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活口儿>活口儿(六)

活口儿(六)

作品名称:活口儿      作者:诗人夏红雪      发布时间:2013-08-21 06:59:01      字数:3418

董文祥,顺利的完成了接知青的任务,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到肚子里。一路平安就是村子的福气。
这些,年轻人实在可爱和富有朝气。一路上欢歌笑语,连他也感觉年轻了几岁!
此刻,他正蹲主席台下歇息。孩子已经接到村子里了,他的任务完成了。看着这些英俊的后生,和水灵的女生,心里甜滋滋的。他美美地抽着烟锅,舒畅的吐着烟雾,微笑着看着眼前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和热闹的会议场景。
带回来的这几个孩子,吃了乡亲们的吃食,自发商议了一下要为老百姓唱红歌!他们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惠老二。惠老二也大受鼓舞,感觉他们是一群懂得感恩的孩子,很支持他们的想法。
山里的乡亲,一辈子都是看秦腔,穿着古代的戏服,表演着历史剧目。还没有听过样板戏与红歌。
“什么是‘红歌’?”
“真的不知道啊!”
“你们知道吗?”
……
大家在议论纷纷。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歌曲’”
“红歌和山歌有什么区别啊!”
“他们要唱‘红歌’呢?”
“那就让吉娃和吴腊梅对山歌,表演给孩子们看。”
吉娃和吴腊梅的山歌唱得最好了,他们在歇工的时候,经常拉着嗓子为乡亲们演唱。听他们俩人的山歌,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乐趣。如果,知青唱红歌,山民就推荐他们心中的歌王,来为他们唱山歌……
乡亲不知什么是“红歌”的时候,惠老二就主动为他们解释。
惠老二对大家讲解:“红歌即红色歌曲,就是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它们普遍具有浓韵的感情基调,有较强的节奏感。红歌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它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凡是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再认为,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
大家围着惠老二认真听着,原来歌曲还有这么多花样与道道。
惠老二和董文祥商议了一下,节目不如放在明天中午,孩子们累了应该先安排休息。休息好了,明天好好热闹一番。
“就是的,先安排休息。”
“还是您提醒的对啊!”
董文祥赞成惠老二的建议。
刘云麓说:“那就和咱们年节里唱大戏一样,唱个它三天三夜。
“好啊!那就唱歌三天三夜”
董文祥赞成着。什么事情董文祥点头,就没有办不成,要热闹,就热闹个三天三夜。
胡兰是知青里年龄最小的女孩,听说刚考上财会学院,学校就开始停课了。在报名之前,她跑到新的学院,默默地在财会班坐了一会,摸了摸教室的桌子。还有什么比不能上学更难受的呢?
“妈,我想去下乡?”
“乡下太苦了,你能不去最好!”
“可是,我不愿意在家吃闲饭,我是老大,每家有一个下乡的名额,我应该去……”
胡兰的母亲不再说话,女儿决定的事情她是不能改变的。她懂女儿的心思,女儿不愿意在家靠父母养活。
“好吧,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
胡兰的母亲擦着眼泪。那有母亲不心疼女儿的,可是,胡兰是有志向的孩子,做母亲的又怎能阻拦啊。
“妈妈,我不在您要保重自己。”
“你也一样,好女儿。”
就这样,胡兰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母亲,来到市里知青报名点。
知青点的干部询问胡兰,家长同意吗?胡兰点点头。眼睛里流露出热切与恳求。
胡兰的母亲眼睛里闪动着泪珠。她只能在女儿动身之前给女儿做套新的衣服和鞋子。没有什么送给女儿,只有祝福。祝福女儿在新的地方快乐,一切顺利。
常君扶着眼镜,黯然表情,从市里到农村,是他自己选择的。可是,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开始想家,不知道父亲的病有没有好转,兄弟姐妹怎样?他出门的时候,只有母亲一个人送他。
