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武牢关之战
作品名称:旷古穿越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22-07-11 13:47:05 字数:4872
隋炀帝死后,东都洛阳还在隋朝的东都留守杨侗(炀帝的孙子)和大臣王世充手里。王世充把杨侗立为皇帝,继续打着隋朝的旗号,对抗起义军。
东都周围本来是瓦岗起义军活动的地区,李密曾经多次打败隋军,但是因为李密骄傲自满,跟将领们互相猜忌,在跟北上的宇文化及人马打了一仗之后,力量渐渐削弱。王世充看准李密的弱点,发起一次袭击,打垮了李密大军。李密带着残兵败将,逃到长安投靠唐朝。
王世充赶跑了李密,自以为力量强大,把杨侗废了,自立为帝,国号叫郑。
这时候,唐军已经削平了西北的几个豪强割据势力,稳定了后方。公元620年,唐高祖派李世民统率大军进攻东都。李世民大军一出关,河南许多州县纷纷投降,很快就把东都包围起来。
李世民不但善于打仗,而且善于用人。他从原瓦岗军和别的割据势力的降将中,收留了一批人。像有名的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尉迟是姓,尉音yù,都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有一次,李世民亲自带了五百骑兵在阵地上巡视,被王世充发现,发动一万多步兵骑兵突然围上来,王世充的大将单雄信冲到李世民身边,用长矛直刺过来。李世民后面的尉迟敬德飞马赶上,大喝一声,把单雄信刺下马来。尉迟敬德保护李世民突出包围,两个人又带着骑兵转过身在郑军阵地来回冲杀,吓得郑兵不敢阻挡。接着,后面的唐军源源不绝地上来,把郑军打得一败涂地。
从这年秋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唐军把东都越围越紧,日夜不停地攻城。王世充在城里严密防守,不断用石炮、弩箭袭击城外唐军。日子一久,唐军将士也感到疲劳,有人向李世民建议暂时停止进攻,回长安休整后再打。
李世民说:“现在四周各州都已经投降,洛阳成了一座孤城,迟早可以攻下,怎么能半途停下来。”接着就向将士发出命令说,“不攻下东都,决不退兵。”
王世充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派人偷偷地出城,赶到河北向窦建德求救。
窦建德领导的起义军是河北一支强大的力量。王世充自称郑帝以后,窦建德也自称皇帝,国号叫夏,攻占了唐军许多土地。他接到王世充的求救信,一面带领三十万人马,水陆并进,援救东都;一面派出使者给李世民送去一封信,要李世民退回关中。
唐军许多将军都被夏军的强大兵力吓得害怕了,主张暂时离开东都。但是有人认为王世充兵力还很强,缺少的是粮食。如果让窦建德跟王世充两军会合,用河北的粮食接济东都,那末胜利就没有希望了。
所以,一定要把南下的窦建德大军堵住。
武德三年(620年),随着一众宵小纷纷覆灭,逐鹿中原的舞台上只剩下了李渊的唐政权、王世充的郑政权、窦建德的夏政权等几位“大咖”。这其中,李渊的大唐无疑最具实力,而李渊也早有混一宇内的打算。于是当年七月,李渊下诏征讨王世充,拉开了大唐一统天下的序幕。
武德三年七月,李渊下诏以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率军八万征讨王世充。在唐军的凌厉攻势下,王世充连战连败,河南五十余州纷纷归附大唐。到九月,唐军已经成功切断了郑国都城洛阳的补给线,并在洛阳城外建立了环形的围城工事。李世民还下令,凡是归顺的各州县长官,仍居原职,不做变动。此令一出,民心安定,洛阳周边各城相继降唐,洛阳完全成为了一座孤城。
然而,此时王世充手中仍然掌握着一支原隋帝国的精锐部队。因此他并不甘心坐以待毙,多次组织力量进行突围。但李世民显然早有准备,每次都将郑军杀得落花流水。到当年年底,郑军的有生力量几乎折损殆尽,局势逼迫王世充只能放手一搏。于是,武德四年(621年)初,王世充亲率两万兵马冲出洛阳城,向唐军发起猛攻。唐军屈突通、窦轨等部猝不及防,大败而走。眼瞅郑军就将冲出包围圈,一支千余人的黑衣黑甲骑兵迅疾杀到——唐军中最为精锐的玄甲军来了。秦王将玄甲军分为左右两队,由秦琼、程知节、尉迟恭、翟长孙等将分别统帅,秦王自己则冲在最前面为先锋,猛冲郑军。玄甲军人如龙、马如虎,势不可挡。郑军仅仅略作抵抗便土崩瓦解,王世充狼狈逃回洛阳城内。唐军趁机进抵城下,将洛阳团团包围。
洛阳作为隋朝的东都,城高壕深、防御完备,极难攻打。李世民挥军连攻十余天,竟毫无进展。一旦唐军攻势稍缓,王世充就派人尝试突围。虽然野战中唐军总能击溃对手,但却始终对高大的洛阳城墙无能为力。
这样一来,原本连战连胜、士气高昂的唐军疲态尽显,很多人建议李世民班师。秦王道:“如今举大军而来,当一劳永逸。如今破城在即,怎可就此放弃?从今开始各部务必努力攻城,先入城者重赏。倘若有人再议班师,定斩不赦!”
