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第二章:玉皇山览胜
作品名称:圆梦 作者:李卢芹 发布时间:2013-01-03 22:55:37 字数:5146
从那次唱歌后,他们四人的交往频繁起来,几乎每个星期都要相约出去玩一次,有时去唱歌,有时去爬坡。
一个星期天,杨志刚邀请大家到他家乡去登攀玉皇山,正好梅娟的大妹妹梅花来看姐姐,大家邀她一块去。
梅花比起姐姐毫不逊色,高鼻小口,圆圆的脸蛋不羞自红,柳眉凤目,含着几分羞涩,几分泼辣。个头比姐姐稍高一点儿,她穿着一袭乳黄色连衣裙,微风吹拂,犹如彩蝶翻飞,妩媚动人。
潘高峰张大眼睛惊喜地说:“哇呀!这哪里是咱山里姑娘,分明昭君再世呀!”
说得梅花很不好意思,低着头羞红着脸说:“我穿我姐姐的裙子,她非让我穿不可。”
又望一眼肖雪说:“雪姐才漂亮哩,我没有雪姐好看。”
肖雪今天穿着一袭淡绿色中长喇叭裙,肉色裤袜裹着她修长的玉腿,再配上一顶白色太阳帽,分外洒脱飘逸。潘高峰望她一眼,爱羡地向她飞了一个响指。
梅娟今天打扮得格外美丽。半高跟黑皮凉鞋,白底黑花的套裙配上一顶黑色太阳帽,显得清雅靓丽。
他们搭上去玉皇山的大班车,不一会儿就出了县城,盘旋在九曲十八湾的山间公路上。两边山坡上开满各种颜色的山花儿,清新的空气透着凉意直透心底,使人神清气爽。
一路上她们又说又唱,引得车上旅客频频向她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汽车在欢声笑浪中一会儿钻入冒着白雾的云中,一会儿飞向潺潺流水的山涧。肖雪情不自禁,轻声吟道:
举目青山翠,车在云中旋。
才飞山之巅,又落溪水间。
大家听后“啪啪”齐声鼓掌。高峰兴奋地说:“哇!肖雪,你会作诗,我和志刚计划合出一本诗集,想凑够三百首,真想不到啊,那我们三人合著吧。梅娟,你呢?也加入吧,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诗社了。”
梅娟红着脸说:“我不会,生就没有天赋,长大了没条件受家庭熏陶。肖雪有出诗集的打算,正好,你们合伙出吧,我虽然不会,但大力支持。”
杨志刚说:“今天我们的友情又升华了,好,太好了!”
潘高峰说:“志刚已写好一部长篇小说‘山里人家’,是写改革开放后他们山里人如何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的故事。年轻少壮的人在铁柱带领下,组织建筑队到城里挣钱。年老的和妇女们留守家园,在铁柱媳妇巧云带领下,成立互助组,相帮相扶,不但种好庄稼,还组成副业队养猪养鸡上山挖药,集资修成一条长十余公里的山路。整个小说充满浓浓乡情和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浓烈气氛,令人鼓舞。”
肖雪和梅娟都睁大好奇的眼睛问志刚:“真的呀?怎没听你说起过?”
