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忘初心志之二:担任武装干部的日子
作品名称:花艳秦岭 作者:安子川 发布时间:2024-06-26 20:12:28 字数:3008
然而,就在连国花和宋书记干得正顺风顺水的时候,半年后的一天上午,宋书记接到了县武装部的通知,让连国花他们这些新复员的退伍军人到县上开会。
那个时候,去往县城的公路已经通车,但从各个生产队要赶到公路,往往还需要近一个小时的步行。
当连国花风尘仆仆地来到县武装部,才知道,参加开会的退伍军人一共19人,其中有党员身份的5人。主要传达中央关于退伍军人的相关政策,规定:凡当兵两年正常退伍的,原则上不分配工作,哪里来,回哪里去;凡当兵超过两年退伍的,根据其表现情况,酌情安排工作。
其实,国家关于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连国花早就知道,但她并不关心。工作分配与否她根本不在乎,更何况她本就不想参加啥工作。要不,咋能主动辞退长庆油田的工作?她关心的是会议结束前的宣布决定:包括她在内的5名党员退伍军人,分别任命为5个公社的武装干事。同时,兼任该公社的党委副书记。
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幸好分她到距他们公社不远的皇冠公社,也不影响她照顾二老和行医。否则,她又要考虑是否辞职的问题。
同时,她也有一种轻松的释然感,这次的职务任命,完全是凭自己的能力赢得的,与小叔没有半点关系。因为小叔半年前就退休回家了,要不她也不会在县城的几天内,大胆地去小叔家,详细地告诉小叔小婶在部队如何努力,如何给人看病,如何有一气之下复原回家。小叔也不像以前那样有所顾忌。
“既然回来了,就好好安心做好组织分配给你的工作,但这和你行医看病不矛盾,相反,还能在工作中随时随地给人看病。”连成龙虽然退休赋闲在家,但他的那种工作原则和作风仍在,给亲侄女说话,还带有工作时的那种军人口气。
“是的,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这次来县里的任命一下来,我就觉得挺适合我的。心里也非常高兴。”
“不过你可要记住,一定要处理好工作与治病的关系,不能因为工作影响治病,更不能因为治病而影响工作。”连成龙看了看侄女,做了最后的几句交代。之后,对着在厨房正在做饭的老伴王莉莉大声说:“乘小花这几天开会空档,咱们下午一起去城里转转,你看咋样?”
从小到大,连龙成都称呼连国花为“小花”。厨房里王莉莉就大说应承道:“难得你有时间说去城里。几十年了,哪一次去城里不是我一个人?”说着。王莉莉嗔怪地对连国花说:“小花你可不知道,几十年了,你叔就没带我出去逛过,就是这芝麻大的县城,也没去过,都是我和几个好姐妹一起去的。你叔今天还是第一次喊咱们去城里呢?”
“平日里哪有时间,再说了,小小县城,有啥逛的。”连龙成还想为自己辩解,王莉莉赶忙打断他:“没有啥逛的,怎么想着下午要去?”
