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李元芳之身世>6.配制药物 7.元芳练武

6.配制药物 7.元芳练武

作品名称:李元芳之身世      作者:蓝色光影      发布时间:2025-03-21 13:53:08      字数:6038

  6.配制药物
  
  采药回来之后,仁怀大师吩咐元芳将采回来的药材按他的要求一一分类,每天放在练习梅花桩的那个院子里晾晒。
  一连几天,只要不下雨,每天早晨打完水后,元芳都会按照大师的吩咐认认真真地将药材分类晾晒在院子里的地上,然后再去练功。日落时分又按大师的要求,将药材分类收起来,暂时放在院子的屋檐下竹器里。
  几天以后,药材已经晾晒得差不多了。
  又一天的早上,一大早仁怀大师就来到院子。元芳正要准备晾晒药材,大师示意元芳将所有几乎已晾晒干了的药材搬进里面的房间里。
  于是大师打开了院子正中间那间朝向东面的房门,元芳双手端起装着药材的一个竹筐,随大师慢慢走了进了屋子。
  屋子里没有放有药材,却飘着一股浓烈的药味,元芳不知这药味从何而来。
  嚯!好家伙!元芳眼前一亮,只见这间屋子挺大的,有二三十步见方,四面靠墙壁的地方都安放着一排铁架,架子上整齐地摆放了短刀、大刀、枪、剑、矛、盾、钩、锏、箭、锤、斧、戟等十八般兵器。
  阳光从窗户、房门射进房间,兵器都亮闪闪的,寒光逼人。
  房间中间,并排放着几张长条桌,桌子上分别摆有飞刀、飞镖、铁弹珠、以及无影针等武林暗器。
  这么多兵器,元芳直看得眼花缭乱,心里暗生喜爱。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竹筐,停下了脚步仔细观看,忍不住伸手在这个兵器上摸摸,那个兵器上摸摸,爱不释手。
  元芳正看得痴迷,仁怀大师用手轻轻转动了藏在一个铁架后面的按钮机关,墙壁上的一道暗门“哐当”一声,徐徐打开了,一股更加浓烈的药味扑鼻而来。
  元芳回过神来:原来每次在院子里和刚才在兵器房间闻到的药味,是从这里飘出来的。
  仁怀大师示意元芳随自己走进那间屋子。
  这是一间颇为神秘的屋子。
  屋子不大,只有不到十步见方,三面没有窗户,只有正对门的那面砖砌墙壁靠近屋顶的地方才留了两扇小小的窗户。屋子的四面墙壁上都分别各点上了两盏长命灯,屋子中央的立柱上也挂了一盏明亮的油灯,整个屋子光线还算比较明亮。
  屋子正对门的墙边安放着一排木头架子,架子分为上下各几层,每层上面整整齐齐放着几个大大小小的竹筛,竹筛里分别装着已经晾晒干了的各种药材。其余两边靠墙壁的地方很有条理地摆放着一二十个大大小小的陶罐,陶罐的盖子上都有几个很小的透气孔。
  看着元芳一脸疑惑和茫然,仁怀大师指着这些陶罐微笑着对元芳说:“你可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
  元芳直摇头。
  于是大师走到一个较大的陶罐旁边,轻轻将盖子移开一部分,露出了拇指宽的一条缝隙,示意元芳往里面看。
  透过盖子边的缝隙,元芳定眼一看,不由得长吸一口冷气,身上顿时起满鸡皮疙瘩,头皮直发麻。只见罐子里一条花花绿绿的半大蛇挺直着身子,三角形的扁脑袋在里面晃晃悠悠。
  大师迅疾将陶罐盖好,告诫元芳:“这些陶罐你千万不要擅自打开!里面养的都是剧毒之物。有些罐子里的是毒蛇,有些是蜈蚣,有些是毒蜘蛛,有些是毒蝎,还有些是这几种毒物都有。”
  “师傅!为何要将几种毒物放在一个罐子里养呢?不怕它们打架吗?”元芳不解地问道。
  “就是要让这几种毒物自相残杀,最后剩下的就吸收了其它几种毒物的毒性,毒性会增加好多倍,是用来炼制剧毒之药的上好原料。”大师解释道。
  屋子正中靠立柱的地方并排放了三张桌子,桌子上整齐地堆放着十几个小葫芦和十几个小罐子,还有几个不大的研钵和几把镊子、小刀、剪刀,以及几根不是那么明亮的细长银针。元芳猜想:这些桌子上的东西应该是配制药物时用的。
  从此以后,元芳除了每天打水、练功,其余时间,大师都会把元芳叫到那间有暗门的房间,手把手地教元芳如何点穴、解穴,如何止血、包扎伤口,如何配制治疗跌打损伤之类的的药丸以及配制一些治疗常见病症的药方,如何鉴别江湖上常见的一些毒药,如何检测水和食物中是否有毒,如何炼制出剧毒之药以及配制解药等等。
  元芳每一样都学得非常认真,加上天资过人,领悟能力极强。三个月之后,他已经能熟练地治疗各种内外伤,配制治疗常见病的药方以及配制毒药,炼制解毒之药……仁怀大师对元芳的表现非常满意!
