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经营婚姻>第二章 回烟台(一)

第二章 回烟台(一)

作品名称:经营婚姻      作者:太行飞剑      发布时间:2024-01-24 11:26:48      字数:6484

  (一)
  秀泉一边安慰张行健,一边急急忙忙地准备孩子的小衣服、尿布、小被等东西。两人准备带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回家探望病危的父亲。
  开始,告诉张旭生去坐大火车,他还挺高兴的,可是上了火车还没走出河南,他就不干了,又哭又闹,怎么也哄不好。
  好不容易到了北京站,俩人同时想到该给孩子洗澡了,他又哭又闹是因为两天没洗澡了,身上不舒服。
  夫妇俩来到洗脸间,放了一盆热水,铺开新的被子,用最短的时间,抢着给儿子洗了澡,穿上小衣服,包在小被里,冲了一瓶牛奶,喂饱了儿子。此后,儿子一路大睡,不哭不闹,直到奶奶家——呼和浩特市。
  当天,秀泉和丈夫就抱着儿子去了医院,看望了病危中的父亲。那天,父亲的精神特别好,还象征性地抱了抱孙子,亲了亲孙子。秀泉说:“怪了,这孩子从小怕见生人,可他却和他爷爷一见如故。”张行健说:“这就是血缘关系。”一家人都说说笑笑很高兴。
  谁也没有想到,前一天还好好的爷爷,第二天就升到了天堂,全家人哭成了一片。秀泉抱着吓得大哭大叫的儿子,心跳得要蹦出胸膛。她难受极了,哽咽地停止了哭声,静下心来哄着哭红了脸的儿子。
  “秀泉,我跟你商量个事,咱们把旭生留给奶奶带,好吗?有个小孩在身边忙碌着可以缓解她的过度悲伤,你看怎样?”张行健哭丧着脸来找秀泉商量。
  说实在的,秀泉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根本不舍得把儿子留给老人带,但她又不愿意让张行健为难。她知道,这是张行健和兄嫂商量的决定,是不容易改变的。她没有回答,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秀泉,我知道你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最多一年,咱们就把孩子接回来,不会耽误儿子的启蒙教育的。”张行健极力相劝,秀泉就是不哼声,她非常反对张行健的决定。
  这时,婆婆、嫂子等人走了进来,张行健便对自己的母亲说:“我们商量好了,把旭生留下来给您带。”
  秀泉本想就此发泄心中的不满,但她忍住了,她不想为此事伤了大家的和气,更不想和张行健把关系搞僵。她想:张行健比她更喜欢孩子,他会忍不下去的,到那时,他们就有理由接回孩子。
  分别那天,秀泉把孩子交给婆婆,头也不敢回一下,低头忍着泪默默地走了。婆婆事后对秀泉说:“狠心的娘们,怎么连头也不回?”秀泉说:“不敢呀,一回头就走不了了。”然后,婆媳二人都笑出了眼泪。
  
  (二)
  回到河南,秀泉大病一场,她嗓子痛,发高烧39度,嘴上起了一圈泡,痔疮也犯了。在家里躺了一个多礼拜。
  她不知道的是,儿子想妈妈爸爸又不会表达,嘴上也起泡,高烧不退,打了一周吊瓶。
  为了让老人的悲伤减轻一点,秀泉和儿子都付出了健康的代价。
  从呼和浩特回来以后,秀泉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和张行健争吵,不管为了什么事争吵,总要在翻出想孩子的问题上结束。然后,就是秀泉的哭啼和张行健的自责。
  几个好朋友都劝秀泉夫妇,把孩子接回来自己带,他们都说,让别人带的孩子难教育。
  在里外夹攻的强大压力下,张行健答应秀泉利用推销产品的机会回呼和浩特市接孩子。
  当张行健带着儿子、母亲、弟弟、侄子一行人从大客车上走下来时,秀泉眼里只看到了儿子。
  “儿子,儿子。”她哭喊着跑去抱儿子。
  儿子不认生,不哭也不闹,乖乖地让妈妈抱着,还用小手给妈妈擦眼泪。从那一刻起,秀泉就决定,今后无论什么原因,绝不让婆婆带儿子,自己一定要亲自教育儿子。