志刚腼腆地说:“很不成熟,我还要修改。再说现在也没钱出。”
高峰说:“肖雪既已有诗,志刚,我们也得有,让我想想。”
望着空中紧追的太阳,也吟出一首诗:
群山丽日照,车在枝上飞。
才与日碰首,后边溪流推。
大家又鼓一回掌,梅娟用目光示意志刚,意思是让他也露一手。
在近期不断的交往中,她对志刚情有独钟。
高峰呢?对肖雪喜爱有加。
尤其是那次在大街上,高峰耍的那个小阴谋,四个人双双像接吻似的面碰面,自然而然地,各自都暗暗有了心仪的人。 ?志刚看梅娟向他示意,笑笑说:“大家都有了,我也凑合一首吧。”稍一思考,念到:
鸟鸣林中树,山花窗外红。
车里佳人笑,歌穿万山重。
大家又鼓掌庆贺,梅娟敬慕地望着心上人,面带得意。
梅花不甘示弱,说:“我不会写诗,我会唱歌,我给你们唱首我们家乡的歌吧。”
潘高峰和杨志刚都说:“好啊,想不到梅花姑娘这么开通,唱吧。”
梅花唱了一首民间小调:“哟嗨嗨,哟嗨嗨,小妞妞放牛在山岗上,娘在家里做衣裳,做个花兜肚我带上。
哟嗨嗨,哟嗨嗨,我娘生了个带把把,脱下花兜肚他带上。可怜我小妞妞,放牛没衣裳。哟嗨嗨,哟嗨嗨,哟嗨嗨!” ?她唱得清脆僚亮,婉转凄惨,使人忍不住想掉眼泪。一时间,大家忘记为她鼓掌。
突然,从汽车后座传来一声高呼:“好!太棒了!”
大家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年轻小伙子眉清目秀,浓眉大眼十分精神,站起来往前走。他来到梅花身边说:“小姐,我叫李双喜,家住县城,是搞医药批发的。你叫什么名字,认识一下吧?”
梅花不好意地羞红了脸,举目望着姐姐,向姐姐请示。
梅娟说:“认识一下又有何妨,她是我妹妹梅花。我们去玉皇山,你到哪里去?”
小伙子说:“我去毛河送药,与你们同路。这样吧,我把药送到,和你们一块上玉皇山好么?”
梅娟说:“可以。”
这时梅花身边坐着的中年妇女要下车,李双喜正好坐在梅花身边,他不停地偷眼望着梅花。
车上还有一个老头是毛河椿树沟人,听到梅花的歌唱也来了兴致,说:“我也会唱民歌,我唱一个红军歌吧。”
说罢不等鼓掌就唱:“十冬腊月北风吼哟,小地主逼我当壮丁哟,当壮丁为的啥,为他保家园哟。不给钱不给粮,老婆孩子饿断肠哟!
春雷一声平地吼哟,来了红军罗梦刚哟,教咱穷人闹翻身哟,闹翻身为的啥?从此不再当骡马哟!亲人罗梦刚哟!代表共产党哟!共产党哟嗨!”
他唱得粗狂奔放,感情饱满。他唱了个开头,杨志刚也跟着唱。唱完了,车上的人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久久不息。
肖雪没有想到山沟里的人还这么有文化韵味,这么可亲可爱,心情非常激动。她问老头,罗梦刚是谁,你能这样动情地唱他。老人回答说:“罗梦刚是从前在我们那一代打土豪的红军,我们那里老少都会唱。”
杨志刚补充说:“罗梦刚是1946年随李先念、郑位山中原突围时受伤的河南军分区参谋长,在后方医院疗伤未来得及转移,被敌人重重包围。他带领一百多号伤病员转战在我们毛河大山里,帮助当地农民打土豪分田地,传授革命道理。后来他走了,我们毛河人怀念他就编唱这首歌,一直流传到现在。”
“哦!”肖雪点点头若有所思。
十一点半,汽车到达毛河街,老头下了车,李双喜也下车飞快地把两三件货给几家药室送去,又上车随他们一行到杨家岭去。汽车又行驶大约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村路口停下。
大家下车站在路边纷纷举目四顾,只见离车路不远靠山坡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被层层树阴遮挡,房顶上有缕缕炊烟在空中飘散。
杨志刚说:“这就是杨家岭我可爱的家乡。”
说着双手握成筒状放在嘴边,对着大山“喔嗬嗬!”悠长深远地长吼一声,才带头往村里走去。
潘高峰也学着他的样子对着大山长吼两声。大家随志刚走上一条通往村子的宽畅乡间小路,对大家说:“这就是我们村妇女们修的路,这后边沟很深,这路一直通到沟里。”
大家纷纷赞叹不己。走了一段,就到了杨志刚家。
这是一个靠山坡的农家大院,院子里有桃树、梨树、核桃树。树上有累累硕果压得树枝儿低垂着头,一不小心就会碰住头。高大的土坯房被浓荫遮蔽,人到了这里凉丝丝的十分舒服。
杨志刚的爸爸妈妈看到儿子带回这么多城里人,忙前忙后招呼客人。
杨志刚的两个妹妹志萍、志娟,被妈妈指派着买这买那,忙个不停。
村里的人们没见过这么洋气的城里人,纷纷前来观看,院里院外围进许多人。有的邻居还帮着杨志刚的妈妈做饭。潘高峰在院子里拿着相机到处拍照,许多小孩前后跟着看稀奇。
有一个大婶拉一拉杨志刚妈妈的衣袖,悄声问:“这么多漂亮妞,哪一个是你们志刚媳妇?”
