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六安州》第八章(2)
作品名称:风尘六安州 作者:甄远东 发布时间:2012-11-22 21:26:13 字数:3682
第二天,耿大炮带领百十号人,扛着扁担箩筐和布袋,来到临水庆丰粮行门市。
司务长领耿大炮走进去,来到柜台前,耿大炮对粮行伙计说:“买两千斤大米,五千斤面粉。”
粮行伙计说:“长官,我不能卖给你那么多。”
耿大炮问:“为什么?我又没还你价钱,为什么不能卖?另外,不许叫我长官,我姓耿,叫我耿同志。”
粮行伙计说:“耿,耿同志,我们老板规定,每天卖出三百斤粮食就关门。今天已经卖了一百二十斤,最多只能卖给你一百八十斤。”
耿大炮要他把老板喊来。
粮行老板走出来,耿大炮对他说我来买粮食,你们伙计为什么不卖?
粮行老板解释说,因为粮食在疯狂涨价,用卖粮食的钱再去进购,就亏本。并说现在每天出售三百斤,是为了门市不能倒闭。也是照顾缺粮的乡亲,得让他们有饭吃,做的是亏本的买卖!
耿大炮说我不管你这些生意经,我只知道我的战士在饿肚子,他们要吃饭!我来买粮食,你是卖粮食的,我按价付款你有粮食就得卖给我!并问他到底卖不卖?
粮行老板被他缠急了,问:“那你说吧,我要是不卖,你能把我怎么样?”
耿大炮说我先买粮食,然后把你和粮食一起带走,让我们指导员给你上三天政治课,什么时候你政治觉悟提高了,你什么时候回来!
粮行老板想:这是要关押我啊?胳膊扭不过大腿,他没办法,只好如数把粮食卖给耿大炮。
但这位粮行老板并不是一盏省油灯,他居然找到师部,把状告到廖邵武师长面前。
粮行老板对廖邵武说:“解放军买卖公平,对不对?他耿连长怎么能强买强卖呢?部队有难处我能体谅,我们生意人也有难处啊。你一下强买我买两千斤大米,五千斤面粉,现在售价低于进价,我吃不消啊!”
廖邵武听后勃然大怒,说:“走,我们去找他。”
粮行老板一看师长发火了,又有点后怕,连忙说:“别,廖师长,你私下跟他通融一下,以后别带我为难就行了,咱们千万不能翻脸。”
廖邵武说:“不行,这样的事情不处理,那还得了!”
傍晚的时候,耿大炮连队的战士们正在吃饭。他们三三两两有的蹲着,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干脆站着,都在喝野菜稀饭。
谢快嘴端着饭碗来到灶台前,质问司务长说:“现在不是有粮食了吗?怎么伙食反而越来越差了?”
司务长说:“有粮食怎么了?有粮食就要一下吃光吗?这日子长呢,我得为百十号人过日子负责。”
大家都没注意到廖邵武师长和粮行老板走来。
谢快嘴继续质问:“这野菜粥又苦又涩,能吃吗?”
耿大炮走到灶台旁,生气地斥责谢快嘴,说:“我能吃,大家都能吃,你怎么就不能吃?你比人娇贵些?”
谢快嘴却不含糊,他说:“连长,这是能吃,可它只能度命!这样吃下去,我们还能打仗吗?许多战友都病倒了,你最清楚,那是病吗?那是饿的!”
耿大炮心里自然明白这些,他心里也难过,也有牢骚。可自己是连长,有牢骚也不能发。他乘机做起谢快嘴和战士们思想工作,说现在困难是暂时的,等我们进了山,就有吃的了。山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树上有板栗和各种果子,地下还有木耳,香菇。树林里到处都是野鸡,野猪……
他还没说完,谢快嘴就把他的话顶回去:“可再这样吃下去,我们能进得了山吗?人还能走得动路吗?”
这些话,廖邵武和粮行老板远远都听到了。
这时,沈仪淑走过来。
她对耿大炮说:“耿连长,你们连送到医院的那些病号,我已经让他们都回来了。”
耿大炮不满地问:“为什么?”
沈仪淑说:“因为他们没病!他们不需要吃药,只需要吃饭。”
耿大炮无语。
沈仪淑说:“耿连长,我们医院也困难,病号饭也紧张啊。”
耿大炮说:“我知道,沈医生,我昨天买了很多粮食,明天给你们医院送一千斤去。再难,也不能让病号挨饿。”
沈仪淑高兴地问:“太好了!现在市场粮食短缺,你怎么能买到这么多粮食啊?”
耿大炮:“唉,那老板不愿意卖,我只好强买了。没法子,我宁愿一人受处分,大家得利益,值了。”
廖邵武再也忍不住,走过来说:“耿大炮,你想得美!你先把粮食给人家送回去!然后我再狠狠处分你!”
耿大炮没料到师长这么快就知道这件事,一看,那个老板也在,他决定索性抗一下。
他对廖邵武说:“师长,你处分我可以,可粮食是我买的,不是偷的抢的,我为什么要送回去?”
廖邵武说:“你明知故犯违反纪律,而且有错不改,我关你禁闭!”
