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李元芳之身世>16.元芳婉拒婚事

16.元芳婉拒婚事

作品名称:李元芳之身世      作者:蓝色光影      发布时间:2025-04-22 17:06:16      字数:3305

  一代战神钦陵暴跳如雷,见这还不到半天工夫就损失了好几千人马,结果连凉州城门都没摸到,更不用说攻进凉州城了。自征战以来,他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大的失败,对他来说,简直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要不是被部下死死拉住,好几次他都带上武器,差点冲出营帐率领敢死队准备亲自去攀着绳索登城了!
  凉州刺史孔友德见吐蕃人狼狈退去,不禁高兴得仰天大笑,爽朗地对李元芳和身边的几位裨将说道:“都说吐蕃人厉害!今天看来也不过如此!”
  今天凉州守军取得的大胜,更加坚定了孔友德守住凉州的信心。他非常开心,说实在的,自己为大唐朝廷镇守边关20余年,从普通一卒,在战场上舍命拼杀,九死一生,一步步荣升到现在的刺史职位,朝廷四品大员,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李元芳今天在城上指挥及作战的一举一动,孔友德都看在眼里。说实话,他心里非常喜爱眼前这个临危不乱、沉着冷静、武艺高强、指挥有方的年轻人。他征战沙场多年,能让他感到佩服的人没有几个,这个李元芳令他不得不佩服!他知道:古人说得太对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李元芳这个人太不一般了,确实是个难得的将才!将来前途无量啊!他明白:今天的胜利,李元芳是功不可没,应该记头功。于是,他立刻让书记官把今天的战况和捷报六百里加急上奏朝廷,并奏请朝廷为李元芳等有功将士封赏。
  三日后,远在东都洛阳的武则天接到凉州刺史孔有德的六百里加急奏章,立刻召见宰相狄仁杰,共同商议。武则天得知凉州守军拼死血战、英勇退敌,甚为欣慰,并对李元芳赞赏有加,拟对李元芳等有功将士加以封赏,以振军威。宰相狄仁杰也认为,有李元芳这些忠勇可嘉的将士实为我大唐幸事。他也开始对李元芳这个年轻有为的后生产生了兴趣,觉得照这样发展下去,其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大败吐蕃的当天黄昏,凉州刺史孔有德将军下令,杀猪宰羊犒赏全体将士。并在刺史府大摆酒席,请甘州刺史潘璋、参军李元芳、崔副将及手下主要将领把酒言欢,庆贺今天取得的重大胜利。
  掌灯时分,刺史府的庆功酒宴开始了。可是凉州刺史孔有德将军却惊讶地发现:今天立下大功的刺史府参军李元芳还没到!
  李元芳是今天大败吐蕃的最大功臣,当之无愧是今晚庆功酒宴的主角,少了他肯定是不行的!孔有德立刻派人去找回李元芳。
  而此时此刻,刺史府参军李元芳正带着几名校尉在西门城墙上巡视、警戒。他不时叮嘱守城的军士提高警惕,严防吐蕃军队夜晚前来偷袭;他亲自组建了三支专门负责夜晚巡逻的队伍,交由三位非常有责任心的校尉统领。将巡逻队分为三班,夜里轮流在城上值守,轮流休息,加强戒备。一旦发现吐蕃军队有异动,立即禀报。
  李元芳随孔有德将军派来的人一起来到了刺史府,向孔有德禀明自己参加今晚庆功宴迟到的原因,然后在刺史孔将军特意给自己留的座位上端端正正地坐下。为向刺史及各位同僚表达自己迟到了的歉意,他主动端起酒杯,爽快地自罚了三杯酒。
  孔有德及手下众将领见李元芳立下大功却丝毫不居功自傲,还如此忠于职守,为人还如此谦和,都更加敬重元芳的人品,纷纷起身热情地为他敬酒。
  李元芳也非常热情、非常爽快。对敬酒者来者不拒,端起酒杯豪气地一饮而尽。酒宴上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凉州刺史孔有德将军和众将领开怀畅饮,为防止醉酒后贻误军情,孔有德还算头脑清醒,严令大家在酒宴中可以喝酒,但要注意节制,绝对不允许有谁喝醉酒,否则军法从事,严惩不贷。毕竟现在是非常时期,城外的吐蕃人还围着凉州城,虎视眈眈。
  有了这条铁规,加上吐蕃大军围城,形势严峻,还有艰巨的守城任务等着大家,所以众将领自然明白现在还不是彻底放松的时候,他们哪还有兴致多喝酒?所以,虽然大家还有些兴犹未尽,但酒宴还是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匆匆结束了。
  众将领纷纷向凉州刺史孔有德将军告辞,迅速离开了刺史府,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值守。这时,孔有德叫住了正要离开的李元芳,让他留了下来,说是自己和他有要事相商。