杨志刚妈妈也不知道,向屋里的儿子招一招手,杨志刚忙出来问:“妈,啥事?”
杨志刚妈妈问:“哪个是你媳妇儿?”
杨志刚不好意思地说:“我也不知道。”
他妈妈用手点一下他头说:“混账,哪个是你媳妇都不知道?说!到底哪个是?”
杨志刚望着梅娟支唔着说:“大概,大概穿白底黑花裙子的那个吧。”
他妈妈殷切地望着他眼睛说:“到底哪个?说清楚了!”
杨志刚说:“还没正式向人家求婚嘛。”
杨志刚妈妈说:“你快点求,我可急着抱孙子!”
吃过饭,大家要上玉皇山,杨志刚大妹妹志萍,用竹筒装上毛河高梁酒,又带上干粮,就带他们出发了。
翻过红军岭,过了茄子河,踏着山间小路穿行在云海苍茫的林海里,只见满山的枫叶树红黄辉映,煞是壮观。还有一阵阵山花的香气扑来,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夏日的骄阳透过厚厚的树叶儿洒在人们身上,不但不觉得热,感觉暖洋洋的挺舒服。杨志刚一路上都在为她们讲解着美丽的传说、神话故事。他指着一个山洞说:“这个洞叫红军洞,就是当年罗梦刚带领红军支队住过的山洞。其实就是国共合作时期改编的新四军,由于当时群众对他们不了解,他们就给老乡们讲他们是当年的红军,所以老乡们都习惯地称他们为红军。”
走到一条小河边,杨志刚指着那条河说:“看到了吗?这条河叫胭脂河,在过去是红色的,具说是被胭脂染红的。
这条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明朝末年玉皇山顶有一个琉璃庙,庙旁有一盘石碾,一个美貌姑娘来碾米,被住持智能掳到庙里蹂躏,关在地窨不让回家。日久天长他玩厌了,想再换一个,就放出话说,琉璃庙的碾盘,一斗谷子比别处能多碾二升米。逗引得方圆百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都来碾米,凡稍有姿色的妇女,都被庙里的和尚掳去,关在地窨里供他们玩弄。货郎们担的胭脂粉啊膏啊,到这里总被和尚们一抢而光,供这些妇女们使用。她们每日的洗脸水,倒在庙外小河里,把河水染红。
一天,康熙微服私访,从货郎提供的情况判断,这事可能与庙里和尚有关,装扮成货郎,担着梳子、脂粉到琉璃庙去卖。果然,梳子、脂粉被和尚们一抢而光。第二天,他带着官兵在庙的四周埋伏,庙里的和尚在讨价还价时被擒获,失踪的妇女获救回家,随后又一把火烧了琉璃庙,胭脂河就是从那时得名的。”
说着过了胭脂河,开始上玉皇山了,小径边树木茂密的枝叶不时地抽打在人们脸上。杨志刚和李双喜走在前边,分藤拽葛为大家开路,李双喜还不时地跑到梅花身边,对她殷勤照顾。
潘高峰则拿着相机像个战地记者不停地拍照。
志萍跑前跑后照顾肖雪、梅娟和梅花。
梅娟说:“你不用管我和梅花,我们从小长在山里,走山路如同平地。”
经过一个多小时攀登,终于到达玉皇山最高峰——玉皇顶。只见玉皇阁雄伟壮观矗立在玉皇顶上。举目四顾,云海茫茫松林涛涛犹如波涛浪涌。群峰间冒出腾腾白雾袅袅上升,就像要把她们所处的玉皇阁冉冉托起,她们置身此地真好比瑶台仙宫一般,奇妙无比。肖雪望着这一片神奇景象,心飘飘地就像醉了一般,呻吟着说:“妈呀,我感觉我快要成仙了。”
高峰拍拍她肩膀道:“壮观吧,呆在城里哪能领略到大山的雄伟,以后我们还要来。”
