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家乡里的最后眷念
作品名称:那时芳华 作者:溶月 发布时间:2025-05-26 07:45:25 字数:3030
在老家身患重病的父亲正躺在医院里,病榻上的父亲已到了弥留之际。枯槁的身躯深陷在雪白的被褥里,嶙峋的手背上插着输液的针管,氧气面罩下传来微弱的喘息声。床头的心电监护仪不时发出刺耳的警报,在寂静的病房里显得格外揪心。
母亲佝偻着身子守在床前,浮肿的双眼布满血丝,却仍死死攥着父亲的手,仿佛这样就能拽住那即将消散的生命。她粗糙的指节轻轻摩挲着父亲手背上突起的青筋,泪水在皱纹间蜿蜒成河,将枕套浸出深深浅浅的泪痕。
自从向东父亲被送进医院,主治医生就悄悄告诉他们患者癌细胞已经扩散让家里准备后事。父亲却固执地不许惊动在部队的向东,总念叨着“别耽误孩子正事”。
直到近两天父亲突然昏迷,母亲才颤抖着去邮局发了加急电报,等待向东回来。
母亲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清晰地对父亲说:“老伴儿啊,我没有听你话,还是给儿子发去了电报。你都这样了,我希望你们父子二人能见最后一面,你要撑住,等向东回来啊!”她抬手擦拭着眼泪。
在遥远的抗洪一线,抢险工作还没有结束,向东正带领着战士们争分夺秒地加固堤坝,所有人都在与洪水进行着殊死搏斗。此时一个年轻的战士突然火急火燎地来到了向东身边。
“团长,指挥部那边说让您回去听电话,说是老家打来的。”
向东心里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回到抗洪抢险指挥部,拿起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了母亲的声音:
“东子,你爸他住院了,医生说怕是撑不了几天了。你能不能回来一趟?妈怕晚了就来不及见他最后一面了。”
“知道了妈,您照顾好爸,我一得空就马上回去。”向东表面平静,内心确早已如洪水般翻江倒海。
放下电话,向东心中十分地矛盾。他从小就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孩子,如今父亲身患重病,命悬一线,自己身为儿子理应立刻回去看父亲最后一面。但现在正是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自己身为一线总指挥如果告假回家战士们就没有了主心骨,下游十几个村的人民群众还没有转移到安全的避难安置点,要怎么回去。望着前方滚滚洪流和正在战斗的战士们,他无法离开这里,也不能离开这里。
他很爱自己的父亲,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爱自己的父亲,但是自古忠孝难两全,在国家与人民面前别无选择。父亲曾经是军人,也同样为国家奉献过热血,会理解自己此刻的选择吧。他海中浮现出父亲祥和的面容。
过了一会儿,他再次投入到紧张的抗洪工作中,心中对父亲的愧疚久久未能消散。
“通知雷政委,让他带领一个营的战士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堵住缺口,减缓洪水的蔓延速度,为下游村子的人员疏散争取时间,其他人拿上喇叭和我一起去村子里进行人员疏散。和当地的村干部取得联系,让他们帮忙一起行动起来,务必在决堤之前完成人员疏散,绝不能有一名群众因为洪水而丧命。”
“同志们,不惜一切代价堵住缺口,为下游的人员疏散争取时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英雄,是狗熊,就看你们的了,同志们!跟我冲。”伴随着向东的一声令下,无数战士奋勇争先,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抗洪最前线,真正做到了不惧危险,迎难而上,哪里最危险,哪里任务最艰巨,那里就有人民的子弟兵。堵口心切,每位战士都将生死置之度外,在滔滔洪水中以血肉之躯搭起一堵堵坚固无比的“绿色长城”。
另一边,雷云正在和战士以及村干部们一起进行着人员疏散,由于洪水来势太过迅猛,村里的所有通讯设施都已经陷入瘫痪,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拿着喇叭,蹚着齐腰的洪水,深入每一个村子,每一条街道,逐家逐户地进行人员疏散。
“救命,救救我……谁来救救我……”
雷云隐约听到了一个声音正在呼救,他沿着声音一路寻找过去。竟然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只见小女孩正坐在一个破旧的衣柜上,望着逐渐上涨的洪水,一边哭泣,一边大声地呼救。
“别怕,叔叔这就来救你!”
