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知识是学医之本之四:给矿工看病
作品名称:花艳秦岭 作者:安子川 发布时间:2024-07-15 06:05:49 字数:6059
还是这个暑假,也就是连秀明从秦岭山顶回来后的一个星期。一天下午,连秀明和往日一样,正在院子里摘洗采回来的草药。忽然,一直在外闯荡的姐姐连秀英走了进来。
她赶紧放下手上的活,惊喜地叫了声:“姐,你回来了。”随之,朝着卫生室里高兴地喊道:“爸,妈,我姐回来了。”
听到喊声的连国花夫妇刚要起身,见连秀明已经接住连秀英的行李走了进来。
“爸、妈,我回来了。”连秀英高兴地叫道。
“今天又不是星期天,咋回来了?”胡德顺看了看满头大汗的大女儿,不紧不慢地问道。
“不是星期天就不能回来了?哪有当父亲这样问话的。这是她的家,回家还规定时间呀!”连国花一边怨怼丈夫,一边看着大女儿。
“我不是这意思。就是觉得今天不是星期天,是不是有啥事回来要办。你咋曲解我的意思。”胡德顺急忙笑着解释。
“可你那问话,听起来就叫人不舒服。这哪是……”连国花还要往下说,胡德顺赶忙制止:“好了好了,就当我没说,啥都是你说得对。”
“我爸问得没错,我这次回来,还真是有事。”连秀英赶紧笑着制止二老。
“看咋样,我就知道这个时候回来,肯定有事。”胡德顺笑着看了看妻子。
“不过,也是回来看看二老。”连秀英又补充一句。
“这孩子,老好人一个,谁都不得罪。”胡德顺笑着又把目光移向妻子,见妻子偷着在乐,就对连秀英说:“好了,赶紧洗洗脸去,看把你热的,有啥事歇会再说。”
连秀英就拿起连秀明早已寄过来的毛巾,向院中的水龙头跟前走去。
连国花看着女儿的背影,不禁陷入沉思。
大女儿连秀英,比她的小女儿连秀明整整大了十四岁。在连国花的心里,本来是想让连秀英好好学医,将来继承连医堂的岐黄之道。没想到连秀英压根就不想学医。为此,她用尽了各种办法,都不管用。非但如此,上初中时,学习也不怎么用功,整天想着去外面闯世界。没有办法,连国花只好放弃了对她的学医要求,按照她的爱好自由发展。因此,连秀英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再上高中,开始在外面闯荡。一会儿跑跑运输,一会儿又开开饭店;一会儿在沿海地区考察考察,一会儿又在内地城市调查市场,整天忙得团团转,就是不见有好的起色。
后来,好不容易在小叔以前老朋友的帮助下,安排在陕北的一家私人煤矿办公室当职员,才了却她一桩心事。如今,大女儿早已在陕北成家,小外孙女已经5岁,女婿也是煤矿的职员,一家人过得不算富足,但也和和美美。
本来连秀英一回来,连国花就想问问工作上的事,咋没带孩子一起回来,可女儿毕竟才进门,满脸是汗,她不能这点气都沉不住,等会再说。
果然,连秀英洗完脸后,还没等家人问她,她倒先主动一五一十地汇报给大家。说她们矿里的员工不断增加,从开始的二十多人,增加到四十多人了。就是条件不太好,那些男职工干一天活下来,累得连动都不想动,老是觉得没有休息好。而且还有人老是得一些小毛病。
说到最后,连秀英看了看大家,嗫嚅道:“所以。我这次回家,就是想让小明过去帮一段时间的忙。”
“她一个学生,能帮上啥忙?”连国花疑惑地问。
“不是让她干别的,就是想让她把我们单位的账给整理整理。说实话,说实话,我们私人企业,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尤其账目这一块,不太规范。上边要求我们立即整改。”
“没问题,我也想出去看看。”连秀明高兴地立马答应。
“不是让你出去看,是让你去干活。”连秀英说。
“我知道,我知道!”连秀明赶紧改口。
“可小明没管过账,她能干好?”母亲依然满脸疑虑。“再说,即使小明给你们把账理顺了,她走了咋办?”
