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拾年>随记四则

随记四则

作品名称:拾年      作者:程渝南      发布时间:2025-04-08 19:53:33      字数:7313

  01回甘
  今天早上起来喝中药,药漫进舌尖的那刹那,有一点点苦,但涌进喉咙后,忽然觉得苦里溢出来些甜。
  或许,这就是回甘。一口一口把药喝进去,其实那种苦味也是能够忍受的,不至于像小时候还得捏着鼻子、紧皱眉头那般阵仗,况且,发现这苦味儿过后,还有阵阵回甜。果然,人活得越久,能接受的东西就越多,虽然也不会上赶着吃药吧,但也不那么矫情了,得爹妈追着喂,或是跟小伙伴吐槽一堆中药有多难喝多难喝云云。如今,不过一个人喝药,一个人体会这般苦与甜。以前不喜欢吃芹菜、胡萝卜、青菜……现在,却不排斥了,如果做菜师傅的手艺好,甚至还会有点喜欢。虽然人还是会有偏好,比如我还是不喜欢苦瓜、猪肝、榴莲……兴许是活得还不够久吧,或者到某一天我都全然接受了呢!比如说,像鲁滨逊一样漂流到个无人的岛屿,有得吃都不错,还挑呢,何况那种地方还没这些让我如临大敌的食物呀。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人活得久的代价是沧桑。活到八九十岁乃至百岁的老翁,是尝过人生百态的。当然,我指的不只是他们吃过的东西丰富多彩,虽然事实是如此。人们都说,长寿的人有福气,看到长寿老人都愿意去沾沾福气。老人们的容颜布满皱纹,牙齿掉了,有的甚至说话都不大清楚,可他们大多脸上都泛着笑颜,让我觉得平和舒心。老人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年少轻狂过,辉煌过,失落过,犯过错,吃过亏,干过大事,也没少后悔,可能还喜欢我不爱的苦瓜、猪肝、榴莲……晚年,就是他们体会回甘的人生阶段吧,这时的回忆、释然、和解,就像黄昏的晚霞,美得让人难以忘怀。
  以前觉得很多事不可思议,很多事不可想象,很多事不可接受,到底是年纪限制了我们的容忍度,还是经历的浅薄让我们太天真?任何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脊梁,在成长的过程中,被质疑,被看轻,被误解,实属正常。那也只是因为没有置身过某种难过的环境,所以觉得别人的看法都是错的,所以觉得自己挺得过去或者挺不过去都是理所当然的,想辩解却被一句话噎了回去: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以前觉得这话吧,多半是倚老卖老的人在年轻人听不进去老人言的时候最后的挽尊,不靠谱,还带一点年龄歧视,谁说年轻人就不如你年纪大的了?可是,成长不就伴随着不断地接受、接受、再接受,理解、理解、再理解。开始发现很多事、很多话、很多人,都有两面性,苦乐相伴,难易相随,真假相交。
  去年听母亲说她朋友的儿子跳楼自杀了。医学生,刚毕业,20岁出头,独生子,家里也没办丧礼。不明真相,有人说是毕业了没找到工作。不好评价,只好一声叹息,惋惜年轻生命的夭折。站在为人子女的角度上,我替他父母心痛。我想自己是断断没这个勇气的,站在20多楼的高楼,便是再抑郁、再生气、再难受,想起父母的脸,都不忍心掉下去。
  前两个星期,母亲又说,她偶遇了那个男孩的妈妈,50岁左右的年纪,怀了个小的。人生要重新演练一遍,可希望不又重新诞生了吗?人就是这样的,有人把你生的火苗掐灭,可我仍然要把重生的火苗点燃。尽管可能很苦,要苦过一遍,再苦一遍,什么痛都感受过,还愿意不怕痛地继续感受。那位妈妈说她就是担心没办法陪到孩子长大。
  有时候,自己经历了些难熬的瞬间,觉得挺不过去,最后都挺过去了,然后觉得心智又成熟了些。过得顺的时候,不那么飘了。过得苦的时候,不会处处倾诉了。即便在人生抛物线的低端,有那么一点点的希望的火苗,也不放弃地往上爬着。看到别人的苦,比之更甚,就会觉得,人人都不容易,每个人可不都有一碗自己的中药要品尝吗?个中滋味,甜苦自知。有人跟我说,人这一生都在承受老天爷的棍棒,你刚站起来,就一棒子把你打趴下去,有的人站起来了,然后又是一棍子,然后你又挣扎着站起来,然后又是当头一棒……可是,老天爷又不会一棍子把你打死,但是呢,每一下都比前一下更重一点,可都是在你的承受范围内的。我问,要是老天爷手脚没轻重,一棒子把那人打死了呢?他说,那就是他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老天爷就不会给他考验了,庸庸碌碌过一生呗。我想,还没听说有人喝中药苦死的,哈哈。
  回甘,就是苦过之后的一点点甜。体验得到回甘的人都是幸福的人,有苦的对比,才有甜的珍贵。可我们还需明白的是,有的人甚至体会不到回甘,因为习惯了苦,乃至不觉得苦了,无苦哪有甜。所以我很庆幸自己还是个味蕾发达的人,境界达不到苦行僧,要不哪会因为喝个中药想这么多?
