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太监揽政士子受戮 一朝荣耀尽归黄土
作品名称:明明白白我的清系列第一部 作者:历史粥 发布时间:2022-12-13 17:45:02 字数:4998
本章主要谈一谈魏忠贤的发家史和东林党与魏忠贤之间的斗争。
说呀!魏忠贤为了生存,选择了自宫然后找机会进宫当太监。这里的太监,并不是魏忠贤刚入宫时的称呼。为了明确应该叫什么,我们有必要说一说古代的宦官制度。宦官就是指那些失去了人生幸福的“假男人”。据史料记载,宦官也是分等级的。太监是宦官中的高级领导,太监以下,是少监,少监以下是监丞,监丞以下是长随、当差。这些大概是有级别的宦官了,想当初魏忠贤刚入宫的时候连当差都不是,他的职位是火者。这可以说是宦官中等级最低的了。你们肯定会问了,这火者是干啥的捏?
说实话,虽然叫火者,却跟火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具体是干啥的呢?我上网查了一下,火者的工作大体有以下几项:扫地、打水、倒马桶、刷马桶、开大门、锁大门等等。反正就是各种乌七八糟、脏活累活都是他的。
毋庸置疑,这是一份极其没有钱途的工作,再加上魏忠贤年岁偏大,因此在宫中很不受人待见。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跟他一同入宫的小伙伴们都升到了各个监的太监、少监之类的,只有魏忠贤还在原地踏步。这就和现在职场经历一样,同时进入单位的,有的早就升职加薪了,而有的仍坚守在原工作岗位。魏忠贤就属于后者。由于魏忠贤地位低,因此被其他同年呼来喝去,人送外号“魏傻子”。
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象。
据统计(鄙人统计的),世界上有两种人是最牛叉的。一种是最壮牛的傻人,这种人一般不会被识破(短期内,也就是面缘,长期的我还没有时间去统计);另一种是最装傻的牛人,这种人一辈子都不会被识破。他们这种人,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傻子,其实他们是大智若愚。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刘禅这个人,蜀国后主。一出场就给人傻乎乎的感觉,玩过三国杀的人更知道,刘禅的武将牌图案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形象。台词也是“此间乐不思蜀”。熟不知,他才是最聪明的智者。
《三国志》曾有记载,诸葛亮称赞刘禅“智量甚大”。连智慧的化身诸葛亮都这么评价刘禅,由此可见刘禅并不是我们传统认识里的庸庸碌碌无能之辈。纵观刘禅的一生,在位41年,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年代,在位41年实属是个奇迹了。刘禅就是前文说到过的那个最能装傻的牛人,一辈子都没有被识破。而反观另一位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投降后依然念念不忘旧山河,写下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词句。最终惹得宋太祖赵匡胤大怒,赐死了他。这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证明有的时候啊,适当的装一装傻还是有好处的。
本章的主人公魏忠贤也是和刘禅同一段位的人,装傻装的没人能看出来,给人的印象就是魏大傻子。
有人曾说,朱老太爷几百年的基业居然让一个傻子给葬送了,何其悲哉!其实,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才是傻子。你想啊,在那个年代,能进入国家中枢乃至内阁的,哪一个不是绝顶聪明的,魏忠贤想在这群人面前耍花活,那简直就是自取其辱嘛!
这也就是说,在这些人眼中,魏忠贤其实就是个傻子。如果把傻子分成等级的话,总共分十级,魏忠贤一定能到九级加。能一个正常人把傻演绎到这个地步,也实属不易了。前文说过魏忠贤斗大的字不识一斗,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盲,但魏忠贤绝壁是个有天赋的文盲,而这个天赋就是善于伪装,不然他也不会装了那么久的傻子没有人发现。
凭着这种天赋,魏傻子骗过了无数老油条,也认识了许多朋友。在这些朋友的帮助下,它换了一份工作---典膳。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个管伙食的。工作看起来很不起眼,但能见到的人可就不一样了。它管的可是王才人的伙食。王才人大家可能不认识,但大家一定听过他儿子的大名---朱由校。
虽然能够见到大人物了,但是大人物想不想见你可就另说着了。大人物身边那么多人呢,你魏忠贤只是个排名垫底的太监,你是见不到王才人的。本以为找到了升职加薪的好机会,到头来却是一场空,魏忠贤在这里混的也不好。他的坏运气并没有就此用完,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年他又摊上大事了。公元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王才人薨。魏忠贤紧跟着失了业。
