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背城>九 风 冽

九 风 冽

作品名称:背城      作者:刘春      发布时间:2023-06-13 15:49:09      字数:5127

  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陈弘绪似乎嗅到了战场的气味。次日,陈弘绪召集保甲会议,安排进城事宜,对百姓入城居住、粮食存储、牲口喂养等等细节做了交待,要求半月之内,全部进城或者进入四个寨子。甲长要仔细检查,村中不得再有人居住,粮食牲口必须全部进城进寨,不得有误。若出现问题,唯甲长是问。
  九月二十二日,攻破密云的鞑虏直下通州,京城危在旦夕。卢象升临危受命,授总督天下兵,赐尚方宝剑,指挥宣大兵二万,太监高起潜则指挥关宁数万铁骑,火速驰援。九月三十日,由涿州进军保定,卢象升率三千精兵夜袭,令下“刀必见血,马必喘汗,人必带伤,违者斩”。卢象升身先士卒,明军勇猛冲杀,鞑虏措手不及,一度溃退,但很快回过神来,转而包围明军。遗憾的是,后续明军不知去向,卢象升只能率军死战,终于突围而出,三千精兵死伤过半。监军是高起潜,统领增援部队,却不战而退。卢象升强压怒火,上本弹劾高起潜。
  高起潜曾是宁锦监军,后宁锦地处关外前线,十分危险,便活动调往京城。此时京城又处危机之际,深得崇祯信任的高起潜又被派做监军到保定。
  高起潜是崇祯在大内不可多得的心腹之一,曾任御马监总管,但在宦官中以懂得军事得名,深受重用。曾于崇祯五年(1632),受命督领各将到登州征讨孔有德,次年凯旋。流贼猖獗,出于对宦官的信任,崇祯又任命太监多人为内中军,分派讨贼各营,名为监军;而分到边镇的,皆名监视,而高起潜得以监视宁远、锦州各军。后来那些太监多侵吞军用物资,而临阵对敌时却拥精兵首先遁走,各将领也羞为他们的下属,因此都无所作为。崇祯八年,各镇的宦官被全部撤回,只有高起潜仍旧担任监视之职。其实,高起潜畏敌避战,未曾打过一仗,但又极度贪婪,出任监军大肆索贿,唯独卢象升置之不理,由此高起潜深恨不已,借此役欲借刀杀人,故不出战。崇祯接弹劾奏本后,犹豫不决,杨嗣昌却指责卢象升擅自出战,以至兵败。
  杨嗣昌也对卢象升心存芥蒂。杨嗣昌是主和派,欲求卢象升支持,但朝会上,卢象升仅说“臣只知带兵打仗”一句而已,杨嗣昌大为不满。崇祯听信谗言,次日便下诏申斥,卢象升有苦难言。但经保定一仗,鞑虏受挫却步。此时,崇祯又起求和之意,一边命卢象升进兵巨鹿,一边令杨嗣昌寻求议和。而身为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却指挥不动天下兵马,仅带着一万人马进抵巨鹿迎敌。其余精锐皆在高起潜手中。
  京师的乱象,传到陈弘绪这里,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北边,在保定打了一仗,说是小胜也行,说是败仗也可,鞑虏意不在此,掳掠才是目的。所以,铁骑沿着太行山南行,到了巨鹿。巨鹿乃兵家必争之地,说不得要打一个大仗,胜负难测。如果鞑虏胜,兜回来扫荡一下,晋州就很有可能成为目标。形势逼人,陈弘绪带小五在城内巡查。海子四周,已经堆满了一垛垛柴草,数丈高下如山一般,柴草上盖草席,并覆泥土,防止雨雪,四围围上栅栏,有人值守。靠近城墙,也堆满石头砖块,还有擂木拒马之类,隔不远就有几顶帐篷,有民勇驻扎。进城的百姓也陆续安置下来,百姓们或投亲靠友,或支起窝棚,按着指定地点,由保甲安置。