雷云朝着小姑娘的方向走去。
“但是解放军叔叔,我真的好害怕。爸爸妈妈,他们都不见了,我真的好害怕……呜呜呜……”
“别怕,告诉叔叔你叫什么名字?”雷云耐心地问,生怕吓到小姑娘。
“珊珊,我叫珊珊!”女孩哽咽着。
“珊珊别怕,叔叔这就来救你,你们老师一定有教你唱歌对不对,你给叔叔唱支歌听好不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伴随着女孩清脆地歌声,雷云冒着湍急的洪水艰难地潜行着,终于在洪水即将没过衣柜的那一刻将女孩成功救下。
经过三天的不断努力,终成功完成了阶段性的抗洪抢险任务,虽然还是有3个村子不幸被淹,但人员疏散进行得非常成功,下游15个村子的57362名村民没有一个人死亡或者失踪。
而此时压在向东心里的那块石头才算终于落下,他可以回家为父亲尽孝了。
他把老战友雷云叫到一边,偷偷地说:“三天前我妈打来电话,说我爸癌细胞扩散,已经撑不了几天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现在才说?!”
“你我都是军人,知道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我如果那个时候请假回家,势必会影响抗洪抢险的军心。现在抗洪抢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下面的灾后重建和人员安置工作,就辛苦你了!”
“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你放心去吧!”
两个男人之间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简单交代了两句就已经明白了彼此的心意,或许这就是老战友之间的默契吧!
坐了三天的车向东终于回到了老家。刚迈进院子,空荡荡的,再也不见不到父亲的影子。他已经猜到父亲肯定去世了,但对于父亲的不舍让他心中仍然抱有侥幸,多么希望他的父亲还没有死,多么希望眼前的一切不过只是一场梦,多么希望父亲能像以前一样出门来迎接自己帮自己提行李,但是这一切都已经不可能了。
推开门,客厅当中摆放着一张大大的遗像,相片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含辛茹苦把自己抚养长大的父亲。
这一刻向东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悲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两行热泪也随之夺眶而出。
“爸!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他哭的是如此大声,如此悲伤,和部队里那个铁骨铮铮的团长简直判若两人。
再看一旁的母亲,因为连日的操劳加上丈夫的离世,使得她备受打击,整个人看上去十分地消瘦,眼窝深陷,头发凌乱,远远望去宛如骷髅一般。
“妈!您怎么了……”
向东看着眼前形似桔槔的母亲欲言又止。
“妈没事儿,儿子起来吧。”母亲忍着眼泪。
“我回来晚了,没能见爸最后一面。”向东站起来站起来扶着母亲坐下。
“你爸知道你和秀慧都在前方抗洪,不会怪你们的。”母亲看向父亲的遗照,满眼哀痛。
母亲走到柜子旁,打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交给向东。
“这是你爸确诊一周后写给你的,一直嘱咐不要让你知道他生病的消息,免得知道后分心不能好好工作,说是等他走后,我再去邮局寄给你。我知道你孝顺,一定能回来。”
向东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取出信笺:儿子,咱们爷俩很长时间没有互通书信了,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写信,希望你不要怪我不告诉你我生病的事。人活一辈子哪有不走的呢,不要伤心好好工作。
你爸,这辈子没什么大本事,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创造的,这是我最骄傲的事,放眼咱们镇子里有谁像我这样,儿子是团长,儿媳妇军区医院副主任;孙子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优秀,将来,也是国家的栋梁。我这一生很知足,没有什么遗憾的,我不遗憾。最后再送你一句话,要一生谨记,你是军人,在忠与孝之间永远不可能两全,一切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要以人民群众为重。家中安好,吾儿勿念。
这封家书虽然不长,但却如一把尖刀深深地刺入了向东的心里。他没想到父亲居然如此地体谅自己,如此地深明大义,也正因为如此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也成了他心中最大的一个遗憾。
他对母亲说:“妈,明天我想去看看爸。”
第二天,向东来到山里祭奠父亲,在父亲的墓前,跪了三天三夜,期间他没有任何的言语,只是默默地回忆着,回忆着从小到大和父亲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