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慈航神话演义>第三十八章 鱼篮观音收鱼精 

第三十八章 鱼篮观音收鱼精 

作品名称:慈航神话演义      作者:寒塘瘦石      发布时间:2022-07-27 09:39:45      字数:5579

  说起来,这通天河地处高寒气候的青海省玉树,海拔有3000~4000米,空气稀薄,风沙很大。河的上段十分开阔,河槽宽而浅,河中沙洲栉比,水流散漫,两岸大多是平缓的山丘。直到了过了楚玛尔河口,两岸的山岭才渐渐逼近河岸。左岸山岭属于著名的巴颜喀拉山,翻过此山,便是中国第二大河——黄河的源头。通天河下段,河道比较顺直,河槽逐渐稳定,水流比降增大,水势汹涌,两岸山势增高,成为典型的峡谷河流。
  观音菩萨、孙悟空和土地爷腾云驾雾,不大一会儿工夫就来到了通天河的上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见大师兄请来了观音菩萨,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他们两人忙给观音菩萨磕头问安。
  观音菩萨站在高处,解下一根束腰的丝绦,一头拴住竹篮子,另一头牵在手中。只见她将竹篮子往河里一丢,那竹篮就“扑通”一声掉进了河里。然后,观音菩萨踏住云头,拉着丝绦,将沉入河水中的竹篮缓缓地往上游牵引,口中念念有词地说:“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
  观音菩萨如此念了七、八遍,猛地提起竹篮。嘿,只见有一条金光闪闪的大红鲤鱼,在竹篮里活蹦乱跳地拼命挣扎着。顷刻之间,观音菩萨收起了丝绦,将竹篮子提在了手里。
  猪八戒没瞧出门道,大声问道:“观音菩萨,那妖怪在哪儿?”
  孙悟空揪了一下猪八戒的耳朵,说:“呆子,那金鲤鱼不就是嘛!”
  沙和尚说:“原来是它在作怪!”
  观音菩萨说:“金鱼精我已经替你们收了,你们快去师父吧!”
  于是乎,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一路打去,直金鱼精老窝儿,去救锁在石匣子里的唐僧去了。
  观音菩萨说道:“土地爷,这里没咱俩的事了,我们回去吧!”
  土地爷点点头,似乎有些扫兴地跟着观音菩萨离开了通天河。他满心以为观音菩萨收金鱼精,就会像当初收服鳌鱼那样惊心动魄。结果呢,只不过用一只现编的小小竹篮子,就解决了问题。
  观音菩萨和土地爷回到了普陀山,两人便分手了。观音菩萨刚一走到观音洞府门口,就见善财童子和东海龙女迎了出来。
  东海龙女瞧见观音菩萨提着的竹篮里,有一尾鲜活的金色鲤鱼,便大声叫了起来:“老师,这鱼是从哪儿抓来的?”
  观音菩萨说:“通天河。”
  善财童子说:“也就半天的工夫,您就奔通天河走了个来回呀?”
  观音菩萨说:“要是土地爷绊着脚,早就回来了。”
  东海龙女说:“这个土地爷也真会凑热闹!管着舟山一方土地还不够他忙的,又去通天河跟着捣什么乱?”
  观音菩萨说:“人啊,怪得很哩,在一块地呆得久了,老想出去开开眼界。”
  善财童子问:“老师,这条鱼用来放生的?”
  观音菩萨说:“那不是轻饶了他?这尾金色鲤鱼,本是我放养在莲花池的放生鱼。它趁大潮之际,逃出了莲花池,跑到通天河做起了灵感大王。这些年来,不知吃了多少婴儿。我要是再将它放生,说不定又在什么时候逃了出去,在外面兴妖作怪。”
  东海龙女问:“那咱们怎么处理它呀?”