  城内突然增加两三万人,陈弘绪压力不小。巡查中,对看到的问题,马上纠正。尤其是防火防盗,严令保甲巡守防范。一切都按着预案有条不紊进行。经过乡绅、甲长的劝说,百姓们进城没有怨气。他们知道,这是陈大人为了他们好。城里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即使进城受点苦也是值得的。何况,鞑子杀人放火,男人全都杀掉,女人、孩子和财物都会被抢走,不进城就只能等着挨宰。再说,这也是暂时的,总不会在城里生活好几年吧?鞑子走了再回家不迟。陈弘绪安抚进城百姓,百姓都很感动。青壮男人都要求编入守城队伍,陈弘绪说道:“好,好,都去甲长那儿报名,编队训练,只要大家齐心,州城一定会安然无恙。”
  路上,小五说了戚继光的鸳鸯阵法,也想组织人练习。陈弘绪想了一下说道:“戚继光的阵法是针对倭寇而练的,对阵鞑子就不适合。因为鞑子以马战为主。我们不会与鞑子进行野战,那肯定会吃亏的,所以,一是时间紧迫,不能熟练,二是守城暂时用不上。不过,守城肯定需要各种器具,我看那狼筅就很不错,既好制作也好使用,操作简单,不需要很高的技巧,就是沉重一些。只要力气大就可以挥舞。可以从这上面想想法子,是否加上利刃,防守城墙用,敌人露头,一扫帚扫过去,杵一下,不死也会受伤。因为距离较远,上城的敌人刀枪用不上,远处敌人的箭作用就有限了,我们的人也能安全一些。”
  小五听了,心下佩服道:“大人,我去与席义士商量,赶紧动手做。”陈弘绪应允,小五就连忙去找席老全。看到席老全正在指导拳脚训练,就站在校场一边,叫了一声:“老全大哥!”小五一个亲切的“大哥”,让席老全回过头来,一看是小五,忙喊着“兄弟”大步走过来。
  这一年多来,二人南北拳脚互相切磋,你来我往之中,惺惺相惜,遂撮土为香,八拜相交,兄弟相称,比亲兄弟还亲。小五随即将陈大人交代的狼筅,口说手画,说了个大概。席老全听了,沉思了一下,说道:“这玩意还真实用。就是咱北方竹子很少,就是有,也长不成粗壮之势。嗯,这个,我有办法了,你来。”说着领着小五到了一棵枣树前,指着支楞八叉的枣树枝道,“我看这东西可用。”小五道:“这怎么用?”席老全用佩刀砍下一枝,削掉细小枝叶,露出枝头白色斜茬和葛针说:“枣树枝条柔韧,葛针坚硬,就是不捆绑刀刃,也很管事的。不信咱俩比划比划。”说着,双手持枣树枝向着小五杵去,小五倒退着,拔剑就挡,然而,枝条乱晃,主次不分,根本不知阻挡那一根,还要防止杵伤眼睛和脸面,只能被动招架却无还手之力,无法进攻。就算刀剑能砍断几根,但也无济于事。
  席老全大喜道:“这玩意儿不错,我看咱们这儿枣树多得是,多砍些成型枝条,捆绑在木棍之上,就成了最佳防守武器,这下州城防卫更有把握了。”小五也附和道:“嗯。如果守城时,鞑子一冒头,先用这家伙扫一下子,估计鞑子会猝不及防,栽下云梯的。”席老全笑道:“那是肯定的。凡是守卫城墙的分成两拨,一拨就是用这个哦,叫做狼筅是吧?站在城墙靠里的地方,蹲下等待;第二拨藏在城墙箭垜后面,不要露头,省得鞑子看到放箭伤人。我们是以逸待劳,瞅准了就弄他一下子,这家伙可有鞑子好看的了。对啦,小五兄弟,这玩意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小五得意地做了一个鬼脸说道:“此乃军中秘密也,不可轻易泄漏。”看到席老全作势要动手,忙笑着说:“不告诉谁也得给大哥说呀。对不?”就把在京城听说书讲到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简单复述一遍,然后说道:“这狼筅就是戚继光发明的,还有阵法,不过,陈大人说,阵法不适用咱们守城,就这狼筅倒是很实用。”
