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孤夜寒星(四)
作品名称:月宇蓝情 作者:鄱阳湖文学明然 发布时间:2013-03-30 17:38:51 字数:4786
(七)
时间,两个星期以后。
“陈医师,你的电话。”映湖镇医院办公室的漂亮女主任赵娜站在办公室的门前大声地叫喊着。
“哎,来了。是哪里打来的,赵主任?”陈医生听见喊声,赶快赶了过来。
“你接吧,我忘了问呢,陈医师。”说着将电话筒递给了陈医师。
“是映湖的陈医师吗?我是县医院的老钟啊。”话筒里传来了钟大夫清晰的声音。
“哦哦哦,原来是钟院长哦,您好。钟院长,您找我有什么事吗?”陈医师问道。
“是的。有件事要麻烦你。有个叫黄樱的病人,省城的活检做来了,麻烦你通知他们一下,叫他们赶紧来我这一趟,就有劳你了。”钟大夫在电话里说。
“没事,我马上去通知。让您操心了,她丈夫宇星是我好朋友。钟院长。”陈医师说完话,撂下了话筒,连身上的工作服都来不及脱下来,便赶紧推出自行来,慌慌张张地骑上自行车向宇星的家里赶过去……
当宇星带着妻子黄樱第三次走进古南县人民医院,并再次找到了在五官科坐门诊的钟大夫时,钟大夫立即拿出一大摞的检查报告单,特别是将省医院的报告单摊在手上,将宇星拉到一旁轻声地对他说:“我们建议你们要尽快地去省里的大医院,去做全面认真的检查,我们县医院是没能力做这方面的检查和治疗的,但是,我们可以给你开具转院证明,你现在就得作准备,明天有班船到省城,明天就去。”宇星见钟大夫这样子对他说,他的心里便先就发慌了,赶紧把钟大夫拉到外间,躲开了黄樱就向钟大夫问道:“钟大夫,求求你告诉我,她究竟得的是啥病呢?”钟大夫说:“目前我不能下结论,你真的要送你妻子上省医院再认真的检查一下,也许我的判断是错误的。但据我从活体检验的结果看,你妻子得的是鼻咽CA。”宇星疑惑地问钟大夫:“鼻咽CA是什么啊?钟大夫。”“就是癌症。知道不?千万别告诉你妻子,让她多注意休息啊。”叮咛再三之后,便对宇星接着说,“好了,就这样了,你们赶紧去准备吧,越快越好。”宇星的内心里虽然早已有了不详的预感,有了承担压力的准备,但是,他还是被黄樱的病情吓住了,一下子就怔在了当地。等他一回过神来,便感激地向钟大夫道过谢意,与黄樱一起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古南县医院。
(八)
宇星是再也顾不得许多了,他的心里已完全被黄樱的病情占据了。
一离开古南县医院,宇星就和黄樱一起急匆匆地来到了古南县城外的一个叫做南门头的地方。
古南县城,原来是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的。南门头,其实就是古南老县城的南门外的泊船码头所在地,现在是前往省城和江州、饶州等地去的轮船码头。宇星领着黄撄来到了位于码头前的售票大厅里,买好了第二天早晨去省城的船票。走出售票大厅,宇星便领着黄樱说,要带黄樱去看看南山和印山,说过之后,他们俩便沿着码头由北向南缓步走了下去。
南山并不高大,与港口对面的西山遥相呼应,倒真的是形成了鄱阳湖上古南老城的一道天然门户。在两山夹峙之间,西河如一弯新月从城南向城北缓缓流去,注入在矶山湖中汇入鄱阳湖。西河之上,泊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型号的铁皮大船,其间,也夹杂着许许多多的渔船。印山,则如一枚硕大的古印嵌落在西河口岸的鄱阳湖中,俏美而灵秀。四面全都被水包围着,平常的游人们是很难得上的去了,给人们徒留下一汪深情的向往与遗憾。
晚上,宇星他们仍然找到先前的小旅馆,在那里耐心地住下来。他们准备等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就径直去南门头的码头去上船,搭乘由古南开往省城的客轮。
第二天的早上,天刚蒙蒙亮,宇星便照顾黄樱起了床,简单的洗漱之后,便和黄樱一起出了旅馆的大门,驮上了行李往码头上赶去。
早晨的天空,灰蒙蒙的。清晨的风,冷冷地钻透人衣服侵入人的身体,走在路上让人觉得有了丝丝的寒意。宇星关切地问黄樱道,“你冷吗?黄樱。”黄樱告诉宇星说,不冷。你就放心吧。说着,夫妻俩一前一后地背负行李快步走在去客轮码头的路上。
