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月宇蓝情>第三章:孤夜寒星(三)

第三章:孤夜寒星(三)

作品名称:月宇蓝情      作者:鄱阳湖文学明然      发布时间:2013-03-29 22:34:49      字数:3598

  宇星听了荣姣婶的一番说话,感激的猛地双膝跪下道,“婶娘,我的娘哎,我这就拜谢您老人家了。”话未说完,人已是被感动得涕泪交流。
  荣姣婶连忙双手扶起宇星说:“你何必这样呢,宇星。你是我看着长大的,哪家不都有个三戚四情的,再这样你就是太见外了,哈。”
  宇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婶啊,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我和黄樱会记住你一辈子的。”
  这时,夜风吹过树梢,带起丝丝寒意。静谧的夜岑寂而又安宁,路边的墙角下有不知名的虫儿们在清脆地鸣叫。一弯月儿穿过云层,将它清辉尽情洒在了大地上。高天上的星星们在闪烁着,不管不顾地播撒着晶莹的光辉。
  “就这么说定了,宇星。你们走的时候记得来告诉我一声,我好去送送你们。”荣姣婶说。
  婶娘的叮嘱将宇星从激动的情绪中拉了出来。
  “我到家了,你赶紧回去吧,别让黄樱担心了。”荣娇婶对宇星说。
  “嗯呢,婶婶。你赶快进屋去,也早点休息吧,我回去了。”宇星赶忙回答道。嘴里这样说着,宇星还是一直站在屋子的外边,等到荣姣婶进了屋并关好了大门这才转身回家去。
  几天之后,宇星带着黄樱搭上了大队去段家镇装氨水的拖拉机上路了。
  从宇星家到县城有百多公里的路程。那时候,村里还没有通县城班车,宇星便只能先带着黄樱,搭乘大队的拖拉机去三十公里外的段家镇,然后,在段家镇搭坐从瓷城到古南县城的车子。
  那天上午,荣姣婶带着宁珺宇淦姐弟俩还有四邻的叔、伯、公公婆婆们都来为宇星和黄樱送行。大家争着抢着把鸡蛋和一些吃的用的往他们的包里塞,要宇星他们俩带去路上吃,也好省些事。宁珺和宇淦用稚嫩的童音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去吧,我们在家会听荣婆婆话的,还会按时喂猪呢,你们放心呀。”两个孩子的话,听在他们的耳里,夫妻俩不由眼泪一下子涌出了眼眶。
  伴随着一声声的叮咛和嘱咐,在“突……突……突……”的声音中,拖拉机载着宇星和黄樱他们慢慢地出了村子,转眼就去得远了。
  第二天,宇星带着黄樱来到了古南县人民医院。
  清早,宇星便带着黄樱来到了医院。时间还没到上班时候,门诊室里空空的,俩人便倦坐在医院的门诊大厅内靠墙的长条木椅上等着。时间慢慢过去,陆续的有患者来医院看病,其中也有不少步履匆匆的行者,似象是赶来上班的医生。于是宇星叮嘱黄樱看好提包,他便去挂号处排队等待挂号了。宇星排在挂号队伍的第一位置,八点钟医院都上班了。“同志:给我挂五官科。”宇星急切地说。“五分。”挂号员冷冷的答道。宇星摸出五分钱,交了挂号费。便迅速的来到黄樱身边抓起提包,带着黄樱一路用眼睛搜寻着找五官科去。
  待来到了五官科,一位年约五十的大夫穿一身雪白的白大褂,头上戴着白布帽,红润的脸上露着浅浅的微笑。见宇星带着黄樱进了科室,连忙礼貌地请他们坐下问道:“有哪里不舒服么?”顺手将宇星递来的门诊记录本和挂号票插在办公桌上的一根小铁竿上。同时,耐心细致地坐在那里循循善诱地询问黄樱,问她一直以来都有些什么样的病理感觉。他听得特别认真,也特别的用心,并不时地在病历本上“刷刷刷”地将黄樱的叙述记录了下来。宇星放下身上的提包,拉开拉链,从里面摸索着拿出了镇里医院的,陈医生让他带来的检查报告单,颤颤微微地交给了对面的大夫说。“大夫,这是我老婆在我们镇里医院做的检查结果”。那大夫伸手接了过去,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对宇星说:“我先给病人检查一下再说,等会儿再看吧。”
  话落之后,只见他戴上一只大白口罩,点起一盏酒精灯,接着打开一铝盒,从里面拿出一只长柄的小圆镜来,放到酒精灯上去烘烤着,然后,又从铝盒中取出一根扁平的不锈钢的条形压杆拿在手上,一只脚踩着立在身旁的一架聚光灯底部,聚光灯亮了。他让黄樱坐在灯前,张大嘴巴,要检查她的咽部和鼻道。他认真仔细地观查了近四十分钟,也没有发出一言。宇星紧张地观察着大夫的反应。
  放下手上的器皿,大夫的眉头蹙了起来,神态是愈来愈严肃也愈来愈冷峻了。他疑惑地拿起桌上黄樱在镇医院的病历和检查报告单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时宇星,眼神中不由得露出了惊慌的表情。
  过了一阵,大夫放下手上的病历和报告单,关切地问宇星道,“你们在县城有亲戚么?”黄樱坐在大夫的旁边答道,“有个远房的亲戚,只是不知他住在县里的哪块,要去找找。”
