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一切都像是洗练过一般:通透、深远!
作品名称:跑道上的轰鸣 作者:海静江澜 发布时间:2024-12-03 08:49:13 字数:3261
梁征南一次去外地,返回时进了一个小火车站。火车站很小,但设计得很独特:公共厕所和小卖部都藏在两个拱形门内,像是旧时的欧洲小火车站。
梁征南觉得有点累了,他靠在在椅背上休息,就在这时,头顶上传来了像是战斗机从低空掠过的声音。梁征南的思维有点滞后,他还在判断是否是一架战斗机在低空飞过。声音从头顶穿过后,他立刻明白了,这是高铁列车高速穿越车站的顶部。
绝大部分人肯定不喜欢车站的这种设计,穿过的列车声音来得太突然,太震耳,有点让人感到紧张,但梁征南却觉得很刺激。候车需要一段时间,梁征南坐在椅子上欣赏着两列高速列车的声音从头顶滑过。主干线上的小车站,列车停靠得少,经过得多。这种列车高速穿过的声音足以让人感受类似战斗机的低空呼啸。
大脑深处的记忆,遇到相似的感知效果,会被唤醒。在这兴奋的时刻,梁征南好像回到了跑道边。
他从走进火车站到列车声出现之前,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什么飞机,他只是对建筑的欣赏。头顶出现震动时触发了他的联想,而这个想象的前提是列车滑过铁轨的声音像飞机,也是由远而近的。如果是当年那种短轨铁路,列车运行时发出的是“坑登,坑登”的声音,他的听觉里绝不会出现飞机的错觉。
梁征南已经不像当年那样听到军用飞机的声音就有遏制不住的兴奋,这也不是上了年纪,是因为高度的信息化。现在想看任何一款战斗机,只要在电脑里输入飞机的型号,就可以欣赏该型飞机大量的视频和解说,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眼福的问题;甚至比在机场观看,视角更丰富。唯一不能跟机场相比的,就是没有现场那种声波冲击的震撼。
梁征南退休了。他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在兵团时期养成的学习习惯此生是不会改变了。
三江市第一条地铁已经通车,他用轮椅推着母亲进了地铁站。母亲坐在地铁车厢的长椅上,一只手抓着长椅边上的杠子,看着地铁列车的地板。母亲脸上看得出微笑,那是有些倦意的笑,前几年父亲病逝给母亲打击的痛已经消散了不少。列车钻出地面,爬上高架。在高架的车站里,母亲的脸上出现兴奋。母亲从年青时期就新欢外出活动,看风景。母亲肘子上挽着一个缀着白线花纹的蓝色布兜,她朝着车站围挡走去,想看看近郊的田野。看着母亲明显衰老的背影,梁征南感到凄凉,他在心里默念着:一定要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
一位小时候的伙伴来看他。两人聊了半天,梁征南的话题却时不时落在我们国家的军事装备上,那位老同学事后对人谈起梁征南:“梁征南好像还没长大,还是一张口就飞机大炮的。”
这已经不是一个人对梁征南的总结了。他也知道,至少应该隐藏一点,不要让人觉得脱离生活实际。
梁征南在江边散步,看到一位老人在吹口琴,正是口琴的曲子《我的祖国》吸引了他。这首歌已经不再时髦,年青人很少唱了。梁征南走近一看,是当年兵团那位大哥王爱国。
梁征南端详着大哥的脸,他脸上还留着当年的影子“你好啊!这么多年没见了。”
王爱国眼神中看得出疑惑,他在搜寻着自己的记忆:“你是?”
“我是梁征南啊!我们新兵连不是住在一个宿舍吗?”梁征南加重了语气,他担心王爱国大哥想不起自己的名字。梁征南已经有两次遇见当年的战友,对方都叫不出自己的名字了,可梁征南立刻就叫出对方的名字。
王爱国的视线在梁征南脸上停留了一下就转向自己前方,却没有任何视觉焦点,他显然在回忆:“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就是你的名字忘了。”
梁征南看了眼长凳子上王爱国身边的空位子,他挨着大哥坐了下来:“你还在吹口琴啊?”
“我一直在吹,没有扔掉。”王爱国看着江面的视线转向梁征南,他这个神态让梁征南想起了新兵连宿舍。
梁征南看着不远处的江岸围栏:“我好多年没有吹了。”
王爱国谈起了感受:“口琴一定要吹,对防止脑梗,对心血管都有好处。因为你吹口琴的时候,舌头打着琴格,这就是加速血液流动!”
吹口琴居然对身体有好处,梁征南还是第一次听说。也正是口琴把他少年和青年时代连在了一起。
“还记得我们当年兵团的生活吗?”梁征南望着江对岸半岛上的护栏。
也许是心灵的相通,王爱国此刻的视线也落在了那个绿荫浓密的半岛上。“平时倒也不大想起兵团的生活,遇到战友就一下子想起来了。”
梁征南心底的情愫被搅动了:“真的挺怀念那个时候!”