  明媚的春光已逝,炎热的夏天渐渐到了。
  一天晚上,初更时分,大师把元芳叫到身旁,给他详细交代了一番进山采药的注意事项,让元芳在这段时间里,每隔半个月就进山去采一次药,并且是一个人去。
  在当晚睡觉前,元芳早早地将明天进山采药所需要带的工具、食物和饮水等一切东西都准备好了,只等第二天一早出发。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后,元芳带好所有采药所需的东西出了寺院,兴匆匆地往山里去了……
  在接下来的不到两个月时间,元芳已经独自进山采了4次草药,进一步巩固了仁怀大师教于他的山林里的各种知识,练就了浑身的胆量。
  他每次采药回来,都按大师的要求,细心地将药材分类晾晒、收藏并作一些简单的粗、细加工。现在,他对常见的中草药的药性、功效以及如何识毒、解毒、配制药方、炼制药丸等方面更加了然于心……
  
  
  
  7.元芳练武
  西北炎热的夏天很快就过去了,凉爽的秋天已经来临,仁怀大师不再叫元芳进山采药了。
  元芳每天从早到晚的事务就是打水、练功、配药、炼制药物,还有就是帮助那个已经成为自己好兄弟的小沙弥洒扫寺院,时光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一天天过去了。
  直到不久后的一天早上,元芳一大早打水回来,刚吃过早饭不久,大师就让小沙弥来把元芳叫到练梅花桩的那个院子里。
  元芳很快来到那个院子,见师父早已经等在那里了。
  元芳恭恭敬敬地给师父施礼,仁怀大师微微点点头,让元芳把梅花桩的功夫演练一遍给他看。
  元芳欣然应允,只见元芳凝神提气,纵身往上一跃,跃上梅花桩,一个金鸡独立,稳稳地扎立在最高的那棵桩子上,纹丝不动。然后上下左右飘忽不定地在高地错落的梅花桩上游走,动作是越来越敏捷,速度是越来越快,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只见元芳在梅花桩上时而急速地穿行、时而高高跃起然后舒展双臂,身体缓缓地飘飘落,他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自如……梅花桩功夫已是炉火纯青。
  仁怀大师不时用手捋着胡须颔首微笑,嘴里念叨着:“善哉!善哉!孺子可教!”随后一挥手,示意元芳下来了。
  元芳一个大鹏展翅,漂亮地落地,稳稳当当地立在大师面前,恭敬地一拱手说道:“请师傅指点!”
  仁怀大师微笑着赞赏道:“不错!不错!很有长进!你明天这个时候就到寺院后面的树林里等我!”
  话音刚落,仁怀大师已闪身出了院子,不见踪影。
  留下元芳一个人愣在那里发呆:师傅要我去树林做什么呢?
  第二天,元芳早早地完成了厨房的打水任务后,一吃过早饭,就按师傅的要求,急匆匆地来到了寺院后面的那片茂密的树林。
  这片林子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林子里以松树为主,还有一些胡杨树和沙枣树以及一些灌木,大多数松树都有碗口粗,高达数丈,直刺苍穹。这初秋季节,就算是艳阳高照,大白天人在林子里几乎见不到阳光,还会感到几分寒意。
  元芳见师父还未到,就从林子里拣了一根比较好使的长木棍,自己先练起了“李家枪”解闷。
  正练得兴起,突然,机警的他,耳听得身后“嗖!”的一声,元芳暗叫一声“不好!”随即迅疾往旁边一个侧滚翻。
  一颗圆乎乎的小东西几乎是擦着他后背的急速掠过,“啪”的一声,钉在前面那棵碗口粗的松树上,已经没入树干大半,好险!元芳躲过一击。
  “什么人?”元芳喝问。
  无人回应,周围一片寂静,静得令人窒息。
  元芳握紧手中的木棍警惕地往四下观察,耳朵仔细地听着周围的动静。可是只有微风动了几下枝条,四周静悄悄的,笼罩着令人恐怖的气氛。
  紧接着,又有几个细小的东西带着细微的声音破空而止,但见几根细长的东西瞬间直向元芳的面门袭来。
  元芳心中一惊,迅疾抖动手中木棍在眼前一阵狂舞,用内力将其击向一边,那几根细小的东西,随即改变方向,往旁边飞去,牢牢地钉在旁边的树干上。
  元芳定睛一看,原来是三枚松树的细长针叶,已没入树干寸许,足见来人的内功之深厚。
  元芳感到很奇怪:哪儿来的劲敌?自从进入寺院以来已有大半年,也没听师傅说起过这周围还有武林高手啊?莫非是隐居在这山林里的世外高人,连师傅都不知道?这不可能啊?以师傅的武艺,他怎会不知道呢?
