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冲天大将军黄巢>第一回 刘邦功成歌大风 黄巢愤世吟菊花

第一回 刘邦功成歌大风 黄巢愤世吟菊花

作品名称:冲天大将军黄巢      作者:浪漫诗剑侠      发布时间:2013-01-20 13:55:55      字数:4175

  
  话说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随后刘邦项羽起兵响应,将大秦帝国灭亡,随后刘邦项羽为了争神州之主,又打了四年楚汉战争,垓下一战,刘邦用十面埋伏之计打败项羽,将项羽逼得在乌江自刎,从此,神州一统,刘邦建立起了兴旺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刘邦就是汉高祖。
  刘邦功成名就,做了皇帝,衣锦还乡,在家乡大宴父老亲朋子弟,喝酒开心。酒酣之时,刘邦亲自击筑,教家乡小儿唱歌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就是有名的汉高祖《大风歌》,小儿唱和,父老饮酒,尽皆开心快乐,汉高祖刘邦最初不过是一个街市流氓,如今功成名就,自然开心快乐非常,回想创业经历,却也坎坷艰难,多少次差点失了性命,回想这些,心里并不好受,趁着酒兴,拔剑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晚唐诗人林宽写了一首《歌风台》,就是咏叹汉高祖刘邦的,林宽感慨不要笑那些马背上的英雄只会弯弓射大雕,冲锋陷阵,其实古往今来的英雄都是懂得诗歌曲韵的。
  诗曰:
  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却说楚汉战争,项羽给刘邦军队围在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王刘邦难道已经将我们楚地全部占领了,不然他的军队里怎么有这么多的楚人?”
  夜晚,项王怎能安睡?和心爱的美女虞姬在军帐饮酒,项羽有一匹骏马名叫乌骓,常骑之,给自己立下汗马功劳。酒酣,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王被困,也很无奈,唱了数遍,美人虞姬舞剑和之舞蹈,想起如今穷途末路,项王眼里几行泪水悄然而落,左右将军侍从尽皆伤感而泣,莫能仰视。有诗曰:
  英雄末路泪凄然,美女歌舞伴身边。
  灭秦建楚赖乌骓,乌江滚滚荡云烟。
  而唐末诗人章碣也有一首诗,写的却是: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个章碣却真的是瞎扯淡,他认为刘邦项羽不读书,没文化,都是草莽英雄,大老粗一类人。但却没有想到他认为不读书的刘邦也有《大风歌》流传世间,而项羽的《垓下歌》也写得英雄之气盖绝当世。英雄末路、美女宝马、儿女离别情、无可奈何眼前事,无不引人长叹,简直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怎会是没文化的人?
  能留下千古绝唱,你还能说刘邦和项羽不解诗吗?没文化吗?是大老粗吗?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这林宽和章碣都是唐末诗人,同时代的人,都生活在唐代末年的唐僖宗时代,而这时代却也出了一位农民草莽英雄,这个英雄却也非同小可,名气很大,美名远扬,号称冲天大将军,却也跟刘邦一样,坐过皇帝的龙椅,虽说建立的政权没有刘邦建立的大汉王朝那么久远,仅仅只有两年,但是却也是一个唐末时代的风云人物,誉满神州,他的姓名叫黄巢,带领农民义军将天冲破,大唐帝国的大厦被晃得是摇摇欲坠,几欲倾倒,随后没有多少年,大唐王朝便灰飞烟灭了,大唐帝国的灭亡,应该说也就是黄巢给灭亡了的。
  黄巢也有诗歌传世,神州大地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剑侠有诗曰:
  黄巢咏菊花,眼前黄金甲。
  幼年思青帝,成人飞骏马。
  唐末举义兵,逐鹿满天下。
  攻破帝王都,长安且为家。
  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因为重阳节有赏菊花的习俗。菊花,古诗词里也称“黄花”,是长寿之花,又是凌寒不屈品格的象征,所以人们喜爱菊花,赞美菊花。
  三国曹操赐臣下钟繇菊花有诗曰:
  九月九日草木枯,菊花芬然枝枝秀。
  奉上一束敬钟繇,人生几何春光度。
  剑侠有诗曰:
  喜遇重阳菊开盛,碧水丹山雾蒙蒙。
  千朵万朵姿态异,清新高洁暗香动。
  袅袅婷婷生遐思,人间美景恍若梦。
  丝丝缕缕清香浮,隐隐现现觅芳踪。
  雅客已醉漫步来,诗意迷离咏春风。
  神鹰脚下踏金秋,萧杀阵阵进寒冬。
  初唐王勃有诗句曰: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哇!王勃看到门外满眼的菊花,不禁想到了隐逸超然的陶渊明。这个时候如果有人送了美酒过来,就真的就如陶渊明那样悠然自得了。
  百姓人间,简朴生活,美酒菊花,夫复何求?陶冶情操,漫步赏菊,心灵就会安然宁静,得意,失意,暂且可以放在耳后,想它干嘛?
