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作品名称:残局 作者:孙朝国 发布时间:2025-08-08 05:50:47 字数:6479
一百二十七
多年前,那是一个春日正盛、万物蓬勃生长的时节,改革的春风如同灵动的精灵,轻盈地掠过广袤大地,所到之处,皆是生机与希望。村子里那原本沉寂的空气,也被这股春风搅动得热烈起来,处处洋溢着新的发展气息。田间地头,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外面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神中满是憧憬与期待。
我,当时正值壮年,身形挺拔如松,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和敢为人先的锐气。在这股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我凭借着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见识、智慧,以及那股敢闯敢拼的勇气,在村民们信任的目光中,当上了村干部。那时的我,心中怀揣着一个炽热的梦想,一心想要带领大家摆脱贫困,改变村子里那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富足、幸福的好日子。
村口那棵古老的大槐树下,常常聚集着村民们。老陈头,这位和蔼可亲、阅历丰富的老人,总是喜欢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摇着一把破旧的蒲扇,饶有兴趣地听大家聊天。这一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我正好路过这里,老陈头看到我,眼睛一亮,笑着招呼道:“幺六啊,过来坐坐,跟大伙唠唠,你当上村干部后,打算怎么带着大家致富啊?”
我笑着走上前,在石凳上坐下,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兴奋地说:“陈伯,还有各位乡亲们,我看准了机会,改革开放就是咱们村子发展的好时机。我打算四处奔走,考察市场,寻找适合咱们村子里发展的项目。咱们村里有不少闲置的劳动力,要是能办个厂子,让大家都有活干,有钱赚,那村子的经济不就能好起来了吗?”
老陈头听了,眼睛里闪烁着惊喜的光芒,竖起大拇指,赞许道:“幺六,你可真有魄力!那你是打算办个什么厂子呢?”
我微微思考了一下,认真地说:“经过一番考察和思考,我决定带领大家搞副业,开办一个小型的砖厂。咱们村子周边有不少荒地,可以用来取土制砖,而且离附近的城镇也不算远,运输也方便。只要咱们把砖的质量搞好,肯定不愁卖不出去。”
老陈头皱了皱眉头,有些担忧地问:“幺六,这办砖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从选址、建厂到招聘工人、采购设备,每一个环节都得操心,你能应付得来吗?”
我坚定地看着老陈头,说:“陈伯,我知道困难重重,但这是村子里脱贫致富的希望,我不能放弃。我已经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哪怕再难,我也要带着大家闯出一条路来。”
说干就干,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战士,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砖厂的筹备工作中。选址的时候,我顶着炎炎烈日,在村子周边四处奔走。脚下的土地被晒得滚烫,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火炭上,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湿透了我的衣衫。但我没有丝毫退缩,仔细地勘察着每一块土地的地质情况,考虑着取土的便利性和运输的成本。
建厂的日子里,我更是天天泡在工地上。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时,我就已经来到了工地,和工人们一起搬运砖块、搅拌水泥。中午,烈日高悬,烤得大地发烫,我也顾不上休息,在工地上来回巡视,监督施工进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问题。晚上,当别人都早已进入梦乡时,我还在办公室里研究施工图纸,规划着第二天的施工计划。那段时间,我天天累得腰酸背痛,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但一想到以后村子能变好,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砖厂终于建成了。那是一座崭新的厂房,高大的烟囱矗立在村子的一角,仿佛在向人们宣告着新的希望。厂房里,机器设备整齐排列,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工人们穿着崭新的工作服,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神情。
砖厂建成后,我更是日夜守在厂里,仿佛这里就是我的战场。清晨,当第一声鸡鸣响起时,我就已经来到了厂里,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白天,我在车间里来回穿梭,监督工人们的生产操作,对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严格把关。我对工人们说:“大家加把劲,咱们一定要把砖的质量搞好,这样才能打开市场,卖出好价钱。咱们村子的未来,可就指望这砖厂了。”
