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牵线搭桥(上)
作品名称:驻村第一书记 作者:山雨歇 发布时间:2025-02-24 09:15:32 字数:4270
时间一晃到了2021年3月。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开始萌动的绿叶、花蕾一天比一天繁多,早春开花的迎春、玉兰有那么一朵两朵甚至已经在春风里娇笑。而与他们同时萌动的,还有七贤庄新村韩乐乐等几户农户的心——张博源书记已经联系好了,要带着他们去齐岛市,为他们的特色产品在齐岛市找“婆家”!
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活力,挖掘潜在特色优势,调动农民自我发展的动力,一直是张博源主抓的、要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主题。而争取把规模做大,同时培育发展好有地方特色优势的产品,让产业赋予农民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翅膀,更是张博源任职七贤庄新村第一书记以来孜孜以求的事业。
早在七贤庄新村第一届文化节之前,张博源就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中写道:“这几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小作坊做成大市场,把农民能人集合起来,抱团发展。前天,与市农业银行行长李鹤染同志探讨,他表示,银行可以支持,对有意向发展特色经济的户给以贷款支持,把幸福七贤庄系列产品整合起来,集中打造一条街或一个区域,既便于参观推介,又便于集中服务,还便于形成规模,打造品牌。于是,我萌生了建设多个‘七贤庄新村会客厅’的想法,可以在村里建,可以在县城建,可以到城市里去建,真正地让农民生产的名优农产品进城闯市场,走进市民的餐桌,实现农民的增收……”
张博源这样想,这样写,更是积极地行动。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发动七贤庄新村党委组织干部积极宣传、在七贤庄新村公众号推荐;为实现特产进城,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张博源主动争取,与齐岛市电视台联系,利用电视台搭建的平台,把七贤庄新村优质的特产,直接供应给齐岛市市民,也开辟在齐岛市的市场。
2021年3月9日凌晨3点,从滨阳市七贤庄新村通往齐岛市的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车灯、路灯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七贤庄新村枣树林自然村的党组书记赵成岳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拉着一车车的农产、特产正在赶往齐岛市南京路广顺发市场。这个市场,是齐岛市电视台新闻中心为农产品进城搭建的交易平台,为实现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开辟的一条通道。
早在很多天以前,张博源就多次与齐岛市电视台联系。他要利用电视台搭建的平台,把七贤庄新村特产直接供应到齐岛市市民的餐桌上;他更是要拓宽七贤庄新村农产品的销路,增加农民的收入。而昨天傍晚,为了确保这次农产品进城顺利,张博源已经提前赶到齐岛市“确保万一”。
还是乍暖还寒的初春季节,早上五点多钟,清凉的风像箭矢一样在市场中流窜,松叶尚在苍黄,冬青还只顶着去年的黑绿未曾萌动新翠。可赵成岳他们的车队乍一在广顺发市场上出现,立刻就吸引来众多齐岛市市民的目光。韩乐乐与她对象将他们带来的一箱箱、一筒筒、一袋袋挂面忙碌着摆上摊位,她的大眼睛不时地瞅瞅与她家展位临近的乡邻,瞅瞅摊位外来往的顾客、行人。
初升的阳光像金子一般,倾泻在头天傍晚才从枣树林、孙柯寨、榛子沟等大棚采摘的一车车新鲜优质的西红柿上;也照耀着史伯彦、韩乐乐、史书康、史施南这几户初次进城为自己的农特产“找婆家”的“新媳妇”身上。
这次展销会,张博源争取到了十五个展位。西红柿等农产品占了几个展位,史伯彦、韩乐乐他们这几户的农特产紧挨着占了剩下的展位。
不用说,史伯彦夫妇带来的是烤鹅,而韩乐乐夫妇带来的是果蔬七彩挂面,史书康他们带来的是芝麻香油,史施南和他媳妇带来的是玉米面饼子。
这次来齐岛市参加展销会,韩乐乐看到史伯彦和刘建俊夫妇连烤炉都带来了,他们这是要现场为齐岛市市民送上香喷喷的烤鹅啊!