  
  02童趣
  五一节,回外婆家。两个舅舅家的小表妹们已然12岁,亭亭少女初长成。个子长得很高,可这小身板儿还有说话行事仍旧是孩童模样。大的那个姑且称小F,小的那个称小Y,其实她们俩同一年生的,都属耗子。
  小F买了个平衡车,两个姑娘都把玩得很好。我也跃跃欲试,虽然平衡能力谈不上很好,甚至自行车都是大学才学会,可仍耐不住那颗好奇的想尝试的心。站上去的时候我不自觉往后仰,像是开了倒挡,平衡车老是向后滑。好在我领悟力不错,像摇老爷车似的,慢慢吞吞也能上路,那速度嘛,自然不能直视,小孩儿走路都比我快。可仍欢喜得不得了,还鼓动爸妈、舅舅、舅妈们尝试。果然年纪就是硬伤,大人们比起我更不灵活,可大家都从中体会到了那么一点点——童趣。
  傍晚,小F带着她的宝贝平衡车和自行车还有小Y和我出门了。她家门口就是一个新修的停车场,很宽敞,车没挺满,这么大个地盘成了孩子们嬉戏玩耍的乐园。很多小孩儿携着代步玩具玩得不亦乐乎,儿童滑板车啊,摇摆车啊,溜冰鞋啊,滑板啊等等。因为上了年纪的我“霸占”了平衡车体验新鲜感,小F和小Y也找到自己的玩法,她们俩用自行车互相载对方,被载的倒不是像淑女一样坐着,而是站得笔直,双手放对方肩膀上,享受风吹过的刺激感。我慢慢悠悠地晃着平衡车,找到感觉的话也能溜很快。旁边一群小孩儿围观,有两个小男孩儿看我玩平衡车看痴了,我便让给他们玩一玩。其中一个胆子很大,啥都会,先前见他骑单车、玩滑板,级别不高但勇气十足,玩平衡车自然是不在话下,他还能把那根辅助新手的杆子给直接拆了,让我也试了试直接踩在脚下的感觉,还不赖!另外一个就有点胆怯了,一直唯唯诺诺地在一旁跟着平衡车走,又不好意思开口,我见他如此羞怯,主动问:你想玩吗?他如捣蒜般点点头,我让另一个小男孩把新手杆给装回去,然后扶他上去。
  先上左脚,对,然后上右脚,身体保持平衡,重心往前(估计小不点儿听不懂啥叫“重心”),啊你身子往前倾……
  我也是下午刚学会,晚上就能当人老师了,不过我的耐心还是十分够的,见他胆怯也没觉得不耐烦,反而觉得挺有意思,看来我心里终归有点锄强扶弱的侠义。我耐烦,可有人不耐烦,胆大的那个男孩儿一直推着他往前,直说:你往前啊!你身体往前车就走了!我想,哎,这性子急得!你以为个个都像你胆子这么大,悟性这么高啊!后来,胆怯小男孩会滑动了一点点,然后我又慷慨地让他的姐姐们来玩,顺便请小F和小Y们来当教练。她俩轮流当,然后我开始了骑单车和站单车之旅。小Y力气不小,能载得动我,站在单车后,晚风穿过我的衬衣和头发,轻轻拍在脸上,舒服极了。这种单纯的孩子的快乐,没想到在我如此“大龄”还能体验。
  小Y说:我以为你和王源一样大呢。
  我说:你觉得我是00后?你觉得我比你哥哥还小?
