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电影以及有关的那些事情
作品名称:说电影以及那些有关的事情 作者:许建胜 发布时间:2012-10-13 11:36:58 字数:3421
2、新闻简报(下)
那一时期,在样板戏电影之外,放映的其他电影被聪明的老百姓用一段顺口溜予以概括:“中国的新闻简报,越南的飞机大炮,朝鲜的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的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的莫名其妙”。也就是说,除了上述的《新闻简报》之外,还可以看到一些外国影片。当时,由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北部因为正在同美国佬和越南南部打仗,所以他们的影片充满了“飞机大炮”,弥漫着浓烈的战争硝烟味道,《回故乡之路》和《森林之火》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但具体的故事情节我早已忘记,记住的只是影片的名字而已。还有一部描写一群少年游击队员打击美国鬼子的影片,孩子们在森林里行军,一根又一根地吃香蕉,我想肯定很好吃,馋得直流口水。
与越南电影相比,朝鲜的电影我们看得较多,印象也比较深刻。其中,最煽情的当数《卖花姑娘》和《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属于“哭”的范例。前者讲述了一对贫苦农民女儿的苦难史,据说是金日成将军在1930年十八岁时创作的一出经典歌剧,七十年代在其子金正日的指导下改编成了电影,让中国人哭湿了无数手帕,哭肿了无数眼睛,其主题歌在神州大地上流传甚广;后者表现了一对双胞胎姐妹在社会主义北方和资本主义南方迥异不同的命运:姐姐金姬在北方,生活很幸福,长大后加入演艺圈,春风得意;妹妹银姬在南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小到大吃苦受罪,同样催人泪下。记得我看《卖花姑娘》时,正好赶上高中时期的一次期末考试。电影是上午场,下午要考物理。所以,当我向
班主任老师请假要到二十多公里以外的县城去看电影时,老师坚决不同意。然而当时是一票难求,岂能浪费?我就反复哀求,最后还是在我写下了保证考试九十分以上的保证书的情况下才如愿的,结果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也哭了个稀里哗啦。而《鲜花盛开的村庄》和《摘苹果的时候》等则是朝鲜电影中“笑”的代表,影片中整齐漂亮的乡村房舍、村里设备齐全的幼儿园和文化设施、机械化的乡村耕作方式以及“六百工分”们灿烂的笑脸,让当时还处于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中国老百姓羡慕不已,似乎看到了共产主义的影子。事实上,二十多年后的我在朝鲜的土地上溜达了一小圈之后,留下的强烈印象是:眼前的景象竟与二十多年前我看这些影片时的中国有着惊人的相似,无论是其政治氛围还是老百姓的经济生活;还有时隐时现、却始终和你与影相随的“安保”人员,让你随时随地觉得有双警惕的眼睛在注视着你,也使我想起了“文革”其间看的那些反特故事片。那时,朝鲜的反特故事片颇受我们欢迎,最著名的当属《看不见的战线》,讲述了朝鲜公安机关斗智斗勇、破获地下特务组织的故事,情节曲折、谍影重重。那个隐藏很深的特务的代号叫做“老狐狸”,后来成了我们周围某些老谋深算的人最合适的绰号。
罗马尼亚的影片在中国放映的不多,齐奥塞斯库访华后陆续上映了几部,我只记得看过一部叫做《多瑙河之波》的影片。这部影片写的是一艘在多瑙河上行驶的轮船,被德国军队征用运送军火,在押往目的地的途中,船长和他的新婚妻子及一位雇员互相配合,破坏轮船,并协助游击队拦截缴获敌人军火的故事。这部电影水平一般,但有其独到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有不少表现船长和他的妻子之间爱情以及爱情误会的细节,带有当时在中国最忌讳的“搂搂抱抱”和“亲嘴”的镜头,使老百姓看起来很不习惯,印象至深,因此就用“搂搂抱抱”一词来形容罗马尼亚电影的特点。据说,当时每当放映到敏感镜头时,领导就要高喊“闭上眼睛”,或者让放映员用手遮挡住镜头。我认为这些大概都是以讹传讹,严重诬蔑国民的文明水平。试想,在那个年头广大革命群众能制造出那么多人口,还会害怕几个洋人搂搂抱抱和亲嘴不成?事实胜于雄辩。有一次电影演到中途,我突然觉得内急,就急急忙忙窜到一个大麦秸垛后面,刚想方便,撞上了一对正在实践搂搂抱抱的男女,好不尴尬。那女的马上用双手捂住了脸;那男的可能见我是一个小孩,就说:“你看我们演的像不像?”我没有吱声,但心里却说:哼,你们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是在耍流氓!