不知道什么时间,天上竟然飘起了零落的雨星,进入市场的市民一时间少了一些。
韩乐乐是一个面相非常年轻的媳妇,皮肤白皙,快人快语。见丈夫专心地招徕顾客,棚外的雨线不断地在前方的空地上上下穿梭,她的心越过雨滴能够占领的地方,一路前前后后地奔驰着。她想象着今天的市场打开后的灿烂前景……这时,她有点儿雀跃,也有点儿忐忑。
不过,她很快拦住了自己思想的野马,转而回想起第一次与张书记打交道时的情景。
自己第一次与张博源书记面对面,完全是一次“意外”。
那天,张博源书记请来了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和一位做网店的老师,来村里现场讲解大棚蔬菜的专业技术,教授怎么自己做网店。在家照顾孩子不能出去上班的韩乐乐,出于好奇与自己的一位朋友一起去了现场;又因为那天现场面对面建立了一个微信群,自己得以与张博源书记同在一个群里。
在这之前,就是2020年的那个春天,有那么一段时间,受疫情影响,购物不方便,而孩子又不喜欢吃蔬菜。为让孩子吃点顺口又有营养的食品,韩乐乐用蔬菜汁儿和面做成了手擀面。没想到不但孩子喜欢吃,一家人也都爱上了这种面。可是每次手动打蔬菜汁儿、做手擀面太费劲,韩乐乐就跟老公商量着上了打汁、压挂面的设备。
有了设备,韩乐乐就想着多做点儿,如果能够不用出去上班又有点收入那就太理想了!为了名正言顺,她还到工商去登记造册,办理了营业执照。
韩乐乐忙忙活活地做了好多,可要当成商品出售,还是不好意思走出这一步。她送给亲戚,送给朋友,送给熟人……希望能扩大影响,让自己积累经验和信心。他们尝过了都说好吃,有创意,不过也可能是熟悉的原因吧,没有人说要回购哪怕一点。疫情结束后,她也曾经出去兜售,有时候也能卖出去一点,不过,效果很是不理想。
在专家授课的前后,张博源书记讲的那一套发展理念,对围观群众的鼓励,韩乐乐虽然没有全部听懂、记在脑子里,但当时却是感觉自己热血沸腾:自己的挂面,是采用当地主产的胡萝卜、山药、秋葵、菠菜等蔬菜,与优质面粉生产出的谷蔬挂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目前用蔬菜和果实和面、压面条的厂家,滨阳市应该还没有,我为什么就不能以此为契机,真的发展成一份事业呢?这事儿符合张书记讲的小作坊大市场的理念呀!
那一个晚上,韩乐乐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宿也没有睡好。她既想发展,又感觉自己有点形同儿戏。若把本来是打算自己做着吃方便的两台机器说成是一个小作坊,岂不是让人笑话?听说这张书记是做过市长的人,他可是见过世面的……
第二天,有两种念头还是一直在韩乐乐的脑海里拉锯。斟酌了好久,犹豫了好久,韩乐乐“嗨”了一声:管他呢,有枣没枣,先敲一杆子再说。两台机器少了,如果能够发展,可以再上啊;我没有人脉,没见过世面,可张书记有能力呀!他守着那么多人说大力扶持小作坊,肯定不会不认账吧?听门口的大妈婶子们没事议论说,这个张书记可是场上的石磙子——落地一个坑,说话靠谱。
趁着这股热血在身体里奔涌,韩乐乐果断地将自己要求加张书记微信的信息发了出去。
韩乐乐没想到,张博源书记很快就通过了她加为好友的申请。
压下了内心的激动,韩乐乐赶紧再次做了个自我介绍,说自己是昨天听课时站在前面、穿着啥衣服的那个;更加让她没想到的是,张书记竟然用语音亲切地回复,说衣服挺鲜亮的,对她有印象。
“张书记……我知道,我的想法,有点异想天开……我才刚刚开始……甚至可以说刚刚打算开始。我自己也不知道……”看到张书记用语音交流,韩乐乐也想直接发语音。可是说到自己的“事业”,她的声音如同被强气流吹动着的烟柱;而打电话前积攒的勇气,就像深冬里当风抖着的一根草茎。
韩乐乐没敢发出去这条语音,而是恢复了文字聊天。