  小Y说:是啊!他长得不年轻。
  我说:哈哈哈!可是我比你哥哥还大3岁。
  小Y说:我知道你比哥哥大,可是你长得像十七八岁的。
  ……
  小姑娘就是会讲话,乐得我一愣一愣的。
  我自个儿骑着单车的时候,看到大胆男孩儿百无聊赖地看着一群新手小朋友玩平衡车,我问他:玩自行车吗?
  他说:你载我吗?
  我说:行啊!你上来。
  他踩上后轮的脚踏,两只小手抱住我的腰。我把他手拉起来放我肩上,说:放这儿!走咯!
  骑单车真是有一种自由的感觉,让我觉得好像回到了大学时期,我背着吉他骑行在大学城的内环,尤其是下坡的时候捏着点刹车,享受着有点儿刺激但又在安全范围内的舒爽。
  我问:你今年多少岁啊?
  他说:我7岁啊。
  我心里感叹时光的差距。问:你猜我多少岁?
  后面沉默不语。
  我说:我比你大20多岁。
  继续没声音。我想,他是不知道大20多岁是什么概念吧?我也觉得神奇,竟然能和七岁的小男孩玩得很起劲,没把他当孩子,还是他没把我当个大人,总之,我们就沉浸在风里,沉浸在自行车滑行的快乐里,沉浸在童趣里。
  我想我一直是童心未泯的。四年前,两个小表妹8岁的时候,我编了一条微博,说:如果可以,我想回到8岁。
  每次回外婆家,不管她家在哪里,是以前我小时候在农村,还是如今她们的小时候在城里,我总是能感觉到童真与童趣。过去,是真真的童趣。现在,是繁忙里偷来的童趣。
  
  03便车
  一个拿了八年驾照的人,实在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现在还是一个“黄司机”。偶尔练一练,然后又停那么一两年不开,学车似乎永远在路上。所以,走路或坐车,这是一个问题。
  因为疫情的关系,坐公共交通工具有风险,走路也不可能从一个城市走到另一个城市,搭朋友或同事的便车就成了个极好的选择。
  我想讲三个搭便车的故事。
  第一个是每天上下班坐同事便车。2月中旬回去上班,乘坐交通工具实在风险高,加上家离上班的地方不远,步行路程差不多40分钟,但是开车的话很近而且是许多远处的同事必经路程。于是乎,我自然而然地搭上了领导和同事的便车。
  早上走五分钟路程,去一个路口等阿姨姐姐的车,她和我母亲年纪差不多大,我们同一间办公室,上班的路上总是欢声笑语,她爱说话,我也爱说话,她跟我讲小学六年级的小女儿昨天晚上又尝试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料理,我同她讲刚刚在岔路口看到的擦挂小事故,聊聊天也就到了。
  下班搭谁的便车取决于加不加班。加班的话就是坐领导的车。这不奇怪,我加班,领导也加班。我们看过傍晚七点后的晚霞氤氲在高楼间化为最美的衬景,在十点多车流都稀疏时感叹不堵车真好,甚至在凌晨一点多伴着淅淅沥沥的雨看滴答滴答的水滴拍打在车窗上。景很美,这是回忆加上的滤镜。其实过程真不浪漫,当时脑海里弥漫的只是太累太累太累,和第二天接踵而至的任务。不过,有这么乐意并肩作战还能关注小兵的小情绪的领导,这位小兵也够幸运的,便车搭得挺舒服。
  当然,有不加班的时候,或者把加班任务从工作地点转移到家里的时候。便是每到了时针指向六点前的半小时、15分钟、5分钟,同间办公室的阿姨姐姐开始询问:下班不?今晚不加班吧?拿回去做呗?这时我会根据手头的工作情况,请示请示领导,回家加班总是比呆在办公室加班要自在一点的,这样似乎就能忘了其实还是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的。跟着阿姨姐姐回家总是开开心心的,领导说,早点下班你真是高兴呀!阿姨姐姐的车早上来的时候一般只有我坐,回去的路上就有好几个搭便车的同事了,他们和阿姨姐姐很熟络,车上叽叽喳喳欢声笑语,我在旁边静静地听也挺有趣。渐渐地,常来一块搭车的同事们偶尔到我们办公室来等,见我走不成,还会惋惜地说:不走呀?今天又加班呀?
