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子曰书言
作品名称: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出山记 作者:能慧 发布时间:2022-10-10 13:22:36 字数:4601
六.此刻若坐课堂
七.你看这样行不行
八.喜欢背的书
九.夫子之道如是乎
十.所谓读书误人
——书本之中,人深心所逸、志意所悦,还真另有一番兴致,更别开一种层面的吧
六.此刻若坐课堂
转弯就是咫尺之近家门了,后院儿教室传来学童们朗朗读书声人虽辨不清具体所诵,但那抑扬顿挫节奏不仅直直入耳,且还有些实实撩人拨人,小慧能多少本已有些平复的心绪,因此又有波动了——
此刻若坐课堂,台上外公一定微闭双目,一派陶醉的吧。而前后左右同窗,有的当然摇头晃脑仿佛非常沉浸,有的定是着意挤眉弄眼更交头接耳……
此时此中,人那志意所悦、深心所逸较林中静谧、山颠阔远,或另有一番兴致,更别开一种层面的吧……
而课间课后与小伙伴儿们忘情嘻戏及不时问题见解相异面红耳赤争论、共同志趣不知天高地厚热议等等等等,又岂孤独山道中、寂静密林里所能经验、所能体味……
人若无此庠序经历,那百年生命过程,是不是多有常情欠缺,更存终身遗憾呢?
想到这里,小慧能背上柴梱,又鼓起了到家定要不管不顾开口决心、开口勇气……
——“回来啦!”
一同出去的三娃,虽是告知慧能又舍不得离开林子了,但时近晌午更火热日头,还是叫李筱芸实实有些牵挂,当凭感觉差不多正要出去张望人还未出堂屋时,却听见了慧能已近院门动静,于是赶紧拿了早准备好的茶水、汗巾和衣褂急急出屋阁好又迎上前去帮安放柴捆。
“娘,我想上学读书!”
慧能抽身之后,低头绷脸,语气坚定。
“先喝口水,擦擦汗!”
望着满头汗水更衣衫湿背的小慧能,李筱芸着实有些心疼。
“娘,我想上学读书!”
慧能动也不动,好像打定主意要与母亲较劲了。
——面对渐渐长大的慧能,李筱芸越来越觉着有些委屈孩子了。
虽然,她非常理解已故夫君不让上学读书深因,更是默认父亲于中坚定,可心里还是觉着好像是哪儿有些忿道了,但她又实在理不清、说不出个其中子丑寅卯来……
于是,每每在慧能发生此类状况时,她总有些不知所措更内里充满了矛盾,这次也不例外。
因此,在给慧能默默脱下湿衣递上茶水汗巾后,她只能又去求助父亲了。
第二章子曰书言B
——父爱如山,方启方成孺子敬畏之心
七.你看这样行不行
“一会儿好好给外公说。”
告知了父亲,又赶紧从后院儿跑回来的李筱芸边给喝完水的慧能擦汗,边轻言细语。而刚给换上干爽褂子时,老先生已领着几个学童来到了前院儿。
“乖孙儿哪,天都这么热了,以后别在山上呆得太久好不好?”
老先生既是心疼,也是理解,更是有所安慰的过来把手轻轻放在慧能头上。
“外公,我想上学读书。”
小慧能低头使劲儿拽着衣褂,语气明显少了点儿方才倔犟。
“乖孙儿给个理由好吗?”
老先生声音和缓,态度平静。
“上学可以识更多字,自己读书可以明白更多道理。”
不知怎的,小慧能眼里此刻已是噙满了泪水。
“乖孙儿,你看这样行不行。这几个小子是我这儿最好学生,也是你平日最爱一起玩儿的小伙伴。一会儿你考也可以,我考也可以,看他们上学读书能比我乖孙儿强多少。
如果,他们明理真超过了我乖孙儿,明天你就来上学读书;要你觉着他们不过如此,是不是最好还听你娘和我的,不!是听你过世父亲的,行吗?”
——过世父亲在慧能心里,既那么模糊,又那么清晰。
三岁失怙,人当然记不清父亲模样了。但这几年为上学偶动念头时,父亲便山一样立在面前了。之时之中,你虽说不准他音容笑貌,可他那厚重威严和关爱真切,却总叫人不得不实实面对更深深感念。因此,已是满脸泪水的小慧能望着外公,好一会儿才默默点了点头,算是认可、算是同意了。
“门口白花桃勉强可以下嘴了。乖孙儿,你领小伙伴儿去尝尝鲜。记住,一人只能摘一个。”
边给慧能擦泪边言的老先生话音刚落,早一旁耳朵支棱的几个孩子便一下高兴地叫着、闹着,并立刻拥着慧能一起朝院外走去。而慧能却几番回头,一望再望已是转身低头的外公……
——“去吧,去吧!”
