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村名的传说(十六、十七、十八、十九)
作品名称:西原村名的传说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3-07-08 07:21:19 字数:3709
十六、西原村教育界名人
教育先贤-吉化源
吉化源,乳名黑娃。1887年出生于吉家巷一户贫雇农家中,早年丧父,从八岁起就给地富放牛羊、扛长工。1908年到合阳县基督教会的半工半读学校就学,并信奉基督教。1912年给一位英国基督教牧师当佣人,同年随这位牧师去河南开封聚会,会结束后牧师要回国他被解雇流浪街头,以拾破烂、拉黄包车、干钳工维持生活。1915年回家时因没钱买车票就偷爬上一列火车,本应向西却向北,火车直把他拉到山东济南,下车后人地两生举目无亲,后经人介绍到济南齐鲁大学当校工,此期间他刻苦自学该校所设课程,每天尽早完成自己打扫卫生的工作后,去课堂旁听教授讲课。因他天资聪颖、理解力强,只听一遍即能成诵,并喜读外语,英、俄、德、日、法五国语言均通。俗话说:“工夫不负有心人”。1923年他参加了学校应届毕业生考试,一举金榜题名,名列第一。此时他已37岁,不少未婚女土向他求婚,后来就和南京金陵大学毕业的时任北平(北京)谋女子高中校长一一王子嘉结了婚。婚后(1924年至1929年)夫妇两人在山西运城、河南武安(现属河北省)任教。1930年至1934年在东北沈阳、长春铁路部门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他不愿当亡国奴,携全家回到故乡西原村。
编教育人-程高奎
程高奎、男、1936年1月8日生于陕西韩城市龙门镇西原村九组。1958年9月参加工作。1949年6月加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8年6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副教授。1958年陕西师范学院毕业后留院人事处工作。1960年调陕西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工作。先后担任团总支书记、革委会主任,校长之职。其间曾于1964年11月至1965年3月被团省委选派参加中央宣传部、团中央直接领导的北京.市第六中学社教8个月,有幸在1965年1月17日同全国青联、学联代表一起受到毛主席、刘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75年调西安教育局工作,担任副局长分管普教。1978年调西安市南泥湾五七干校工作任副校长,分管农业。1980年奉调筹建西安大学,任学校负责人,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1984年改作教学工作,担任西安大学马列、德育教研室主任。1986年担任全国职业院校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1996年退休后筹建私立韩城文华中学,担任第一任校长至1999年7月。1983年创建西安大学校报。1989年主编《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概论》由武汉出版社出版。1991年副主编大学生《成才修养》由武汉测绘大学出版社出版。1986年参编“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问答”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参编《爱国主义教育基本知识读本》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市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给西原村中心小学捐赠各种书籍五百余册,受到学校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广大村民赞誉。
一级教师-吉云歌
吉云歌,女,1939年农历7月14日生。1954年加人共青团,1962年参加工作。1980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中学一级教师。1954年至1957年在韩城城关中学上初中。1957年至1960年在大荔师范学校上学。1960年至1962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习。1962年陕西师大毕业后分配到西安市文艺路小学任教,后调西安市雁塔区北池头小学、大雁塔小学任教。1981年调西安市第二十七中学工作。1988年调陕西省莲湖进修学校工作。1995年退休后于1996年9月在韩城市私立文华中学工作三年至1999年7月。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校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十七、西原村医卫界名人
春满杏林-吉士民
吉士民,又名富长,1933年8月25日出生于双井巷(五组)一贫苦农民家庭,自幼上学,14岁学医,18岁在村保健站半耕半医,1955年考人陕西中医进修班,毕业后于1956年在村里办起医疗,1958年调盘龙公社医院任院长,1960年韩合并县后,任西庄管区医院业务院长。1962年申请回村创办起西原村联合诊疗所,并担任所长。1965年县上调回任林源公社医院院长。1971年为本村组建起韩城市首个“农村合作医疗站”,1972年任龙门公社医院院长至 1984年退休。