  元芳百思不得其解,脑袋里一片空白,已紧张得额头沁出了细细的汗珠,他寻思道:这下可遇到大麻烦了,怎么师傅还不来啊?要是他老人家在这里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正紧张间,只见从松林深处闪出一个人影,元芳定神一看,原来是仁怀大师。
  “师傅!您终于来了!刚才有人偷袭我!”元芳长舒了一口气,如释负重,忙迎上前去,像盼来救星一般大声叫道。
  仁怀大师扬了扬衣袖笑盈盈地说道:“元芳,想不到你竟然能躲过我发的两次暗器!了不起!你的功夫长进不少!为师为你感到高兴!”
  元芳这才恍然大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原来刚才的一切只是虚惊,师傅是在用暗器考验自己。
  接下来,仁怀大师就给元芳仔细讲了江湖上常见的几种暗器的施放手法和接暗器、躲避暗器的技巧,并一一作了示范。并且给元芳强调:发暗器时手法一定要做到快而隐蔽,让对手不易发觉。要做到这点在于长时间手指的灵巧、力道和手腕力量的训练;接对手的暗器时,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也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夹住,这也是需要长时间练习手指的灵巧性和力量;躲避对手的暗器时,一定要多观察、多听动静,尽量做到尽早发现。这就要平时加强眼睛的观察力及耳朵的听力训练,和身体的灵巧性训练,便于有危险时及时闪转腾挪。还有,躲避暗器时,一定要拿捏好时机,不能太早,也不可太迟。太早躲避,对手会再发第二枚暗器、第三枚乃至很多枚,会使自己陷入到十分被动的境地;太迟躲避会把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容易被暗器所伤。还有,最好的反击时机,恰好是在躲避暗器的时候。在自己闪转腾挪躲避对手的暗器时,趁对手不备巧妙施以暗器反击……
  随后,大师又让元芳在松林里练习轻功,也是先给元芳作了示范。
  只见大师深吸一口,纵身往上一跃,一个漂亮的旱地拔葱,一下子就跃到了一人多高的树干上,然后又一纵身跳跃,在密密的树木中间穿梭,转眼间就隐没在树林中不见了踪影,元芳看得目瞪口呆。
  元芳正在发呆,猛觉得身后生风,后背被人迅疾地轻轻拍了一下,猛一回头,发现仁怀大师不知何时已从树上悄然出现在自己的身后。元芳对师傅的功夫佩服得五体投地。
  大师指点元芳:利用轻功在树林里快速接敌或是处境不利时快速逃离,是非常实用的一项本领。但一定要多观察,提前观察好自己的行动路线,在奔跑和攀爬、跳跃时手和脚一定要注意借助外物来借力。如在树林里,就要借助露出地面的石块或树林中树枝、树干的反弹力,对腰力、臂力、腿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动作一定要协调,要做到干净利落,切不可拖泥带水……元芳认真地听着师傅的见解,连连点头,将师傅讲的要领都牢记于心。
  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仁怀大师每天早上就在那片树林里指导元芳练习暗器功夫和轻功。每次直到练得让大师感到满意为止,才让元芳回寺院休息……
  夜深人静之际,元芳常常想念自己的阿爸、阿妈和外公,睡梦中脑海里总是浮现阿妈呼唤自己的情景。他很想知道他们现在怎样了?他是多么想念他们啊!多么想回家一趟,见一见他们,把自己在这里学武的情况告诉他们啊!