  第二天,秀泉就把儿子送到了厂部的托儿所,告诉婆婆两个小时后去接孩子。那天上午,儿子只会哭,哭了整整两个小时。
  因为奶奶沉默寡言的原因,一岁零九个月的旭生只会一个字一个字地说话,还不会组词、造句。饿了就指着奶瓶说“吃”;渴了又指着奶瓶说“喝”;出去玩还是说“门门”。
  秀泉说:“都是缺乏教育,儿子才说话晚了。”张行健却说:“怕什么,我两岁时还不会说话呢。”二人为此争执不休。
  有一天,秀泉带着儿子去买菜,由于拿的东西多,她让儿子自己走。走了一会儿,儿子累了,大声喊道:“好妈妈,抱抱宝宝吧。”秀泉一听激动万分,哇!好儿子,会造句了。放下东西,立即抱起儿子边亲边说:“好儿子,你真棒,再说一遍。”“好妈妈,抱宝宝。”儿子又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这让秀泉狂喜不已:“宝贝儿子,你知道让妈妈抱时该这样说,是吗?”“是。”儿子肯定地回答。秀泉兴奋不已,好似发现了新大陆。
  渐渐地,旭生会说的话越来越多,他在托儿所也不哭了,每天和小朋友们一起快乐地玩耍。三个月以后,婆婆一行人走了。张行健前往火车站送行,旭生跟着秀泉在家。中午回来,旭生就翻床单看床下,看门后,看厕所,边看边叫:“奶奶,奶奶!”秀泉听了心酸不已,她知道儿子想奶奶了,就带儿子到外面玩,以便让他忘掉想奶奶的事。
  那天,秀泉又带儿子去买菜,又因为空不出手来让儿子自己走,儿子又说让妈妈抱宝宝之类的话。秀泉对儿子说:“妈妈拿菜,已经很累了,不能抱宝宝。”
  儿子说:“让宝宝拿菜,妈妈抱宝宝,不拿菜就不累了。”
  秀泉笑了,她一时竟然不知怎么给儿子解释这件事情。她突然感到,儿子渐渐长大,自己如果不学习,就赶不上儿子成长的步伐了。于是,她为自己和儿子订了《娃娃画报》。
  自从订了《娃娃画报》,她每天晚上都给儿子讲画报上的故事,这成了她们母子每天的必修课。画报上的许多故事,比如大灰狼和小红帽、小蝌蚪找妈妈……儿子都背下来了。
  那年的元旦,小旭生跟着妈妈去上班,秀泉加班做统计报表,张行健在三楼办公室加班做会计年报。
  突然,旭生问秀泉:“妈妈,加班怎么写?”秀泉听了,十分高兴,停下手里的活,给儿子写下了“加班”两个字。
  中午回家,她把这事告诉了张行健,张行健似信非信,用毛笔把“加班”二字写在报纸上,让旭生认,他念对了。夫妇二人大鼓其掌,为儿子助兴说:“儿子,真棒!你会识字了。”
  从那以后,每天中午张行健都让秀泉做饭,自己教儿子识字。从两三个字到四五个字,直到每天二十个字。一天中午,旭生没有识完二十个字,自己偷偷跑到门外哭,让邻居马爷爷发现了,送回了家。由此,引发了秀泉夫妇的激烈争吵。
  秀泉主张用快乐学习法教育儿子,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教一两个字就行了。张行健却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件苦差事,不可能有快乐,不逼他,他就不能很快进步。
  两个人争执的焦点是应不应该逼孩子识字?谁也不服谁。
  张旭生看着妈妈爸爸为自己争吵,深感不安,大声哭喊:“别吵了,我以后好好学习还不行吗?”顿时,夫妻二人停止了争吵,一起跑过去拥抱孩子:“好儿子,你真乖,爸爸妈妈不吵了。”
  从此以后,张行健调整了教学方法,减少了每天识字的数量,小旭生每天自己看画书,识字越来越多。不到四岁时,已经识字3000多个。
  由于评定技术职称时,张行健和秀泉都没评上,他们感到自己此生难有大作为了,就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小小的儿子,肩负着实现爸爸妈妈梦想的艰巨任务。
  有一天,秀泉下班接了儿子回来,张行健还没有到家,秀泉就叫儿子自己到门口玩,自己在家里做饭。可当她做完饭出来唤儿子时,却哪里也没有。后来,听一个小孩说,旭生在暖气管道旁边,就找了过去。
