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戏说鳌拜>第三十五回 施琅挥师取台湾 传奇故事在永春

第三十五回 施琅挥师取台湾 传奇故事在永春

作品名称:戏说鳌拜      作者:浪漫诗剑侠      发布时间:2012-12-02 19:09:10      字数:3863

    
  阳子道:“将军,你原来是郑成功的大将,又在福建跟郑成功打过仗,那么说,台湾的情况你一定很熟悉,皇上宣召你的时候,你说怎么说的。”
  施琅道:“卑职道:台湾孤悬海外,易守难攻台湾将士,也都是能征惯战的精兵,人数却也并不多,不到三万人,若要攻台,请皇上给施琅带兵权利,不要掣肘,带兵杀到台湾岛,一定成功。”
  阳子道:“将军要做统帅,一个人发号司令?”
  施琅道:“爵爷有所不知,要攻陷台湾,的确不容易,若不能统一行动,只怕很难。在下确有此想法,我想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突然进兵,机会来了,马上就出发攻取,若上报北京,来回几个月,就会坐失良机。目下,台湾的智囊军师陈永华已死,还有两个大将刘国轩和冯锡范,也骁勇善战,十分厉害,也是大大的劲敌,若不做准备,贸然出兵,胜算不大。”
  阳子道:“将军考虑的也是,皇上乃英明之主,也不会怪你说这些话的,你还说了什么?”
  施琅道:“皇上问我攻台方略,卑职回奏,台湾兵将不多,攻打台湾,必须双管齐下,首先利用郑经多疑的特点,使用离间计使他们内部君臣不和,若能让郑经杀了陈永华,那时陈永华还没有死。再杀了刘国轩和冯锡范,或者削了他们俩的兵权,我们再发兵攻打台湾,就事半功倍了。”
  阳子道:“说的很好呀。”
  施琅道:“最重要的还是水路进攻,北攻鸡笼港口,中攻台湾府,南面攻打狗港,只要一路成功,在岛上扎稳脚跟,台湾必定混乱,大队人马随后上去,进攻郑成功的王宫,必定势如破竹,台湾必得。”
  阳子道:“将军深谋远虑,考虑甚周,不愧是打海战的豪杰大将军,我阳子佩服,现在天下太平,只有郑逆霸占台湾,对抗王师,不可不剿,既然施琅大将军这么有信心,来日我阳子谏言皇上,请皇上派施大将军回归福建统兵,扫灭台湾,国家一统,成就将军安邦定国之举,却不知道将军满意否?”
  施琅大喜,起身行礼道:“如此多谢爵爷成全,有功之日,自当登门重谢。”
  阳子端茶,施琅告辞,索额图再和阳子闲聊几句,也告辞回府。
  话说阳子侍奉康熙皇帝,没事了就和他聊起了这个施琅,禀告皇帝施琅意欲攻台,实现国家统一,看样子信心十足。
  康熙皇帝道:“如今灭了三藩,朝廷肯定要灭台,绝对不会容许台湾再成为海外独立王国,逍遥自在,国家必须统一。这个施琅本事才能是有的,先前,三藩未平,我不可能让他进攻台湾,因此,将他闲置在北京城领一份俸禄养起来,有意让他一身劲没处使,这个人和郑成功家有血海深仇,急于报仇,也急于立功,我怕他回到福建,不听命令,随心所欲,轻举妄动,反而让台湾有了戒备,再打台湾就不容易了,因此,一直把他留在北京,磨磨他的性子。从前朕对施琅评价是粗鲁武夫,未尝学问,度量偏浅,恃功骄纵,目下已经改变看法了,认为此人才略夙优,有谋善断,是可用之才。”
  “原来如此。”阳子恍然大悟道,“皇上说得对,这个施琅若回到福建,肯定会有行动,操练水军,打造战船,肯定会弄得打草惊蛇。要打台湾,一定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神不知鬼不觉的,人人都以为朝廷不准备打太晚了,却突然出兵,大军攻台,一定打得台湾措手不及,势如破竹。”
  康熙皇帝岛道:“你倒聪明,用兵之道就是如此,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还有,遣将不如激将,我就是要施琅这个海上大将军,全身力气没地方使,闷他个半死,打掉他的傲气,等派他出去,一定可以运用谋略,奋不顾身,一战必胜。”
  皇上看看阳子道:“这个施琅一定找你了,却不知给你送了什么好礼物,你竟然来帮他说话。”
  阳子道:“我的皇上呀,连这件事情你都知道?是谁告的密?呵呵呵。不瞒皇上,施琅给我送了一只碗,端起来吃饭,战战兢兢的。”
  皇上道:“这却是为什么?”