  李元芳疑惑地跟随孔有德来到了刺史府的书房,孔有德命手下人上茶,然后屏退左右,和李元芳寒暄了几句后自然谈到今天的战况。孔有德将军一个劲儿地夸赞李元芳今天在作战中身先士卒的英勇表现,以及指挥若定的大将风范。随后话锋一转,诚恳地对李元芳说:“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我深以为然。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要干一番事业,但这并不影响成就家业。孔某以为好男儿还是应该有一个稳定的家,这样家里多了一位贤内助,更有助于男儿去实现自己的雄伟抱负。李参军,不知你以为然否?”
  听到孔将军的一席话,李元芳连忙拱手回答道:“孔将军说得是,在下以为然。”
  “那就好!”孔有德脸上露出欣喜之色,继续说道,“李参军,如果孔某没记错的话,你今年应该有21岁了吧?你的为人品格,你的武艺,你指挥才能......样样没得说,真伟丈夫也!说实话,孔某为朝廷征战二十余年,真正能让孔某佩服的人没几个,你便是其中之一!我知道你父母不在了,家里也没有其他亲人,你要是不嫌弃,以后就住在刺史府吧。我身边也好有个商量要事、为我出主意的人。另外,我觉得你也该成个家了,身边也好有个人照应。正好,我有一侄女,乃我亲妹妹之女。妹妹以前远嫁甘州,和妹夫一起在甘州做点小生意。不承想,前几年,我妹妹和妹夫竟然先后染病去世,我就派人把侄女从甘州接到我府上抚养。我这侄女年方18,正待字闺中,样貌、人品还不错,也颇有些才学和见识,自小就佩服英雄人物。我想,对于像你这样的英雄侄女应该更是仰慕之至。这两年有多少上门来提亲的,我侄女都瞧不上,我觉得我侄女和李参军你还比较般配。李参军如若不嫌弃,等打完凉州这一仗,打败了吐蕃,凉州城解围后,我让你们俩见见面,彼此认识认识。到时,如若你们双方都没意见,我就代为做主,为你们把婚事先定下来,再择一良辰吉日为你们举行结婚大典,不知李参军你意下如何?”说完,孔有德将军满脸期待地望着李元芳。孔有德是想给自己心爱的侄女找到一个好的归宿,自从他第一次见到李元芳,就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对他就特别看重。他觉得自己若能促成侄女和李元芳的婚事,也算是对九泉之下的妹妹和妹夫有一个好的交代,他自己也心安了。
  李元芳听了,既惊喜又有些意外,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没想到自己竟然受到孔将军的如此厚爱,他简直有点受宠若惊了。他满含热泪,很是感动。于是,连忙他用衣袖擦了擦眼泪,起身给孔有德拱手行礼。虽然孔将军说得句句在理,但元芳觉得自己现在还不想谈儿女私情,就恳切地对孔将军说:“承蒙将军在末将落难时的收留和厚爱,将军的恩情末将铭记在心!在末将看来,这是末将莫大的荣幸和福分,是将军看得起在下。但末将以为,现在正是朝廷危难之际,我李元芳身负国仇家恨。末将以为现在父母的大仇未报,他们在九泉之下也是死不瞑目,现在还不是谈论我个人婚姻大事、儿女私情的时候。在下并非瞧不起将军的侄女。说实在的,将军对我恩重如山,在我走投无路之时收留了我,让我能有为朝廷效力、为惨死的父母和西林镇百姓报仇雪恨的机会,您的恩情我李元芳定会牢记于心,终身不忘,日后定当报答将军之恩情!请恕末将迂腐、愚钝,末将自认为不彻底打败吐蕃,边疆的百姓就不会有好日子,就没有给爹娘和西林镇的百姓报仇,末将就不会谈及个人婚姻之事。所以,还请恩人见谅,这件事就暂且搁置,容以后再说吧!”
  见李元芳说得如此坚决,如此恳切,孔有德也不好再劝说什么,心中既赞赏李元芳的男子汉大丈夫气概,又为自己心爱的侄女感到惋惜,他的心里有些失落。沉吟片刻后终是长叹一声,嘱咐李元芳早些回房歇息。待那挺拔身影消失在门外,老将军望着檐角将坠的残月,思及此事只有暂且搁置,料想还需亲自向侄女说明。
  此时,正在闺房里灯下阅读诗词的凉州刺史孔有德将军的侄女婉茹,闻听侍女来传话说:她舅舅孔将军让她立刻去书房,有事相告。于是,她立刻放下手中的书本,起身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衣衫,迅速走出房门来到了舅舅的书房。她平静地听了舅舅把刚才他与李元芳交谈的情况介绍了一番后,不但不懊恼,反而安慰舅舅:不必为此事烦忧,应该为今生能遇到像李元芳这样胸怀大志的伟丈夫而高兴才对。她心里非常敬重李元芳,心生爱恋之情,暗暗发誓:今生今世非李元芳不嫁!她会一直耐心地等下去,相信自己和李元芳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