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旷古穿越>第223章贞观长歌

第223章贞观长歌

作品名称:旷古穿越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22-07-25 08:45:53      字数:4766

  任烛率领考察团穿越到大唐考察结束后,赓即在长安大慈恩寺主持召开贞观之治研讨会。
  任烛:“唐太宗在位23年,励精图治,对内则整顿国家制度,尊重黎民百姓,安定民生,对外则击败北方强权东突厥,扩大了唐帝国对周边国家的政治及文化的影响。贞观之治在各方面都有重大治绩。”
  黄帝:“隋末民变,使太宗认识‘民依於国,国依於民’的道理。隋末之混乱,使二十七岁登基、英气勃发的太宗时时引以为戒,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致力纠正前朝君臣猜疑之失,这是贞观君臣共济致治的基本因素。”
  秦始皇:“太宗即位後,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汤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汉武帝刘彻:“太宗为历史上少有的英主,因有既往不咎的前提,群臣多为贤能之辈,勇於上谏。贤臣中尤以房玄龄、杜如晦最著,时人称‘房谋杜断’,其他如李靖、魏徵、尉迟恭等,人才辈出,均名重一时。”
  文更星:“太宗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唐尧:“太宗对外武功成就显赫,曾多次对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西北各族共尊太宗为‘天可汗’。由是国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
  盘古:“太宗即位时年仅27岁,唐王朝在太宗统治下,文治武功均有所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
  正义神左宗棠:“政治方面,太宗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後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此外,太宗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珪,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材济济。”
  商纣王:“太宗以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後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臣下直谏。朝中以魏徵最能犯颜直谏,太宗多克己善加容纳,又如王珪、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
  智慧神诸葛亮:“吏治方面,太宗十分重视官吏的清廉,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吏治;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一时政治清明。”
  曹操:“制度方面,唐太宗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於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虞舜:“经济方面,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意轻徭薄赋,徭役的徵发不夺民时;同时太宗崇尚节俭,曾遣散宫女三千多人,并下令免去四方珍贡,从而农业及民生得以不断发展。”
  盘古:“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唐太宗招抚流亡回乡,授田给予耕作,以安定民生。唐初关中连年灾荒,太宗即开仓赈济灾民,又准百姓就食他州;且拿出御府金帛,为灾民赎回卖出子女,使灾民得以度过荒年。”
  夏禹:“文教方面,唐太宗即位前已置文学馆,有十八学士,即位後更在京设弘文馆,徵集图书二万余卷;同时重建地方州县学校,扩充京师国子监,延聘名儒出任学官,生员多至万人,并接受新罗、吐蕃、日本等的君长皆派子弟来华求学,由是时文教生员背景多元,复兴卓然有成。”
  任烛:“命孔颖达等人修订《五经正义》,统一南北经学;又置国史馆,由宰相监修前朝国史,开官修历史的风气。”
  寿闯:“平定四方:太宗对外武功成就显赫,曾多次对外用兵,先後平定东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帝国声威远播,加上太宗能维护外族风俗,并设置都护府制度,终贞观之世,四方服悦,西北各族共尊太宗为‘天可汗’。”
  李贽:“文治方面,贞观年间,太宗的各项善政,使官吏廉能,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解决温饱,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中兴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业。”
  盘古:“贞观年间,经太宗的苦心经营,延续了隋代的多种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常平仓制等,堪称完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夏启:“太宗施政有方,选贤问廉能,克己纳谏,成为一种良好的政治风气。历代有为的治国者,皆追慕‘贞观政风’而力图仿效。”
  任烛:“太宗用人唯才,不问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第的风气,世家豪族轮流掌政的恶习,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旧社会的观念,缓和了社会矛盾。”
  文更星:“太宗戮力复兴文教,奖励学术,大兴国学,又下诏修诸经正义及史籍,外国君长如高句丽、日本、高昌、吐蕃等皆遣弟子来唐留学,使唐代学术文化传播四方。东亚各国尤以日本、高丽为甚,深受唐文化影响。”
  任烛:“唐太宗武功显赫,却少有鄙视边族,故东亚各民族逐渐混入,唐代名将和大臣,不少为同化了的外国人,原属鲜卑族的元氏、宇文氏、长孙氏等,在太宗时已不被视为外国人。”
  商汤:“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四方臣服,西北外夷共尊太宗为‘天可汗’,并筑‘朝天可汗道’,以便向唐室进贡。”
  盘古:“唐代此时版图辽阔,超汉宣帝在位时,至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达到鼎盛,是时领土东临於海,西逾葱岭,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周文王:“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平定东突厥,贞观九年(635年)平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平定薛延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平定龟兹和焉耆,贞观十九年(645年)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征高句丽,大漠南北和天山南北两路得以通行无阻,对外交通及贸易遂得以加强,从而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归绿:“由于隋炀帝的消耗以及造成破坏严重的天下大乱,人口锐减。北周‘留给’隋朝690万户,而且没有大的战乱,而隋朝后期大乱,‘留给’唐朝200余万户,以及内外众多强敌、破坏空前严重的烂摊子。李渊李世民统一中原与南方,为贞观之治创造了条件。”
