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驻村第一书记>第十章 村里能人(下)

第十章 村里能人(下)

作品名称:驻村第一书记      作者:山雨歇      发布时间:2025-03-04 09:10:28      字数:5428

  “史老哥说的那个是家居服、polo衫吧?”听史怀远认可,张博源对赵成岳笑笑,又对史怀远摆了摆手,“史老哥,我的作用可真没有您说的那么大,我就是见面和他们聊了聊,是赵雯欣总经理聪明、悟性高。她审时度势,主动把握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机遇,开始转型加工家居服、polo衫、体恤衫等服装,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2020年疫情以后,他们迅速地改变了单一生产,开始转型生产100多种的家居服,打开了外贸加工出口模式,也逐步打开国内经营销售市场,满足了多方市场需求,使得销售收入稳中有升,连年增长。”张博源如数家珍,对赵雯欣夫妇二人的发展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从心底感到欣慰,“随着滨阳、昌阳‘双阳’一体化的发展,赵雯欣在咱七贤庄新村和昌阳市的分厂,都扩大了生产发展规模,帮助了更多的村庄妇女就近就业。”
  赵成岳恍然大悟:“这个哑谜算是解开了。”他也由衷地赞扬说,“张书记境界就是高,眼光就是好。”
  “赵书记,你看咱话不要这样说。”张博源非常满意现在七贤庄管区和党组成员的工作,他由衷地道,“咱们的大多数工作是管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各个自然村发挥了主导作用。您比如就今天说的这个事儿吧,这还是咱们史丰收书记先跟我提起来,说村里有这么两个能人,我才过来看的。咱七贤庄新村的很多工作也好,赵雯欣这个厂子的经营思路也罢,我只是说说话,最多是有时候我思考出了点想法给点个步,给宣传一下。我起的只外因,内因肯定是人家自己的,咱村里的工作也是大家伙干的。”
  史怀远端起自己眼前的茶杯,一口倒进了嘴里:“张书记,您不能老是这么谦虚啊,您这样聊天会把天聊死的!”
  “哈哈哈,这个老史啊!”三个人都忍不住笑起来,赵成岳站起身,用手拍了拍了史怀远的后背,笑着道,“不过,我倒是同意你的这个观点,喜欢你这个直脾气。”
  “你们不要以为我谦虚啊,我说的是实话。”张博源轻轻地端起茶杯,“跟赵雯欣经理聊聊天就能发现,她境界高,有情怀,思路清,有能力,并且很阳光,真的是个人才。咱们的七贤庄新村还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啊!”
  史怀远道:“展友栋的这个媳妇确实能干,这年岁也不大,还真是大能人。不过,我最佩服的人还是您张书记。”
  张博源摆了摆手:“谢谢您史老哥的抬爱啊!我没本事,没帮上您什么忙。”
  “张书记,您这样说是要让我成为忘恩负义的人吗?”史怀远嘟起了嘴,“我想扩大规模,您帮我申请贷款,还有平常和我一起学习的事咱都不说;咱就说种地累、收入低,还有去年遇上涝雨天,地里的庄稼差不多都瞎了,我意志消沉,那段时间还不是有了您的开导我才度过来的?”
  张博源还是感觉自己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可是他知道不能再像刚才那样说。他鼓励道:“史老哥,您看,不只我说您是个人才,现在赵书记也说您老哥是咱村里的人才。”见史怀远的面色慢慢地由阴转晴,他接着道,“其实,种蔬菜大棚也好,养鹅卖烤鹅也好,开厂子也好,这里面当然有追求、有情怀在里头,是咱老百姓走上富裕之路的一条道路,也就是我常挂在嘴边的要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可追求再多,它依然离不开一个‘利’字。您老哥也在追求‘利’字。可同样都在追求利,老哥您的付出要多得多,可得到的却要少得多。在别人都想着少付出多得利的时候,您老哥却迎难而上,土地承包规模一扩再扩,全部都种上了收益低的传统农作物不说,还将国家给的粮补一分不少地都还给了原来土地的农户,这也是一种情怀,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史怀远的神采飞扬了起来:“张书记,说实在话,承包500亩土地仍然是我追求的目标。”