“我们正打算招聘几个会计,会计一来,小明就没事了。”连秀英说。
“这没问题,不过,去了是不是还可以到矿里看看?”连秀明问。
“这有啥难的,你随便看。”连秀英满口答应。
在一旁忙碌的父亲赶紧接话:“随便看也要注意安全,矿上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爸说得对。安全是最主要的。”说着,连国花看着连秀英继续说:“包括你,在矿上干活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个我知道。我不会让小明乱跑的,我也会注意安全的。”连秀英给母亲保证。
“那就让小明跟你去吧。不过,还有一点要记住。”母亲看着连秀明:“可不能放松医学知识的学习。那本《时方》要随身带上,没事就看看。”
“我现在就不离身,都抄两遍了。”连秀明满口答应,接着又转身问连秀英:“姐,你们矿上病人多不多,我可以给她们看病吗?”
“你不问我倒忘了,我们的职工长年在矿里干活,患内风湿病和尘肺病的很多,问题是你能看不?”连秀英疑惑地看着妹妹。
“这个你妹应该没问题。”还没等连秀明说话,连国花先开口了。之后,看着连秀明说:“跟我这么多年,也见我治过好多病人,再不会看,就白学了。”
“没问题,上一次在学校,也治好过几个同学的病呢。”连秀明自信满满。
“不过还是要‘精谨善治’,万万不可大意。”母亲再一次提醒连秀明。
而此时的连秀明,已经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对父母的任何提醒和交代,都是满口答应。
走的时候,连国花和胡德顺两口子大包小包地装了整整三包,都是些山里的特产,木耳、黄花、核桃、花生、毛栗子、粉条、腊肉以及一些小孩子的玩具。既然外孙女没有回来,那就给她们带些做老人的一点心意。连秀英一再说路远不好带,可连国花非坚持带上。“就这点东西,两个大人都带不动,让你爸送你们的车站。”
那时候的山里,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依然是肩扛背驮,虽然家家都有架子车,但山路上下坡多,架子车倒没有肩扛背驮方便。
为此,父亲送他们到5里外的公路上时,累得也是满头大汗。连秀英心疼地说:“不让你送非要送,看你累的。”说着忙掏出手绢给父亲擦汗。
“不用,这算啥。”父亲没有让女儿为他擦汗,随手用衣袖擦了一把。直到一辆公共汽车停在了跟前,他又急忙帮着把东西送上车,眼看着汽车驱动,并消失在远方,才回过头来,沿来路返回。
连秀英所在的煤矿不是很大,员工也就四五十人。这是上世纪改革开放进入九十年代的产物。
连秀明跟着连秀英来到矿上的时候,正好是中午吃饭时间。连秀英没有回家,直接带连秀明去了食堂。
餐厅很小,也就两间瓦房那么大;饭菜也不算太好,但吃饭的人却坐满了座位,大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小伙,黑压压一片,叽叽喳喳地边吃饭边说笑。见连秀英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学生进来,一个个站起来打招呼。连秀英就给大家介绍了连秀明的情况。同时,也让大师傅打两份饭,坐在一起吃。
连秀明本来就是个性格内向的中学生,见大家这么热情地打招呼,怪不好意思,边吃边点头示好。一碗饭没吃完,脸上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下午上班的时候,连秀英又带连秀明到矿里转了转。艰苦的环境,让连秀明既感到惊讶,又感到佩服。惊讶的是所有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除了简单的几组机器运输外,其他的工作基本是人工推拉,非常辛苦。佩服的是她姐的这种吃苦精神。要放她,估计早就不干了。
“姐,真佩服你。在这种环境下工作。”
“啥呀,说起来太惭愧,在外面混了这么多年,没混出个名堂。”连秀英看了看连秀明,笑着说。
“这不就好了吗,我看你将来会更好。”连秀明敬佩地看着姐姐。
“按目前的发展势头看,还算可以。至于以后啥样,谁也说不准。”说着,连秀英拍了拍连秀明的肩膀,笑着说:“不过,姐会努力的。”她看连秀明还想说什么,赶紧打断说:“好了,赶紧回家吧,你姐夫和你外甥女还等着咱们呢。”
连秀英的家就在煤矿不远处的家属区,也是七十年代那种筒子楼式的三层楼房。
由于连秀英是双职工,条件要优越一些,住的是二楼顶把头的对面两间屋子。没有厨房,做饭就在过道处的窗口下。
小区不大,就独独的两栋三层筒子楼,平日里午饭和晚饭都在单位灶上吃。唯有早饭都是在自家凑合一顿。
小区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学校,孩子们上学都是在五里外的镇上。
也秀英的丈夫叫郝建强,女儿叫郝雪艳,小名叫艳艳。由于丈夫的工作是在单位干保卫,相对来说能轻松一点。因此,孩子上幼儿园的事全由他一人承担,早晨要早早送到幼儿园,再回来上班;晚上要早早接回来,再给孩子做饭。因孩子是托管,中午不用接,午饭在幼儿园吃。
因此,在连秀英带着连秀明回到家里的时候,丈夫正在做饭,女儿则在楼梯口等着他们回来。一见到连秀英,高兴地扑了上来。“妈妈,你可算回来了,想死艳艳了。”
“妈妈也想艳艳了。”说着抱起女儿,在红彤彤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然后指着连秀明问:“艳艳快看,谁来了?”