目光一直没离开儿子的李筱芸,当然深悉父亲此举用心了,于是对慧能挥手示意。她相信,父亲会有办法的,小慧能更是懂事的。
第二章子曰书言C
——少年之志,百年慰藉所依,生命憾恨所源
八.喜欢背的书
“我这个个儿大!”
“我这有点儿红了!”
“我这长得特周正!”
……
眨眼功夫,几个孩子边啃着六、七分熟桃子,边大声嚷嚷回到了院儿里。而慧能双手摩挲着那即便熟透也十分硬朗的白花桃虽不言不语,但神情已明显松快了许多,毕竟还是孩子。
“秀才们,过来、过来,我要考考你们最喜欢背的书!”
老先生似乎胸有成竹大声招呼着。而李筱芸帮孩子们在树荫下坐好并让慧能紧挨外公后,又赶紧去忙自己的了。
“敬修,你先来。”
待孩子们一抺净嘴唇,老先生便发话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停,停,为什么总喜欢背这段?”
老先生打断了与慧能同岁的敬修。
“回先生。先生不是常说,天下大同应是读书人理想吗?”
“可今大道既隐,又岂人能回天?”
老先生此时有些格外感慨。
“先生。只要现在好好读书,长大科举入仕,就能为大同社会最终实现尽一分心力。
先生不还常说,儒之真者,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也。”
老先生笑笑转头慧能,慧能低头不应。
“先生,我更喜欢孟子所言!”
比慧能大两岁的徳仁不待老师点名,倏地站了起来紧接朗声:
“‘舜发于畎亩之中,传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打住,打住,你说说?”
老先生笑笑伸手示意。
“先生,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学生每天背这段,是要记住虽出身贫贱,但只要胸有大志,刻若用功,将来定能堪当大任流德播芳,不负平生。”
“说得好啊,可……”
——“爹,都过时辰了,是不是先让孩子们开了饭再说?”
这时,从厨房匆匆过来的李筱芸不管不顾打断了正准备展开话题的老先生。
“行,那就先开饭。”
老先生心知肚明,女儿更是在心疼慧能。
也是,上山爬坡,下山负重,天亮那点吃食在人肚里挨到这会儿,恐怕谁都不好受了,何况是孩子。
“开饭了!”“开饭了!”……
刚才还正襟危坐的几个小子顿时雀跃而起。
第二章子曰书言D
——读书有所会心,方知书里有书,方明字里有字
九.夫子之道如是乎
午饭之后,望着同窗因早早放学欢天喜地渐渐散去的背影,敬修、德仁、志勤等几个被留下的孩子虽有点儿不太高兴,但还是乖乖回到前院儿,老老实实坐了下来。
“志勤,你来!”
老先生故作严肃,以镇孩子们心里不悦。
长慧能一岁的志勤,听到老先生点名,一边慢慢起身,一边用眼偷偷梭巡慧能。当与慧能明显求助目光相碰之后,一下抖擞精神,把平日遇事满不在乎劲头更是打起了十分:
“先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慧能兄弟乐于求知,先生强拒门外;
小的不愿上学,先生却费尽心力。
请教先生,夫子之道如是乎?”
虽然老先生早习惯这富家子弟不时油腔滑调,但此刻却有些不快了,于是绷着脸想了想说到:
“‘功祟惟志,业广于勤’。
为师受你家大业大父亲重托,当然不敢耽误你前程了。
你是不愿上学,可书照样读得不错。
你说,你是为求知读书,好知读书,还是为乐知读书?”
“回先生话,都不是。学生是为父母光宗耀祖面子读书,也是为先生辛苦读书。”
志勤虽有点打蔫儿泄气,但当瞥见慧能盯着自己的目光明显有些失望样子时,一下又打起了精神:
“可是先生,慧能兄弟是真想上学,也比我更能读书的吧?”
“何以见得?”
