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三江逐浪人>第十五章 两江侧畔风云骤 (2)

第十五章 两江侧畔风云骤 (2)

作品名称:三江逐浪人      作者:林朴      发布时间:2025-03-25 08:23:16      字数:3014

  南充都京坝,六合丝厂,盛克勤正在车间里忙碌着。
  去年,厂里生产的“金鹿鹤”牌生丝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声名鹊起,一时间海内外需求大增。商机难逢呐!盛克勤同合伙人商议后,四处筹集资金,趁军阀混战的空隙,冒着极大风险,从武汉、上海等地购回各型缫车、复摇车上百部,其中有先进的日本缫车三十多部。这些日本缫车虽是二手货,但成色还比较新,操作简便效率高,工友们都争着上机。
  产品质量提升产量增加销路畅通,使得合伙诸人包括盛克勤在内不免有些自得意满,并产生急于求成的情绪,只想多挣钱早还贷把工厂做大,殊不知却引发了顺庆乃至川北第一场罢工事件。
  这场罢工事件,是顺庆城乡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自民国九年秋,张澜先生为奔母丧从北京回归故里以后,在他的倡导下,诸如“地方自治”“自由民主”“社会平权”“劳工神圣”等等新观念、新思潮逐渐在顺庆地区传播。经他邀请,老同盟会员、国民党中央执委又是中共党员的吴玉章多次前来南充指导社会工作;也是受他之邀,思想开明、主张变革的张秀熟、袁诗荛等人长期在南充的中学里执教(张、袁后来都加入了共产党)。他们在工农群众和学生中积极传播民主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开展平民教育,呼吁劳工权利,发起和组织各种社会活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民国十四年秋,响应吴玉章号召到法国勤工俭学、加入了中共旅欧支部的吴季蟠回到南充,以开办文化书店和大同电料公司为掩护,积极筹建中共党、团组织。
  次年二月,吴季蟠、李介等共产党员在南充成立了川北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共川北支部,并着手组织(恢复)工会、农会。
  三月,吴季蟠等人协助国民党左派,成立了国民党南充县(左派)党部,吴任常委,负责全面工作,在《民治报》撰文,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倡导国共合作与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国民革命。
  六月,南充县工会宣告恢复,李介任县工会理事长,在县城水府寺召开了隆重的庆祝大会,参加群众达三千多人。吴季蟠、李介分别在会上发表讲话,动员工农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
  六合丝厂的罢工风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七月初的一天上午,五六个员工进入丝厂办公楼,他们一连敲响几道房门,都无人应答,最后来到重庆合伙人代表古以轩的办公室,恰好他在里边,大家便一拥而进。
  古以轩放下手里的报纸,摘下金丝眼镜,瞪着面前的工友,语气明显不满:“呃,呃,做啥子?!你们不好好在工场里做活路,到这里来打拥堂,是要做啥呀?”
  领头的王正德说:“古先生,我们是代表工友们来请愿的。我们有两点要求:一是县工会成立了,我们要参加工会,参加工会活动是劳工的权益,要等同于照常开工;二是厂里活路多了,钱也赚得多了,应该给工友们涨薪资,这才叫劳资两利。”其他人也七嘴八舌,说的意思差不多。
  古以轩耸了耸眉毛,扫视一下站在面前的工友:“我是重庆合伙人的代表,只管投来的钱用得对头不,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你们该去找你们厂长!”
  王正德问:“盛厂长到哪里去了呢?”
  古以轩颇不耐烦地说:“我咋个晓得喃!”
  王正德同大家商议了一阵,留下一份请愿书,请古先生转交给盛厂长。古以轩想拒绝,迟疑一下,还是接过去了。
  
  因为外借的多笔款项陆续到期,盛克勤成天东奔西跑筹钱“倒贷”,一连跑了好几天,这天下午才疲惫不堪地回到厂里。刚在靠椅上坐下,古以轩就敲门进来,把那份请愿书放在他面前,不无揶揄地说:“看看吧,这是你的好工友送给你的厚礼哩!”
  盛克勤拿过请愿书匆匆看了一遍,一股无名火陡然升起,猛地一拍桌子,吼道:“不当家不晓得盐米贵!厂里的负债还没搁平,各处订单催得很急,眼下正是关键时期,哪有闲功夫来理这些灯儿麻糖的毬事情?!”他“嚯”地站起来,抓过请愿书,“噔噔噔”走到对面的厂事务科,交给方才同他一道回来的李科长,“告诉王正德他们,就说是我说的,这些要求不合时宜,不予考虑!”
  自建厂以来,盛克勤就同工友们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关系。他为人谦和,又懂技术、善钻研,经常泡在工场里,或切磋工艺技术或同大家一道排障解难,工友们尊敬他听从他,还夸他是个“好厂长”。也许是听惯了好话就容不得逆耳之言,不经意间便做出那个决定。
  他完全没想到,时势在变,人也会变,老章法行不通了。
  