上天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定会给你留一把钥匙。不久之后魏忠贤鬼使神差地找到了另一份工作,成了李选侍的太监。李选侍,就是那个和左副都御史杨涟抢朱由校的那个人。此时李选侍的权力如日中天,魏忠贤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正是在这个李选侍的手底下,魏忠贤一反往日老实人的本色,露出了狰狞的獠牙。他一反常态,主动接近李选侍,溜须拍马,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最终成了李选侍的心腹。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机会,公元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7月,明神宗崩,明光宗即位,李选侍摇身一变成了候选皇后,朱由校为皇帝后备。
然而好景不长,一个月不到明光宗又死掉了,李选侍成了寡妇。
妇道人家终究是妇道人家,面对如此大的变故,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魏忠贤这个时候善意地提醒李选侍:其实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只要我们把年幼的朱由校攥在手里,别说让你当皇后、皇太后,全天下还不都是我们的啊。
他能想到的,那些混迹官场几十年的文官老油条们自然也能想到。于是魏忠贤与东林党人之间的第一次较量展开了,开始了抢人大战。最终东林党人杨涟获胜,魏忠贤再一次被下了岗。由此,两家结下了梁子。
第一回合,魏忠贤被完虐,东林党人在天启帝朱由校的即位工作上贡献颇大,天启帝也不含糊,即位伊始,就大加赏赐东林党人,要官给官,要钱给钱,要别墅给别墅。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你们看到的依然是假象。其实天启帝最先封赏的并不是东林党人,而是一个女人,封号“奉圣夫人”。
这个女人就是客氏。客氏,名客印月,北直隶保定府人氏。客这个姓啊,应该算是比较少见的,没有缘分的话估计你一辈子也碰不到姓这个的人。而我还算是有缘人,还真就有个姓客的同学。他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人送外号“剑客”。性格贼拉好,人缘也贼好,客氏跟他比,可是差着十万八千里呢!我常常在想,同样是姓客,差距咋就辣么大呢?
这个客氏呢!史料上记载长得特别妖艳,可以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载车爆胎的主儿。她的命运可比魏忠贤好了不知道十的多少次方倍了。就在她入宫的当年,王才人生下了朱由校。而客氏凭借自身优势战胜对手,入宫做了朱由校的乳母。一做就是十几年,按照惯例,皇子到六岁,乳母就得出宫。可一直到朱由校即位做了皇帝,客氏依然没有出宫。恰恰相反,这下子她的架子更大了,在宫中居然可以坐轿子。想那内阁大学士刘一璟,六七十岁的糟老头子,进出宫还得步行呢!由此可见客氏的能量确实很大。有人猜测,她与朱由校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可是既然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也不敢妄下定论。只知道朱由校对他这位乳母很是器重。
魏忠贤怎么会放过如此好的助推器呢?于是他想方设法接近客氏。摆在魏忠贤面前有一个问题,那会儿的客氏有对象。怎么办呢?于是魏忠贤开始挖起了墙脚。又是送客氏礼物、又是请客氏吃饭,有时还带客氏出宫娱乐一下,出手阔绰。很快客氏就对她原来的相好---魏朝失去了兴趣(还有另一种说法,说当初魏忠贤下手的时候,没有剁干净,那方面还有能力)。总之一句话,魏忠贤把客氏搞到手了。
魏朝的结局就很惨了,被魏忠贤和客氏联手弄死了。
弄死了魏朝,再想往上走就有难度了。阻碍他登上权力至高宝座的是一个叫王安的大太监。大臣分三朝老臣,太监里也有三朝老太监,王安就是一个。他几乎走到了人生的顶点了,如今的皇帝甚至皇帝他爹都是他扶持上位的。在内有皇帝罩着,在外又与东林党杨涟那些人交好,真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了,东方不败之流与他比那差了海了去了。可以说魏忠贤想要搞死王安,自己借机上位那简直比登天还要难。但是上天就是爱开玩笑,魏忠贤还真就把王安给搞下台了。
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容我慢慢给你道来。太监中最有权有势的是司礼监,而司礼监掌印太监则是司礼监中的老大。这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说的一点不错。王安就倒了八辈子血霉。天启元年,王安的顶头上司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犯了事,被罢免了。这就给了王安机会,惯例是掌印太监缺位,由秉笔太监接任。本来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可是历史留下的传统害了王安。我们知道,如果要任命给你一个高的职位的话,你一定会推辞一番的,说一些诸如,力有不逮,无才无能,恐怕难当重任之类的话。
没错,我们的王安也是这么说的,可他得到的并不是领导的挽留。相反的是皇上给他回了五个大字:同意!朱由校!(可定有人要问,为啥是这五个字呢?前文说到过,朱由校斗大的字识四五斗,什么意思呢。就认识自己名字和同意这五个字。这里并不排除魏忠贤从中蛊惑)
这可让王安一口气差点儿没上来。你以为到这儿就结束了吗,不,还没有!不久之后,王安就收到了被勒令退休的圣旨,至此退出了政治舞台。
事情发展到这应该结束了才对!王安告老还乡,魏忠贤借机上位,也算是圆满的结局。不,这并不是结局。还有一个人不想让王安活着回家,这个人不是魏忠贤,恰恰是客氏。
魏忠贤虽然有几分混蛋,但对自己昔日的领导还是有几分知遇之恩的。他对客氏说:“就让这个老王八蛋回家吧!”
