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驻村第一书记>第十一章 惊喜连连(上)

第十一章 惊喜连连(上)

作品名称:驻村第一书记      作者:山雨歇      发布时间:2025-03-05 10:32:10      字数:5051

  2022年6月23日,星期四,天气晴。
  今天是收获的一天,齐岛市喜旺达食品有限公司和榛子沟自然村黄秋葵产销对接会圆满成功。
  今天是喜悦的一天。首先,没有想到齐岛市的安局能够特意来看我;更没有想到他那么有心,能为今天的产销对接会送来花篮。
  今天也是感恩和惊喜的一天:姜总帮助解决了秋葵的销售问题,他非但不表功,反而一再地感谢我为他们的公司介绍了质优价廉、货源充足的原材料,还给我赠送了锦旗;而尤其让我没有想到的是……
  今天的事情想想都兴奋,真是惊喜连连!很快地,张博源正写工作笔记的笔不动了,他的思路飞到了今天一早。
  
  上午8点多,张博源正在七贤庄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室,与榛子沟村支书左乃玺一边等待着今日的贵客——齐岛市喜旺达食品有限公司的姜崇舜总经理,一边最后商量、展望着今天在“秋葵粥道”举办的黄秋葵产销对接会事宜。
  “秋葵粥道”是左乃玺主营的、一家以植物黄秋葵为主要原材料的快餐厅,它让左乃玺通过这个店面增加收入;同时也是七贤庄新村榛子沟自然村在滨阳市里设置的窗口——一个推进秋葵产业的深加工,拉动秋葵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窗口。
  谁都知道,榛子沟村主打的经济作物是黄秋葵,这是在张博源到七贤庄新村任第一书记之前就有的传统,已经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
  黄秋葵有“蔬菜王”之称,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基本营养物质外,还富含黄酮、多糖类物质,经常食用可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保护肝脏、健胃整肠,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减肥的功效。百度百科中甚至说它有滋补阴阳之功效,在现代保健新观念中极被重视。
  七贤庄新村的榛子沟自然村,紧邻大姑河,土地肥、水源足。这里出产的秋葵产量高、个大、质嫩、味美,营养丰富。在最兴旺的年份,村民种植面积近千亩,在昌阳、滨阳市等地都很出名。
  这么好的农产品,自然很快地入了张博源的“法眼”。
  “樱桃好吃树难栽。”黄秋葵营养丰富,但嫩荚果呼吸作用强,采后极易发黄变老。而它的保鲜或加工,不是一般老百姓能轻易做到的。
  近几年,榛子沟黄秋葵产业走下坡路,收入越来越低,村民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兴旺。
  如何再次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给村边地头的传统产业赋能?如何让秋葵产业更好地为农民带来实惠,增加收入?如何让种植的农户没有后顾之忧?持续多日的思考,多番的尝试,最后,张博源确立了走“公司+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只有攀亲龙头,靠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解决秋葵的销路和价格问题,才能形成产业链,农产品才能卖上好价钱;农户才能没有顾忌,一心一意发展产量、保证质量;才能在这个产业链上实现增收,才能让钱袋子鼓了再鼓,过上共同富裕的好日子!
  齐岛市喜旺达食品有限公司的姜崇舜总经理是张博源的胶水市老乡,也是一位有情怀的企业家。他在滨阳市开办了一家食品加工厂——齐岛市喜旺达食品有限公司。这是齐岛市食品行业的一家龙头企业,颇有实力。张博源多次与姜崇舜总经理联系沟通,共同磋商。
  秋葵不出村就能卖个好价钱,村民们自然更加热衷于把黄秋葵这个传统产业做实做强;喜旺达公司有了固定、优质货源,老总姜崇舜自然也是乐见其成,极力支持。在张博源的牵线搭桥下,双赢的局面迅速形成。2021年10月,双方确立了供需关系,正式订立了在秋葵收获季节公司进村设点的合同。
  黄秋葵喜温暖,怕霜冻,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7-10月收获。
  2022年,榛子沟村的黄秋葵还未出生就有了婆家,种植的农户吃了定心丸,他们中一部分有创新精神的,大胆地尝试采用了“用日光温室大棚集中育苗,早春晚霜过后定植于大田”的“新”技术,喜获成功,黄秋葵比往年提前了十来天上市;再加上按照传统方式种植的黄秋葵即将大量采收,长达三个多月的收获期已经拉开了序幕。
  这可是供销合同订立后的第一个完整收获期,合同双方都非常重视。10点58分,是产销对接会正式开始的时间。
  