  “那是你们家八竿子也打不着的远亲,我们是从乡下来的。”宇星接过来答道,“大夫。”
  “那你们在哪里住下的呀。”大夫接着又问道。
  “我们住在小旅舍里。”黄樱用暗哑的声音回答说。
  “啊,那得多注意些卫生呵,这样吧,我先给你开出几项要做的检查单去把这些检查都做了。”他指了指宇星说:“你带着你妻子先去把这些检查做完了就可以回旅馆休息了,她的这些病历呢,就先放在我这里,明天我们会与科里的几位大夫会诊。三天后,我会将检查结果和会诊的情况告诉你,这几天里,你就带你老婆在县里走走看看,三天后你们再来找我,听见了吗?”
  宇星听大夫这么说话,便赶紧回答道:“好的,行行行。”一迭连声地应答着接过大夫递过来的检查单,带着黄樱去逐项做各种检查去了……
  三天之后的早晨,宇星照顾黄樱在西街上的小摊铺前吃了些东西,便一路和黄樱沿着东街向座落在东风老街上的县医院走去。
  西街的门脸清一色是那种传统的门店,此刻开店门的人们,正在将一块一块的响板从推槽中取下来,整齐地码放在屋角的墙边,用绳套系好。房子是清末、民国时期的老宅,从外看进去,里面的光线较为阴喑,给人以清冷的感觉。东街上的样子就好多了。在彭家角的水产门店前拐角,一溜并不宽阔的街道叫做东街。东街上的店铺虽然大多和西街上一样,但是这条街上新建的百货大楼和二百商场,还有税务局、工商局等一些现代的钢筋水泥楼房,给东街注入了新的气息和生机活力。
  笔直地穿过东街,便是当年古南城里最前卫的东风大街了。
  宇星一路挽着黄樱的手,出了东街口,在古南大饭店门口转出来就到了农机公司门市部前,门市部门口有棵硕大的枫树,树干须得三人以上才可以抱得住,苍劲翁郁,是南城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打枫树底下穿过去不远,街对过的地方就是古南县二轻工业局和古南县广播站,古南镇粮油所,宇星带着黄樱边走边看,便来到了古南县人民医院的大院门前。
  他们俩加快了脚步,进了门诊大楼就径直往五官科找上次的那位大夫去了。
  他们俩脚步匆匆地进了五官科,看见上次的那位大夫正在给人看病,打了声招呼“大夫好”便双双站在办公室的门边上候着。原来,眼前的这位大夫姓钟,是古南医院的副院长,主任医师。他的医术精湛、技术高超,对于病情的判断,把握准确。是古南县医院的五官科专家。为人是既温情又和霭,深得病人和家属的信赖,凡是经过他的手治疗过的病人,是没有人不称颂他的。
  钟大夫看见宇星他们俩夫妻来了,抬起头来笑着冲他们点了点头,然后对他们打了声招呼说:“等我先看完这个病人,再给你们说呵,你们先坐着等我一下。”宇星忙回答道:“钟大夫,你先忙着,我们在这等你。”说着宇星他们就在靠墙的短椅上坐了下来等候他。
  钟大夫终于给前面的病人看完了。他拉开了抽屉拿出了一摞黄樱的检查报告单,要交到宇星的手上。宇星赶紧伸出双手接过钟大夫递过来的报告单,认真细致地看了起来,报告单上躺着的一行行打印的字母和整齐排列着的“十”号“一”号,他根本就读不懂,看过之后,俩人如坠五里雾中,茫然不知所以。
  宇星看着报告单上的符号,用手指着上面划着的“十”号“一”号,走到了钟大夫身边要去问他,这些个“十”号和“一”号是什么意思。还没等宇星走近身边,他突然站起了身来说,“你们别慌,再等我一会儿。”说完,就走了出去。
  一阵工夫过后,钟大夫便和几位穿白大褂的大夫一起回走了进来。这时,就听钟大夫对其中的一人介绍黄樱说:“就是是这位病人同志,刘院长。”并用手示意黄樱到他们身前来。
  原来,钟大夫是去请来了他们医院的专家组给黄樱作进零距离的会诊检查。于是,只见他们摆开了阵仗,动用了很多的设备,让黄樱配合他们在各种仪器下进行全面的检查。大概用了近一个小时才检查完毕。宇星站在那里看着,心里七上八下的不落套,乱蓬蓬的心思在澎涨。
  最后,只见刘院长郑重地转过身子来对宇星说道:“你妻子的这种病有点特殊,我们需要给她再做一次活体检验才能最后确诊下来,但是,对于这样的化验又只有省里的医院能做,所以我们只能先给她做个活体的穿刺来采取样本,然后送到省里医院做化验,最起码要等到半个月以后,才能到医院拿得到化验结果。不知你们同意不?要不然的话,就只有你们直接去省里的医院看病,那样子的话,会更快些。”
  宇星听刘院长把话说完,略一沉吟,连忙接过来答道:“那我就听你们的吧,先在这里做穿刺,半个月以后我再带我老婆来县里看病。”
  这时,只见钟大夫站了起来对宇星他们说:“你们可以给我留下个电话,等省里的活检结果来了,我就给你们打电话去。”
  宇星告诉钟大夫,电话可以打到映湖镇的医院里,陈医师会帮忙转告的。
  说过之后,便只见钟大夫从盒子里拿出一枝粗号的注射器,装上了一枚长长的针头,叫黄樱坐在椅子上,让宇星帮忙扶住黄樱,在黄樱的右颈部插了下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