老先生当然明知故问了,主要想借此为难一下志勤。
“平日先生老夸我书读得不错,其实,这里面多有慧能兄弟帮助。
就说做对子。凡得到先生赞许的,几乎都是慧能兄弟功劳。
前几天先生出联‘登上龙山,方见山外有山’。我的‘直跃青冥,岂借云端之云’,先生说我志向奇崛,有透尘风骨,却不知那是慧能兄弟襟怀。
慧能兄弟当时还有一联‘会心简书,更知书里有书’,也是可知慧能兄弟学习能力非同一般。
先生,你就应允慧能兄弟和我们一起来上学吧!”
志勤一改平日嘻戏口吻,还不惜贬低自己来帮慧能。
志勤所言,还真深深触动了李有禄内里所隐。因为,在这个世上,还有谁比他更清楚慧能天生就是一块读书好料呢......
那过耳不忘记忆,一点就通灵性,但不也正因为如此,才是他决计要遵过世女婿遗愿,铁心不让慧能走上庠序路途的吗?当然,那内里常常由此纠结的丝丝缕缕,这时更叫老先生有些百感交集,因此不由双目潮泛之中,默默将小慧能拥入怀里久久不语……
一旁李筱芸见状,便悄悄示意围坐的孩子们起身还家了。
第二章子曰书言E
——人广阔视野、深刻觉悟,还真多由读书读出来的吧
十.所谓读书误人
人小时候喜欢读书,且能读书,并不代表将来一定学有所成吧?
即便为学才高八斗,但不为人用,更不愿屈膝折腰,人再有学问,也是不能换饭吃、当衣穿的吧?
所谓读书误人,不只是说仅会读书难求温饱,或更指读书这看似鹏程万里通天大道,却极可能是一实实引人虚耗年华且叫人噬脐莫及不归路途吧……
“误攻文字身空老,却返渔樵计已迟”那字里行间,凝结了多少所谓成功书生更读书一事无成者深悔巨痛啊!
工耕渔樵,俗世中是苦点累点,甚至贱点,但于中自在与庠序路途带给人那身心不可逆转妨害相比,是不是还真不算什么。其个中滋味,人只有切身经历了,或才有刻骨铭心深痛悔悟吧......
人生百年,心苦为最,一切本就万难如意,人又何必为那些个虚名浮利及如幻妄念自添不测磨难更内里煎熬呢。
工耕渔樵自食其力身安心安知足常乐,无知无识不思不虑天然怡然淋漓痛快,是不是才有百年无奈之人真正自在、真正惬怀……
想到这里,老先生拥着小慧能不由自言自语:
“人‘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
世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生命审视一叶障目,不知……”
“可是外公,庄子广阔视野、深刻觉悟,不也读书读岀来的吗?
不识字,不读书,人又哪来百年透彻?”
慧能已听出外公意思了,于是刻意打断轻声质言。
“慧能哪,这中道理,外公真不及你过世父亲说得清楚。但你是知道的,正因为庄子无所不及深索,才得出求知有知于做人自在那不可逆转妨害吧?
百年求知‘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更况‘为知在毫末,而不知大宁’呢?
此舍本逐末为人而学执迷不悟,真的是有负一生光阴吧?
慧能哪,你年纪还小,经事不多,但周围乡亲生命状况,你不也多有感慨的吗?
牧之童、樵之壮、田园之老,凡有远文字的人,是不是大都比我等少存内里纷扰,多得生命纯粹快乐?”
“可是外公,人与人压根儿就不同吧?
人谓其苦,我谓其乐,人不遂意,又怎能自在开心?”
“是啊,悬梁刺股,有人还真能于中回甘嚼乐。可古往今来,有几个读书人能实现初心怀抱,又几人能有始终怀抱?
慧能哪,你是知道的,庄子于人心描述,虽深刻具体,但最终不还是落在了‘日夜代夫前,而莫知所萌’那不可捉摸、不可把握吗?
读书明理,怎就确定是你真心所在、真乐所依呢?
外公当年读书,你父亲当年入仕,后来不也成了我们噬脐痛悔吗?
我们愿你工耕渔樵远离文字,真的是不希望你重蹈我们覆辙,再历我们内里至苦啊!”
每与外公较劲至此,小慧能总是哑口无言。
这种难以辩驳且无可辩驳舔犊情深,虽是叫人心智有启,却也叫懂事的小慧能常感莫名压抑。所以,此刻心绪难以名状的小慧能噙住泪水,默默抽身,谁也不看、谁也不理低头走出门外,直向了屋后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