  忽然,张博源的手机响了起来。
  “哈哈,姜总性子还挺急,这才几点就来了。”张博源说着站了起来,一边准备和左乃玺一起去楼下迎接,一边拿起了手机。不过,只看了一眼来电号码,张博源先是对左乃玺说了声“抱歉,不是姜总。我先接个电话”,随后按下了手机接听键。
  “老兄好,在村里吗?”电话那端传来了问候声。
  张博源笑着道:“在啊。安局,怎么,到滨阳市来了吗?”
  “已经在路上了。”电话里,被张博源称呼为“安局”的男子说,“今天下乡,路过滨阳市。今儿早上出发得早,有差不多半个来小时的空闲时间,所以想去看看你,看看你的工作岗位。”
  “举双手欢迎啊!”张博源表情愉悦地道,“你走到哪里了?我去迎接你吧?”
  “不用,咱俩之间不用客气。”
  “那好啊,我在办公室里等你。”
  电话是张博源的朋友、齐岛市某单位安副局长打来的。
  左乃玺站起身:“张书记,您有客人,那我先去产销对接会现场等您和姜总吧?随便再和成岳、丰收、世贤他们一起检查一下那边的安排。”
  “一起在这里等着姜总吧。成岳书记他们做事细致、条理、有大局观,这两天你也一直在布置,我相信你们,那块没事儿。刚刚打电话的这位是我多年的好友,安局长。他分管滨阳市这块儿业务,对我的工作一向多有支持,待会儿你和我一起下去迎接就行。”张博源让左乃玺坐下,又笑着道,“上周末我和安局长在茶吧喝了一个小时茶,跟他‘吹嘘’了一下秋葵的好处,想让他也给咱的产品做做宣传,说不定他这次来是要给我带来好消息呢,咱一起听听。”
  
