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跑道上的轰鸣>第十一章 梁征南对未来的打算

第十一章 梁征南对未来的打算

作品名称:跑道上的轰鸣      作者:海静江澜      发布时间:2024-11-12 19:40:55      字数:4645

  学校终于要开学了。
  尽管在家这么多日子,自由散漫几乎成了习惯,但听到开学的消息,梁征南还是打心底里高兴;这高兴不是一下蹦出来的,是经过几天时间慢慢悟出来的。
  他看着准备着书包的妹妹浙敏说:“上学了,你得每天跟着我走。不要乱跑!”
  浙敏却说:“我要跟女孩儿一起走。”
  梁征南看着一脸稚气的妹妹,视线在浙敏的头顶停了一下,他无法判断浙敏的个头是否是二年级的。因为停学,浙敏上学推迟了一年:“都是小女孩怎么行?”
  浙敏用眼瞥了下窗外:“不是都像我这样一年级的,一年级就我和苏建平两个。大的也有啊!陆文娜,还有袁海鹰。”
  梁征南倒是没有注意陆文娜。他听到袁海鹰名字,觉得妹妹能跟她一起上学让人放心。他已经知道袁海鹰就是那个飞行员烈士的女儿,说不出的敬意在内心涌动着。他听说她在青岛上学的时候总是一个人走的。
  梁征南有点担心:“袁海鹰,她愿意和你们一起走吗?”
  “愿意的啊!那天她和文娜姐姐在一起走路。我跟她们说了想和她们一起上学,她们都挺高兴的啊!”
  梁征南轻轻“嗯”了一声,想象了一下浙敏和她们走在田间石板路上的样子。
  清晨的空气依然寒冷。梁征南斜跨着蓝色的书包,书包已用了几年,从一年级就陪伴着他。父亲没有多余的军挎包,浙敏的书包是新买的,也是蓝色的。
  梁征南走出大楼时,浙敏已经跨过石子路,她从冬青树间的一个口子进了大操场。她走着一条直线,向着操场东北角。经过东边的灯光球场,陆文娜已经在喊她了:“在这里!浙敏”
  陆文娜并没有站在那里等浙敏。她已经慢慢朝着大车库方向移动了,等到浙敏从操场东北角冬青树的那个缺口穿出,正好跟上陆文娜的脚步。
  “海鹰姐姐呢?”浙敏问道。
  陆文娜侧过脸来看了浙敏一眼:“她肯定先走了。她喜欢一个人走。”
  浙敏没有说话,只是目光迎了一下陆文娜。
  陆文娜默默地走着。走了十几步,她转过脸来看着浙敏:“她爸是烈士,你哥跟你说过吗?”
  浙敏眼神中看得出惊讶和悲悯,她摇了摇头。
  小车库就在前方,两人开始转动方向,两排大车库间是宽阔的地带。
  陆文娜看着前方的营门口:“她爸飞行事故已经一年了,她爸牺牲以后她的性格都变了,不爱讲话了。”
  陆文娜转过头来看着浙敏,像是有话要叮嘱她,但她看了浙敏那正在思考的眼神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出了营门口是碎石子马路了。两边是熟悉的村庄。
  陆文娜在加快脚步,她也看了几次浙敏,确认这个小丫头跟得上她。
  袁海鹰的背影终于出现在马路左侧了。她头上裹着一个深蓝粗格子,浅蓝底色的头巾,头巾的尖角一直触到后衣领的下方,紫色的旧灯芯绒外套呼应着上方的头巾。
  陆文娜往两侧看了一下,牵起浙敏的手,穿过了马路。
  袁海鹰并没有那种通常丁点儿动静就有反应的敏感,依旧目视着前方走着。
  两人几乎和袁海鹰并排了,袁海鹰终于转过头来微笑了一下。
  梁征南沿着营门外的公路眼看走到T字路口,一长队的汽车向着路口驶来,全是葱绿色的军车,车队是从外场来的。梁征南站在路边静静地看着车队从眼前驶过,一辆辆解放CA10加油车,夹杂着坐着战士的解放卡车;因为敞篷卡车上冷,战士们有的穿着灰色的海军陆勤棉大衣,怀里支着56式冲锋枪。这是车队去十几公里外的油料库加油,一次飞行训练用掉的航空煤油都不是小数字。他有一次看见歼5飞机在保养维修,发现机身上的几处油箱。战斗机挂的那两个副油箱只不过是飞机供油系统的一部分,在飞机起飞后不久就用完了。战斗起飞,发现敌机后,为了加速到达作战空域,往往甩掉副油箱。