等他们俩来到候船室的时候,候船室內早已是人头攒动,出门的旅客们大多早已守候在候船大厅内排好了队伍,或站或蹲或坐地排成了长长的一列等候上船。宇星夫妻俩也赶紧加入了进去。宇星嘱咐黄樱排在队伍中并看管好行李,他便赶紧跑到外面去买来了几只馒头和一碗豆腐脑来给黄樱当早餐。黄樱见宇星艰难地咽着干涩的馒头,便要他喝点豆腐脑,宇星拦住说他在外面已喝过了,他不用喝。黄樱便没有再做声,只是默默地站在了那里,脸上荡漾开爱怜与感激的神情。
由古南去省城,须得坐轮船横穿过浩渺烟波的鄱阳湖,在吴城稍作停靠后再沿赣江逆流而上,经滁槎、铁合,过昌邑,得走一整天的水路才能到达省城——洪州。
验票处的铁栅栏门终于打开了。重重的“哐当”声,将所有候船的旅客们从混沌之中拽了出来,赶紧背包、提袋、扛箱地动了起来。
两个手里拿着验票剪的工作人员开始验票了。
穿过验票处,宇星他们来到了船边长长的栈桥前。栈桥是用几块长长的跳板搭接而成,人走在上面颤微微、晃悠悠的,挺让人害怕的,害怕掉进湖中的水里。宇星搀扶着黄樱小心翼翼地走过了起伏不停的栈桥,上了趸船,登上了由古南开往省城的“鄱阳湖1号”客船。
上得船来,宇星按照船票上的号码在前舱找到了两个人的位子后,便先让黄樱坐了下来,自己则把行李放到座位右侧上方的行李架上去。
“呜……呜……呜……”三声汽笛声响过,客轮缓缓驶开了码头。
宇星坐在黄樱身边,正透过船窗看着窗外慢慢倒退的船影、山影,忽然就听见黄樱在幽幽地哭泣。
原来,是黄樱见自己得的这病已经由镇医院转县医院检查了,现在还要去省里的大医院再检查和治疗,她的内心理是早已忐忑不安了。由先前担心而变为如今的惧怕了。想到家里的孩子和那些大大小小的琐事,猪栏里那两头百十来斤的猪咋办?还有那些鸡呀、鸭的咋办?她柔弱的内心,到了今天的这个份上,她实在是支持不住了,也终于哭出来了。
黄樱是个极其要强的女人。在县医院和旅馆里,她知道宇星的心里会比她更难受的,所以她尽量控制住自己,她硬是强忍住心里的愁苦坚强地挺着。现在,他们这一上了船,离家是越来越远了,也不知道自己这一去是否还能平安地回来,因此,她心里的郁结也就愈积愈盛愈强烈了。她的精神大堤似乎一下子就要崩溃了,她无奈地,悲怆地哭了出来。
宇星连忙耐心地安慰她说:“黄樱,我们现在什么都不要去想了,只要能治好你的病,我就是倾家荡产了也要彻底把你的病治好。啊,你就放心治病吧,孩子跟他荣婆婆在一起,你就不用操那个心了。”接着又道:“这个家只要有我在,我们家就一个都不会少的。”宇星用低低的语调在柔声地开导黄樱,怕黄樱再沉沦下去,他更怕自己会被黄樱的情绪所感染,从而失去帮助黄樱与病魔斗争下去的勇气。
(九)
客轮一路轰隆隆地轰鸣着,高高的烟囱里冒着灰白色的烟雾,驶离了古南港。
出西山口,打大矶山的山脚下经过,绕过小矶山,转而沿着松门山的北坡,穿过帆樯点点的松门湖渔场,便进入了无风亦是三尺浪,无遮无拦的鄱阳湖中央。轮船一路之字形地在湖中与风浪斗智斗勇,走了半日的时光,才于中午时分来到了曾经名满天下的鄱阳湖上重镇——吴城镇,靠上了吴城码头。
吴城,原名吴山。公元前,这里不过是一簇小山岳,山岳的四周有大片沙洲地,不少瓜农在沙洲地种瓜为生。东汉末年,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有一大富豪名叫孙钟,雇了很多佃农在这里种瓜收籽。不久之后,他的儿子孙坚成为了汉末割据一方的统领,即东吴国主。孙坚的儿子孙策兼并江东后,曾经派大将太史慈驻守在海昏县城,太史慈以练水军为名,在距海昏(今芦潭)三里许的地方,隔澄江相望的吴山,新筑起了一座土城。接着,又沿赣江向南威逼,迫使豫章(今南昌)太守华歆离去。太史慈走后,土城逐被毁。吴山的北头,曾建“神慧庙”,庙前创“经堂寺”庙后筑“望湖亭”。