  其实我也有没搭便车的时候,偶尔走路回去也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快乐,看车来车往,见到桥洞底下的流浪汉就加快脚步,听听音乐,打打电话,40分钟,1小时,时间很快很快就过去。
  第一个故事讲完了。我现在很想回去搭便车,加班也好,不加班也好。在一块儿,总是好的。
  第二个故事是姗姗来迟的便车。有两回坐老乡小哥的便车。第一回与他约时间,说是下午六点走。他说要吃个饭,可能晚上8点半,最迟不超过9点,问我急不急,如果急他可以吃快点。我想,坐人家的车意见别那么多,就耐心等等呗。8点半过了,9点也过了,我发微信问问情况,后来他9点半左右来了,我们到的时候晚上11点多。
  第二回是放节假日,我前一天与他说好第二天早上9点,他欣然答应。到了8点40多,他和我说得去修修车上的设备,可能会晚一点点。我虽然有点急着回家,可也不好提意见。左等,右等,从9点半等到10点,从10点等到10点半,这位小哥终于来了。然后堵车,平时1个小时的路程,开了4个多小时,下午2点半才到。我整个人都瓤了,下车时和他道谢。
  可我想,哎,下次不坐他便车了。时间观念真的对我来说挺重要的。
  第三个故事是赶往便车的风景。这段时间每周回家,搭乘的是一个朋友的车。她的车也要坐同事,所以不会到我工作的地方来接,让我去高速路口等。第一次叫了个滴滴,滴滴师傅说他接这一趟不划算,到了高速路口很难有返程的乘客。他请我扫了个优惠券,一样的费用但他能有个推荐费,我便帮了这个忙。第二次我就直接用走的了,沿着一条长长的盘山公路,从入口走到最底下就是高速路口了。一路上,往上走的车也多,往下的也多,我还在想如果朋友的车早到了,我就招招手请下山的师傅停一停,搭个便车,我想也是可行的。可惜朋友没早到,我都走了一半的路程,他们还没出发。
  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片很美的景致。层层叠叠的绿,远处的山是墨绿的,零星分布着一些山村的小房子;远处的土地是翠绿的,远处的碧绿江水泛着白浪,还有两只小舟,一只停靠在岸边,一只缓缓行驶。近处的树木郁郁葱葱,有些树枝上的叶子还没长齐,只有嶙峋的枝桠张牙舞爪。在它们的映衬下,远处的天与山,山与地,地与水,水与树,别是一番风味。于是我就有了走路的动力了。谁知道下一秒又会遇见什么样奇妙的人和奇妙的事呢?可惜,除了这个风景,其他的着实不值得道了。我到了,朋友的车未到,站在车道旁的一簇海棠花后边,等待。搭便车的人总是要比车早到,总不能叫别人来等你。
  想一想,自己还是把车练起来吧,驾照别白拿了。坐人家的车,还能七七八八想这么多,用古人话说这叫做“腹诽”?再这么下去恐怕没人敢让我坐便车了。
  
  04五月
  (一)五月天
  今年五月的最后一天,五月天开了一场现场无人的线上演唱会。朋友圈被刷屏。
  身边有很多朋友喜欢五月天,这我知道,从开始用微信朋友圈那年起,大概是2013年,我就知道。因为每一次五月天在哪里哪里演出了,朋友圈就会有掌声和尖叫,毫不夸张。以前在大学城,还有大学生开的咖啡馆以五月天为主题,店里张贴着海报,播放的CD是他们的歌,当然,不可缺少的是五月天的粉丝们在留言墙和留言本里留下的痕迹。在那里,你会沉浸进五月天的世界里。
  五月天,因为叫五月天,所以在2020年五月的最后一天,呈现给了粉丝最诚挚的音乐盛宴。在因为疫情无法实现物理距离的缩进时,用音乐的分享实现了心理距离的缩进。不意外,我并不知道五月天在这天开演唱会,我是刷朋友圈知道的。这倒不是说我不喜欢五月天的歌,喜欢还是很喜欢的,他们的很多歌也能唱。
  90后的金曲岁月里,我姑且编个这老套的说法——金曲岁月,五月天一定是在乐队里排第一位的。21世纪初,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天王天后辈出,经典专辑层出不穷,我们喜欢的歌手、乐队、组合,他们来自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他们的名字很响亮,90后们都知道,比如说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潘玮柏、陶喆等等,比如说梁静茹、孙燕姿、蔡依林、萧亚轩、张韶涵等等,比如说五月天、SHE、TWINS、信乐团、飞儿乐队等等。他们的很多歌传唱度很高,即便你算不上是他们的歌迷,但是旋律响起你都能哼上几句。他们的复合型功能不会很多,多半是每年出专辑,拍的MV有故事,能让歌迷兴奋起来。是的,那个时候好像都称粉丝作“歌迷”,粉丝似乎是2005年超级女声火了之后才普遍叫起来。
