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高国春一战功成
作品名称:明史三记之滇西风云 作者:云林禅心 发布时间:2013-08-03 20:22:39 字数:2976
刘挺和邓子龙招降了猛别,此时的莽应里也暂时收兵据险而守,偃旗息鼓,龟缩不出。当然也是莽应里为应付国内的局势的原因之一,在这位不可一世的东吁国王眼中,这次进军云南的失败只是暂时的,缅北的各部决不可归附明朝。
只是苦于目前的形势,莽应里无力和刘、邓两路明军抗衡。
邓子龙见阿瓦侯猛别投降,被缅甸所占的广大地区及附属各司俱已回归中国,遂于四月下旬从何瓦城班师回施甸姚关,刘挺也率大军回驻腾越州,滇西之乱俱全部平定。
在近-年的中缅两军数十次的交战中,明军处于绝对优势,几乎是压倒性的-方,给于了莽应里以及其它反叛势力沉重的打击,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莽应里见自己的叔父猛别投降了明军,顿时大怒,命儿子莽应时亲自带领五万缅兵向猛别的阿瓦城进攻,又命另一个儿子思斗及良渊王各引大军再出缅北,向归附明朝的各部土司进攻,企图重新夺回缅北的控制权。
阿瓦侯猛别见刘、邓明军刚退,侄儿莽应里的大军又进逼阿瓦城,猛别无奈之下唯有奋起抵抗,自己的这个侄儿可是心狠手辣的一代袅雄,即命儿子猛文迅速去向另两位兄长求援,即卑谬侯、东吁侯,希望得到这两人的相助,从而-举打垮莽应里。
而莽应里却早料到卑谬侯、东吁侯有反叛的迹象,早命人控制住了这两位叔父,使得猛别的阿瓦城孤立无援,被莽应时的大军围住攻打。
猛别父子见阿瓦城内无粮抹,外无援军,只得下令死战,然而终久势穷不能敌,前后不过十余日,阿瓦城便被莽应时的大军攻破,兵败势穷。
莽应时终于成阿瓦城的主人,也帮莽应里除去了心腹大患,为进一步巩固东吁王朝的统治打下了基础,威吓了东吁各部欲反叛的势力。
猛别父子从乱军中突围而出,已经在缅甸无立足之地,只有率部北上进入云南,途中病死于襄朴寨(属干崖宣抚司,在今云南盈江县境内)。
缅王莽应里派他的儿子莽应时据守阿瓦城。从而加强东吁对缅甸各部的统治和管理,也为东吁再次谋划出兵争夺缅北滇西而做好了准备。
思斗及良渊王引大军于五月初进至孟密、五章一带,尽是人数众多又强悍的东吁兵马,盂密土司思顺等人那有实力抗衡?只得下令坚守不出,一方面则派人向刚回到騰越的刘挺求援。
刘挺班师还腾越,将岳凤父子交给云南巡抚,就在这年五月,叛国投缅的岳风及其子襄乌被押送北京处死,结束了罪恶可耻的汉奸生涯。
明朝廷为加强云南防务,决定升孟密安抚司为宣抚司,添设了蛮莫、耿马两安抚司,孟琏、孟养两长官司,姚关、孟淋寨两千户数(都名为镇安),并在蛮莫设立了大将行署,任命刘挺以副总兵署临元参将,移镇蛮莫。
然而还未来得及实施这些措施,思斗和良渊王所领大军便开始围攻孟密、五章等地,形势又危机,刘挺无奈即立时命把总高国春率五百精锐明军驰援孟密。以协助孟密土司思顺等人迎击缅军,自己率大军即后再向缅北而来。
思顺等各大小土司见高国春这援兵只有五百人,不禁大惊道:“思斗,良渊王所率之缅军五、六万之众,皆能征善战之兵,我等只能死守而不得出城迎战,才向将军求援,那料只来这五百援军,怎退这数万虎狼之师?”