  儿子正抱着一个大雪球,对着暖气管道烤呢!雪水湿透了他的棉裤棉袄,他全然不知。秀泉唤他数声,他都不答应。一气之下,秀泉扬起了手,但冷静一想,儿子不是在淘气,他只是好奇,便摸着儿子的头说:“妈妈叫你,为什么不答应?”
  “哦!妈妈,你看,大雪球让管子一烤就变小了。”
  “是吗?你没看见你的衣服全湿了吗?”旭生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扭扭捏捏地有些不好意思。
  秀泉给儿子讲了水的三种状态:气态、固态和液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儿子听了,甜甜地笑了。然后,他们赶紧回到家里。
  那天晚上,夫妻二人就儿子的教育问题谈了很久,最后决定,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必须调离山区,回到张行健的故乡——烟台。在此前,远在内蒙古的兄嫂和母亲等人已经早一步回到了烟台,为他们的调动打下了基础。
  当然,厂里是不会同意的,这又是一场扭转命运的战斗。秀泉坚信:二人同心准能胜利。当年大学毕业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三线企业,如今为了儿子的教育和成长,他们同样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开三线,去沿海城市工作。他们能如愿以偿吗?
  
  
  五、回到烟台
  (一)
  就在秀泉递上调动申请后不久,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为了确诊,她独自来到医院检查,结果不出所料。医生说,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否则,胎儿太大了就不好做了。
  那天,秀泉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家里,把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拿给张行健看。
  “你们女人,真麻烦。”张行健顺口说了一句。秀泉的心抽搐了一下,她没有想到平日里细心体贴的丈夫,竟然对自己的计划外怀孕持这么反感的态度。难道这是她一个人的责任吗?她很想发火,却心灰意冷地忍住了。她身心疲惫,已经没有精力吵架了。
  “今天下午,我送孩子去托儿所,然后去医院做流产,你到科里请个假,然后去医院接接我。我做完了手术,很难一个人走回家,你骑上自行车。”秀泉无精打采地说。她妊娠反应得很厉害。
  “好吧。”张行健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着。下午,两个人离开了家各自朝不同的方向走去。
  秀泉抱着孩子,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儿子问:“妈妈,你为什么哭了?”
  “妈没哭,是眼睛里进去了沙子。”秀泉心想:儿子,快快长大吧!只有你最心疼妈妈了。
  秀泉送孩子到了托儿所,孩子又担心地对她说:“妈妈,你没事吧?”
  “没事,好儿子,听阿姨的话,别哭闹。”
  “放心吧!妈妈,我已经长大了。”说完还举了举小胳膊,看着懂事的儿子秀泉欣慰地微笑了。
  秀泉心里五味杂陈,不知是什么滋味。每个女人在这种情况下,都想得到丈夫的体贴和呵护,可她却孤零零一个人去了医院。
  其实,只要秀泉争执几句,也许张行健会同意陪她一起去的。但秀泉太要强,她不愿意让丈夫做他不愿意做的事,特别是为了自己的事。
  当秀泉在产床上接受流产手术的时候,旁边的一张产床上有个未婚先育的姑娘也在做流产手术,人家的男朋友就等在外面的走廊上。
  姑娘的大呼小叫和秀泉的默默忍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医生说:“喊什么,舒服的时候就忘了?”