工人们都齐声回答:“老六爷,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我们跟着您,有盼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砖厂的生产逐渐走上了正轨。一车车质量上乘的红砖从砖厂运出,运往附近的城镇,为村子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砖厂的生意越来越好,产品供不应求。村里的经济也逐渐有了起色,一栋栋新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村里的道路也变得宽敞平坦。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在村子里悠闲地散步,谈论着生活的变化。大家对老六爷充满了感激和敬佩,仿佛我就是他们心中的英雄。
有一次,村里的一位老人拉着我的手,那双手粗糙而又温暖,他激动地说:“老六啊,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带着大家搞砖厂,我们哪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啊。你真是我们村的大恩人!以后啊,你要是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们全村人都听你的。”
我笑着拍了拍老人的手,说:“大爷,您别这么说,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一个人本事再大,也干不成这么大的事。只要大家能过上好日子,我老六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改革的浪潮中也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一些守旧的思想。村子里有几个守旧的老人,他们思想僵化,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抵触情绪。他们总是觉得,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不能改变,搞副业、办厂子这种事情,就是离经叛道,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一天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口,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村口那棵古老的大槐树下,几个守旧的老人聚集在一起,他们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中透着一种固执和不满。其中一个身材瘦小、头发花白的老人,皱着眉头,气呼呼地说:“老六这搞的什么砖厂,这不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吗?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必须坚决打击!咱们可不能让他这么胡来,不然咱们村子可就乱了套了。”
另一个身材高大、满脸横肉的老人,用力地一拍大腿,附和道:“就是,他只想着自己发财,不顾集体利益。咱们辛辛苦苦攒下的这点家底,可不能让他给败光了。咱们得想个办法,阻止他继续搞下去。”
于是,这几个老人经过一番商量,决定向上级部门告状。他们写了一封举报信,信中言辞激烈地指责我搞资本主义,开砖厂是为了自己谋私利,不顾集体利益,把村子带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很快,上级派来了工作组,对砖厂进行了调查。工作组的人一到村里,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村民们议论纷纷,有的担心砖厂会被关停,有的则为我感到不平。
工作组的人一到村里,就把我叫到了村委会。村委会的办公室里,气氛异常压抑。一个身材挺拔、面容严肃的工作组人员,坐在办公桌后面,眼神犀利地看着我,严肃地说:“老六,有人举报你搞资本主义,开砖厂是为了自己谋私利,这是怎么回事?你要如实交代。”
我心中一紧,但脸上依然保持着镇定。我深吸一口气,诚恳地说:“同志,我办砖厂是为了带领大家致富,改变村子里贫穷落后的面貌。从筹备到建设,再到生产,每一个环节我都亲力亲为,没有拿过村里一分钱的私利。砖厂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了村子的建设和村民的福利上。我们可以查账,一切都很清楚。”
工作组的人听了,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继续追问:“那你说说,你办砖厂有没有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准?有没有按照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办?”
我犹豫了一下,说:“当时情况紧急,我想着先干起来,等有了成绩再向上级汇报。而且,我觉得这是为村民谋福利的好事,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工作组的人皱了皱眉头,说:“老六,你这可是违反了规定。不管你的出发点是好是坏,没有经过批准就擅自办厂,这就是不对的。现在,我们要对砖厂进行全面调查,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砖厂要暂停生产。”
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仿佛掉进了冰窖里。我焦急地说:“同志,砖厂一旦停产,不仅会影响村子的经济收入,还会让很多村民失去工作。这对村子的打击太大了,能不能通融一下?”