  长长的车队很快从眼前驶过,梁征南望着远去的车队。他喜欢遇到军车车队,甚至一辆军车驶过也会吸引他的目光。
  走在稻田水渠边的石板路上,梁征南想象着即将见面的教室和整个学校的全景图,露溪中学原本就是很熟悉的,但却没有进去好好看过。唯一一次进入露溪中学的大门是停学前,中学生在距大门不远处辩论着,梁征南和顾海青听到吵闹声跑了过去。大门进去的道路两边是大字报专栏,上面贴满了大字报。因为字体潦草的原因,大字报上的内容梁征南并不是全部看得懂,也因为一些内容不能理解。虽然在停学前,他们也学过一些批判文章,但那些熟悉的词语这些大字报上基本上都没有。那些中学生在辩论中身体姿态变化着,用手配合着说话,情绪显得很激动。
  梁征南终于来到露溪小学和露溪中学共同享用的这块空地了。说是空地,它有一圈贴着外围的土跑道。梁征南刚转学来时,这块空地上还有很多人学自行车的。那些自行车都很旧了,轮胎钢圈上的镀铬已经完全脱落。租借这些自行车是否要收费,他直到今天都不知道。记得有一次镇上的民兵集会游行,这块面积和营房大操场差不多的空地上集合了不少民兵。民兵们挎着老式的50式冲锋枪和53式步枪,有的民兵甚至扛着机枪,机枪自然没法跟解放军的比,像是战争年代缴获来的捷克机枪。纪录片上的首都民兵师,那武器才叫真的好,都是56式半自动步枪、冲锋枪、班用机枪。营房里当兵的用上56式枪械才几年啊!
  中学校门内已经没有了辩论的学生。往前走转个弯,就是通向教室的路了。梁征南所在的教学楼是一幢两层的建筑,一面是教室外的走廊,二楼上的围栏很有学校的风格。梁征南的教室在一楼,他在考虑到底坐在哪个位置好,顾海青进来了。
  “我们坐在靠后吧!别人不会来争,也自由!”顾海青说话的时候脸上隐约的微笑有点诡秘。
  中学教室明显比原来的小学教室气派多了。教室的窗外是一条包裹着小学和中学的小河。虽说是一楼,因为前面是空地,采光特别好。
  教英语的老师来了,是位中年男老师。老师拿着印有每一个字母的卡片在教室的课桌间穿行着,他认真强调着每一个字母的发音和口型。
  回忆浮现在眼前,梁征南那年看到报纸上我军击落的美国F4B型战斗机照片,他不知道那两个字母的发音,竟用拼音去读,又觉得读音怪怪的。F4B他竟读成“佛、4、波”,后来问了妈妈才知道原来是英文字母,他把26个字母底下注上汉字。在那以前,他好像也听见过有人读美国飞机型号的发音,知道了英文字母发音后,他真的搞懂了。
  看着从课桌边上退着走过的英语老师,梁征南仔细听他的发音,也找到了自己原来发音不是很标准的地方。放学的路上,刚走出校门,顾海青念道:“ChairmanMao,c—h—a—i—r—m—a—n”
  顾海青这么快就把“主席”这个单词记住了,而且念得这么流利。
  放学的同学还没有走完,三三两两散落在校门外不远的路上。一架歼6从头顶飞过,那两根细长的副油箱增添了飞机的气势。梁征南仰起头,看着在阴天里歼6那略显发黑的机体。
  不知哪位行走的地方同学像是很随意地说:“战斗机来了,要打仗了!”
  梁征南望着远去的战鹰,脸上露出了微笑,最后视线落在了这条路的尽头。
  梁征南思考着,已经走到镇上那条小河边上。雨点落在油布伞上,并不让人厌烦。那棵大樟树在雨中显得更绿了。他站在石拱桥上朝着两边望去,略显弯曲的河水直到前方的转弯处才看不见了。
  过了桥,梁征南加快了脚步,刚才的思考一定耽误了一些时间。学校出现在视线中,远远地,前面有三个女生像是陆文娜、袁海鹰和浙敏的背影。
  背影很快拉近了,浙敏回过头来:“哥哥!”
  陆文娜看到梁征南,想了一会儿,突然对他说:“歼9已经试飞了!”
  梁征南本能地看了下周围,压低了嗓音:“什么?歼9试飞?”
  陆文娜的眼神很认真:“听我爸爸说的。”
  梁征南问道:“你爸怎么会跟你说这个?”
  陆文娜:“那天我爸和一个叔叔说的,我听见了!”
  梁征南看了眼正在临近的校门:“有没有照片、图纸?”