  阳子道:“也不知他从哪里弄了一块破石头,车磨成一只碗,倒也清亮可爱,还刻有‘加官进爵’四个字,吃饭时,一不小心掉在地上,却不是可惜了。”
  皇上笑道:“你这家伙,收了人家一只玉碗,就来替人家说话,这可不应该呀。”
  阳子道:“这倒不是,我捧的是皇上给的金饭碗,他的碗算个屁,皇上既然这么说了,我回去就把碗给他退回去,我可不想落一个收受贿赂之名,很丢人的。”
  皇上笑道:“好了,我不说你了,既然收下了,就留着,我不怪你就是,谁让咱们俩是好朋友呢!你宣施琅觐见,我召见他就是。”
  阳子道:“好。”
  话说康熙皇帝召见福建提督靖海将军施琅,二人在书房里谈了一下午,谈的是什么,却也无人知道,随后,施琅开心回归寓所,第二天,他又捧着一个锦盒,前来子爵府感谢阳子。
  阳子请他落座,打开锦盒,却是一只大金碗,怕不有七八两重,上刻“公忠体国”“加官进爵”“钦赐一等子爵阳子”字样。
  施琅道:“感谢爵爷提携,皇上总算开金口了,随后卑职就要回福建,可以大干一番了,今来来和爵爷告辞,再送爵爷一件礼物,却是皇上令在下送的,这可不算是贿赂,皇上却也知道爵爷收了卑职一只碗,并无怪罪,爵爷真的是皇上的心腹亲信,真不枉也。”
  阳子大喜,收下礼物,再不多言,马上令下人安排酒席,他要给施琅送行,祝贺他马到成功,凯旋归来,加官进爵。
  施琅其人,字尊候,号琢公,明末清初著名将领,由于“背郑降清”,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分歧。
  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奉旨收复台湾,统帅福建舟师迅速攻取澎湖,尔后,利用有利的态势,主动、积极地招抚台湾郑氏集团,促使郑氏集团放弃抵抗而就抚。
  郑经接替郑成功后,由于内部陈永华(郑克臧岳父)和冯锡范(郑克塽岳父)发生内讧。病中的郑经把政务交由长子郑克臧处理,克臧聪明能干,做事井井有条,从来没有过失,也很受郑经的宠爱和信任。郑经病逝后,冯锡范毒死郑克臧,立十一岁的傀儡郑克塽为延平王。军师陈永华死后,冯锡范在岛上专横,贪赃枉法,大失人心。施琅上奏康熙皇帝,意欲全力攻台,统一全国,此举得到康熙皇帝大力支持,派他率兵攻取金厦新胜,预备“进攻澎湖,直捣台湾”,“四海归一,边民无患”。
  施琅督率水军由铜山出发,很快攻克了郑氏集团在澎湖的守军刘国轩部,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台湾。
  施琅其人,却也非同小可,是个传说中的奇人,永春民间流传着施琅四上百丈岩的生动传说。
  有一年,施琅母亲病重,施琅四处问药都未见功效。一日,他听说永春百丈岩马氏娘娘施药普济众生,甚是灵验,托嘱妻子照看好母亲,自己专程赶到百丈岩,其时天色已夜,当夜在百丈岩住宿,睡中入梦,他梦见马氏娘娘要他宽心,病十日内即可痊愈,正要问施什么药时,天亮了。他急忙披衣到寺堂焚香叩救赐药,一位和尚急匆匆走过来说:“敢问施主可是施琅大人?”施琅点头称是,和尚取出九包草药,教他如何煎制,顷刻间不见了。施琅急忙忙把药带回晋江,如法炮制,服过三贴药后,母亲病已有好转,再服三贴已能下床,最后服完三贴,母病即已痊愈,一家人十分欢喜,皆称马氏仙药灵验,这也是施琅孝心感动天神,赐药让他尽孝。