工作组的人摇了摇头,坚定地说:“这是规定,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在调查清楚之前,谁也不能擅自做主。你先回去吧,等待调查结果。”
我失落地走出村委会,望着村子里那熟悉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担忧。我不知道这次调查结果会如何,砖厂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村子的未来,会不会因为这次调查而再次陷入困境?而那几个举报我的老人,他们又会在这场风波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一切,都笼罩在了一层神秘的迷雾之中……
昏暗的村委会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老六爷,这位在村子里德高望重、一辈子都为了村子发展操碎了心的老人,此刻正满脸焦急与委屈,额头上青筋暴起,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恳切与无奈,他急切地对着坐在对面的工作组领导解释道:“领导,我这是为了村子里的发展,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啊。您想想,咱们村以前多穷啊,那真是穷得叮当响,大家连饭都吃不饱,孩子们饿得哇哇大哭,老人们瘦得皮包骨头,我看着心里就像刀割一样难受啊。”
老六爷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想要把过去村子里的穷苦模样生动地展现在领导面前。“我开砖厂,就是想让大家都有活干,有钱赚。您看,这砖厂从选址到建设,我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工人们一起搬砖、和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每一块砖都凝聚着我的心血啊。而且,这砖厂是集体的,赚的钱也都用在村子的建设上了。您瞧瞧,咱们村新修的道路,新建的学校,还有给老人们发的福利,哪一样不是靠砖厂的钱啊。我老六可没拿一分钱的好处,我图啥啊,不就是图咱们村能富起来,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吗?”
然而,工作组的人却根本不听他的解释。其中一个领导,身材高大威严,面色冷峻如霜,他猛地一拍桌子,“砰”的一声巨响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回荡,震得桌上的茶杯都微微颤抖。领导大声说道:“你不要狡辩了,事实摆在眼前。你这砖厂必须马上关停,这是上面的指示,没有商量的余地。”
老六爷听到这话,心中仿佛被重锤狠狠击中,悲愤和无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的脸涨得通红,双眼圆睁,眼中满是愤怒和不解,他大声说:“领导,我不明白,我一心为了村子,为了大家,为什么会落得这样的下场?您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关停砖厂啊!这砖厂就像是我的孩子,是我带着大家一点点把它养大的,它承载着咱们村子的希望啊。您就这么轻易地把它关停了,让大家的努力都白费了,让村子的未来又陷入了迷茫,您于心何忍啊!”
可工作组的人却像冷酷的机器,根本不理会他的哭诉和哀求。他们面无表情地站起身来,开始下达关停砖厂的命令。很快,一群人冲进砖厂,强行拉下了电闸,机器的轰鸣声戛然而止,原本热闹繁忙的砖厂瞬间变得死寂沉沉。工人们无奈地放下手中的工具,眼中满是失落和迷茫。
老六爷看着自己辛苦建起来的砖厂被关闭,心中的痛苦无法言表。他感觉自己的世界瞬间崩塌了,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化为了泡影。他呆呆地站在砖厂门口,望着那冷冷清清的厂房,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那些曾经对他感恩戴德的村民们,此时也仿佛被一阵怪风刮昏了头脑,纷纷倒戈,对他指指点点,说他的不是。村口的大树下,几个村民围在一起,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一个身材瘦小、尖嘴猴腮的村民撇着嘴说:“老六啊,你这次可闯大祸了,好好的砖厂被你搞砸了。咱们村本来指望这砖厂能带着大家发财呢,这下好了,全完了。你当初就不该瞎折腾,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好吗?”
