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孤夜寒星(一)
作品名称:月宇蓝情 作者:鄱阳湖文学明然 发布时间:2013-03-26 21:40:34 字数:4936
(一)
穹宇孤星洒清辉,轶事人间却非奇。
潮起寒夜催声激,铁肩原为担道义。
浩瀚而无垠的鄱阳湖,敞开她母亲般的无比宽广与博大的胸怀,接纳住从赣江、抚河、信江、澄江、饶河以及博阳河、潼津河、清风山溪、漳田河、土塘水、侯港水等五河六水为主要源流的广大水系聚于一身,用她甘甜沁香的乳汁,养育着生活在她身边的千千万万的子民。清清的鄱阳湖上哟,“春涌金潮丰鱼讯,夏漾碧波耀银辉,秋来落霞伴孤鹜,冬湖万千鸟翩飞。”迎风而舞,青碧碧的鄱湖柳,似美丽的少女含情脉脉地伫立湖边,万种风情聚于一身。往来的只船帆影,绰约的身影婀娜,如渔船上站立着的体态与风韵如熟透了的水蜜桃般的妇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无边的憧憬与向往。眼前的这一切,无不让鄱阳湖充满了勃勃生机,注满了绵延不绝的活力。明媚的阳光下,苍茫的湖面上,一派云蒸霞蔚,兴旺而又详和的气象。各种各样,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水鸟们在自由地,欢快地嬉戏歌唱。好一幅鄱阳湖上的欢乐图画啊!
鄱阳湖的北岸,有座玲珑小巧,秀美隽永且不失灵气的湖上小城——古南城。记得中唐诗人刘长卿曾途经古南远赴琼崖时,因途中遭遇大雪,是日,借宿在古南城北芙蓉山下的一农户家,于夤夜听得主人归来,遂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一首赠与农家主人,诗曰:“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中唐诗人刘随州曾由楚入粤,需借舟楫横渡鄱阳湖,途经古南城时被阻在芙蓉山中住了下来。从此,因了刘诗人的缘故,古南城北的芙蓉山在现代的人们心中,便不由得无比地神圣起来。古南城亦因了诗人的缘故而在人们的心里鲜活了起来、
芙蓉山上松青竹翠,林深茂密。两山夹峙中的芙蓉湖如一颗翡翠明珠镶嵌在山中,如镜的湖水,泛起点点涟漪闪着熠熠的光芒。山影,天空,白云倒映在湖中,疑似一幅泼墨写意铺陈开来,山水相映成趣吸引住了人们的视线。
穿溪过涧,行走在密实的松林中,偶尔会看见一两只山兔从人们的身边慌慌急急地跑过去便不见了。山风吹来,带起阵阵“呼呼呼”的涛声掠林而去,有如春雷滚过,震聋发馈,催人奋进。盛开的杜鹃花舒展开美丽的身姿点缀其间,热情似火。
若是站在芙蓉极顶。放目四顾,一座现代的湖上都城——古南城就在我们的脚下和眼前铺成和矗立起来了。眼前的景象就远非昔日刘随州在诗中所描写的那样“天寒白屋贫了”。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巍峨雄伟。五颜六色的霓虹光影闪烁,七色的彩旗招展。街道上车流如龙,人潮勃涌,好一派富丽堂皇,兴盛繁荣大好气象。
极目向北眺望,夕阳下,明媚里,匡庐奇秀挺拔俊美,五老峰在彩霞的映衬下,清晰可见。不知当年刘长卿是否是在雪雾中看到了远处的庐山呢?雪中黄昏,皑皑白雪之上,看远山的确是苍芒一派。“日暮苍山远”也确实是道尽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与感慨。你想,一个羁旅,客居它乡,被风雪所阻,那一份无奈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是不是尽在那“苍山远”中了?好一座远在苍山之外的,漂浮在鄱阳湖上的水上湖城。
古南城不仅是一座湖上都城,她还以轻盈秀丽而不失大气;儒雅庄重而不失娇美;轻灵翔动而不失沉稳,以湖水的规则律动而带动小城行走的脉律,用成熟而稳健的前进步伐,将自己的命运与鄱阳湖连在了一起。从而让自身焕发出了新的青春的生命活力。曾经有诗为证:“迎宾一道靓城前,鄱水滔滔漾眼前。古城人民齐奋发,康庄大道舞向前。东湖水映南山秀,印山扼湖水上仙。今日歌唱小城美,珍珠乡里说丰年。”
这首诗说的是,只要人们一踏入古南城的土地上,便是一条宽阔的迎宾大道伸展在你的脚下,它敞开热情的胸怀在欢迎你的到来。雄奇俊美,银色的古南城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跳动的光影夺人眼目,好不抢人眼球,带给人们一种无限的遐想和憧憬。
建设大道和东风老街两道主干道以基本平行的架式从城东直向城西延伸而去,仿若两条鄱阳湖上的苍龙,并驾齐驱,争强斗胜,搅动这湖上小城里的大世界。
青春洋溢的人民广场上,每晚的青春舞会意趣盎然;世纪广场的街舞、交谊舞、踢踏舞,各种舞姿竞放,好一派沸腾的生活气象;街心广场的香樟树下,老人们闲话家常,家长里短,虽各有说辞,但每个人的脸上充溢着幸福的荣光。