  姑娘停止了呼喊,开始默默地流泪。
  医生又说:“女人是娇气的,而母亲是伟大的。看人家张秀泉多么坚强。”
  一句话,把个坚强的秀泉说哭了。她想起自己生孩子时丈夫是那么的体贴和细心,与现在相比真是相差千里。她灰心地得出一个结论:生孩子是夫妻俩的事,而计划外怀孕,只有女人倒霉了。正是这种想法,使得以后夫妻生活中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其实,让秀泉更伤心的事情还在后头呢!当她做完手术,走下产床时,张行健还没来。她躺在旁边的一张病床上等了一个多小时,仍不见丈夫的身影。
  不久,女友大刘来了。她是计划科科长的妻子,秀泉称她“嫂子”,二人有很多可以沟通的知心话。
  “秀泉,我来接你了。他们男人都这样,心粗。当年我做流产,你们科长老田也是没管我。”
  秀泉跟着田嫂子来到楼下,田嫂子用自行车把秀泉送回了家。
  田嫂子冲了一杯红糖水让秀泉喝了,又安顿秀泉躺在床上,嘱咐了几句,就走了。
  秀泉身心俱疲,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睡梦中,她见到了母亲,母亲说:“孩子,别伤心,你爸爸年轻时也这样,等张行健岁数大了,就知道心疼老婆了。”
  这时,一阵开门声惊醒了秀泉,宝贝儿子旭生跑到妈妈的身边:“妈妈,妈妈,你怎么啦?”
  秀泉一见他们父子回来了,顿时忍不住大哭起来。
  “对不起,秀泉,工作一忙,忘了接你了。”张行健对秀泉说。
  秀泉听了,哭得更加伤心了。她真不敢相信,热恋时那么细心的男友,才经过几年的岁月打磨,就把她的事忘了。她想不出哪里出了问题。也许是由于两个人都把精力和爱给了儿子,而夫妻间相互的交流太少了。
  这件事让秀泉想了很多,但最终她没有埋怨张行健,而是自责自己和丈夫的感情沟通太少了,她不想让夫妻间的感情淡化。她认为近几年自己对丈夫的感情投入太少了,是丈夫对自己冷漠的根本原因。因此,她在休产假的几天里,一天也没休息,变着法地做些好饭菜给他们父子享用。
  一周以后,由于科长的请求,张秀泉产假未休完就提前上班了。那正是报半年报的时候,综合统计是最忙的。秀泉这时感到了做女人的难处,丈夫、孩子、工作、事业,哪一个也怠慢不得,只有自己是可以忽略的。中国妇女的难处多呀!一个有职业的中国妇女就更难了。
  张秀泉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总是生活在自责里,既想做一位好母亲,又想当一位好妻子,还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统计员,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女儿,一个让弟弟妹妹敬佩的好姐姐……她认为自己哪一件都没做到,虽然她投入了大量的感情,但她的能力有限,只有遗憾了。
  
  (三)
  七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的早上,秀泉给儿子冲水喝,她猛一回头,眼前一片漆黑,晕倒在地上。
  张行健听见秀泉倒地的声音,一个高从床上蹦起来,急急忙忙把秀泉送到了医院。经医生检查,秀泉已患上高血压症。
  这时,张行健才意识到,眼前这个无可挑剔的妻子,已经过多地透支了她的健康,她需要加倍地呵护了。
  这时,夫妻二人的请调报告已递上去半年了,厂里坚决不放。张秀泉找到了厂长,向他提出:带一个徒弟,等徒弟能独立工作时,她再调走。
  张行健对秀泉说:“不然,我留在山区干五年,你一个人先带着孩子回烟台。”
  “不,这不行,我们必须同时调走。”秀泉认为如果那样做,就等于表示放弃。她决定了的事决不能放弃。