  席老全看着小五说道:“真不愧是俺兄弟,脑袋瓜够好使的。我喜欢。这就挑选人去。”小五说:“陈大人收了一大批刚入城的青壮百姓,还没有进行过操练,我看,就从这批人中挑选,身体强壮力气大就可以。狼筅的技击方法主要有拦、拿、挑、据、架、叉、构、挂、缠、铲、镗等,太复杂了,一时学不全也记不住,又不摆阵对敌,教给他们三几招就行,多了也没用。”席老全惊讶道:“刚入城就用上了?陈大人号召力真强啊。”小五说道:“那是,陈大人是谁呀?”说着,学着说书人口气道,“那可是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布兵列阵,无所不晓,远可与三国诸葛丞相比肩,近可与我大明刘伯温先生齐名。文韬武略,算无遗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南方人说的官话,也是阴阳怪气的,席老全指着小五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完了,席老全说:“说正事,我组织制作这个狼筅,你去挑选人员,最好每个城门放他一二十把,需要百十号人。有劳兄弟!”小五将宝剑插入剑鞘说道:“这请大哥放心,人员一定是最棒的。”
  
  几天后,小五敲门进了书房,兴奋地说道:“老爷,狼筅制作和人员挑选,都准备好了,进城青壮有一百二十余人入选,老全正组织操练。这狼筅真的很管用,一扑棱上去,顾头不顾脸的,根本来不及抵抗,眼睛不敢睁开,看不见对手,嘿!我看,比枪炮还好使。”陈弘绪正在写什么,听到小五的话,放下笔说道:“哦,这么厉害?就这几天,已经准备好了,我得去看看。”
  小五陪着陈弘绪来到南海子,老远就看到一帮人手持狼筅捉对训练。席老全见陈弘绪来到,忙迎上来招呼一声:“陈大人。”然后大声道,“停!陈大人到,肃立!”陈弘绪走近去,高声说:“大家辛苦了!”席老全说道:“大人,这狼筅真的很实用。我琢磨了三招,就是刺、扫、拍,大人是否看看演练。”陈弘绪点头说好。于是席老全上前一步喝道:“分队!”就见百十号人迅速排成两队,一个个虽不是虎背熊腰,但也是雄壮精神。席老全说:“现在进行一对一演练,冯大银、梁小天出来。”两人面对手持狼筅,先是一个猛地发力,将狼筅刺出,另一个退后,用狼筅抵挡;接着有一个猛然横扫,另一个跃开几步,抬起狼筅用力拍下,如此两人一进一退,来回几个回合,头上都是汗水。席老全叫道:“停。进行多人操练!”后来一人用狼筅,三四人用木棒进攻,用狼筅者就用刺,扫,拍三招,占据主动,用木棒者节节后退,不能前行一步。四人要包围用狼筅者,但是被横扫一招逼退,四人不能近前。