娇俏、妩媚且精致典雅的小东湖,似西子搔首弄碧,波光鳞鳞地眨着媚眼,温情脉脉地注视,让人们倍感欣喜。东湖对岸畔南山上,披一山翁郁苍翠,山上游人如织,一派兴旺繁荣景象,让人居留其间不忍离去。
曾经有一位叫做明然的古南籍作家,专门为这鄱阳湖上的南山写过一篇《古南山记》。其文是这样描述的:
“出城之南,行里许,断东湖,一坝相连有一山。名曰:南山。山势虽不雄峻,却也自成一格颇具秀巧慧美之灵气。山上树木葱郁,竹影摇娜。清风起:竹唱新歌、松颔首笑,山也欣然、水亦欣然。野老泉水碧澄清明。闲时邀友来泉边亭下小坐,默赏苏翁墨茗:“鄱阳湖上古南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及“野老泉”三个遒劲大字真雅趣也。然友人们附之以诗词唱和,遂成大雅矣。
山中“爱乡亭”乃台胞及海外同乡筹资捐建。每每在亭边漫步,爱国、爱乡之情油然而生。它乡月虽好,难舍故园情。乡恋,千百年来终不能改变的情牵!神奇的八仙石记录着美丽的故事,每每述说都会让人遐想翩翩。给南山平添了如许的神奇。
聚贤亭座在山腰。时逢暇日,文人墨客登亭畅叙、感慨万千,诗风词韵间饱含着对家乡明天的憧憬和蒸蒸日上的信念。伫立亭间,看小东湖水泛涟漪,画舫点点、蚌线串串,一岛湖心悠然。好一幅平湖山色图画。南望鄱阳湖烟波浩淼,一派苍茫气概。令人神思畅游,心旷神怡。观小城万家灯火,绕岸而居。高楼栉比,闪闪霓虹映天靓丽,真正是繁荣气象。
循山南拾级而下,出园门,转二三凹便见映山。映山:扼出湖水道。漫看云卷云舒,静观潮起潮落。闻山风啸而诗兴起,听水鸟歌而词韵和。悠然自得,心情愉悦。真心静、身静之居尔。”
好一座今日的古南城,好一派今日古南欣欣向荣的繁华气象。
(二)
宇星总是喜欢独自一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星光与渔火交相辉映的鄱阳湖边,看夜色中的鄱阳湖。他常常不由自主地驻停在鄱阳湖边,倚山靠水,躲进鄱阳湖的深处,逃离那霓虹变幻闪烁的繁华世界,将心灵置放在鄱阳湖上,湖的最深处。
宇星他们一家,原本并不生活在这个湖上的小城里,后因机缘凑巧,上天垂青,才让他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宇星生就一副瘦高的身板,高度在一米七二以上,对于身材普遍显得较北方人矮小的南方人来说,宇星的身材算得是挺标准的个儿,也算是个挺魁梧的男子汉了。他一头乌黑的头发,卧蚕眉下藏着一双丹凤眼,精光熠熠,炯炯有神。国字型的脸上五官分布均匀和谐,和霭的脸上总是荡漾着甜甜的微笑,让人咋一见,极具诱人的活力。他不仅说起话来声音大、噪门亮、中气足、性情开朗大方、精力充沛,而且浑身似乎总有用不完的劲,显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
宇星的心地善良仁厚,性格刚毅果敢,一副压不垮的脾气。他好象从来就不会遇上不顺心的时候,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好象都会避他远去,从来就没有人见他为什么事情愁烦过。只有当人们在深夜的鄱阳湖边看见他时,才会隐约地猜出他可能有什么心事压在心里,埋藏在心灵的最深处。
宇星未进古南县城之前,是在古南的偏远乡村教书。师范毕业的那一年,他拗不过父母的意思,放弃了去报名去外地的想法,如父母所愿地回到了鄱阳湖边上的老家,映湖旁的清水塘小学当了一名孩子王。
第二年,他就和妻子黄樱结婚了。
妻子在家耕作几亩责任田和几处菜园地,每年收获的农作物,用来自给,再加上宇星每月还有几十块钱的的工资贴补家用,在那时的农村来说,倒是可以算得上是较为富裕的农村生活。一家人生活得虽然平淡,却也平安幸福。
只是,这样的生活并没有延续多久,生活似乎是要考验宇星的忍耐力和他面对生活的信念,将一副在旁人看来,似乎是谁也承担不了的重任,不声不息地压在了宇星的肩上。
夏日的某天傍晚,宇星在学校放学后回到家里,见家里大门紧锁,便晓得妻子黄樱还在田畈地里做事没有回来,便赶紧扛起一把锄头去地里帮忙。太阳早已偏西,都快要下沉了。宇星来到自家地头上,看见妻子在靠着土坎歇息,走近一看,原来黄樱的脸色腊黄,额头上正爆出粒粒豆大的汗珠在淌,一脸痛苦的神情蹲坐在那里。
宇星赶紧丢下锄头什么也不顾,连忙扶住妻子关切地问道:“黄樱,你这是怎么了,哪里有不舒服吗?”紧接着又对妻子道:“咱们收工了,不做了。明天再来弄,我扶你回家去。”眼睛里透露出深深的担忧,神色上是满脸疑惑的表情。
黄樱软软弱弱地低声告诉宇星说:“宇星啊,我这段时间以来,总是感觉到身体上有些不舒服,老是咳嗽,特别是干咳得很厉害,喉咙处深发痒发痛,好象有肿胀的感觉,你说是怎么回事呢?”