就这样,一个用文字,一个用语音,韩乐乐跟张博源聊了起来。如同跟好朋友聊天,她絮絮叨叨地聊着,先是介绍了自己由做给孩子吃,到想着当成一个事①来做以及遇到的打击;再到昨天受到张书记鼓舞,想把这个蔬菜汁挂面做大,做成一个品牌,让更多的人吃到这种省劲儿又有营养的挂面。
张博源书记当即回信息肯定了她的想法,鼓励她,给她支招,说要做好包装,要加大宣传,要做成品牌。
做好包装?加大宣传?做成品牌?韩乐乐悄悄地一吐舌头。她很坦白地跟张博源书记说:张书记,要怎样宣传?我不会宣传,再说也没有渠道宣传呀。
张博源开导她:只有行动起来才有可能做起来,而不是让理想永远处于萌芽状态。有的人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也很好,却一辈子没有成功,因为那些想法一辈子只装在他们的头脑里。
张博源告诉韩乐乐:有好想法,也得有行动。行动起来,借助国家政策的力量,借助村委的力量,借助媒体的力量,借助宣传的力量,只要项目好就能成功。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属于实干加巧干的人的;不过,要想干好一件事,肯定需要一段时间,一段难缠的时间。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很多人却一辈子让自己的想法“埋藏”在头脑里,紧紧地包裹,或者是轻易地放弃,一生一世也没有从“理想”中钻出;可也有很多人不惧困难,将想法付诸现实,于是他们成功了……
而更加令韩乐乐想不到的是,加了张书记微信之后没过几天,在管区主任王宝砚的陪同下,张博源书记亲自来到了自己的家里!
这次张书记不是来聊天的,他认真地查看了场地,查看了所用材料,查看了证件以及证件齐全性……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并且第二天就雷厉风行地安排了专人来拍照、撰稿,在七贤庄新村公众号上做了推荐。
就是这个多维谷蔬“七彩挂面”的名字还是张书记给起的呢!张书记注意到自己的挂面有七种颜色,当场就给起了这么个名字。七彩挂面,多么好听、好记,又富有诗意、能让人发挥无限想象的名字!
“你这个产品……哦,我姑且叫它们产品吧。”韩乐乐的思路被她家摊位右侧那里的声音吸引。她扭过头看去,见一位穿着羽绒服的中年男子,正对史书康他们的香油提出质疑,“你这上面连个商标也没有,也没有生产企业名称,没有生产日期,你怎么来保证你这个……这个产品的质量?”
史书康的表情看起来有点懵,不过,他很快调整了情绪:“先生你放心,我们这个香油绝对是百分之百纯芝麻香油,是临来之前刚刚用传统工艺磨制出来的,绝对新鲜、纯正、地道,您可以放心大胆地吃。”
“放心大胆地吃啊——”中年顾客拖着长长的尾音,用手扒拉着包在装香油的玻璃瓶外的白色塑料袋,“你这个包装……”顾客顿了一下,接着问道,“让我怎么能相信,你这个东西卫生什么的各方面能达到国家要求?”
史书康很是尴尬,他不断地保证:“先生,您只管放心,如果我们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我们也来不了这个地方,是不?我敢给您下保证,我们这些香油,绝对是新日期、老工艺、没有一粒坏芝麻。”
也不怪顾客质疑,今天,史书康他们准备得真的不充分。香油确实是新近磨制的纯芝麻香油,不过,来展销会之前,他们一直对重新振兴香油这个行业没有信心,当然对张博源的一次次“游说”就没怎么重视。为了这次展销会,他们临时磨制了这批香油,像平常在家出售时一样,用葡萄糖瓶子盛装,再在每一瓶的外边套上一个方便袋。
史书康解释着,他感觉自己说的也没有底气。要说东西真的是真东西,可自己也真是拿不出有说服力的东西。
注释:①一个事:方言,一件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