孩子这才把目光投向连秀明。“是小姨,是小姨,说着又向连秀明的怀里扑。”
连秀英又赶紧把孩子给连秀明,笑着说:“到底是一家人,见了你也这么亲。”
“那当然,小时候我经常抱的,当然有感情了。”连秀明自信满满。
正说着,已经上二楼,远远看见正在做饭的姐夫郝建强。她赶紧喊:“姐夫,我来了。”
郝建强也同时看见了她,热情地招呼道:“小明来了,赶紧屋里坐,准备吃饭。”回头看着妻子说:“下班都这个时候了,咋才回来?”
“我带着小明绕厂子转了一圈,先感受感受。”
“咋样,小明,我们厂子很破旧吧!”郝建军讪讪说道。
“还行,只要努力,会改变面貌的。”连秀明蛮有信心。
“我们也是这想法,虽然我们是私人企业,但只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改变面貌。争取在艳艳上小学时,把学校先办下来。”说着,看了看一旁玩耍的女儿。“要不孩子上学太不方便了。”
听姐夫这么一说,连秀明又一次地认真打量起这个身材魁梧,体格健壮、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的男子汉。心想,一个私人企业的保卫干部,集体观念这么强,看来这个单位确实大有希望。
草草地吃过晚饭,连秀明问办公室有没有地方住,有的话,她住办公室,也好晚上加班,把账目先整理完。
连秀英说:“有是有,就是太凌乱,怕你住着不舒服。”
“那有啥?能睡就行。”
“那好,今晚上我就陪你住办公室。”说完,和丈夫说了一声,悄悄带着她下楼去了。她知道,若要孩子看见,准去不成。
矿上的账目确实不太规范,与其说有账,还不如说没有。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是随便记录的,片片张张地夹了一摞子,谁看了谁都觉得头晕。
连秀明惊讶地问:“这也太不规范了吧!你们就这么管理?”
“要不咋叫你来帮忙。别说了。赶紧梳理吧!”连秀英笑着催促。
“我整理可以,但你们这样管理可不行。幸亏现在人不是很多,要再多个百十号人,肯定不行。”连秀明边整理边埋怨连秀英。
“好了好了。我知道,我们准备再招人呢。”正说着,只听外面有人喊她。连秀英赶紧说:“你先忙吧,我出去一下。”
其实对连秀明来说,她的心并不在这些账目上,她想的是赶紧找人看病。但前提是,先把正事办完,这样也好对姐姐有个交代。
于是,她静下心来,分门别类地重新建立了基本台账,一张张、一件件梳理着每一笔账目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为了赶进度,晚饭一吃就坐在桌前忙开了。连秀英催了她好几次,让出去转转,这事也不能太急。可她却以“账没做完,哪有心情转”为由拒绝了。
等到连秀英从外面应酬回来,看见连秀明仍在桌前趴着做账,更加佩服这个妹妹办事认真吃苦的样子。笑着说:“看来妈让你学医是选对人了,当初要选我,非黄不可。”
“咋好好说这话?”连秀明不解地问。
“看你做事这么认真仔细,有感而发。”连秀英笑着回答。
“其实做啥事都一样,只要认真做好就行。”
“你说得对,在这方面,姐不如你。”连秀英感叹。
“啥呀?你现在不也挺好吗?”