  诗人孟浩然写《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写的真美,友人准备了鸡黍酒宴,诗人应邀去村庄做客。绿树掩映,青山如黛,好一番诗情画意。与朋友对饮而乐,谈谈农事,话话桑麻,此番情景,真的是要多惬意有多惬意。酒喝得酣畅淋漓,遂相约:重阳佳节,我还会来饮菊花酒!
  重阳来喝菊花酒,快意品尝香醇美。
  飒飒秋风送幽香,满院金黄且心醉。
  和友相会重阳节,把酒言欢,怎么能不让人心里向往?美死了。
  李清照有词曰: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李清照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绪。李清照与丈夫感情甚笃,琴瑟和谐。重阳佳节,一个人在东篱下赏菊饮酒,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倍感落寞。她不禁轻诗曰:人比菊花瘦啊!因相思而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据说李清照把这首词寄给赵明诚,他感动非常,竟然三日未眠,废寝忘食,遂和词以应。
  在所有的重阳诗词里,数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最富有乐观豪迈的气韵,词曰: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词写的豪气,写的壮观,战火纷飞,菊花吐蕊,傲然开放。秋风飒飒,天空高远,万里澄澈。无限秋色秋光,让人顿生旷达与豪迈之情。重阳菊花,芬芳满枝。携一缕菊香,装点九九重阳佳节。愿天下人健康长寿,幸福长久。毛泽东借用重阳的名义,借助于节日与景色抒情,感到胜利与喜悦是对自己过去所做的肯定,也对未来充满希望,对革命的胜利充满着希望,胜似春光也许包含着某种含义,剑侠是特别喜欢的,随和曰:
  四海动乱战火飞,黄菊傲放吐花蕊。
  西风飒飒云天远,秋光无限人心醉。
  顿生旷达豪迈情,漫步神州赏名卉。
  盛世康泰心里思,天下太平品滋味。
  话说在唐朝末年,在山东的鲁西南曹州(今山东菏泽)地方有一个盐商名叫黄宗旦,因为他是在舅舅周明耀家顶门的,故而也称周宗旦,因为他是盐商,家道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却也非一般农户可比,亲朋好友自然不少,都是求他的,这个周宗旦却也疏财仗义,很得乡里人赞赏。
  有诗曰:
  节逢重九在山东,湖光烟水雾蒙蒙。
  金秋红叶亦美景,宴会吟对菊花风。
  却说这一年,适逢九月九日重阳佳节,这周宗旦为了庆贺重阳佳节,约了几个当地的乡绅才子,漫步郊游,登高远望,也出出胸中的沉闷之气。
  这曹州地处平原,并无高山,但是历史久远,人文景观却也不少,也有很多汉代留下的烽火台称之为汉冢,很大的土堆,简直就像个大坟头,很远就能看见。
  站在烽火台上,远望城市村镇炊烟袅袅,近看庄稼已收,大地荒凉一片,却见黄河宛若玉带一条,自西向东而去,澎湃汹涌,却也壮观。轻风徐来,神清气爽,一群乡绅才子游兴大发,开心快乐自不必言讲,竟有人作诗道: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登高远望形神开,快活惬意知是谁?
