配合公社计生委,把村里的妇联主任,选举出来。他现在已经是村子支部书记,如果让吴腊梅做妇联主任,怕大家说闲话。
“我也不能得空啊。”
“我们的老人和孩子,都忙我一个人。”吴腊梅有些抱怨。
“实在是对不起。”
马宾对吴腊梅道歉,他感觉自从作了书记以后,就早出晚归,没有在家多少时间。现在,只有对吴腊梅的愧疚,连女儿媛媛都不和他讲话了。
吴腊梅心里也很难受,如果,自己嫁的不是马宾,只是一般山里的男人,冬天会带着她去山里打野果子和野兔子。其实,山里好玩的东西还很多,只是,马宾要计划村子里的事情,实在走不开。在冬季,本来是山里人最快乐与悠闲的时候,马宾要去忙这些,现在腊梅也组织了一帮妇女做手工,大家都在忙。的确,在赚钱的同时,政治思想工作也不能放松啊。他们晚上,还有两个小时的政治学习。山里人不仅寻找到了自己的赚钱方式,还丰富了思想文化生活。
冬季的时候,学校放了寒假。惠哲和胡兰开始清闲一些,帮着马宾参与到大队部的工作。妇女主任大家经过选举,让胡兰来当。
刘云麓把这大好的消息,告诉董书记的时候,董书记勉强坐起来。刚坐起来,就引来一阵咳嗽。
刘云麓一阵难过,以前,日子那么难熬,大家都在坚持,在坚持中渴盼好的生活,可是,现在,终于可以吃到白米细面了,这才几天啊,老书记的身体就差成这样了。马宾和其他的知青也来了,他们要抬着书记去住院,可是,老书记说什么都不愿意去。癌症已经到了晚期,又怎能白白浪费钱呢?
马宾说:“听说,国家改革后就会和国外一样,实行农村医疗保险。”
“什么是医疗保险啊。”
“农村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农村医疗保险,可以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参合农民可以选择不同医院就诊,一般采取就近原则,选择不同医院的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对住院患者的报销比例比较大,可以分为慢性病、特殊病种、意外伤害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报销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病致贫、因病反贫的情况”。
“是这样吗?”
“太好了。”老书记说话的时候,又一阵咳嗽。马宾悄悄地走出屋外,默默为老书记祈祷,他想让老书记一定要扛到开春的时候,开春公路就修好了,一口气坐拖拉机都可以看病。老书记看着大家都散去,把刘云麓叫到身边。“你知道王香久和董纳兰到底去了哪里啊!”
“我是否能见到他们啊!”
“他们在城市里做什么。”
刘云麓默默无声,泪从他的脸颊流下来。这两个人跑到哪里去了呢?儿行千里母担忧啊?看样子老书记是熬不过冬天去了。
张翠花熬好了药,给老书记端来。
“老头子,还是喝了药吧。”
“我还是不喝了。喝了也没用。”
张翠花把药碗放在桌子上,也是默默的流眼泪。
刘云麓他想一个人进城去找找这两个孩子。他的想法,立即被董书记阻止:“你不能去,村里离不开你,有几家难说话的,计划生育实行不下去的时候,你还要出面说话呢?”
刘云麓站起来,他心里闷的发慌,董书记不仅是村子里的书记,还是他喜欢的大哥,董书记要是真的走了,他比谁都难受,他想沿着山路走走,透透气,山里人烦心的时候,也只能沿着山路走……
王香久在广播听说,天津是国家第一个开发区,他就和董纳兰坐火车好几日来到天津开发区,最后,在一家美国方便面车间两人找到了一份工作。
原来,外国人真的很会赚中国人的钱。中国人天天吃面,也没有想到把面这样做。
通过机器,在蒸煮,在烹炸,最后包装,就这样赚走了中国人的钱。
“如果,我们回到山里也开一个这样的厂子呢?”