  盘古:“唐太宗的才智;集结在唐太宗周围的人才群体;人际关系的调整;唐太宗的现实政策。不要过度高估隋炀帝修运河这事,根据曾长期研究古代地理与河道、专门研究过这一问题的学者岑仲勉的成果,不应过度推崇、过分高估隋炀帝修运河。在隋炀帝之前,许多王朝已经修过大运河的很多部分,在隋炀帝之后,唐朝宋朝等须时常疏浚,才能利用。”
  任烛:“贞观之治的产生,并非是人少地多、大运河等决定的。历史上人少地多却动乱的时期很多。汉朝没有隋炀帝修的大运河,仍然有治世、盛世。唐宋元明清等朝有大运河,但是,这些王朝每个都有很多个时间段不是治世、盛世。”
  文更星:“唐太宗引隋之苛政为戒,调整统治政策,纠正前朝之弊端,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善于用人,勇于纳谏,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他的个人作用也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
  任烛:“回顾贞观王朝的灿烂文明史,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最优秀的民族,中国人也曾经是最最优秀的国民!当今天的中国人回首先辈辉煌的过去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是死抱着‘四大发明’和‘文明古国’等早已消逝的光环自欺欺人;还是痛心革面地反省自己、改造自己,重新找回中华民族的理性和自信,还是每个中国人自己来作出抉择吧!我们从大唐的强盛,更加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我们要就其强势,接着来一场中华文明的大研讨。”
  曹操:“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沉甸甸的文明不断积累着,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中华文明也是在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中华文明这四大文明中,一直没有中断的文明,延续至今,源远流长,其生命力之旺盛令我们叹服,也让我们感到骄傲。”
  虞舜:“但是上下5000年文明中,却有长达1500年的‘空白期’,让我们不禁好奇,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就进入了所谓的三皇五帝时代。”
  盘古:“三皇五帝都为华夏文明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也因此被人们歌颂铭记。燧人氏被称为‘火祖’,因为据说他教会了百姓钻木取火。火的诞生让人们告别了吃生食的原始生活,高温杀菌消毒让食物更加美味,更加绿色,人类也开始走向文明。因为燧人氏是河南商丘人,所以这里也被称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夏禹:“伏羲氏是燧人氏的儿子,他则制定了大量的礼仪制度,使百姓得以十分有秩序的生活,他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且教人们捕鱼,打猎。他还通过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运转的规律。神农氏则是农药,医药的发明者。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代代相传,他的精神令人感动。”
  任烛:“中华文化为多点式发源,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同时很可能也是五帝中的黄帝所代表的华夏部落。据传说,黄帝和炎帝联合,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十分强大的蚩尤。这场战役诸神都参与了进来,战斗十分的激烈。黄帝后来将蚩尤的头颅与身躯分开,防止他再度为祸人间。”
  寿闯:“但因为后来两人理念不同,黄帝又和炎帝展开了阪泉大战,炎帝主管火,而黄帝恰好主管雷雨,水克火,所以这场战争以黄帝的胜利告终。黄帝之后又不断征服其他部族,最终成为了华夏民族的共主。炎帝和黄帝结成了部落联盟,他们十分团结,教导人们开垦播种,人们因此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两人也被人们所敬仰,我们也后人也将自己称为华夏民族。黄帝陵每年都会举办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来祭奠这位祖先。”
  李贽:“舜的品质十分高尚,让尧十分的欣赏,尧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且禅位让舜做了部落首领。尧舜时期,洪涝灾害频发,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收成不好,食不果腹,天灾人祸让人难以生存。禹改变了父亲的堵的治水方式,决定对水进行疏导的治理方式。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可见其对天下苍生的责任感之重。”
  李世民:“禹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由公天下转为家天下。启,开创了夏朝。但因为当时的文字并不完善,所以我们很难发现像商朝那样有详细记载的甲骨文。”
  夏启:“夏朝存在的证明十分困难,但是仍有那么一批学者始终没有放弃,他们跋山涉水,一路寻找,不畏艰难险阻。而徐旭生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徐旭生他们发现了在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从考古学上看,这里曾经是中原大地的文化中心,并且有了一定的规模,这里至少拥有两万居民,就像后来的紫禁城一般。这里的人们养着各种家禽、家畜,种着五谷,安居乐业。经过考证,这个政权曾经称霸中原。所以人们猜测这里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夏朝国都,这个发现让大家都惊喜不已。”
  盘古:“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找到这些刻着甲骨文的龟甲时,并不知道这将解锁一个朝代的秘密。后来晚清官员王懿荣发现了这些甲骨文,他十分的激动,并且到处收集这些甲骨文,为商朝文化的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至今日,我们还在破译着这些甲骨文上传递的信息。商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王朝。”
  李世民:“周朝建立,实行分封制,有严格的大宗小宗。周公辅佐,创建礼乐制度,区分了人的身份等级。周朝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文字记载,并且之后的王朝记载越来越详细。”
  任烛:“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带领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段又一段旅程。我们需要铭记中华历史,我们也相信这段略显空白的历史将会更加地完善。从黄帝到大唐,我们的民族不断在发展,不断在前进。盘古大圣倡导的学习人类工程,使我们越学越自豪,越学越自信。明天,我们的中华文明研讨会继续召开。”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