  施母病好之后,叫儿子要抽时间专程到百丈岩道谢。因当时操练水师繁忙,一拖就是半年。一个暑天中午,施琅躺在屋后龙眼树下乘凉,不知不觉睡着了,并且作了一个梦,梦中的人事物醒来仍然记得清清楚楚。第二天,他带领几个弟兄,依梦所指,风尘仆仆来到永春,询问有没有一座雪山岩,那里是不是火山口,当得到肯定答复时,他十分惊讶,同梦里所说完全吻合。于是他请人在雪山处查找一块火成岩石,其状其貌均按梦中所述,找了三天三夜,终于在山顶上的一个槽里找到它,同他梦中所见一模一样。可是,这么大的石头怎么搬动呢?他请来能工巧匠,用木框架好,下山用推,上山用拉。说来奇怪,几吨重的石头像听从人意似的,下坡滚动从不出轨,上坡时忽然变得轻如羽毛,只要几个人拉便可顺利登山。这块石头搬动了三天三夜,终于依梦所托登上百丈岩寺。中午时分,石头不偏不倚下落在马氏庙前,随后下了一阵西北雨,将石头清洗得干干净净,民工们像洗了一个淋水澡,不断地欢呼雀跃着。一会儿,雨停了,大家这才看清这块巨石底部大,顶部小,像一台蜡烛。忽然间,石顶金光闪闪,任凭风吹雨打都不会熄灭。后来人们把巨石叫向天烛,也叫神烛!就是现在,那向天烛仍然巍然耸立,金光闪烁,成了百丈岩的一处胜景。
  康熙皇帝要施琅统率水师收复台湾。临战前,施琅又来到百丈岩,当他登上山腰时,猛地看见一只梅花鹿匆匆向他跑来,四下一望也没人追赶。梅花鹿在他身边绕了三圈后,一会儿就不见了。施琅看见一块玉石出现,就捡在手中,梅花鹿出现了,又过来围着他绕行三圈,随后沿山上跑了,一会儿就不见了。施琅拿起玉石一看,只见眼上穿着一条红线,似乎可以佩带,正面写一个“海”字,背面写一个“施”字,他把玉石揣在怀里,一再揣摸仍不解其意。登上马氏庙,烧了三柱香,抽了三回签,仍然不得其解,只见一位和尚告诉他:“海战时一定要佩带它”。一天,水师云集海上,一声炮响,千船竞发,向着台湾岛进军。施琅不忘把玉石挂在脖子上,紧贴怀里。邻近台湾岛时,郑军万炮齐轰、万箭齐发,海面火光冲天,此时突然海浪冲天,海水漫进船舱。施琅一面沉着指挥作战,一面亲自烧了三柱香放在船头,忽听“咣啷”一声佩戴的玉石坠地,施琅突然明白过来,捧起玉石,高高地举起狠狠地往水中一掷。说来奇怪,玉石落水,马上风平浪静。海浪平息,海水碧波荡漾,施琅大喜,当下水师们一鼓作气,冲杀过去,登上海岸,打得郑军落花流水,最后郑军全军覆灭,施琅收复了台湾,又一次统一了祖国。后来,有人说那梅花鹿是马氏娘娘变的,玉石是镇海石,也是镇妖石。
  收复台湾后,施琅向康熙皇帝缴旨并受到嘉赏。回晋江后,他专程来到百丈岩叩谢,并即兴题写了一首诗《咏百丈岩》:
  一峰高出插青天,百丈崔巍烛样传;
  真个凌云为咫尺,不知何代隐三仙。
  登临已是虚空上,潦倒无非秀佛前。
  谢得苏君能醉客,指看桑梓数峰悬。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