  观音菩萨说:“自找得道之后,常常化作普通百姓,深入民间教化众生。后来我发现在东海之滨,住着很多化外之民。他们不懂礼仪,不谙教化。尤其是那些男人,不但愚昧无知,而且不尽孝道。我决定去那里广布佛的教理教义,使他们懂得尊老爱幼,崇尚礼义廉耻。这尾金鲤鱼,就是我的活道具。”
  善财童子和东海龙女听罢观音菩萨的话,也就不再多问了。教化万民,普度众生,是每一位佛家弟子的高尚功德。
  蔚蓝的天空,飘浮着雪白的云朵;蔚蓝的大海,翻卷着雪白的浪花。天空风和日丽,海上风平浪静。这么好的天气,正赶上小镇闹集市,显得很热闹。贸易市场,有以物易物的,也有以钱购物的。买实交易中,少不了勾心斗角,争得脸红脖子粗。大家对此都习以为常,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时候,热热闹闹的小镇上,出现了一位提着一只竹篮的渔姑。她的竹篮里装着两尾鲜鱼,便混迹在那一群卖鱼人当中。市场上的人,忽然发现一个非常漂亮的渔姑也来卖鱼,便一拥而上,纷纷抢着要买她的鱼。
  渔妇问道:“你们这么多人来买鱼,我卖给哪一个好呢?”
  张三霸道地说:“这金沙滩一带,我是说一不二的人,当然是先卖给我啦!”
  李四不服气地说:“哼,也不撒泡尿照照,站着没有三块豆腐干高,说话的语气倒是不小。有我站在这儿,看哪个不要命的敢把鱼买走?”
  王二麻子把上衣一挒,说:“这是谁说话不怕闪了舌头?你们也不打听打听,敢在金沙滩耍横的人,除了我还有谁?”
  这时候,只见远处走来一个人,生得人高马大,长得横眉立目。打一个喷嚏,吓得人都慌忙四下里躲。他来到渔姑的面前,瞪着眼睛直瞧那竹篮子里的红鲤鱼。此人名叫马郎,在金沙滩一带横行霸道,远近没有不怕他的。
  马郎说:“这鱼我买啦!”
  渔姑说:“你们先说一说,买鱼做什么用?”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当然是回去做菜吃啦!”
  渔姑微微地笑着说:“我这鱼呀,不是卖给你们做菜吃的,只能卖给你们放生。”
  马郎本想发作,可一见那渔姑长得花容月貌,漂亮的没得挑剔,也就收敛了一些。他只是瞪了渔姑一眼,便扬长而去了。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见马郎甩膀子走了,也就各自散去了。本来嘛,挣点钱不容易,谁也不想花钱买条鱼又把它放了。结果,渔姑站了一天,那尾鱼也没有买出去。
  到了第二天早上,那个渔妇又来了。她站在集市最招人的地方,仍然坚持只能卖给买主放生。她吆喝了一整天,仍然还是没有人愿意买。
  一连三天,渔姑都在这市场上卖鱼,始终没有把那条鱼卖出去。那个马郎便在暗中偷偷观察着渔姑,发现她卖的一直就是那尾红鲤鱼。可是那条鱼整天整天地晒在太阳地里,一点水也不沾,依然还是那么活蹦乱跳的鲜灵,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可他又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
  渔姑见那尾金鲤鱼卖不出去,好像赌气似的说:“谁要是肯买这条鱼放生,我就嫁给她!”
  这一下可不得了,金沙滩那些单身渔民,见渔姑长得实在漂亮,谁都想娶她为妻,便像疯了似的来买鱼。
  渔姑发愁地说:“你们这么多人,叫我嫁给准呢?”
  马郎胸有成竹地说道:“你出个点子叫大家比试,哪个赢了你就是哪个的媳妇!”
