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飞天彩虹>第三十一章 血染锦旗

第三十一章 血染锦旗

作品名称:飞天彩虹      作者:军休文胆      发布时间:2025-11-09 18:50:18      字数:3261

  时隔两个月,从王杰逝世、崔毅坐镇督促坦克二师正本清源的善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调查组的心血也没白流。在专家们无可辩驳的事实鉴定结论中,还了英雄本色:王杰是为了救别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真正英雄。
  济南军区装甲兵党委把专家鉴定结论反馈给师党委,师党委再次召开会议,在将王杰确认为革命烈士的基础上,又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根据他的英雄事迹,追记他一等功臣。国防部还命名王杰生前所在的一连五班为“王杰班”,颁发了锦旗。同时决定,由师党委主持召开王杰追悼大会,以此在全国、全军掀起学英雄做英雄高潮。
  1965年9月6日,坦克第二师在张楼公社,为王杰烈士隆重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追悼大会。解放军三总部、首都有关部门、北京军区、南京军区、济南军区、江苏省、山东省等军政有关领导和驻地民众共七千多人参加了追悼会。
  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会场正前方挂着王杰烈士的放大遗像,两旁张贴着“壮志凌云生如雷锋不愧为毛主席的好战士,英勇献身重如泰山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
  遗像四周摆满了各个单位和首长敬献的花圈。
  党政军民敬送的挽联挂在烈士遗像的两侧。
  其中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政治委员黄志勇敬送的挽联是:“毫不利己时一心服务人民,临危不惧真人民英雄本色”。
  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敬送的挽联是:“训练民兵奋不顾身壮烈堪比董存瑞,舍已救人可歌泣英雄再现黄继光”。
  预警铃声响起,主持人望着人山人海的庄严会场朗声宣布:“大会开始,向英雄默哀3分钟……”
  三分钟后,主持人再次宣布:“向英雄送行,奏乐。”
  低沉的哀乐,伴随着数千人那伤心动情的哽泣声此起彼伏,追悼大会在悲壮的气氛中进行……
  9月下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王杰的事迹和部分日记。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三家报纸在显要位置突出报道了王杰的事迹和日记摘抄。
  日本、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先后派来了新闻记者采访王杰事迹,考察王杰成长的道路和奥秘。
  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怀着悲痛而又崇敬的心情,纷纷打来和发来了上千封电报和书信,对王杰表示哀悼和赞扬。
  这位董存瑞、黄继光式的英雄,雷锋式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虽然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但他那充满革命精神的十余万字的日记,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王杰,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一个学英雄做英雄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掀起高潮,与王杰同期,从金乡二中应征入伍的侯兴家,经营部党委研究调入一连二排王杰生前的五班任班长。领导找侯兴家谈话说:“希望你能继承和发扬王杰同志的革命精神,带好五班,把这个班变成集体的王杰。”
  侯兴家不负众望,当即表态:“在各级党组织的精心指导下,我一定要扛好王杰的枪,把他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因为他是从“三员”中(即:通信员、炊事员、保管员)直接提升的班长,缺乏领导经验。但他决心很大,任班长后,在各级领导关怀和鼓励下,在战友帮助下,认真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处处以老班长王杰同志为榜样,理论联系实际,下定决心,把王杰班带好。
  在军事训练中,侯兴家从严从实战去训练,去完成,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即使在宣传王杰同志的英雄事迹期间,在担任徐州市铁一小学校外辅导员活动中,以王杰英雄事迹感染了一位姓钱的12岁小朋友,在放学回家路过的铁路边上,一个放羊的小孩被急速飞驰的火车惊吓,不知躲避危在旦夕,小钱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冲过去抱起小孩滚翻路基坡下,救下了这个孩子的生命。
  为了表彰王杰班长的英雄事迹,济南军区借“八一”建军节,在军区礼堂举行的命名大会上,杨得志司令员、谭启龙政委亲自将一面“王杰班”锦旗授予了侯兴家同志。
  时隔一年,和王杰坑道熬砺青烫伤王杰手的刘成科担当了第二任王杰班长,所在的工兵营进行了又一次较长距离的“千里野营”训练,具体路线仍是从徐州营房驻地出发,经过邳县张楼乡(王杰牺牲地),到达山东省莒南县的历家寨,计划每天行军80-120里,全程徒步行进,并且战士们身上还要背着30多斤重的行李被子、褥子、大衣、雨衣、军鞋、水壶、三天的干粮和一支枪等。
  由于路程远,走得急,加之行李重,虽然平时经常训练,很多战士脚上仍然磨出了水泡或血泡,从未一人掉队。
  