杨志刚说:“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天上有九个太阳,把地上的树木庄稼都烤干,人也快被烤死完了。杨二郎的父母也被烤死,为给父母报仇,天天练本领,本领练成了,就去追赶太阳,想把太阳逮住压到山下。眼看快撵上了,太阳狡猾,躲到山背后去了。他追到山背后,太阳又躲到另一个山头上去了。他又追到另一个山头,太阳又到了另一个山头,这样追来追去把他累得半死也追不上,他一气之下拿个神鞭把大山往海里赶。山神爷看到十分气愤,因为山上有许多名贵药材能为百姓医病,怎能往海里赶呢?就到天庭向玉皇大帝告状,玉皇大帝亲自下界阻止杨二郎赶山。他一到下界,只见卢县山高耸入云,山上奇花异草,十分美丽,可是杨二郎却把山往海里赶,眼看整个山都要被赶到海里去了,来不及阻止,使出法术把卢县山定住,卢县山被保住了。人们为纪念玉皇恩德,就把这座山叫玉皇山,并在山顶上建起这玉皇阁以示纪念。不过,原阁早已坍塌,这个玉皇阁是后建的。
杨二郎赶不动山,无奈就继续追赶太阳。一个白胡子老头看他追得辛苦,递给他一根扁担,他拿起扁担往肩上一放,身体“呼”地一下,长得和天一般高。他就用这根扁担挑起两座山,追赶太阳。追上一个,用大山压住一个,追上一个,用大山压住一个,最后只剩下一个,他累死了。因此现在天上就这一个太阳,为大家送来光明和温暖。”
肖雪说:“美丽的传说,神奇的传说,我要记录下来,以后兴许用得着。”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起来。记完了,遥望苍山想写首诗。大家都围着她等她写出诗来好欣赏。肖雪想了想在笔记本上写道:
远眺苍山巍,近观烟云飞。
美传传万代,景美不思归。
写完觉得心中的感受没有写尽,用笔涂掉,潘高峰说:“别涂,回去慢慢修改,好诗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让我拍下这美景作记忆,回去咱对照着慢慢构思。”
说着已对着群山“啪啪”拍了几张照,又对大家说:“快,大家站好,留住这美好的瞬间。”
“啪啪”为大家连拍几个境头。
一阵兴奋过后,大家都感到累了,李双喜从他背着的大黄挎包里拿出一沓药品广告纸分给大家,让坐下来休息,又拿出饮料让大家喝。
志萍拿出油炸豆腐干和毛河烧酒,分给各位解渴充饥。大家望着黄橙橙油亮亮的豆腐干,食欲大发,争而食之。
肖雪说:“志萍,这东西香喷喷咸津津的,很好吃。你怎么想起拿这个。”
志萍说:“我们山里人上坡都拿这个,稀松平常的事。”
梅花说:“我们家乡也这样,顶饥又好吃。”
肖雪点点头:“哦,这是一道小吃,到城里去卖一定能卖好价钱。”
大家一边吃着,杨志刚指着玉皇阁南麓的一个平台对大家说:“那就是琉璃庙遗址,当年李自成举兵造反,被官兵打败,退归这里休整,曾在此练兵,那儿还能找到当年修石头房的遗迹。”
肖雪说:“啊呀,你们毛河故事真多,可真是一块神奇的圣地,山美、水美,美传多,可惜没有好好开发。”
杨志刚说:“以后会开发的,等开发了我再带你们来这里玩。”
看看天色不早,大家怕天黑看不见路,整装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