  五月天的歌有热血的、迷幻的、向上正能量的、讲生命意义的、安慰人心的、讲述爱情的……乐队的歌,不会是单一的情歌,多半都有点嗨,有的还很好玩;可是当静下来走进听者内心的时候,会让人感同身受。我想,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听到离开地球表面、终结孤单的时候就想跟着一块跳起来,听到你不是真正的快乐、倔强、知足的时候又会感到有人走进你的心里,或轻诉,或低吟,或呐喊,把你与世界之间的矛盾、纠结、对抗用歌曲这个精灵释放出来。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五月天的演唱会总是大合唱,它唱的是年轻人的宇宙,有点拧巴、有点拉扯、又有点不服的宇宙,浸透着青春色彩的宇宙。
  (二)五月
  五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都是节日。第一天是劳动节,最后一天是世界无烟日。
  五月也是一个卡在中间的月份,它是上半年的倒数第二个月,第二个季度中间的一个月。
  这似乎意味着,人们该从刚进入新一年的迷迷瞪瞪、浑浑噩噩中清醒过来了,春节过了一段时间了,开会或者写日记或者日期落款时别再写成去年的年份了,春天也快过去了。
  所以,这时来个劳动节,不正是提醒人们,嘿!哥们儿!该抓紧当下勤奋播种了,别懒啦!但是大众似乎并没理解设这么个节日的“深意”,五一节成了另一个“国庆节”。不知道这么讲对不对,但拥堵的高速公路、机场、高铁站还有旅游景区肯定在皱着眉频频点头。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五一节也是给劳动者放假,这一年不都工作四个月了嘛,该给大家放放假啦。
  有能休息到的工作者自然是幸福,可每个离不开岗位的劳动者,五一节的确还是他们的劳动节。
  再讲讲无烟日,这个日期也选得特别有意思。五月三十一日,刚好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我常常自个儿给它定义,可不就是世界都无烟了,孩子们成长的环境更加安全干净,孩子们在节日才能快快乐乐吗?
  知道这个节日的人并不多,比起劳动节的知名度可差远了。我常常跟人推广世界无烟日,尤其是和那些抽烟的朋友。可是几乎很少有人戒烟成功的,除非有医生给下了通牒了,不然他们总是找得到各种理由戒不掉的。我希望有天世界无烟日真正能推广到像劳动节、儿童节那般大众都知道,至少,抽烟的大人们,能在这一天做到放下烟头,爱惜自己的健康。
  (三)MAY
  五月的英文叫做“MAY”,MAY翻译成中文还有另一种意思:可能、或许。
  这是不是说,五月,充满可能性、充满未知性?MAYORMAYBE?
  它作为一个月份,在上半年的某天忽然来了,让那些无意间让时光匆匆流逝的人振奋起精神,从冬眠的状态里苏醒,在春夏之际捉住太阳的影子,跟着风奔跑。
  它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月份。如果你抓住了五月,姑娘可能邂逅那个让心荡起涟漪的小伙子,学生党可能在考试中迎来胜利,在家里闷得太久的人可能会发现迷人的春景。
  它是一个充满未知性的月份。你或许会发现一部好电影、读到一本好书,乃至发现一个爱你很久很久的人,他们同时出现,让你觉得好运都在这里绽放了。就像五月天的歌迷们,在五月的最后一天幸运地enjoy了他们给到的惊喜。
  嗯,我偏爱五月。
  或许是因为某个人喜欢的动漫人物桃井五月。
  或许是因为我出生在五月。
  或许是因为五月开始温暖起来了。
  
  2020年5月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