  这期间,秀泉经常去医院看病,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这期间,张行健的心情也坏透了,他和科长吵了起来,为了调动的事,他骂了娘。
  这期间,旭生的进步很快,他已经会读书了。
  星期天,秀泉和张行健带着儿子到小河沟里洗衣服。张行健一个人洗衣服、晾衣服。
  秀泉带着儿子捉小鱼、小螃蟹。她告诉儿子,爸爸妈妈的故乡在烟台,那里有大海,有很多的鱼和螃蟹,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会等到调令,全家人就会回到烟台了。
  旭生沉默了很久,突然说:“妈妈,你放心吧!六月十号咱们的调令就到了。”
  秀泉高兴极了,她认为孩子的话是非常准的。当年她九岁时,妈妈得了伤寒病,医院都不收了,让爸爸回家准备后事。爸爸就是问弟弟:“你妈还有救吗?”弟弟那时很小,他说:“爹,别着急,吃三副中药就好了。”结果真让弟弟说对了,妈妈吃了三副中药,起死回生了。
  如果今天这样的奇迹再出现,那调令不是真的要来了吗?
  秀泉把儿子的话告诉了张行健,他苦笑一声:“想得美啊!”
  那时,经过夫妻二人的多方努力,厂里终于同意放他们走了,商调函也已发走两个月了,烟台轻校那边也派人来调查过了,可为什么不见调令呢?谁也说不清。
  死马当活马医吧!六月十日是星期一,秀泉早早地来到了收发室,焦急地等待着邮差的到来。
  九点半,从三岔邮局送来一批信件,收发室的桑师傅帮秀泉仔细查找,有没有烟台来的公函。突然,眼前一亮,一封牛皮纸信封引起了她们的注意,那上面的落款是鲜红的四个大字“烟台轻校”。
  “哇!终于盼到了。”秀泉激动地捧着信,放在了胸口上。
  秀泉把信拿到干部处,打开一看,果真是他们的调令。历经三年的拉锯战,调动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秀泉又一次流下了眼泪。
  秀泉就是这么一个性情中人,伤心时哭,高兴时也哭。而张行健就最见不得秀泉哭,许多事,秀泉一哭,张行健就认输了。而今天,秀泉是喜极而泣。
  秀泉的徒弟已能独立工作了,张行健把工作交代给了古师傅。古师傅是老成本核算员了,以前秀泉在人事科时,曾编了一个顺口溜:“估(古)成本,无(吴)统计,稀里糊涂洋(杨)会计。”古师傅管成本,吴大姐当统计员,杨昆既是秀泉的大学同学又是厂里的会计。后来,不知是谁又加了一句“胡计划”,正好搞计划的同志姓胡。有人说,就这样一批管理人员,胶片厂能有个好吗?
  书归正传,秀泉的调动行动终于进入倒计时阶段……
  第一天,办理离厂手续;
  第二天,去内乡县转户口和粮食关系;
  第三天,办理调令和收拾家里的破破烂烂;
  第四天,装车。厂里派了一趟专车送秀泉到烟台,车子回来时到青岛去买明胶。
  装车那天,几个好友都来了,他们说:“破家值万贯,尽量都搬上吧,不然到烟台还得花钱买。”
  衣柜、书架、椅子、写字台,花盆、炉子……全部家当装了满满一车。
  第五天早上,秀泉在邻居老马家吃了饭,老马特意拿出了自制的米酒,离别的话说了一箩筐……
  送行的人来了一大群,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依依不舍。
  秀泉感到天旋地转,她扶着路边的一棵树站着,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九年了,自己在这山区工厂工作了整整九年了,人生最美好的九年都献给了三线建设。从大学毕业一个不谙世事的青年,到一个饱经风霜的母亲,秀泉走过了人生最重要的九年,她的心情怎么能平静呢?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