  “结合着您的爱好、人品,我很理解您的追求,我和咱们村委也肯定一如既往地支持。”张博源放下了手里的茶杯,像平常与史怀远一起学习党史、强国一样,一本正经地说,“毋庸讳言,千百年来,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可随着80年代初中国农民的那股子冲天干劲和热情的日渐消失,以致在一些人眼中土地已经成为了他们要逃避的洪水猛兽,可您老哥却依然如此地热爱土地,热爱传统农业,这让我感动,让我佩服啊!俗话说,无农不稳,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历史的教训。现在,咱们的国家能够严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使之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首先是我们国家的政策绝不动摇,其次也是因为有你们这些热爱土地的农民在啊。从这一点上讲,您老哥还不认为自己也很了不起?”
  史怀远被张博源的这一席肺腑之言说得很是感动,可他又明白自己,自己这“人才”与赵雯欣那人才不是同一级别,收入更是天差地别:“张书记,谢谢您对我的再次鼓励。我热爱土地固然不假,可我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大米干饭。”
  “老哥,咱俩认识不是一天两天了,您知道我这个人不喜欢弄虚作假,不愿意瞎忽悠。我期待着您种田种出名堂来的那一天。您看枣树林、榛子沟有几家大棚户,这两年棚里上了新品种海利11,这一斤水果柿子的价格比传统西红柿的价格高了一倍都不止。咱种地也得学着科学种地,种子啦,化肥啦,机械啦,得多去关注国家推广的新品,更多地融入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之中。老哥啊,我盼望着有朝一日您开着先进的农业机械,在您那已经连成片的500亩,甚至更多的土地上,运用大机械,科学种田。到那时候,赵雯欣开的是厂子,您经营的就是农场,你们都是大老板。”
  良久,史怀远语调缓慢、慎重地道:“张书记,如果那样,我岂不是成为了农场主了?您就不害怕我变色儿?”
  张博源呵呵一笑:“在中国的土地上,土壤永远都是红色的;在您史怀远这里,到老也是心向我们的党。您不可能变色!”
  史怀远站起身,激动地说:“张书记,人家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感觉,每次跟您聊天以后,我的学问都会‘噌噌’地往上长。”
  “老哥,这种话咱以后就不再说了。”张博源拉着史怀远重新坐下,“前几天,我和史丰收书记在咱村的大田里转了转。今年的小麦长势不错呀!”
  史怀远点头道:“张书记,您看的对。只要这几天老天不和上年一样天天下大雨,今年的麦子肯定是大丰收。”
  “老哥放心,村委一直关注着呢!天气预报说,咱这块儿至少半个月以内没有雨。”张博源给史怀远递了一颗“放心丸”接着问道,“老哥,今年麦收有什么困难吗?”
  史怀远没有客套:“张书记,收割、脱粒的机器我还没联系,您要是有合适的还得给我介绍介绍。”
  张博源顺手把史怀远的要求写在了他手机的记事本上:“好,史老哥,您就放心,这事儿我回头就联系。”
  “张书记,客气话我也不跟您说了。今天中午,您和赵书记别走了,我去史伯彦家拿半只烤鹅,再拿点鹅肝、鹅胗,让老伴拌个黄瓜,中午咱三个人喝两杯。”
  “好啊,今天中午您史老哥能订到烤鹅,我和赵书记就破个例,真不走了。”张博源笑呵呵地站了起来。
  赵成岳看史怀远忙忙地要打手机,笑道:“史老哥,其实,你还真不用打电话,打也没用。我们都知道张书记的习惯,一般来说,他来姑河庄村,你这里、史伯彦那里、赵雯欣那里、香油合作社那里,只要有时间,他都会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今天来赵雯欣和你这里之前,我们先去了史伯彦那里。”
  史怀远一边拨打着电话,一边不服气地道:“你们去了又能怎样?难道还提前跟他们说好了今天不卖给我?”
  “不是不卖给你。”张博源接过话头,“我们去的时候,老史的爱人刘建俊正在出炉烤大鹅呢!她跟我说,他们今上午烤了50多只,已全部订出去了。”
  “我不信,他就能一只都不剩?”史怀远找到了史伯彦家的电话,伸手就去按号码。
  “史老哥,你别不信,这话我就在跟前听着,绝无虚假。”赵成岳笑道,“张书记还问他们最近怎么样,史伯彦的老婆说,随着销售渠道的拓宽,宣传力度的加大,烤鹅的销量越来越旺了,有的时候接的单子都烤不出来;今天虽然不年不节的,可烤出来的仍然都订出去了。”
  见史怀远打通电话说了几句后垂头丧气地挂上了电话,张博源笑道:“史老哥,咱们下次提前预订。”
  见史怀远一忽儿脸上阴转晴,嘴里爽快地笑着答应,赵成岳和张博源一边往外走,一边也笑着对史怀远说:“史老哥,今天也别去买香油哦。”
  张博源笑道:“别吓唬史老哥。人家史书康只是说这几天订单多,芝麻用完了;说下午4点订的芝麻就来了,晚上就能加班加点干呢。”
  