  安局长确实是张博源多年的好友,他们在齐岛市有时间偶尔也会聚一聚。所谓的熟不拘礼吧,每当谈论起工作和张博源下乡干第一书记的事,安局长经常翻来覆去地夸奖张博源,说什么当代焦裕禄、身边的孔繁森等等一类话。话当然是酒酣耳热之后用玩笑的语气说出,不过,任谁都能够听得出,安局长说那话是发自内心的、对好友的欣赏和鼓励。
  算上今天的这次,安局长这是第二次到七贤庄新村来。去年大约也是这么个时间,安局长和张博源几乎也有过一段类似的通话。
  人家都说屁股决定脑袋。张博源在滨阳市工作的前七年,位置是比较高的,不用求别人,甚至可以说是别人会有求于他的位置。而在滨阳市工作的最后三年,也就是在七贤庄新村任第一书记的三年,却可以说是一脚踩到了泥里,是最底层的村官。这时候要干点事,时时处处得求人,离开大家的帮助,将是一事无成的。尽管张博源经常说“为老百姓办事,求人不丢人”,尽管张博源求人的时候确实很少遭到拒绝,可真正求人办过事的人,心头那股战战,脸皮那通红热,谁又不知道呢?
  作为张博源的好友,安局长又怎么能不清楚张博源的难处?他去年为什么要巴巴地在工作时间跑到滨阳市来与张博源一起坐坐?无非是希望滨阳市商务部门、企业能够关心、支持他的工作。张博源清楚,安局长那“高调”的一次来访,用他们的家乡话说,就是来给他扎扎架子的。
  许是上了年纪?张博源想到去年的“今日”,想到安局长的有心之举,他的心热起来,眼睛里也氤氲着热起来。
  “张书记,我刚刚给会场的负责人打了个电话,那边都已经再三检查、确认,一切准备就绪。安局长刚刚说大约一个小时到,咱们是不是现在就下去等着他?”左乃玺的汇报请示将张博源又拉回了现实。
  “咱们继续谈工作,提前半个小时下去就行。估计他快到了时能再打一次电话。”张博源挥去了心头的回忆,回过神来,朝着左乃玺微微一笑,“喜旺达食品公司的姜总到了应该也会先打电话。只是这次把展销会的地点安排在你的秋葵粥道,你不但要白白地赔上场地费,其他的水电、服务员的工资也得你赔上,我感觉有点对不住你。”
  “张书记,您就别跟我客气了。没有您,哪有我的秋葵粥道?哪有这次产销对接会?我的秋葵粥道开办之初,就确立了作为秋葵展销窗口的初衷,这次对接会如果不放在我那里就不对了。”左乃玺知道,张博源对自己,对七贤庄新村帮助太大了,他感觉受不起他的这种客气。“再说了,我是榛子沟的书记,为种植户出把力就是我应尽的责任。”
  张博源眯眼一笑,对左乃玺翘了一下大拇指:“老百姓是善良的,咱们这些基层干部就是要为老百姓干点实事的。你是榛子沟村的书记不假,可当你想开办个快餐店,为自家增加点收入的时候,那时候你的身份也是老百姓,我作为七贤庄新村的第一书记,作为你的同事,为你出谋划策也是我应尽的职责之一。同样的,作为书记你也在尽自己的职责。你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改善村庄面貌,这部棋下得好啊。你看,户户通工程结束了,村庄路灯亮起来了,村民们开始从内心里感谢党支部,感谢你。你再看,现在党支部要求开展的工作,村里干起来‘呼呼’的。这就是咱当干部的受到群众拥护的反应。”
  “多为群众着想,多为群众办事,这是您教给我的;扑下身子当地种,这是我跟您学的。”左乃玺说着,感觉自己的心里热乎乎的,“今年号召村里扩大黄秋葵种植面积,这次产销会产销对接会的筹备工作,我是真的感受到了一呼百应这个词语的涵义。”
  “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干起工作来自然就会事半功倍。”张博源笑着点头。见左乃玺会意,他将手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上摩挲了一下,“这次姜总帮着咱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可是黄秋葵不能连作的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等我再请教一下专家,看看他们有没有研究出好的解决办法。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影响以后的产量和合同的履行。”
  左乃玺挠了一下头:“嘿嘿,张书记,咱问题得一个一个解决么。今天喜旺达食品有限公司的姜总亲临对接会,见证今年的开秤仪式,我已经非常高兴。这好东西得留着点儿,不能一天都吃了吧?”
  “你呀!”张博源笑了一下,“好吧,不能连作的问题咱以后再研究,毕竟咱们村子暂时还有可以轮种的土地。”张博源先是看了一下时间,然后将他的工作笔记锁进抽屉,朝着左乃玺笑道,“时间也差不多了,估计安局长快要到了。远来是客,咱们俩提前到楼下迎接一下吧。”
  左乃玺答应着,站起身,一边准备与张博源一起往外走。
  张博源轻轻地打开门,带头朝楼下走去。路过走廊上的宣传牌跟前,他轻轻地抚摸着画面上焦裕禄那执着的面庞:“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咱们把心放在老百姓身上,自己心里也踏实。”
  左乃玺收起先前面上的轻松,一本正经地道:“张书记您这话很有道理,我会继续向您学习。”
  “这话要永远地放在心里,时时地体现于工作中啊。”见左乃玺依然谦虚好学,张博源转向他,语重心长地道,“这一年又已经过半,我在七贤庄新村与同志们共处的时光越来越短了,可不管以后是否能够朝夕相见,我对你们的期望都一样。以后在工作中一定不要忘记咱当干部的初心,不用忘记咱在党旗下举起右手时发下的誓言。”
  “张书记,您放心,我不会忘记自己为村民服务的初心,不会忘记自己的誓言,也不会忘记您对我的帮助、鼓励。”左乃玺一边跟上张博源的脚步往楼下走,一边真诚地道,“您看,我以前没当过干部,算是‘火线入党’。人我肯定是好人,能力应该说也有一些,但因为是大闺女结婚头一次,所以一开始当这书记的时候,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简单、粗暴的问题,使得一部分村民对我不服气。都是您反复与我交流,一次次指出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给我各种工作方法,这才有了今天的我。”
  张博源笑着将脸转向左乃玺:“你是个聪明人啊,一说就会,一点就通。你的变化、进步我都看在眼里。这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你严格要求自己,办事公道正派,心里装着群众,由过去嗷嗷喊喊的态度变成了娓娓道来、入情入理的工作方法,这是了不起的进步啊!”
  左乃玺也停住脚步,他感受到了张博源话语里的真诚,嘿嘿一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张书记,是您这位带头人、领导者太给力了,我一天跟着学一点,这么长时间也能学不少啊。”
  “哈哈,王书记,这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用得可真给了我一个大的惊喜。”
  “张书记,我用对了吧?”左乃玺也是一笑,“去年有一次开会的时候,我听您说了这句话,感觉特别好,就不但认真地记住了,还找时间百度了一下。原来这是个成语,还竟然出自荀子的《劝学》。我们在中学时倒是学过这篇课文,不过有这个成语的那段,课本上没有收录。如果早学到这个成语,我想我应该会更早一些向组织靠拢。”
  张博源对左乃玺的进步是真心赞叹,这会儿听他自谦,不仅及时鼓励、表扬,又延伸道:“其实,向善之心人皆有之。咱们山东古代的大名人亚圣孟子不就说过‘人性向善,犹水就下’?只要我们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都为老百姓带个好头,那我们对老百姓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张书记,我会记住您说的这些话,好好珍惜这个岗位,像您经常说的,坚持多为老百姓做实事、好事。”
  张博源知道,今天是收获的日子,也是埋下又一颗种子的日子,更是一个施肥、浇水、让秧苗茁壮成长的日子。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