  陈弘绪看着哈哈大笑:“好好好!程咬金上阵三斧,席老全三招对敌,胜算在握。好!前有戚继光,今有席老全,我看皆是英雄也。”席老全也咧嘴呵呵笑着说道:“总算没有辜负大人之苦心。”陈弘绪看着席老全道:“这一百多人都能演练吗?”席老全道:“都已熟练掌握。三招还不会,那就是不傻也呆了。哈哈!这样,我让大家集体演练一下,大人看看,有什么改进的,就此指出。”说着,号令一声,一百多人两两面对站成两排,就听“开始”一声令下,两人捉对挥舞狼筅,互有进退,煞是好看。又是一声号令,一人持狼筅,数人持棍棒,演练对敌。看着这熟练的动作,又看着百余位精壮,陈弘绪点头称赞:“这枣枝可谓因地制宜,上面加些倒刺、利刃,这鞑虏不来也就罢了,若是找死,那就让他品尝狼筅之野味。嗯,这狼筅嘛,我看叫‘枣帚’也不错,很贴切。”席老全听了说:“枣粥?这就是为鞑虏准备的早餐呀?”大家听了,皆开怀而笑。
  转眼到了腊月。城外百姓俱已入城,城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对于城内的管控成为重中之重。陈弘绪与小五来到街上,穿行于人流之中。不时可以看到巡逻之民兵,秩序还是不错。正行走间,忽然后面追过一人来,小五机警,忙回头,看是要书吏。小五沉声说:“要书吏,有事吗?”要书吏气喘吁吁说:“是。”陈弘绪转头说:“哦,何事?边走边说。”
  原来要书吏今天巡查各城门值守,今日发现有陌生人员要进城,经过询问,是逃难的人员。这些人老幼妇女居多。经过了解,是从南边巨鹿一带逃来的。原来,这巨鹿地处要冲,乃兵家必争之地。从十一月上旬,满清数万人就开始进攻巨鹿。开始欺负卢象升兵力既少又弱,遂存轻视之心,但卢象升熟知兵法,顽强抵抗,多次击退鞑虏。挨到十二月,鞑虏仍不能攻克巨鹿,遂调兵遣将与卢象升决战。为免百姓遭受涂炭,卢象升令百姓撤离。百姓不忍,欲与卢象升共生死。然卢象升召集百姓道:“我等死在旦夕,不愿连累百姓遭兵之难。请大家体谅卢某之心,速速逃生去吧。”百姓扶老携幼悲泣四散。这些百姓无处可去,只能走一步是一步,朝着认为没有战火的地方逃命。
  陈弘绪心中一沉:卢象升的情况不大妙啊。遂对要书吏道:“走,去看看难民。”要书吏在前,陈弘绪与小五跟上,来到南门。见城门外有五六十名百姓,衣衫褴露,面黄肌瘦,灰尘满面,看来在路上奔波不止一日。陈弘绪走近前去,看着这些难民,心里一阵难过。他走到一个老人身前,老人牵着一个孩子,孩子那双凹陷的大眼睛深深刺痛了他。他弯腰抚摸着孩子的头,对着众人说:“你们大家一路受苦了。”陈弘绪的话没说完,难民中就响起嘤嘤哭泣声。一位须发斑白的老人看着陈弘绪道:“大人,这一路,我们路过的县城,就是不让我们呆呀。不让呆,说句好听的也行,谁知人家拿家伙赶我们。我们不求别的,就是找一个歇息之地,让女人孩子有个生路。可是……嗨!”陈弘绪看着老人说:“来到这里,就到了家了。晋州人好客,来者就是客,请进城吧。老要,你领着他们先找个地方安歇下来,弄点吃的喝的,我看,就去城隍庙吧,那里还宽敞些。”老要应声“是”,就对难民说:“各位,请随我入城。”
  难民们顿时惊呆了,这就能进城避难?这是遇到好官了。不约而同,跪倒一片,嘴里说着“谢谢大人收留”。陈弘绪忍不住心里一酸忙说:“众位请起,赶快进城,要不,孩子饥渴难忍,受不了了。”
  难民们千恩万谢,随着要书吏进城去了。陈弘绪对小五说:“巨鹿不保,还会有难民来,我估摸着,鞑虏也要兜回来,晋州,难免一战。小五,现在你向南打探一下,看看情形如何,尽量走远一些,千万注意安全!”小五领命而去。陈弘绪望着阴沉沉的天空,喃喃说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山雨欲来,黑云压城,我就不信,悲摧的是我而不是鞑子!走着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