客氏反诘道:“回家?妄想!是谁给外界传递消息,说李选侍挟持太子的;是谁帮东林党人从我们手里抢人的;是谁让李选侍搬出乾清宫的。是王安,此人非杀不可!”于是乎,王安就上了魏忠贤的生死簿。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搞暗杀肯定是不行了。毕竟魏朝和王安的实力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可这并难不倒魏忠贤,因为接替王安的是魏忠贤的心腹王体乾,魏忠贤则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厂督,大权在握,想干啥干啥。于是王安就死掉了。
讲到此处,魏忠贤终于从一个穷屌丝逆袭成了集权、财、势于一身的天下第“一”人。这里的“一”是挂引号的,因为他只能在宫里称第一,外面那群人可不会认他这个第一的。这些人就是东林党人。
大家都知道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是个天才木匠,就跟宋朝那个大画家赵佶和南唐李煜一样,如果让他们做木匠,画画,作词,那必须是顶尖高手,可他们偏偏生在了帝王家,人在帝王家,身不由己啊!既然说朱由校是个天才木匠,那定然不怎么爱学习。因此处理朝政显得很吃力,索性就不理朝政了,一门心思扑在了木工上。于是魏忠贤和朱由校这一对文盲就把偌大的明朝拖入了万劫不复之地。魏忠贤很会看人脸色行事,每次他都趁着朱由校做木工的时候让朱由校批阅奏章,这个时候朱由校全部心思都在木工上,显得极其不耐烦,吼道:“拿走,拿走,你定就行了,别打扰我工作!”
久而久之,朝中大事小情都不向朱由校汇报了,魏忠贤一个人就全部决定了,逐渐掌握了大权。随着魏忠贤权势越来越大,依附他的人为越来越多,时人称其为:“九千岁”。
纵然有那么多的人依附魏忠贤,但东林党人绝对是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不但不谄媚,居然上疏指责魏忠贤。起初,一个叫周宗建的东林党人上疏天启帝,指出魏忠贤不忠不贤。洋洋洒洒千余字,酣畅淋漓,字字珠玑,就连魏忠贤听到这个奏疏的时候也是脊背一阵发凉。
这道上疏标志着东林党人和魏忠贤的对抗已经由普通的朝野议论发展到了政治上的水火不容。魏忠贤根本不是被吓大的好伐,迅速采取了措施。他让客氏和众多的手下共同蛊惑熹宗。结果是:周宗建罚俸三月。
但东林党人并不打算就此停手,而是希望皇帝能彻查魏忠贤。于是,左副都御史杨涟也上疏揭发魏忠贤的罪行。奏章中力陈魏忠贤的二十四条主要罪状,有理有据。此后,东林党人纷纷上疏要求严惩魏忠贤。
可如今的朝政完全被魏忠贤的人所控制。不久之后,杨涟和左光斗被罢官,被迫离开京城。离开京城并没能保住二人的性命,魏忠贤借熊廷弼兵败的引子,将二人押解进京。同他们一道被押解进京的还有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魏大中等人。在阉党的严酷刑法下,杨涟等人被活活打死,这并没有让东林党人退缩。相反的是他们展开了更加猛烈的进攻。但他们的声音皇帝是永远也听不到的,因为消息都被魏忠贤一伙人给截流了,并且搬弄是非,诋毁东林党人妄议朝政,攻击皇帝。于是下令限期拆除书院,许多东林党人被杀害。我们课本中的《五人墓碑记》好像就是描写这一史实的。
至1626年,东林书院被拆毁,讲学也跟着终止了。
曾经煊赫一时的东林党,在与魏忠贤的较量中一败涂地,全军覆没。仅仅四年,被魏忠贤赶尽杀绝。他们一味地揽政,却提不出切实有效的治国良策,并且对魏忠贤之流姑息养奸,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吧。自身的覆没也成了千古冤案,着实让人可惜。
顾宪成一定想不到,自己出资修缮的东林书院会是这个结局。可悲,可叹乎!
不久之后,魏忠贤也得到了该有的惩罚。朱由校驾崩之后,其弟朱由检即位,就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吊死在煤山那个崇祯。
试问这崇祯皇帝即位后干了啥事儿?魏忠贤得到了什么惩罚?明朝的最终走向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