宇星连忙回答她道说:“那是怎么一回事呀?黄樱,可得要注意呢。明天我请假陪你去镇医院看医生吧。好吗?”
黄樱答道:“还是别去吧,都好长时间了,要花很多的钱的。”
宇星说:“那哪行啊,这家里平时都是你做主,这回你就得一定听我的,你一定要去的。”宇星连忙收拾好农具扛在肩上,黄樱扶着他跟在身后,他们俩一起踩着落日的余辉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里时,两个孩子己经在堂庼的饭桌上做作业了。
见父母回家了,女儿宇珺和儿子宇淦便先后下厨房里去倒泔水,煮猪食了。厨房旁边的猪舍里有两头百十斤重的肥猪在“嗷嗷”地叫着要吃要喝,宇珺便赶紧舀了几瓢还没烧热的泔水倒在食槽里让猪吃。弟弟宇淦伸着头在往灶堂里添柴火,弄得是满头满脸的灶灰。这姐弟俩可真懂事,他们晓得帮妈妈喂猪呢。
宇星放下肩上的农具对黄樱说:“黄樱:你先坐下休息,我去做饭。”接着又对黄樱说道:“看你这么难受,家里又没有什么好吃的,我给你煮两个鸡蛋吃吧?”黄樱连忙摆手回道:“别煮了,别煮了。我不吃的。家里的鸡蛋我和荣姣婶说好了,明天一同拿到镇子里集市上去卖呢。”宇星听到这话,不由得眼睛里发涩、心里头发酸,眼泪不由地盈满了眼眶,要直冲出来。他心头暗暗地道:“哎,我的个傻女人……”摇摇头,转身进了厨房。
吃过晚饭后,宇星便打来洗脸水要给黄樱洗脸泡脚,黄樱充满柔情地对宇星说,“我自己来吧,你也累了,你也去洗了就睡吧。”宇星说,“我先去给她俩个洗了再说,你洗好了就上床躺着吧。”转身便招呼两个孩子去灶间洗澡。
一切收拾停当之后,宇星坐在床边,透过昏黄的灯光看着妻子憔悴的容颜,心里真的是难过极了。他在想,黄樱拖着疲累的身子,没重没轻地干,田坂地里的农活,处处都是一把好手,为了他们的这个家,不分白日黑夜地辛勤操劳,回到家里,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和那些猪呀,鸡呀,哪里过过一天的轻松日子?可自己却只能呆在学校里帮不上半点忙,只有逢到星期六,星期日休息才能帮忙做一点家事,心里感到很是过意不去,愧疚之情令宇星心痛难平。眼见得黄樱的身体是日见消瘦,这可全是自己的过错啊。黄樱如果一旦有个好歹的话,我将终生也追悔不及啊。思想至此,宇星小声劝黄樱道:“黄樱啊,,我明天陪你上镇里的医院去看看医生,不然的话,你这个样子,会让我心里不踏实呢。我求求你了,行不行?世上的功夫是做不完的。等到把身体弄垮了,可到哪里去才能找得来呀?”语声切切地透着无限的忧戚。
黄樱见宇星实在放心不下自己的身体,宇星一声声关心的话语听在心头,不自禁地泛起阵阵的暖意流淌全身。她寻思着俩人自结婚以来,可以说得上是夫唱妇随,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了吧,酸涩的内心里再也舍不得让丈夫为自己难过,她便装作很轻松的样子对宇星轻声说道:“老公,你不要再说了,一切我都听你的。你说啷个办就啷个办,好吗?”说完,把头贴在宇星的身上,脸上荡漾开无比幸福甜蜜的微笑。
宁珺和宇淦姐弟俩伏在房间的五斗书案上做作业,当他们听见爹和娘在说去医院治病的事,又见到娘亲那虚弱不堪的样子,便悄悄地捡起自己的作业本去了他们自己的房间,宇珺在跨出房门时还顺手把房门关上并对父母说道:“娘,你明天去治病吧,我在家带弟弟做作业。喂猪的事,你就放心呵。”宇星和黄樱在听到孩子的话后,会心地相视一笑。我那懂事的孩子!他们彼此都在为有这一双儿女而倍感温馨和幸福,为这个家而自豪。就是苦了点累了点有啥可怕的,只要一家人身体健康,和顺平安就比什么都强了。
宇星不无感慨地对黄樱说:“黄樱啊,我真得要感谢你为我生养了这一双好儿女,我真的要谢谢你哟。这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哇。”黄樱回答他道:“还是你这个父亲有功劳,是教育得好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