但粮行老板却被这件事情感动了,他说:“廖师长,你千万别这样!昨天是我不好,我真不知道部队这么困难。这样,小店库存的还有两万多斤粮食,全部卖给你们部队。廖师长,虽然数量不多,解决不了你的大问题,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廖邵武听罢大喜,立即表示谢意,要后勤的同志和他联系交易,并答应把他的亏损全部给补上。
有了这两万多斤粮食,廖邵武决定首先解决医院的困难。他亲自带领十几个战士挑着盛满粮食的担子,送给医院。
师医院临时设在临水天主教堂内,教徒们做礼拜,念圣经的条椅现在成了病床,上面或睡或坐,住满病员。
沈仪淑正在检查病“床”,当她检查到小宋的病床时,小宋说他已经拆了线,想回连队了。沈仪淑说不行,得等拆线的伤口愈合,才能回去。而且,开始还不能做剧烈的运动。
护士走进来告诉沈仪淑,说师长在门口找她。
沈仪淑来到教堂门口,看见廖邵武:“师长,你找我?”
廖邵武挑粮食累得大汗淋漓,说:“听你说医院也快没粮食了,我送点粮食过来。顺便来看看你这个小老乡。”
沈仪淑问:“师长,我们部队有可能去六安吗?”
廖邵武说:“有可能,但也说不定。怎么?想家了?”
沈仪淑满腹心事点点头。
这里离六安已经很近,沈仪淑不知道自己走后,家里人知道不知道自己没去济南。但她知道,时间一久,家里人必然会知道自己失踪。她无法,也不敢想像,那时父母亲将是何等伤心。
沈仪淑思乡之情,感染了廖邵武,他说他也想家,自己离开家乡已经有十二三年没回去了。
沈仪淑既吃惊,又感动:“啊!师长家里还有什么人?”
廖邵武告诉她说家里的人在红军反围剿的时候都被民团杀光了,听说只有一个小妹妹逃走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她的下落与生死。
沈仪淑问:“师长,你夫人也在部队吗?”
廖邵武叹口气,说:“原来在一团当营长,两个月前,她在过黄河的时候牺牲啦。”
沈仪淑说:“哦,对不起。”
她没想到自己的话问在师长的伤痛处,不知道怎么来安慰他。
六安云路街西有个芝泉棋社。
它是棋社,也是茶楼。与普通茶楼不同,来这里喝茶的人大部分是棋迷。
芝泉棋社的设施装饰,比一般茶楼高雅,因为这是段祺瑞出资赞助开办的。段祺瑞字芝泉,故名芝泉棋社。
段祺瑞生于六安,后移居合肥。晚清到民国,六安合肥一带棋风盛行,这与段祺瑞爱围棋有很大关系。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催化段祺瑞北洋政府下台。段祺瑞在知道政府卫队打死请愿学生后,随即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在处罚凶手后引咎辞职,从此终身食素,以示忏悔。老家在六安与肥西交界的金桥人刘铭传,是首任台湾巡抚。也是清代大官僚中屈指可数的围棋高手,他的对局棋谱流传至今。此为闲话。
在芝泉棋社的单间棋室里,中学教员王圣亚和城防司令部副司令李存泉正在对局鏖战,卖柴汉子郭有田在一边观战。
其实,他们是在秘密开会。
卖柴汉子郭有田也是共产党六安地下组织负责人,而且是组织部长。
前些天,他们根据省委要求,也是为适应新形势,配合解放大军行动,成立了共产党自己的政权“六安行政专署”。
李存泉说,刘锐襄对我们成立行政专署的事好像没放在心上,他还在忙着竞选县长。倒是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彭少石有点沉不住气,准备最近以县党部名义召开一个会议,专门研究怎么来对付我们。
王圣亚问:“你参加那个会吗?”
李存泉说他参加,并说驻扎在张家店的六十二旅唐家楫旅长也参加会议,因为彭少石邀请他了。
李存泉说我只带耳朵听,有嘴不说话就行了。郭有田说他自己下一步继续在各乡镇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基层党组织。
王圣亚要郭有田在建立党组织的同时,要秘密组织一支武装力量以应急。
他们决定,以六安行政专署专员汪声的名义,发了一个文件,对敌人加强政治攻势。
汪声,就是王圣亚的化名。
国民党六安县党部召开的“军民众志成城,党政戡乱剿共”会议在彭少石主持下如期召开。
县党部小会议室墙上挂着一幅“众志成城,戡乱剿共”的横幅标语,会议桌边围坐着唐家楫、刘锐襄、彭少石、李存泉、黄长运、张良栖以及六安国民党党政军头目中层干部二十多人。
会议已经进入总结,彭少石说:“刚才,刘司令已经给我们做了‘众志成城,戡乱剿共’的报告。讲得很全面,很好。其中关于加强军民自卫,实施保甲联防,增加城防兵源,共摊治安经费的措施,非常实际。希望大家一步一步落到实处。现在,我们请六十二旅少将旅长唐家楫将军给我们讲话!”
众人鼓掌。
唐家楫很有儒将风度,他起身整一下衣领,说:“刚才刘司令讲的很好,目前,戡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现在,号称几十万大军的刘邓部队,过了淮河,搞得人心惶惶。其实,他们哪有这么多实力?他们是在山东战场吃了败仗,逃窜到淮河以南的,给我们这一带带来物价飞涨,社会混乱。对付这些,我们首先就是要进行粮食封锁,棉布封锁,叫他们没吃的没穿的,他们就会不战自退。至于共产党在六安秘密成立行政专署这件事,是标准的反政府行为,应该严密追查,坚决!他们在这时成立什么行政专署,显然是企图配合刘邓部队,兴风作浪。我唐某人坚决拥护总裁,一贯支持地方政府工作。保障地方的治安,也是我们军人的职责!”
唐家楫的讲话,引起一片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