“我们把我们的面条销路到这里来,不是很好。”
“或者和这个公司联营呢?”
董纳兰做了一段时间,他和王香久商量,等熟悉的时候,就去这家公司老板找联营的事情。只要他们给机器,我们就可以出力、出人。他们在这几工厂观察,王香久让董纳兰注意那些机器的原理。
在一天的傍晚,董纳兰忽然对王香就说:“我很想念村子,很想念家里人。不知道父母怎样了?”
“那您一个人先回去看看。”
“不好吧,把您一个人丢在这里,我又怎能放心呢?”
“那我们一起回去。”
“那怎么行啊!别忘记了,我们签约了三年的合同。中途回去,要付违约金的。”
“外国人的制度太严厉了。”
“要不,这样我们给家里写封信。”
王香久和董纳兰开始给村子里的人写信,现在,他们两人工作积极都是车间主任了。业余时间还同时学习英语。他们想知道外国机器说明书的内容,他们就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学习。在开发区他们接触了村子意外的事情,成为国外企业优秀的工人。他们的工资也很高,还可以介绍村子里其他的年轻人来这里工作。
王香久和董纳兰给村子写回了信,还给父母汇了钱,他们希望董书记知道这些会为他们高兴。
徐和平带着姜小丽在在在城中村子其它的地方开了一家小型的夫妻餐馆,经营的都是农家的饭菜,这里刚好是路过山里的毕竟之地。
他们开始对客人讲一些山里人的事情与故事,客人都睁大了眼睛,说,有时间的时候,一定去看看山里人的生活与古道。
姜小丽的父母找到饭店,本是一肚子的气,好在他们的生意又很好。饭店一天的收入,都是工厂一个月的收入。才几个月徐和平已经买了辆私人小轿车。姜小丽的父亲不在言语,社会变了,原来是省委领导才可以坐车,现在,他们都有车座了,真是时代不同了。姜小丽的母亲,留在饭馆里一边做帮手,一边照顾女儿。她的心里特别甜蜜,感觉还是女儿有眼光。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
姜小丽的父亲开始指责自己,眼光太短浅。孩子们都原谅了他的举动。
徐和平想好了,他要把一部分钱拿出来,给雷神村子修路。姜小丽很支持,村子里的人太好了,她没有忘记他们对她的款待。
只要这村子路开通了,就可以和外面的世界,正常的贸易合作,一个死村子,就马上活起来。徐和平认为他们的店面还可以扩大,可以在雷神村子开一家分店;方便了游客,也方便了村子里人的宴请,收费最低。只是为了给村子做贡献,不想以此牟利。
有人建议他把这个村子,拍成专题片,卖给电视台。
没想到过了几天,真有一家地方文化影视公司来找他合作。
“我对电影是外行啊!”徐和平这样对来人说。
“你以前对餐饮也是外行。”影视老板这样回答他。
“对自己和村子有利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
姜小丽抱着儿子在一旁鼓励他,徐和平在姜小丽的鼓励下参与了影视合作,他从一个普通的知青成为市里有名的影视文化老板。
他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徐和平在夜晚搂着妻子和儿子,他的一生什么都有了,他开始想念那个村子,想念胡兰。姜小丽开始翻身,他悄悄地给她和孩子盖好被子。
徐和平悄悄地走下床,来到阳台,外面繁星灿烂,在这些星光的照耀下,城市是那么美丽。可是,他依然感觉他缺少什么?他到底缺少什么呢?一阵丝丝的凉风,吹着他的脖颈,他明白了,依然向往那个村子,向往胡兰,甚至他向往曾经坐过的骡子车。只要是山里的一切,他都向往,向往山里成为他埋藏心里的一个秘密。
在他的心里,胡兰是天地下最美丽的女人。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那片广袤的土地。
她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女人。
他想帮胡兰去看看城里的母亲,徐和平这样悄悄打算,他还想给胡兰父母买一套好一点的房子,干脆,给胡兰也买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