  去史伯彦家之前,张博源和赵成岳先去了石磨香油户那里,发现他们正在装箱子,但石磨停下了。张博源自然会问原因,原来是这几天订单多了,芝麻用完了。史书康说销售势头越来越好,他们准备明年再扩大生产规模;已经说好了,过了春节就把前面那两套民房租过来,好好装修一下,再上两台石磨,扩大生产能力。
  对于这样的事情张博源当然乐见其成。他反复地强调、叮嘱一定保证质量,确保七贤庄新村石磨香油这个品牌立得住、叫得响,真正能给老百姓带来效益。而史书康也不负所望,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市长,绝对不会给您抹黑!从我们手里出去的半滴香油也一定是香的!是纯的!”
  
  离开史怀远家,赵成岳感慨道:“张书记,老百姓认可你啊!”
  张博源笑道:“往脸上擦粉的话咱就不说了。咱都是党员干部,响应号召是担当,干点实事是情怀,必须干好是责任啊!”
  “张书记,人家都说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聪明人,缺的是踏实靠谱的人,这句话真对啊!自打你来了七贤庄新村,你的责任心,你的担当,你的情怀,时刻鞭策着我们这些地方干部啊。”听张博源又谦虚起来,赵成岳尴尬地一笑,打了一下方向盘,朝村外驶去,嘴里也转了话题,“这几年,村里留守的农民多数是中老年人,就是这些人,也有很大一部分或者种植高效农业,或者靠在就近打工为生。像史怀远这样真正靠土地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可真不多了。特别是咱们山东,人口多耕地不是很多,想靠种玉米麦子发家致富不容易啊。这要是没有你对史怀远的帮助和鼓励,估计他也不一定有这个干劲儿。”
  “这样热爱土地的百姓必须得支持,得鼓励啊。就像今年春天,我在咱村党委会上的发言。”张博源说完话,翻看了一下手机。
  2022年春天,张博源在布置春耕生产会议上发言道:主要农产品供应从哪里来?从土地中来!我们党历来重视土地工作,革命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充分尊重了农民意愿,打土豪分田地,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支持,取得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胜利。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面对新的矛盾,重视农业、珍惜土地,丝毫不能马虎!我们不能吃两天好饭,过上几天好日子,就把为党和国家牺牲最大的农民不放到眼里了;农民依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吃的粮食依然是广大农民在为我们耕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千万不能光喊在嘴上,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上……
  赵成岳记忆尤深、深有同感:“咱们国家人口多,土地宝贵,国家对发展高效农业和基本农田保护都很重视啊。”
  “这就要求咱们基层干部努力将政策落到实处。”张博源说完,紧接着道,“赵书记,咱们今天上午的工作就到这里结束吧。我刚刚接到赵雯欣总经理发来的信息,说她今天中午就会到家,午饭后要到枣树林自然村去看一看。咱们一起接待一下。”
  看到前面路况良好,赵成岳略微一偏头看向张博源:“是为了咱市里有心在某些领域请她做形象代言人的事?”
  “这倒不是。”张博源解释道,“赵雯欣这个人有眼光,有志向,有情怀。最近,她看到七贤庄新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接连不断的好声音,有种按捺不住的冲动,想借势选一个项目再大干一场。”
  
  赵成岳这样说也是有原因的。
  上个月的一天晚上,滨阳市市委庞书记找张博源到市政府去参加有关活动。期间,张博源向庞书记介绍了村里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赵雯欣的故事。庞书记一听非常感兴趣,说白天太忙,正好趁晚上那阵子两个人都有时间去调研一下。交谈之后,赵雯欣的落落大方、知性明理、优雅有爱,给庞书记留下深刻的印象……
  
  赵成岳有点惊奇:“她要在枣树林村开分厂?离着姑二村有点近哦。”
  “你应该想不到,”张博源笑道,“这次她是对农业感兴趣了,围绕现代农业品牌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有了一系列想法,想在七贤庄新村发展一百二百亩,把釜山88引种进来。”
  赵成岳有点担心:“隔行如隔山。她是开服装厂起家,弄大棚能行?”
  “她有管理人的经验,也不缺资金,咱能够提供土地、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张博源肯定道,“我们深度谈过以后,感觉她的这个想法非常好,也当场表示对她全力支持,助她一臂之力,把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做起来。”
  “真是个人才!”
  “是啊,她想干农产品合作社是认真的,绝不是心血来潮。为了将这件事干好,她自己多次去胶水市学习考察西红柿种植情况。”
  “看起来是真心想在这方面发展了。”
  “是啊,看她这样用心,我也随时给她留意着。”张博源的思绪飘到了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今年春天,有一次我去枣树林产业园,在24号棚——就是张科树种植的大棚里。这个棚也种植了跟胶水市崔家集、明村镇种植的釜山88差不多的品种。经过品尝以后,我发现这个品种尽管和胶水市釜山88味道有差别,可吃起来还是绵甜可口。当时,张科树告诉我们,他种植的这个品种吃头还可以,但不是正宗的釜山88,长势、味道不一样,卖价比釜山88略微便宜一点儿,不过受到了很多客户的认可。只是首次种,技术、管理、销售渠道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时我很高兴,实践已经证明,我们的棚,我们的土壤完全可以引种高附加值的好品种,而且通过大面积种植可以带来规模效益,开拓大的市场,来实现农民增收。我当场就拿起手机拍了照,发给她。今年秋天,枣树林产业园有好几个棚已经育上了苗子,还有几个棚供应春节市场的那茬也准备上这个品种,我把这个情况又反馈给了她,她说今天下午有时间,过来考察一下。”
  “能人就是能人啊,思路活,敢闯敢干。”
  “今后,我们要继续培养发展更多的产业振兴带头人,对于有想法、有能力的人给予全力的支持,进而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