吉老先生为西原村的医疗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医疗站、联诊所、合作医疗站均系他一手创办,多次得到上级表扬奖励。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工作中有开拓创新精神,有丰富实践经验,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心系病人,不少疑难和久治不愈的病症,经他医治而康复。退休后,宜川、王峰、桑树坪、盘龙、西庄等不少病人慕名登门求医,名扬韩原。
防盲复明-张养民
张养民,1947年出生于本村张家巷,自幼上学.1968年从韩城技校医疗卫生专业毕业后,在村合作医疗站工作。1972年至1992年在龙门医院工作,期间曾在西安医科大学附一院、西安市中心医院进修四年半。1992年被陕西省评为“八五计划白内障复明”先进工作者,同年4月调市卫生局组建起“韩城市残联医院”任院长职务至2006年退休。
在任残联医院院长期间,在全省帅先引进了眼科显微手术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人,使韩城及周边县市的白内障患者及时得以治疗重见光明,脱盲脱残。曾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单位,他本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同时他还爱好书法,退休后笔耕不辍,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大赛,先后获金奖二次、银奖三次、铜奖一次。2009年元月被中华书画学会任命为学会副主席、北京宝延轩书画院院士、特级编委。
十八、西原村黄河行鼓的传说
传说上古时期,本村西山林密草茂,村民放牧养羊甚多,畜牧业兴旺发达。
藏在山林草丛中的恶狼,经常伤害牛羊,使人防不胜防,狼害成为发展畜牧业的一大隐患,村里有个叫尚波的牧羊老人,想出了击鼓吓狼的办法。放羊时腰间架一鼓子,在羊群进山吃草后,便击鼓,狼听到鼓声就逃跑到后山深谷。采取这一招后,村里羊只再未遭受狼的侵害。
有一年夏天,突然山后冒出一股红稍黑云,刹时雷鸣电闪,雨如瓢泼盆倒。尚波老人急忙放下鼓子,把羊群吹到石庵下避雨。
雨过天晴,放在山坡上的鼓子被山洪冲得不见踪影。他立即把羊赶回家,顾不上吃饭,就照着山洪冲刷的渠印去寻鼓,从山下寻到谢村沟黄河滩,也没寻着。他又沿着黄河岸向下游寻,走了10多里,在盘河流人黄河的三角地带,发现自己心爱的鼓子被水浪击拍摊在岸上,他兴高彩烈地拿起鼓子架在腰上敲,鼓声一会儿如雷鸣狮吼,一会儿似平湖秋波,一会儿又象黄河的惊涛骇浪,周围群众听到这高亢激昂优美的鼓声,都跑来观看。有人问:你敲的鼓调鼓谱叫什么名堂?他不懂什么叫谱、啥叫曲,心想是寻找自己的鼓子,就顺口说道:“黄河寻鼓”。因方言把“寻”叫“行”(xing)。久而久之,就把“黄河寻鼓”叫成了“黄河行鼓”。
为了承传尚波老人的鼓谱曲调,弘扬这一古老文化遗产,本村制作了“黄河行鼓”旗标,并把行鼓中最精华的一段,以尚波老人的名子命名为“尚波锣鼓”。上坡是尚波的谐音,后人就把“尚波锣鼓”叫成了“上坡锣鼓”。方言把“上”叫“朔”。所以人们又把“上坡锣鼓”叫“朔坡锣鼓”。
十九、西原村双井巷的甜与苦
双井巷只有5、6户人家,打了两口井,相距10米,而且一苦一甜。这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这中间还有一段爱情故事。
相传清代康熙年间(碑载东井康熙二十六年打成),东井靠北住着一户姓吉名德的少年,11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留下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母亲,一家4口人的重担落在他身上。别看他年少,可农活样样能干,春播秋收总不落人后,把家务理得有条不紊。吉德18岁那年,爷爷、奶奶离开人世,欠下不少埋葬费,母亲发熬煎,也一病不起辞世。为了还债,吉德就给本村袁建家熬长工。他吃苦耐劳,待人真诚善良,得到主人喜欢和信任。
袁建膝下有一女儿,名叫花芹,年方二九,长得水水灵灵,柳眉杏眼,红唇俏鼻,一笑两个酒窝,显得妩媚动人。她心灵手巧,绣花织布,缝衣做鞋,样样精通,而且下种锄地、推碾磨面也是把手。在村里妇女中属排头,是人人夸的好姑娘。因此,媒婆上门说亲的络绎不绝。但都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原因是,姑娘的意中人瞅准了吉德。她把心内话吐露给父母亲,得到了同意。这年腊月吉德回家与花芹拜了天地完了婚。
这时,原来想娶花芹的人,在广众面前讽刺说:“长得这么漂亮的姑娘,嫁给一个穷光蛋,真是把眼瞎啦!”最嫉妒、心内最不馅的是本巷财主琅欣,他曾多次托媒婆子到花芹家提亲,嫁给他儿子,但都被顶了回去。吉德和花芹成亲后,他就怨恨吉德,认为没有这小子的话,早把花芹娶回家了。所以他成天想办法日弄吉德,但绞尽脑汁找不下理由。有一天,琅欣来到井边看别人绞水,发现井房墙上嵌一块捐银打井的石碑,没有吉德祖先名字,如获至宝,便拉拢和自己相好的几个人,说没捐银者不能到井上绞水。琅欣竟通知吉德:“告诉你,从今向后再不准你在井上绞水,因你家打井时没就没你的份!”果然,吉德到井上绞水时,被琅欣一伙人挡住了。
水是人的生命,没水喝怎么办?吉德与花芹商量后,决定在自己门前空地上打一眼新井。说干就干,小俩口不分昼夜,一人挖一吊土,没出一月,打出了水,而且水是甜的。原来,小俩口打井感动了玉皇大帝,这位大帝指示龙王,赋予这口井甜水,将琅欣一伙的井水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