王爱国转过脸来看着梁征南:“如果再来一遍,我还要去!”
梁征南笑了:“我们当年也没想到后来会离开。当时就是准备一辈子在那里。”
当年,就是因为那位“大嫂”,让大哥在一小段时间里成了大家关注的中心。随着大家都分配到各自的车间,大哥也就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那些年,梁征南偶尔看到大哥从他自己的车间门口进出。当初那个“大嫂”的玩笑也被深埋在了梁正南的心底,他现在觉得:那个玩笑就是兵团生活的前奏。
这么多年在工厂的经历,让梁征南深深体会到了普通百姓后代身上的朴实,也深刻影响到他自身对生活看法的方方面面。
青年时期工厂的经历,让梁征南对任何工业元素都充满兴趣。他来到江边的码头遗址,把自行车停好。高大的吊塔已经修复完毕,鲜红的油漆让几座吊塔成了公园醒目的坐标。前方是几个废弃码头改建的观光平台,平台有着连接岸边的铁跨桥。平台围栏上挂着橙黄色的救生圈。原先的轮船都迁到江海连接处的港口去了,这里成了怀旧的景地。几个钢铁的码头工人塑像把当年的工作场面凝固了,他们在码头上劳作着,略微夸张的身躯表现着工人的工作热情:粗壮的手臂和脖颈,有力的手掌握在扳手上。
他朝着进来的方向望了一眼,这段岸边的步道竟是这样的长。周围很是安静,近处只有他一个人。他突然担心这里会不会过于冷清,想到这里还没有完工,配套的居民区也没有交付,他的思绪开始漂移。他的念头转向下个目标,不远处的工厂遗址与周边的楼房多处留有分隔的空间和连接的跨路天桥。老厂区的两根烟囱已经被不远处的游览区揽入怀中,那里还有一个蒸汽机车头和几节绿皮车厢。整个城区已经有几个绿皮车厢的公园了,人们去这样的公园就是奔着老式车厢去的。
地铁的线路在不经意间多了起来,梁征南对地铁的兴趣在地铁开建之前就已经有了。他多次梦见地铁建成了,可地铁的出口却是菜地里,入口处像是煤矿升降机。他甚至梦到乘坐地铁,车厢里挤满了人,简陋的车门也站了人,列车很快从地下钻出地面,那个场景像是在童话里。直到第一条地铁建成,精致的地下建筑和设施,现代化的车厢才让他有了真切的感受。梁征南并不是没有乘过地铁,他早就在北京、上海见识过地铁。之所以梦中的地铁简陋到怪异的程度,是他对居住的城市建地铁缺乏真正的信心,只有实景冲击了他的视觉才让他确信,这是永远不会离他而去的现实。
母亲也离开他了,梁征南经过几个月才从伤痛中走出来。唯一欣慰的是:母亲在的时候,他经常推着轮椅陪伴着母亲在市区的景区游览。
现在,他有时间在市区游览了。
他喜欢先在地图上选好下车的站点,地图上查找地铁车站的坐标更容易激发人的想象力。
梁征南有时候乘坐地铁穿过中心城区后,列车爬上了高架。他喜欢这样的景色,楼房和绿地向后移动着,列车进入城郊。核心区周边的城区不会太远,到了站,下车看到改建后的街景让他有了好好观赏的兴趣。
城区在迅速扩大,骑自行车去某个地方会让人觉得像是去了另一个城市。
眼前的湖水让他停好自行车,他坐在湖边的长椅上,视线从湖岸的树木到湖对岸的建筑上。他记得上次来这里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或许是青年时代工作就没有真正清闲过,他没有在任何景区长坐的习惯。明明想好了,休息放松一下。可每次坐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起身……
一条高架横过梁征南的视野,他注视了一会儿,这是高铁的轨道高架!他骑车向着高架,远远地看见一列白色的车厢快速滑过。高架越来越近,梁征南还在踩着脚蹬,他要到了高架底下才停下。
这里是公路和高架的交叠口,梁征南等着高速列车的来临。
远处传来了沉重的声音,列车很快就开始在梁正南头顶上震动着,巨大的声响让梁征南的眼前出现了记忆中的场景:银闪闪的歼6穿过跑道,越向天空。
记忆的画面切换成了想象:大批的歼20低空从眼前飞过,辽阔的视野中,所有静止的景物反衬出这黑色流星群迅猛的阵势。机群过后,旷野仿佛更透明了,梁征南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超立体感的山川、河流,一切都像是洗练过一般:通透、深远!
2024年10月26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