高国春笑道:“天朝之兵,所向披糜,众位首领不必担心,只管出城迎战便是,末将自有破敌之策,管教缅军自退,区区些缅兵,视之如蒿也。”
思顺等人见高国春轻描淡写,全不把缅军挡一回事,心里都害怕不敢出城迎战。
高国春道:“众首领不须担心,只管待明夜里引军出城和缅军交战便是,刘挺将军引大军明夜即到,可一举破敌也。”其实自己知道刘挺的大军根本无法赶到,为了稳定众土司的军心,只有编慌话了,好在自己大小数十战和缅兵交战,对缅军还是比较了解,所以有必胜的信念。
思顺等人将信将疑的看着高国春,却不知他葫芦里买得是啥药,可这缅军已攻城数日,不战死守终也不是个办法,毕竟大军压境。
高国春见思顺等人顾虑担心,连忙道:“为接应刘挺大军的到来,各司俱派二十名士兵于城的四周伏下,待明夜子时听三声号炮为信,同时点火,引刘挺大军赶来,请各位首领各自去准备便是,可命众兵士,就山中四面尽置火把、火堆,若听城中号炮响,即是刘挺将军到,可命四周山中举火为号,引刘挺大军进城,一同向缅军发起攻击,务求一战退敌!此敌必败,望众司首领严令而行,不可有误。”
思顺等人见高国春说得胸有成竹,自然也就信以为真了,各自回去整顿兵马,按高国春部署,在城外四周山上布置了不少火把,只待高国春号炮起,即点火把以接应刘挺部。
其实高国春心中定下了这破敌之计,全靠自己手上这五百精锐明军,用兵之道在于精,“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出奇方才能取胜,往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高国春谓部下五百人道:“莽应里不知死活,又兴兵来犯,今大军一时援救不及,众兄弟且随我奋勇杀敌,昔时东吴名将甘宁能百骑劫营,百骑去,百骑还,今我兄弟有五百之众,何愁不破敌?须当奋勇向前,何愁敌不破!”
众军士直呼:“奋勇杀敌,扬我国威!”一时军威大震,士气高涨。
高国春又命众人尽弃长兵刃,-律佩刀,并强弩-张,一应军备尽弃,精简上阵。
合着是天时际会,小小把总的高国春经此-战成名,为当时之名将,光耀青史,威震缅北。
是夜,思顺等大小土司兵共两、三千人马约子夜出城攻打良渊王、思斗的缅军大营,这良渊王、思斗也是久经战阵之将,见土司兵主动来攻,以为土司引兵劫营,反不以为然笑道:“我今围定众土司,他却要劫我营,必是自取其败。”遂引兵反击,又下令左右营缅兵护住中军大营,自以为得计,中缅两军在黑夜中进行-场混战。
高国春引五百人吃饱喝足,养足精神,听城外喊杀声起,估计城外两军已经交上火了,即命人点燃号炮,遂引五百人马奋勇杀出,五百士卒轻装急驰,如猛虎下山,直奔缅军大营。
四围山上的部众见城内号炮响起,立刻点燃火把、火堆,一时间到处是火把,又听呐喊四起,缅兵真以为刘挺率领的明军赶到了。
思顺等引军正和缅兵混战呢,却见高国春引军杀到,四面的山上尽是火光,呐喊震天,也以为刘挺真杀到了,遂大呼道:“刘挺引明军杀到,众兄弟给我杀呀!”这些土司兵真以为援军赶来,顿时纷纷拼命向缅军攻击,一时军心大震,如潮水般杀向缅军。
良渊王、思斗的缅军见四面火光冲天,也不知明军有多少人,光看摇晃的火把人数着时不少,又见攻来的这支明军个个以-挡十,勇猛无比,-时间尽皆怯战而退。
这-退败,高国春和思顺等死命挥军掩杀,越杀缅军越乱,良渊王及思斗那里止得住阵角?缅兵大乱,尽四下奔逃。良渊王及思斗见止不住败溃之势,亦只得先突围退去,数万缅军竟四散逃命。明军势如破竹,连破缅兵十余营,连良渊王的中军大营也尽被高国春攻破。
高国春、思顺等引军随后追杀四十余里,打得缅军闻风丧胆,战至天亮,将缅军追到莫蛮以外,败军退回东吁。
此-战,斩杀敌近万人,大破东吁五、六万大军,粮草、马匹、军械缴获无数,大获全胜。思顺等人此时才知,所谓刘挺的援军根本就尽有,尽是高国春布下的疑兵之计,不得不对这位把总另眼相看,众土司兵尽皆敬服,在当地一时成佳话。
高国春自此一战成就威名赫赫,在滇西缅北极受当地各族人民爱戴,位列名将,得到明朝廷的嘉赏,以五百之众,驰援诸司,连破东吁二王,为平定西南战功第一。
随后,刘挺引兵进驻蛮莫,并根据朝廷之意,设立大将行署,刘綎以副总兵署临元参将,移镇蛮莫。为了对付缅军的象阵,刘挺还买了大象,“冲演兵”,加强各路关隘布防,巩固了云南边防,加强了抵御缅军入侵的力量。
莽应里虽然削平了阿瓦的猛别,然而进攻缅北的战争又再次失败,不得不暂时停止向滇西用兵,进而转向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