  由于刘成科是个“平脚板”,脚上很快就是一串的“连珠炮”,虽然他咬紧牙关,走起路来还是一瘸一拐,撕皮裂肉,疼得钻心。每向前迈进一步,脚下都像针扎一般,鲜血浸湿了袜子和鞋,汗水出了一身又一身。身为王杰班的第二任班长,只能往前,不能趴下……
  即使寸步难行的窘境中,刘成科从未吭过一声坚持急行军,其他同志也没叫过苦叫过累紧紧跟上。在大家心里,不论碰到多大的困难,老班长的形象都在鼓舞着大家,引领着大家。
  行军的路上,力气大的同志总是主动去帮助其他行动困难的同志背行李、扛枪,晚上每到一处临时驻地,大家不是先休息,而是按照分工帮助当地居民挑水劈柴、打扫庭院和住房。
  有时吃完晚饭,大家还要进行夜间科目训练,一练就是4、5个小时,第二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的觉。就这样,在王杰精神的鼓舞下,经过6天的连续行军,终于按计划到达了目的地。
  通过这次千里野营拉练,不仅锻炼了战士们的体能,也提高了思想觉悟,使战士们认识到:学王杰、做王杰,就应该像他那样无私无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一意为革命。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越来越强大,才能适应各种艰难困苦的条件,才能在强敌面前更胜一筹,才能打大仗,打胜仗。
  “旗在王杰在,血染锦旗红。”训练场上,全班战友面对王杰班锦旗,手握钢枪,杀声震天,声势浩大:“王杰!我们不怕苦!王杰!我们永远战天斗地,勇往直前!”
  训练民兵场上,众民兵队员,在教员示范作用下,大跨步出枪拼刺刀,吼声呼叫:“杀!队友啊!我们不怕死!上刀山,练就一身铁胆钢骨!下火海,冲锋陷阵,天翻地覆!”
  水上练兵,士气浩荡:“岸上米,我解放军蛟龙出海,干净彻底一个不留。水上来,虎踞龙盘,杀他个鞭尸阻流!”
  高射机枪班的战士们,手握高射机枪全神贯注模型机“哒哒哒”一个点射:“空中来,打他个尸鸟随风飘!”
  歼灭战术追击训练,争先恐后,杀声震天:“杀!地上来,驰骋千里,杀他个尸横遍野!”
  全营官兵胜利凯旋,举枪振臂高呼声此起彼伏:
  “正义是我们的。必胜!”
  “和平是全球的。必胜!”
  “全世界人民大团结。必胜!”
  日月如梭,年轮飞转。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眨眼间,王杰壮烈周年来临,母亲思儿倒不如说是为名正言不顺的儿媳妇着急。
  王杰母亲想:岁月在一天天增长,她不忍心就这么让赵英玲在自己身边苦熬青春年华。便把她叫到跟前说:“人生在世,无后为大。芳儿虽说是我儿子,身上掉下来的肉谁不心疼?可他走了,走在我前边了。要是小丢是不能入祖坟的,可他已长大成人是壮烈的。生有处,死有地。唉!这也是他的归宿。我想,咱娘俩,是不是,也该给你……”
  赵英玲对阿姨的忧虑,同病相怜,虽然年龄差异大,她理解当娘的心思,便心有所指的说:“要不,咱们去一趟?”
  王杰母亲本来想以此话题劝说她改嫁之事,可她有意岔开话题,她也就来个顺水推舟,到儿子墓前再定此事,看她还有啥说的。便不露声色地点下头,说:“阿姨也有此意,芳儿周年马上就到了。虽有老不给晚辈上坟的习俗,可有你我不能不陪,那我就陪你走一趟,去给他扫下墓吧。”
  二人几经周折,来到坟地站在王杰墓前,望着竖立的王杰烈士之墓碑,各怀心思。
  娘在心里祈祷说:“儿啊!你为救他人壮烈,娘是既心疼又高兴,又愁肠百结啊:心疼的是,从小生下的连心肉,一把屎一把尿养大成人,就这么走了;高兴啊!儿子英雄,为他人壮烈,爹妈脸上也光彩。这常言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可在咱们家里呀!它刚好打了个颠倒,老子好汉,儿英雄。你爹他身为农场万人头上的大主任,权大势也不小;可娘愁啊!他管不了你那没过门的媳妇改嫁,你说咋办哪?”
  赵英玲心事重重,弯腰蹲在碑前,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束红玫瑰花放在碑墩正中间,微言大义地说:“王杰,我心中的玫瑰!彩虹、洒泪一周年了,今天和阿姨来看你,我知道你不喝酒、不抽烟,也就没浪费那个钱,玫瑰花是咱俩红红火火十三年的象征。阿姨的身体好多了,我会诚兑诺言,照顾她老人家一辈子的,你就安心在那边干你阴曹地府的事吧……”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