吴城地处江西五大水系交汇处。赣江、澄江、饶河穿境而过,水陆十分畅通。沿内河直达全省各地,经鄱阳湖入长江,远赴各地。汉晋以来,一直在中原南北官道(鄱湖——赣江——大庚岭——北江)的水运码头。宋代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客货运量迅猛增加,使其成为整个江右地区贸易进出的主要商埠和交通枢纽。被称为“西江巨镇”。乾隆至咸丰的百余年间,吴城进入鼎盛期,口岸转输的经济功能已超过省府南昌,享有“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之盛誉。与景德镇、樟树镇、铅山县的河口镇并称江右四大名镇。
十八世纪初,赣明电灯公司在吴城落成发电,使吴城成为鄱阳湖畔最先亮起电灯的地方。特别是每当夜幕降临,镇上戏园人头攒动,酒店觥筹交错,赌声通宵达旦,青楼嫣笑阵阵,使吴城成为喧闹一时的不夜之城。
吴城的船码头上好不热闹,乱哄哄的。各色的幺喝和各种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馒头、包子、发糕和面包,卖面包了……”宇星赶紧爬起身来,将头伸出窗外向兜售的小贩们叫着,买馒头买包子呢。只一声,便招来了数双递着馒头包子的手,宇星接过了那双他认为要比其它的手干净一些的手里的馒头和包子,买了下来。然后,从提包里翻出自家带来的搪瓷茶缸,跟黄樱打了声招呼,便去开水间打来热水要黄樱就着开水吃包子。黄樱硬要宇星吃一个,宇星说:“你吃,你吃,我不饿呢。黄撄”说完,他就看着黄樱硬要他全部吃下去,黄樱用眼看着宇星,十分艰难地吃完了包子和馒头……
十几分钟后,客轮拉起了长长的汽笛,在粗犷的汽笛声中驶离了吴城港。
轮船刚转过吴城镇西面的沙州,便听得船上忽然有人在大声的喊叫:“快看哪,快看哪……那是望夫台呀”的叫喊。旅客们都不由得纷纷朝发声处望过头去。有的头探出窗外看着。
望夫台,就是原先的望湖亭。
望夫台一名由来,源自于元末明初南汉王陈友谅与小明王朱元璋,在鄱阳湖上大战的一个故事。南汉王陈友谅的夫人娄妃,生得是天资国色,美貌绝伦。娄妃本是将门之后,却因父亲被权贵奸侫所害,沦落为青楼女子。后来结识了南汉王陈友谅,见其英武,有胆有识,便倾囊相助陈友谅起兵夺取江山,为父报仇。陈友谅称王后,遂封娄氏为贵妃,并在鄱阳湖畔的吴城镇上为她建了行宫。
娄妃博学多才,聪颖过人,料事如神。有几次陈友谅不听娄妃的劝阻,便吃了几次败仗。后来,重振雄风之后,便要亲率精兵30万,誓与朱元璋在鄱阳湖上决一死战。临行前,娄妃向陈友谅密陈计策,陈友谅虽然觉得计策甚好,但唯恐有失了自己这大汉王的面子,便不愿意当众采纳。
娄妃觉察到丈夫这刚愎自用的情绪又在冒头,便深恐有失。于是,为了促使陈友谅采纳她的战策,故意要与陈友谅打赌论输赢:汉王如果依娄妃之计策获得胜利,汉王则要拜娄妃为水军大都督。如果战局失利,则从此以后,娄妃便不得再过问军国大事。临行之时,娄又对陈友谅说:“王爷,你此去征战,妾妃就上这望湖亭,可远望百里。您若得胜凯旋时,可令战船张旗扬幡,击鼓奏乐,让妾也分享胜利。如果不能得胜而回,就请偃旗息鼓,悄悄回营。”
陈友谅点头应允。炮响三声,大军杀出吴城。
从此之后,娄妃便日日在望湖亭上望夫归来。终于有一日,远远望得远处战船归来,可是,船上却全都是旗倒幡落,寂静无声,主将船上正在降下帅旗。娄妃大惊失色:军中降帅旗乃是主帅伤亡之标志。遂望湖呼喊道:“汉王,你平日骄纵自负,忠言逆耳,此番定是未施我之计策,故尔兵败。可是天亡汉矣。如今,夫君既亡,妾何偷生。大王慢走,妾随你来了。”话音未落,娄妃从高高的望湖亭上跳入湖中。刹那时,湖面上惊涛骤起,飞溅的浪花和无情的湖水就这样吞没了以身殉情的一代才女,绝色佳人。
其实,陈友谅非但没有死,而且依照娄妃之计策大获全胜。班师时,陈意欲与娄妃戏耍一番,故意令人偃旗息鼓,降下帅旗以示败北。不料娄妃信以为真,遂酿成如此大祸。陈友谅回到吴城之后,追悔莫及,痛不欲生,急令水军四处打捞娄妃尸体。
三天后,在赣江上游四十里的过县渡(王家渡),有父子俩打鱼,一网将娄妃尸体打捞上来。人虽已死,但花容月貌,浓妆丽质,栩栩如生。传说,娄妃落水后得到神灵保佑,尸体才逆水倒流四十里。
陈友谅将娄妃安葬在南昌市的章江门外,墓前用大青石刻了斗大的“江流表节“四个大字。后为纪念娄妃,便将望湖亭改称望夫亭。
这娄妃当真是好一个烈女节妇。黄樱不由得双眼跟着宇星手指的方向朝窗外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