  陆文娜脸上露出了不多见的笑容:“你倒是想得美!这肯定是保密的。”
  浙敏撑着黑伞朝着小学的校门慢跑着,梁征南目送着她跑进那个两层楼下面的校门。他无意中已经放慢了脚步,他相信陆文娜说的是真的,如果是一个男同学跟他说他反而不一定会相信。他看着已经和他拉开距离的袁海鹰、陆文娜:一个女孩子在这些方面是不会有什么想象力的,说出来的肯定是真的,关键她爸爸是这个机场主管飞机维修的领导。
  为什么没听说歼8,就直接上歼9了?关于这一点,梁征南一直都没有多想。歼9在他脑海中渐渐有了一个立体的样子,那是斜侧面飞机上仰的姿态。不论他怎么地想象,歼9都有一个尖锐的机头,机翼有点像歼7的三角翼。
  又是一个星期天,梁征南坐在床沿边,想了一会儿,开始画他想象中的歼9。说也奇怪,对于一型见都没见过的战斗机,竟然画得比第一次见到的歼6还要顺利,何况那个歼6也根本没有画成功。
  他好像懂了,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那是因为有了这几年的经历,特别是歼7已经在脑子里扎下了根。他今天裁剪的画纸也不大,毕竟还是想象中的飞机,画得大了,就得在机体上填上许多细节,比如:减速板、有可能出现的翼刀,空速管和应急空速管,航炮,等等。画完之后,梁征南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把画贴在墙上,而是放进了抽屉里。
  梁征南有时静下心来,想着自己的将来,真有点迷茫。他拿起口琴吹了一下很久没有吹奏的《红旗永远扛在肩》,脑海中出现了新疆建设兵团成群的耕作机械,还有成堆的哈密瓜。他甚至想象过,他穿着一身黄色的夹克式工作服,坐在大型拖拉机履带的边上,脚下是延伸出去的草地。
  有时候,他站在走廊尽头的窗前,望着大操场对面“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发呆。
  他想起新的《人民海军》报还没有看过,或许能从那上面找到让人兴奋的报道。他推开父母亲房间的门,在写字台上看到了一张《人民海军》。几年来,他从父亲在写字台上堆放的书里读到过不少故事。有一本海军先进事迹的书。他在书里看到一次演习,有战士和部队失去联系,上了一个小岛;看到远处的军舰,战士用两顶水兵帽发出了信号,和军舰取得联系。他一直在猜测,那个水兵帽的信号很可能是打旗语。
  不久前,父亲发的一本薄薄的大开面学习材料上,是北海舰队潜水员从乌苏里江底把被击毁的苏军T62坦克打捞上来了……
  现在他拿起来这张《人民海军》,第一版上的一篇社论占了整整一个版面,讲的都是海军未来的发展与希望,看来海军大发展是时候了。怪不得最近父亲对他说“海军的人数要大幅度增加。”
  可以肯定:军舰、战斗机、轰炸机、潜艇的建造速度都会加快。梁征南心里在想:现在刚进入70年,这个时间点《人民海军》的第一版刊登这样的文章,肯定是海军要大发展了。
  大礼堂的长椅上,顾海青和梁征南在电影放映前聊着天。顾海青情绪有点低沉,他摘掉了灰军帽,一只手轻轻搓着头发:“中国飞机跟不上!”
  梁征南眼前出现了想象中的歼9,他在内心安慰着自己。
  “美国在越南有一种飞机。飞得慢的时候,机翼是张开的,要加速了,机翼往里一缩,一开加力,‘砰’的一下,飞机就看不见了。”
  梁征南知道,顾海青肯定是从哪个地勤兵那里听来的,而且消息一定可靠。他内心的热情被轻轻搅动了一下。
  妈妈这天对梁征南说:“我们现在有一种飞机,只要往海上那么一飞,敌人的什么军舰都完了。”
  梁征南知道妈妈是听爸爸说的。爸爸很少跟他谈起部队的武器装备,或许在父亲眼里,梁征南就是孩子,也可能父亲每天考虑部队上的事情太多,回到家里需要放松一下,所以脑子里不会有武器装备的影子。再说父亲是政工干部,思维中武器硬件占比例肯定很小。
  这种能够海上打击敌人军舰的飞机肯定是新式飞机,也不会是歼击机。可奇怪的是,这种飞机竟然没有往梁征南的心里去。不久他就几乎把这件事情忘掉了。
  有次吃晚饭的时候,父亲的一个下级来找父亲:“上面给我们四十挺双管机枪,放在哪里好?”
  父亲是怎么回答这位军人的,梁征南居然不记得了,他当时脑海中全是油封的机枪和装枪械的木箱。海军航空兵肯定是需要普通机枪的,但他从来没听说过我军有双管机枪。这机枪应该是高射机枪,因为父亲部队的那些连队,特别是海岛上的连队,肯定是需要高射机枪来保护的。海岛位置凸出,空中的敌情更容易出现。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