至于阿尔巴尼亚的电影,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广阔的地平线》、《宁死不屈》、《地下游击队》、《第八个是铜像》等。当时,恩威尔.霍查领导下的阿尔巴尼亚是中
国在欧洲唯一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铁哥们,是“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从意识形态看,它与中国比较接近;但从文化习俗和表现方式看,其电影又有着浓郁的欧洲色彩。在语言表达上的倒装句式,在思维方式上的跳跃式,好人和坏人不那么一目了然,以及都是大鼻子、凹眼睛的相似长相等,都让中国的老百姓往往摸不着头脑,感到“莫名其妙”。但有些台词还是很有流行市场的,如有人胡搅蛮缠时,大家就会说他“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现在有理,将来还是有理!”这是《宁死不屈》中的台词;又如在嘲弄自己的对手时,往往也会学着《第八个是铜像》中那位被匪帮枪杀的农民的样子说:“来吧,亲亲我的屁股吧!”《宁死不屈》是一出让人看了心里非常难受的悲剧,影片中漂亮的女主人公给中国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她那发型让当时的中国女性羡慕不已,还有男女主人公弹着吉他合唱的歌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参加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我们祖国要获得自由解放……”也是使听惯了语录歌曲的观众们觉得格外有魅力。
3、列宁在十月(上)
说到那时看过的外国电影,人们最熟悉的当属苏联的《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列宁在十月》讲述的是1917年俄国二
月革命以后,反动的资产阶级克伦斯基一伙夺得了政权,开始压迫人民。列宁指出共产党应当掌握国家政权,决定组织武装起义,夺回资产阶级抢去了的政权。1917年10月7日,列宁从芬兰秘密回到彼得堡布置起义。临时政府得到消息急忙收买密探,到处搜捕列宁,并与外国大使勾结起来反对革命。列宁巧妙地与敌人周旋,沉着地安排武装起义事项。10月25日,“阿夫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发出第一排炮弹,革命起义军攻下了冬宫,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起义成功了。《列宁在一九一八》则讲述的是在1918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受到各方敌人的武装干涉,国内的白俄势力企图突袭克里姆林宫杀害列宁。打入敌人内部的马特维也夫将敌人准备杀害列宁的消息及时通知瓦西里,但因布哈林的阻挠,列宁还是被害受伤。斯大林率领红军英勇打击敌人,敌人最后败退,从而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点冷幽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中国和苏联交恶时期,“苏修帝国主义”成为我们身边的头号敌人,“新沙皇”“亡我之心不死”,屡屡对我们进行威胁、挑衅,以至于发生了著名的“珍宝岛事件”,成就了孙玉国等一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自卫反击战英雄。那边珍宝岛的硝烟还在弥漫,边防战士警惕的眼睛随时注视着苏联士兵的一举一动,而这边全国上下无数观众却在饶有兴趣地观赏着苏联的电影。当然,此时的苏联是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的苏联,而不是列宁和斯大林的苏联。
《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分别拍摄于1937年和1939年,编剧卡普列尔和导演罗姆都是当时极具盛名的艺术家。影片把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宏大的观众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又没有忽视对日常生活细节和人物心理活动的的描写,向观众充分展现了大革命时代人们那种充满了活力的革命激情。威猛机智而又温柔似水的瓦西里,幽默而又果敢的卫队长,小梳子不离手的马特维耶夫,到处打听见没见过列宁的青年农民,还有尖嘴猴腮、满脸阴森笼罩的密探等,这两部影片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当然,其中最成功的形象当属由史楚金扮演的列宁同志,他的招牌动作――两支手插在背心里,来回踱步,步履坚定,面容坚毅,透着一股革命领袖的干练与睿智。只
是在有些人看来,他的肢体动作有时显得不是那么十分协调,用我母亲的话来说,就是“愣头愣脑,没有点稳重气”。当时我认为我母亲这话是很反动的,但没敢说出来。列宁的另一大特点是演讲慷慨激昂,尖锐锋利,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很多年后仍然回荡在我们的耳边:“旧社会在灭亡了的时候,很可惜,资产阶级的这个尸首,那就不可能把它一下子钉在棺材里,埋葬在坟墓里。资产阶级的尸首,在我们心里头腐烂着,它把毒气传染给我们大家,它在发散着臭气!”“我们让资产阶级们去发疯吧,让那些无价值的灵魂去哭泣吧。工人同志们,我们的回答就是这样的,加上三倍的警惕和小心,还要忍耐,大家应当守住自己的岗位。同志们你们必须要记住,我们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胜利!还有另外一条路,死亡。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