  有人就喊道:“偷来的句子,不足为奇,却听我吟上一首。”
  黄河万里白云间,波澜壮阔大浪掀。
  贞观开元已故事,神州百姓苦熬煎。
  此诗一出,众人悄然,都不再说话,他随口道来,诗句虽说不精美,却说得是实情,如今的大唐帝国已经是朝政紊乱,天怒人怨,神州大地很多地方民不聊生,百姓都生活得很苦,这却也不假。
  话说这个曹州,老百姓都有种菊花的传统习俗,城里城外处处都是,到处是黄花眩目,清香沁肺,荡人心眩。如今是重阳佳节,对曹州人来说,却也是一个隆重的节日。赏赏菊花,喝喝菊花酒,读过书的人集聚在一起,风雅一番,互相吟上几首诗,作上几幅画,或者评点一二古人古事,真的是无上的享受,这曹州人暂且忘却烦恼先过节,沉侵在梦幻的菊乡馨城里。
  曹州济水蜿蜒九曲十八道弯,地理位置特殊,很有自己的特色。西是开封,东面接兖州,离孔子故里曲阜很近。是江苏和安徽交汇点,同时是连接河南、河北重要中转站。盐运漕运、瓷器丝绸、南方的茶经她运往北方,北方的马匹由它转至南方,平时里南北货运交融,整个城市熙熙攘攘,煞是热闹。
  诗曰:
  秋意浓烈重阳节,霜杀遍地枯黄叶。
  百花凋零香飘去,天气转冷感月夜。
  独有菊花傲群花,不畏寒气处处开。
  曹州最美乃金菊,观赏品味人人来。
  流连忘返不思归,天淡云轻享自在。
  诗情酒性多雅客,大雁飞过叫声哀。
  话说这周宗旦本当地农户,虽说给舅舅顶门,却兄弟亲朋众多,他很有经商头脑,看到盐利巨大,便和亲朋好友合起伙来贩盐,一来二去也积攒下家业,在当地也算是富足一方。
  大唐年间,盐业和铁业都属于官办,禁止百姓私人买卖,做这件事就和今天贩卖大烟的一样,要犯法的。人常说: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人们每天都离不了,自然需求量很大,利润自然很大,所以百姓冒险也愿意做这桩买卖。唐政府也知道盐的巨大利润,因此绝对不会放手到民间去经营,经营也一直是由官府来控制。
  唐末官府腐败,民不聊生,盗贼丛生,占山为王落草为寇者枚不胜举,唐政府岂容国家混乱,自然镇压剿除,随着各地战争的不断爆发,朝廷的盐用度也日益增长,能给朝廷带来巨大财政收入的盐价自然也是不断升高,百姓吃盐竟然艰难起来。
  在唐玄宗时期,盐价是十钱一斗;唐肃宗时是百钱一斗,官盐带来的巨额利润,国家就够用了,还不算其它行业,可见盐的利润当真是巨大无比,超过了其他所有税收。这时期的大唐朝廷每年能从官盐税中收入四十万缗。一千钱称缗,缗同贯,这四十万贯就是四亿钱。唐代宗大历末年盐的利润竟然涨到了六百万贯。一下子涨了十几倍。到了德宗时期,盐价更是一路飙升,每斗卖三百七十钱,比唐玄宗时期涨了三十七倍。这时候的盐已经是朝廷赋税中的重中之重,占了税收的一半。这皇宫里的日常用度,官员俸禄,军需军饷,都要依靠盐税,对盐税的依赖越来越重。正是因为这一点,朝廷严禁民间进行私盐交易,并且制定了各种酷罚刑法来禁止,以警告企图染指盐业的民众,如凡贩卖一斗之上的要处以杖刑,打的你皮开肉绽。贩卖超过一石盐的要处以死刑,直接砍头;同时朝廷还派出专门的人员四处巡查,冷酷打击,以断绝私盐贩卖。
  百姓为了生活,为了穿衣吃饭,为了混饱肚子,根本不会顾及自己生命,拼命也去冒险贩卖食盐,很明显,这就是和朝廷为敌作对,因此发生流血事件,甚至官民对抗杀戮,也就不足为奇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今都是一样的。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