另一个身材肥胖、满脸横肉的村民也跟着附和道:“就是,还以为你能带着我们致富呢,结果弄成这样。你看看现在,大家都没活干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你老六就是咱们村的罪人。”
老六爷听到这些话,感到无比的心寒。他觉得自己的一片真心被践踏了,自己为了村子付出了那么多,到头来却落得这样的下场。他拖着沉重的步伐,失魂落魄地回到家,把自己关在屋里,几天几夜不吃不喝。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昏暗的灯光摇曳不定,仿佛也在为老六爷的遭遇而叹息。老伴坐在床边,看着老六爷憔悴的面容,心疼得眼泪止不住地流。她着急地劝他:“老六,你别这样,身体要紧啊。事情已经这样了,咱们再想办法。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老六爷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声音沙哑地说:“我老六一心为村子,没想到却落得这样的下场。我对不起大家啊……我本以为能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没想到却把事情搞砸了。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乡亲们啊。”
但老六爷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骨子里那股倔强和坚韧的劲儿,就像深埋在地下的火种,即使被暂时的黑暗掩盖,也依然有着燃烧的潜力。他依然坚信,搞副业是村子里发展的必经之路。他等待着时机,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带领大家走上致富的道路。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老六爷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他对老伴说:“你放心,我不会一直这样消沉下去的。总有一天,我会让大家明白,我老六做得是对的。我相信,只要咱们不放弃,村子总会有希望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分田到户的政策下来了。这个消息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给沉寂已久的村子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老六爷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他激动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双手不停地颤抖着,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他兴奋地对老伴说:“老婆子,这下好了,分田到户了,咱们村又有希望了。这是国家给咱们的好政策啊,咱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我一定要重新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让那些曾经误解我的人都看看,我老六的眼光是不会错的。”
老六爷说干就干,他立刻开始在村子里奔走,向大家宣传分田到户的好处,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到生产中去。他挨家挨户地走访,和村民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在他的努力下,村子里渐渐有了一股积极向上的氛围。
然而,命运却再次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村子里有一些不法分子,他们就像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时刻准备着出来兴风作浪。他们看到分田到户后,村子里的一些集体财产暂时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便打起了集体财产的主意。他们想要瓜分村里的仓库、农机具等集体财产,把这些属于大家的东西据为己有。
老六爷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感觉自己的心就像被放在油锅里煎一样,难受极了。他立刻召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村民,在村委会里商量对策。
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严肃。老六爷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愤怒。他严肃地说:“各位,咱们村里的集体财产是大家多年的积累,是咱们共同的财富,是咱们村子发展的基础啊。不能就这样被少数人私分。咱们得想办法保护起来,不能让这些不法分子得逞。”
一个身材魁梧、面容憨厚的村民皱着眉头说:“老六爷,您说得对。可那些不法分子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都是些心狠手辣的人,咱们该怎么办?咱们要是和他们硬碰硬,会不会吃亏啊?”
另一个年轻气盛、眼神中透露出不服输劲头的村民握紧拳头说:“怕什么,咱们不能让他们欺负到头上来。大不了和他们拼了,咱们这么多人,还怕他们不成。”
老六爷沉思了片刻,然后坚定地说:“咱们不能冲动,冲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咱们组织一些人,日夜守在仓库门口,不能让他们得逞。我就不信,他们还能无法无天了。咱们要和他们斗智斗勇,用法律和道理来保护咱们的集体财产。”
于是,他们组织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村民,日夜守在仓库门口。白天,他们顶着炎炎烈日,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夜晚,他们忍受着蚊虫的叮咬,困意不断地袭来,但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那些不法分子见老六爷如此坚决,便对他怀恨在心。他们觉得老六爷就是他们发财路上的绊脚石,必须除掉。于是,他们开始暗中策划阴谋,想要报复老六爷。
有一天晚上,月亮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几个不法分子勾结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趁着夜色悄悄地来到了仓库。他们个个手持棍棒,脸上露出凶狠的表情,脚步轻盈得像猫一样,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老六爷独自守在仓库门口,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精神矍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他听到有动静,立刻警惕起来,心脏也“砰砰”地加速跳动。他大声喊道:“谁?出来!”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一阵沉默。老六爷握紧了手中的木棍,一步一步地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他的脚步沉稳而坚定,心中虽然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对正义的坚守。就在这时,从黑暗中突然窜出几个黑影,他们挥舞着棍棒,向老六爷扑来。老六爷会遭遇怎样的危险?他又能否成功保护集体财产呢?村子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一切,都笼罩在了一层神秘的迷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