  几天后,七月七日,丝厂几个工场和车间半数工友突然宣布罢工,开机率不到五成。工潮发生时,盛克勤正在西充蚕种场作技术指导,由于在厂的几位合伙人态度生硬,与工友发生争执,事态越闹越大;不仅全厂机车完全停摆,还引起其他一些工厂的连锁反应,县立中学也有部分学生发表声明支持罢工。
  盛克勤得到消息后匆匆赶回,立即去了工场、机房,处处静悄悄空无一人,只有看守锅炉房的郑老头还勾腰驼背坐在那里。他说,王正德他们留了话,厂方如果答应条件,就在大门口贴一张告示,否则一切免谈,耗起就耗起。
  盛克勤心急火燎回到厂办公楼,叫事务科把合伙人和各部管事通知到厂里来紧急商议。古以轩一踏进厂长室,就愤愤然挥手顿足,喊着要把领头的工人全数开除。盛克勤苦笑一下说:“古先生,已经没得人上工了,机车尽都空起的,这时候开除人,不但没用,更像是火上浇油,这厂就彻底报废了!”
  库房管事汪兴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我听说,是那个又是共产党又是国民党的吴季蟠,还有县工会李介在后头撑起的,事情恐怕不简单哩!”
  “罢工,罢工,这不是要造反的架势么?!应该报告当局和五师,请他们派警员派官兵来平息事态!”合伙人、监事文兆元大声说。
  盛克勤摇摇头,说:“要不得!工友们一时兴起,提出些过分要求虽然不对,但也不忍心把他们往死处整嘛!再说,这个党也好那个党也好,还有工会,都是合理合法得到允许的,眼下国共合作,又在兴师北伐,将来形势如何很难料定。还是各码归各码,我们搞实业的,不要搅到政局里头去。”
  文兆元还想说什么,见另外几位合伙人都点头赞同,便咽回去了。
  “盛厂长,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点,你就拿个主意呀!你不是‘好厂长’么?你不是夸他们‘好工友’么?咋个不去找你的好工友疏通疏通喃?”古以轩说,语调阴阳怪气。
  盛克勤看看大家,叹口气说:“好吧,我去找他们。”
  盛克勤和李科长分头找了大半天,连王正德他们的影子都没见着。他让李科长回家去,自己在厂门口呆立了一阵,然后漫无目的地向城里走去,不知不觉,竟走到德隆货庄门口来了。一见货庄那块黑底红字招牌,他愣了一下,然后跨过门槛走了进去。
  林炜和正在柜台里核对货单,见盛克勤突然进来,面带愁容,忙问:“盛大哥,出啥事了?”
  盛克勤说:“林老弟,老哥碰到难题了……”见林炜和面现疑惑,他忙解释道,“你想的没错,以往遇到难事,我都是请教张澜先生或者找奚致和商量的。可是,张先生被刘湘请去当成都大学的校长,上个月就走了,致和也因商务去了成都……”他苦笑一下,“我一时没得抓拿,在街上乱逛,走啊走啊,就走到你这里来了。其实下细一想,也不奇怪,因为老哥这脑壳里头,除了他们二位,还有老弟你哟!你经的事情不少,点子也多,兴许能给老哥帮上忙。”接着,便说了事情的原委经过。
  林炜和听完后,想了想,说:“这一向城里乡下都在说工会、农会的事情,看来已经成气候了,硬顶是不得行的。盛大哥你晓得,我是做小工跑滩出身的,下力人的苦楚和心性我懂得一些,他们抱个团,只是为了不吃亏或者说不吃大亏。眼下世道不宁,啥都涨得凶,他们要养家糊口,想涨点工钱并不过分,你不该一口就回绝了啊!当然我也听出来了,目前你们有难处,可为啥不把这些说给他们听听,大家一起商量个两边都过得去的办法呢?”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