  渔姑说:“这位大哥的主意挺不错的。我看这样吧,我教你们颂经,三天之内你们谁先学会了,我就嫁给谁。”
  求婚的渔民都觉得这个法子可行,便一致同意了。
  于是,渔姑便教他们念诵《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部经文主要宣说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长行叙述无尽意菩萨与佛的两番问答。初次问答观世音菩萨得名因缘,二次问答观世音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方便。末段特别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弘大誓愿与神奇力量,并劝众生忆念归敬观世音。颂文之后,以持地菩萨称赞闻持本品功德作结。
  三天之后,能够背诵《普门品》的人竟有半数以上。没有达到渔姑要求的人,只好怏怏不乐地走了。
  渔姑面对留下来的后生们,有些为难地说:“被淘汰的人自不必说了,我与他们无缘结成连理。但我希望他们不要将佛经束之高阁,能够继续用功学习佛法,一生都会受用的。而能够背诵《普门品》的人,仍然不在少数。我看这样吧,《普门品》只是佛法入门的经文,我再教你们念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决胜负。七天之内,能念会《金刚经》的人,就是我的如意郎君。”
  这些通过了《普门品》考试的人,都觉得自己学习的不错,哪一个也不肯放弃娶渔姑的希望,便都爽快地答应了。
  《金刚经》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傩所记载。此经是古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重要经典之一,也是中国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之一,为出家、在家佛教徒常所颂持。说一切世间事物为认知的客体,实相者即是非相;主张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以爱住其心,以无爱住其心,以般若智慧契证空性,破除一切名相,从而达到不执着于任何一物而体认诸法实相空性的境地。
  这部《金刚经》大典,读起来自然比《普门品》的难度要大多了。好在有渔姑耐心地进行辅导,渔家小伙子们倒学的挺上劲儿。有不少人被佛法感动了,几乎忘记学习《金刚经》是为了娶渔姑做媳妇。
  七天很快就过去了,能够将《金刚经》完全背诵下来的,只有三四个人。那些竞争失败的人,虽然有些失落,但他们却又觉得这些日子没有虚度。
  渔姑对留下来的人说:“你们能够读完《金刚经》,并且可以背诵下来,我很替你们高兴。不过,最后的胜负还是没有分出米。你们中间哪一个人能够娶我,也只有通过继续比赛才能决定下来。我这里还有一部大乘宝藏《妙法莲华经》,共七卷二十八品,其中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已经背诵过了,你们只需在十天之内,将其它二十七卷熟读就可以了。但有一点,虽然不必会背,但一定要会讲。优胜者,就是我的乘龙快婿。”
  那三四个人自背诵《普门品》乖《金刚经》,能闯到现在已实属不易,可见具是有一定善根的人。他们都暗自较劲儿,一定要取得最后胜利。
  渔姑最后才让他们学《妙法莲华经》,不是没有道理的。《法华经》说一乘圆教,表清净了义,究竟圆满,微妙无上。它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所说教法,属于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在五时教判中,属于法华、涅盘之最后一时。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妙法莲华经》关键词就是“妙法莲华”这四个字。“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是作比喻,形象地讲“妙”在什么地方,他的殊胜处,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在大乘佛法兴起的时代,有了以“声闻”、“缘觉”为二乘或小乘,以“菩萨”为大乘的说法。《法华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结集的代表作品,提出了“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思想,融会三乘为一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开启了“回小向大”的门径,这是一种崭新的学说思想,也是本经的主旨所在,在佛教思想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眨眼之间,十天过去了,能够问答式的比赛,马郎终于取胜了。其他几个人输得心服口服,都衷心地祝福马郎能娶上那么一位如花似玉、聪颖贤惠的妻子。金沙滩的人们奔走相告,都来马郎家庆贺。曾经一个不懂礼仪,不谙教化的小镇,如今通过佛法的普及,不但变得尊老爱幼,而且不再愚昧无知了。这巨大的变化,大家自然要感激那位渔姑。
  过去,马郎是一个称霸乡闾的恶人,谁见了他都避而远之。自从跟着渔姑学习佛法,自己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但见人和和气气,而且还经常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乡亲们看到马郎的变化,真是喜出望外。
  在马郎家举行婚礼的那一天,真是热闹极了。大家自发地云集在马郎家,共同为他办婚事。可是,就在全镇人欢天喜地的时刻,新娘子突然无缘无故地去世了。结果,婚事变成了丧事,把个马郎难过得连死了的心都有了。全镇人在悲哀中感念渔姑的好处,很隆重地安葬了渔姑。
  马郎承受着极大的打击,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着渔姑。他的心里始终有一个结打不开,健健康康的人,怎么会毫无征兆的就死了呢?他想,一定是自己过去作孽太多,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从此,他便闭门思过,每天念诵渔姑教给他的三部佛教经典。念来念去,他竟然从中悟出了很多道理。他不但自己诵读,还把自己的心得讲给别人听。
  这一天黄昏,美丽的火烧云在西方的天空,不断地变幻着。时而像是晨曦中的山岙,静谧的山村,家家户户的屋顶烟囱,冒起了袅袅的炊烟;时而又像是夕阳之下,一只一只归航的船舶驶入了沉静的港湾。那莫变幻莫测的火烧云,使马郎陷入了沉思。
  这时候,远远地走来了一位老和尚。已然开始悟道的马郎,仿佛遇见了多年不见的知己似的,热情地接待了老和尚。
  马郎献上了佛茶,说:“师父,您是从哪里来?”