“这不是退休没事吗,陪你和小花转转。”说着,他佯装生气:“咋,不想去呀,不想去就不去了。”
“好好好,去去,连部长发话,还能不遵命。”王莉莉赶紧陪笑。
蜀南县城确实很小,小到只有两条不是很长的街道,一条从东头通往西头,一条从南头通往北头。街道的四面都是巍峨挺拔的大山。县政府包括连龙成原来上班的武装部以及医院、学校都在东西街上,但并不繁华,最繁华的当属南北街了。各大商店、农贸市场、菜市场都在这条街上。连龙成吃饭前说要去的城里逛逛,说的就是这条街。因此,当连龙成和王莉莉带着连国花来到这条街的时候,还不到下午两点钟,正是繁华热闹的时候。说是繁华热闹,并不是关中平原街上的情景,只是人员比较多一点罢了。转也没有啥可转的,就是看看街上的行人,看看比较紧缺的商品,以及连国花很少见到的汽车、自行车和收音机。
连龙成带着他们并不是挨个商店和市场转,而是直奔他所要去的百货商店,让老伴王莉莉带着连国花给嫂子秋菊扯一声当时流行的的确里花布做衣裳,自己则直接去了购买电器的柜台,买了一台宝石花牌收音机,说是给大哥连龙经买,让连国花回家时一块带给大哥和大嫂。
在连国花看来,这么多年来,她还是第一次和小叔处得如此合拍和投缘,工作的积极性更足了,劲头更大了。
回公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这一好消息告诉给了宋书记。没想到宋书记既高兴又惋惜地说:“首先,祝贺你,成为干部队伍中的一员。看来,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其次,对你不能为咱们公社所用深感可惜。”宋书记看了看连国花,笑着继续说:“让你跟我蹲点。就是想给你锻炼锻炼的机会,很快就要重用你,没想到被武装部捷足先登了,不过这也是好事,最起码证明我识人很准。”
对宋书记的高度评价,连国花非常高兴,当下表示:“一定好好干,绝不辜负领导和组织对我的信任。”
离开了宋书记,她又赶紧跑回家,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家里。父亲只是淡淡地说:“不管当啥官,除了干好工作外,千万不要忘记你是个医生。”
丈夫胡德顺也在一旁鼓励她当个合格的中医大夫才是全家人的希望。
连国花知道,在她每一步的行走中,父亲都在牢牢把握着方向,时刻不忘提醒她:真正的使命是什么?
连国花所在的皇冠公社,和秦岭山里所有的公社没有什么区别,崇山峻岭,沟壑纵横,人员分散,相距甚远。她每天的工作,除了正常履行党委副书记的职责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抓好全公社的民兵建设:定期召开会议,定期组织训练。而且用很大一部分精力,深入各大队,检查民兵的日常工作:是否在召开重要会议的时候有民兵站岗?重要场所有民兵保护?农忙时节有民兵巡逻?违法乱纪有民兵介入?
总之,民兵就是人民的守护神,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局面的有力武器,绝不能因为工作上的差错影响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
同时,她更清楚: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一名医生的职责。刻苦学习,不断提高医德医术。
这是她永不改变的初心使命,也是母亲寄予她的殷切希望。
为了更好方便行医,她专门给自己的宿舍门口写了一个“免费就诊”的牌子,而且写清坐诊时间,必须是晚上或休息日方可就诊,上班时间盖不接待。就这,每天晚上找她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她一忙就是大半夜。时间一长难免影响不好。而且,一种不良反应也传到了她的耳朵,说她利用职务之便,搞资本主义黑中医,就是免费就诊,也不符合政策要求呀!
对此,她只好摘掉牌子,不再看病。可在她的心里,却异常苦闷。她在想:行医是她的职责,况且又不收一分钱,这也有错?她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那阵子,她苦闷得干什么都没有心思,一到晚上就把自己关在宿舍,不是看些闲书,就是蒙头大睡。
这时,有个好友在闲聊中悄悄对她说:“不让你明着看病,可以暗着来呀!这有啥可苦恼了。”
一句话提醒了她,一下子来了精神。就是呀,治病救人本就是一件神圣的好事,又不违法,为啥就不能暗着来呢。
这样一想,她的心里亮堂多了,从此改变了就医方法,变病人找她,为她找病人。白天她在各小队检查民兵工作或召集民兵训练时,一面宣传卫生健康知识,一面暗地打听村里有哪些病人,便利用饭后或晚上休息时间,主动上门治病,并将病人的病情记录下来,作为她研究疑难杂症的案例资料。
由于她看病不收任何费用,而且对病人非常热情,医术又好,常常让病人用自家的中草药就能按她开的处方把病治好,因此,不管她走到哪个村,都备受欢迎。
此外,长期的良好习惯,让她不论身处何地,都要把各种医学书籍带到何地;即使检查工作或者学习开会,那个带有“+”字形的正方体药箱也从不离身。
此时的她。虽然已经不再是队里的赤脚医生,但作为一名中医大夫,却时刻想着传承中华医学的神圣职责,想着“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岐黄之道。
也就是在她担任武装干部的第二年,她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和她一样,是个女孩,取名连秀英。
在这期间,她除了带好孩子外,依然没有放松自己做医生的职责。方圆几十里的大小村庄,没有不留下她行医就诊的点点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