常君的父亲在重病中,他不下乡,其他姐妹都要来,他来了,他们就不来了,可以呆在城里找工作。这是他唯一能为家人做的。只要,其他姊妹好,就是他最大的心愿。来了以后,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他都可以忍受,因为,他是一个有追求与信仰的人,他相信金子在那里都会闪光。只是,他的雄心壮志,被亲人分离的情绪割裂着,感到心底又一丝的疼痛。
他性格内向,不知明天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只想,早些安顿下来。可是,连住的地方都没有,都要住宿到老乡的家里。董文祥给他安排了几处,他都不愿意去,最后,惠老二拿着他的行李,把他带走了,在知青的院落没有建成的时候,他就和惠老二在一起。
另外,同来的知青还有徐和平和王香久,听说他们的父母都是有职务的人,他们属于干部子弟。只有,一个马宾是一个孤儿院来的孩子。出身不太明确,属于流浪儿童,国家收容后,给了温饱还免费上了高中学习文化,现在和其他人一起来到村子。他适应环境很快,不拘泥小节。他站在人群里一眼就发现了漂亮的吴腊梅,还给她挤眉弄眼。
“我真想揍他!”
“你看你小气的,不就是挤了一下眼睛吗?”
“你到大方,你是不是喜欢城里的男娃。”
……
吴腊梅不再说话,委婉笑着。她似乎煽情地看着马宾。吴腊梅和马宾的举动,让吉娃很气愤。紧紧地握着拳头。
“今晚菜园子见。”
“不去!不去你能找人家马宾吗?’
吉娃忽然举手,对董书记说:“他愿意带马宾到自己的家里。
吉娃说出这话的时候,对吴腊梅吐了一下舌头,吴腊梅明白,吉娃是要防止她和马宾私下见面呢?吴腊梅心里甜甜地,吉娃的表现正好说明他心里有自己。
李丹父母是知识分子,她是一个画家。刚停下,她就拿出画册开始素描。她先给董文祥画了一张赶着骡子车的素描,董文祥高兴地接过去珍藏在怀里。这一切让老婆张翠花看在眼里。她在心里埋怨董文祥,自己给董文祥纳有一百双鞋垫子了,也没看见他揣怀里一次。
在张翠花吃醋的时候,刚好安排李丹的去处了。董文祥邀请李丹先到自己家里下榻。
张翠花赶紧附和。其实,她的心里酸酸的。
徐和平被黑娃家接走了。王香久和胡兰安排在了刘云麓的家里。
刘云麓的老母亲尚在,是一个红嘴唇的地主婆娘,小脚整日坐在炕头上。胡兰和王香久忽然要和一位老太婆住在一起,心里不是很舒服。不大会,她们就放松下来。
胡兰看到这传统的老头头有点像童话里的巫婆,她只是这样想,并没有说出来。但是,这老婆婆对她们很和善,拿出来柿饼和麻仁招待她们。
经过寒霜打过的手工柿饼和香油翻炒的麻仁真实上等的传统小吃,如果,以后能多加工就好了。
王香久穿着白衬衣和背带裤,很时尚的打扮。她是住不惯这里的,她的习惯是睡木板床,而这里只有火炕。好在,刘云麓的媳妇给胡兰和王香久铺上了席子,重新换了床单,她们才安睡。
夜晚来临了,这些城里的孩子啊,面对着明月开始想家。这一夜,是背景离乡的第一夜,这一夜,对知青来说都是辗转反侧的一夜……
吉娃,安顿好马宾,自己偷溜来到自己的菜园子,和吴腊梅约会,等吴腊梅到的时候,要好好和吴腊梅说说,今天,他看马宾的眼神,那种眼神以后只能对他吉娃一个人用,不能对别人。那叫“暗送秋波”,这个词是惠老二告诉他的。有时间的时候,吉娃就去惠老二的住坐着,每次去惠老二就教他读书识字。
他现在也是半个文化人了。
他把这些没有告诉吴腊梅,就是想让她高兴,给她一个惊喜。他相信有一天,他也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惠老二赠送给他一本字典,他和宝贝一样珍藏着。
吉娃很早开始写日记,写他和吴腊梅的相识与相恋,虽然,有些地方不是很流畅,不过,他习惯了记录,习惯了记录他们的生活……
徐和平被安排在黑娃家里。
黑娃和媳妇把最好的房间挪出来,招待徐和住宿。晚上,他们给徐和平熬制了家乡的麦仁稀饭。吃饭的时候,徐和平看到只有他一个人吃,然后,他去灶间看看,原来,别人都在吃菜窝窝。
徐和平把麦仁分给了老人和孩子,自己和大家一起吃菜窝窝。
黑娃和媳妇相互对视了一下,会心地笑了。
徐和平拿出从城里带来的糖果分给他们一家,黑娃一家很高兴。他们更加喜欢徐和平,他的父母虽然是高干,但是,徐和平没有一点干部子弟的娇生惯养。
农村是另一所大学,这些知青,在这所大学里开始学习与锻炼。
董文祥搂着张翠花安歇了,她们平时有分床的习惯,今晚,李丹在他们家里安歇。董文祥特意拥抱着张翠花。原来,拥抱一个人的感觉很是美好。
常君在惠老二身边躺着,他们都没有说话,不过常君感到安全与舒适,至少惠老二是个城里人,他们沉默着,听着室外的动静,有微微的山风,吹动窗户纸的声音。
刘云麓的家里的油灯在后半夜熄灭了,李怡青开始咬着丈夫的耳朵,给丈夫制定规矩,不能到他母亲的房间去。因为,他母亲的房间以后多了两个年轻的城里姑娘。在李怡青啰嗦的时候,刘云麓打起了鼾声。
折腾了一天的山村终于安静了,月影也暗藏在云朵里,明天还会有新的故事在演绎,他们每一个人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和希望。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