  老和尚呷了一口茶水说:“老纳来自普陀山。”
  马郎说:“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您是那里的和尚,肯定是一位高僧大德。”
  老和尚笑了笑,说:“施主,老纳并非什么高僧大德,但是愿意为人广开智慧,解忧排难。”
  马郎说:“请师父为我指渡迷津吧!”
  老和尚直截了当地说:“施主,你是不是因为死了媳妇,一直不能释怀?”
  马郎一惊,由不得问道:“师父怎么知道的?”
  老和尚笑着说:“你那满腹的悲愁,全都写在了脸上,老纳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马郎叹了一口气,说:“师父,我一直就想不明白,那位渔姑没病没灾,怎么好端端地就走了呢?”
  老和尚说:“天下万物,都有一个定数。来者自然来,去者自然去,非人所能左右。凡只有一面之缘的,自然不能长久相聚。而有长相厮守缘分的,也自然棒打不散。那位渔姑前来金沙滩,乃是因为这一方土地,化外之人很是不少。为了教化愚顽,这才以色相诱之,引导大家修习佛法。这也是‘贤贤易色’的道理。”
  马郎说:“我很感谢那位渔姑,他把我引上了正道。遗憾的是,我竟然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老和尚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想知道她的名字,这有何难?”
  马郎立即站了起来,向老和尚深深地施了一礼,说:“师父,请你快快把她的名字告诉给我,我也好为她立个牌位,日日焚香祷告。”
  老和尚连连摆手说:“那牌位是给死人立的。如今她还活着,那牌位也就不必立啦!”
  马郎不解地问道:“渔姑明明死了,是我亲手将她入殓,安葬在镇外的土岗下,您怎么说她还活着?”
  老和尚说:“如果你不信,可以掘开坟幕看一看。如果渔姑依然躺在棺木中,那她就是死了。如果棺木里没有她的遗体,那她就是还活着。”
  马郎将信将疑,便约上左邻右舍,跑去掘开了坟墓。当棺木打开后,里面果真空空如也。在场的人,无不惊异万分。
  老和尚说:“马郎,你现在相信我的话了吧!”
  马郎“扑通”一声给老和尚跪下了,说:“师父,请您告诉我,她如今在哪儿?”
  老和尚说:“她就在普陀山。”
  大家闻听,一个个目瞪口呆。谁也没有想到,那位漂亮的渔姑竟然来自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
  老和尚说道:“我就实话对你们讲了吧!那位渔姑,就是观世音菩萨。她为了点化你们金沙滩镇的众生,亲自教给你们三部经书。希望你们认真宣扬佛法,切莫辜负菩萨一片度化之心。”
  众乡亲朝着普陀山的方向,纷纷顶礼膜拜。当大家礼拜完毕,这才发现那位老和尚早已不见了。
  马郎心中明白前来的那位老和尚,肯定又是观音菩萨在点化他。于是回去之后,便把自己三间草屋变成庵堂,又塑了观音菩萨的圣像供奉起来。那圣像仍然是渔妇的模样,人们便称之为“鱼篮观音”。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