  但是,他不能!因为阿爸离开寺院时告诉他:必须要学成了武艺才可以回家!他别无选择,只能咬牙坚持,把仁怀大师的绝世武功学到手。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
  元芳在师傅的指导下,在寺院后面的树林里练习暗器和轻功已有半年。
  仁怀大师对元芳武功的进步颇为吃惊,在他看来:目前元芳的暗器功夫已属上乘,轻功已达到了超一流,放眼整个武林已很少能找到对手。像元芳这么有悟性、这么有练武天赋、练武这么用功、武功提升这么快的年轻人还挺少见。他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令自己放心的武学传人而欣慰。
  四月的一天,早饭后,仁怀大师将元芳叫到练梅花桩的那个院子里。
  大师打开了摆放兵器的那间屋子,让元芳把十八般兵器悉数搬到院子里。然后大师将每一种兵器都在元芳面前舞弄一番,再让元芳也一一舞弄一通后郑重其事地对元芳说:“元芳,为师在这里钻研武林各派武学已有多年,对武林各派的武功包括西域、塞外的外族功夫都了如指掌。为师觉得你也应该好好熟悉熟悉各门各派的武功,了解它们的长处和弱点,做到知己知彼,只有这样博取众家之长,补自己之短,才能成为真正的武林高手!你明白吗?另外,江湖险恶,你生性善良,为人厚道、仗义,一定要有防范之心,不能轻易相信人……”
  “弟子谨记!师傅请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元芳拱手恭敬地答道。
  “这十八般兵器里,你最喜欢用哪几样?”仁怀大师看着院子里的各种兵器,又关切地问元芳。
  “刀、枪、剑!”元芳不假思索地回答。
  仁怀大师着说道:“为师也觉得这三种兵器最适合你!这三种兵器是力量与技巧的结合。你的身体非常灵巧,动作敏捷,力量也不弱,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这几种兵器的威力。兵器合不合用,既要看使用者的喜好,更要看使用者自己的身体条件。一般来说,身材矮小者或力量较弱者善使暗器及判官笔、绳镖、匕首、铁折扇之类的轻巧兵器。此类兵器注重灵巧,利用使用者轻巧的身体来闪转腾挪和对手周旋,发现对手的破绽再迅疾出手,从而一击制敌。而身材高大者或力气刚猛者则善使重兵器,如程咬金善使开山大斧,李元霸善使铜锤,宇文成都善使凤翅鎏金镗等等,注重以力量取胜……你持刀、枪、剑等兵器与拿大斧、锤等重兵器的对手交手时,切记不要蛮干硬拼,要善于使内力,用‘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顺势将对手击过来的力量卸向一边。然后伺机反击。当然,这一点,你练的你们家的‘李家枪’里也有这么一招‘四两拨千斤’。来!你拿那把大斧向我砍过来,我分别用刀、枪、剑再给你作个如何卸力的示范!你看好了!”
  话音未落,仁怀大师早已抓枪在手。
  元芳深吸一口气,双手紧握那把足有一百多斤的开山大斧,往前猛跨一步,往上一抡,然后一个泰山压顶,手中大斧直往仁怀大师的头上砍来。
  只见大师不慌不忙,手中的长枪顺着开山大斧的来路往上一迎、一格挡。枪头迅疾紧紧贴住斧头,然后顺势往下,用内力将斧头的劲道完全卸往一边,开山大斧的威力立马消失于无形。然后转手将枪一撤,手臂一抖,长枪直往元芳胸膛刺来。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宛如行云流水一般。不过,要做到这一点,非内力深厚者不可。
  元芳一看不妙,身子慌忙“噔噔噔”往后猛退几步。仁怀大师停住脚步收住手中的长枪,一手捻着胡须微笑着关切地问道:“元芳你看明白了吗?”
  “看明白了!师傅!”元芳自信满满地回答道。
  “那好!我用开山大斧、铜锤和鎏金镗轮流向你攻击,你分别用刀、枪、剑来应战,要用好‘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小心点,注意运用内力,别伤了自己,看招!”
  话音刚落,大师早已抡起开山大斧,舞得虎虎生风。随着大师一声大吼,势大力沉的大斧直往元芳的面门砍将过来。
  元芳屏着呼吸,毫不慌张,沉着应战,分别用刀、枪、剑完美地通过了大师对他的这轮考验。
  在随后的日子里,仁怀大师几乎每天上午都要抽出时间在那个院子里指导元芳练习武艺。他打算将自己多年潜心研修,已经研究透彻并结合自己的功夫加以创新的江湖上主要武林门派的武功绝招及破解之法悉数教与元芳。
  下午就让元芳独自在那里练习,让元芳在练习中领悟、提高、巩固。仁怀大师是想争取在未来四年左右的时间,让元芳完全掌握好自己传授与他的武功,使元芳尽快成为震惊武林的超一流高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