“好了,不说这了,账做得咋样了,啥时候能完?”连秀英问。
“今晚就可以。”
“这么快呀!真是不简单。”连秀英惊喜地夸赞一句。紧接着说:“那正好,下午我到矿上了解了一下,患风湿病和尘肺病的有六七个人呢,明天你就可以给他们看看。”
“真的呀!那太好了。还想着抓紧把账做完,亲自问问呢。”连秀明立马来了精神。
“我就知道你想着看病的事,肯定给你先问好。”
第二天吃过早饭,连秀英就把几个需要看病的人召集到办公室,等待连秀明把脉治疗。
连秀明一看这架势,赶紧小声说:“不要让大伙影响干活,该上班的上班,我到矿上给她们治。”
“那哪行呀,矿上危险,就在这里治”连秀英坚持着。
“那也不能一起治呀,要一个个来。还是让其他人上班。叫一个治一个吧。”
连秀英一听这话,觉得也有道理,就对大伙说:“先留下两个人,其他的都上班去吧,等着我叫。”
连秀明就对留下的两个人开始治疗。
第一个是胃病患者,连秀明详细询问了他的病情,当得知因为长年累月在矿里工作,见不了阳光,里面的潮气侵蚀和灰尘侵袭,加上吃饭再不注意,时间一久,自然就影响消化功能,得上胃病。
了解了患者的病情之后,连秀明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书本上的方法,再结合病人的轻重程度以及母亲从前治疗这种病的拿手秘诀,很快开出良附汤和左金丸加减的药方,让病人到附近的中药铺购买服用。
第二个是腰痛患者,连秀明在查看患者病情时,发现他腰部有碗大一个肿块,知道这是腰椎结核病。患者也告诉他:一年前,在医院检查时,医生也说是这个病,可吃了一段时间的药没起作用,就一直拖到现在。
连秀明当时正在跟母亲学习火神派的思路,并自己尝试服用大剂量附子类方剂,以辩证他的疾病属于阴证。随后,她应用大剂量附子类方剂,让患者服用,结果效果明显,肿块也逐渐消退。
第三个是风湿性患者,是典型的职业病。当时矿上患这种病的人很多。有得轻,有得重。该患者的症状主要关节稍微变形,还不算太严重。连秀明就根据平日里母亲教她的办法,很快开出药方,让病人到附近的中药铺抓药煎服。
第四个是尘肺病患者,也是一种职业病,患者当时的症状主要是咳嗽气短气喘。
说实话,这种病是最难医治的,按照当时连秀明的医术,心里也没有底。她一方面告诉患者去大医院查查,千万不敢耽搁病情,另一方面给患者开一些止咳化痰的药,让患者先吃着,看看效果再说。
连秀明在医治这些患者的时候,很多人不太相信,觉得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学生,怎么能治疗这些职业病,这可是多少人到医院都没治好的病。但碍于连秀英的情面,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反正也要不了多少钱。
然而,当这五六个人吃了一周的中药或中成药后,除了那位叫庞胜的尘肺患者效果不明显外,其他患者的病情均发生明显好转,不但关节疼痛减轻了,咳嗽频率减少了,走路也没有以前那么吃力了。这才对这个青年学生刮目相看。
也就在病人用药的过程中,连秀明征得姐姐连秀英的同意,专门走进矿里体验了好几天。那些工人一听说是给大伙看病的女初中生来到矿上,格外热情,争着和她搭讪。尤其是那些风湿性患者,更像对待小妹妹一样,一边介绍矿上的情况,一边提醒她走路小心和各种安全注意事项。
连秀明很认真地听着大伙的介绍,再看看那一个个土不拉几的样子,一种同情之心顿时涌了上来。她多想替他们干点什么,可一看那些笨重的器具和繁重的劳动。只好笑着说:“别的事我也帮不上你们,但一些简单的病还是能看的,以后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那一天,她在矿里和大伙谈得很投机,也很愉快,出来的时候,虽然满身满脸被灰尘抹得到处都是,但心里却是温暖和亮堂的。
半个月后,那五六个风湿性患者和尘肺病患者基本痊愈。一时间,连秀明成了矿工们心目中最了不起的医生。更让大伙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几个一起来找连秀明结账时,得到的回答竟是:“我本来就是临床实践,大伙能给我看病的机会就已经很高兴了,哪能收钱呢。”
一句话说得那几个人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
当天晚上,连秀明和她姐商量,利用空余时间,把大家集中在一起,专门上了一堂浅显易懂的常见病预防知识课。
从此,连秀明在成长的道路上,渐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