李世民的决心与威望感染了唐军上下大小将士,他们克服困难继续围城。很快,王世充坐不住了——由于外援断绝,洛阳城内粮食将尽、物价飞涨,城内到处都是饿死的人。王世充明白,眼下突围无望,坚守也已快到极限。没办法,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了一直隔山观虎斗的窦建德身上,遂派人突出重围,向窦建德求救。
此时窦建德的大夏政权击败了孟海公领导的一支武装力量,尽收其众,又接连攻克荥阳、阳翟等地,声势浩大。接到王世充的求救信后,窦建德意识到这正是一个解决郑、唐两股势力,进而一统天下的良机,于是起大军十万,号称三十万,水陆并进,并用船运粮向西溯黄河而上,驰援洛阳。
夏军声势浩大,给围困洛阳的唐军带来不小的压力。郭孝恪、薛收等人建议撤军以避夏军锋芒,屈突通则建议解除洛阳包围,全力迎战夏军。秦王思索良久,认为窦建德兴师动众,不达目的绝不会善罢甘休,就算躲着他,也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可夏军毕竟兵强马壮,想要击败他们没有足够力量是不行的。但如果撤掉洛阳之围全力对付窦建德,那原本只剩一口气的王世充就会获得喘息之机。倘若这厮恢复气力,和夏军一起两面夹攻,则唐军腹背受敌,形势可就大大不妙了。
究竟该怎么办?秦王再三筹划,他觉得眼下王世充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无论如何不能让他缓过劲儿来。至于窦建德,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但只要战法得当,在洛阳城破前拖住他应该不成问题。决心已定,李世民召集诸将,慨然道:“王世充损兵折将、上下离心,我们不必花气力攻打,只要围死他,可坐等他败亡。窦建德虽人多势众,但我们占据虎牢,扼住险要,使他无法西进。待到王世充完蛋,咱们再集中兵力,一举消灭窦建德,岂不是一石二鸟?我的计划决定了!”
秦王的话掷地有声,在场将领无不表示赞同。于是,李世民命弟弟齐王李元吉率军继续围困洛阳,并留下绝大部分兵马及屈突通、郭孝恪、窦轨等将,交由齐王指挥;他自己则率秦琼、尉迟恭、李勣、程知节等人,率三千五百骑兵昼夜兼程,抢在夏军之前进驻天险虎牢关。
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境内,也就是《三国演义》里著名的“三英战吕布”故事的发生地。虎牢南连嵩岳,北濒黄河,两侧皆是悬崖峭壁,确实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窦建德的夏军如果想驰援洛阳,就必须在这个大军无法充分展开的地方,与李世民一较高下。
看见关上有唐军旗帜,窦建德遂下令大军在关外16公里处的平原上扎营。略作休整后,夏军开始向关城发起进攻。唐军依托险要地势拼死抵抗,夏军几次进攻均告失败。李世民还派出游骑绕到夏军之后,切断了窦建德的补给线。这样一来,夏军士气开始低落,窦建德也渐渐由志得意满变得焦躁起来。
眼看虎牢的确难打,谋士凌敬献计道:“唐军集中精锐围洛阳、据虎牢,河东(今山西)必然空虚。我们不如留下部分兵马牵制住李世民,其余翻越太行进入上党,占汾州、晋州,直趋蒲坂,控制河东。这样做有三利:一则不会受到太多抵抗;二则可以开疆拓土;三则河东若失,李渊必调李世民回援以保关中,洛阳之围自解。”
应该说,凌敬之谋不失为一条妙计。倘若窦建德依此行事,李世民就算再能,也不可能在围洛阳、据虎牢时分身救河东,唐军势必被动。但十万大军拿不下三千多人据守的虎牢,窦建德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加之王世充的使者一再哭劝,请夏军速救洛阳。所以窦建德略作思考,便否决了凌敬的建议。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相比于洛阳,河东显然贫瘠很多。出兵之时,窦建德就已下定决心,消灭李世民,然后再顺道把奄奄一息的王世充拿下,夺取隋朝最为富庶的东都洛阳一带。故而劳师远征去打没什么油水的河东,显然是他不愿意的。
窦建德决意凭借人多势众,继续攻打虎牢,于是唐、夏两军就在这里形成了僵持。但很快,唐军拖不下去了。因为李世民已经料到夏军可能会奔袭河东,同时北方的突厥又不知何时“变脸”。绝不让未来掌握在别人手中,是秦王的一贯作风。因此,李世民决定变被动为主动,寻机决战。
五月初一,李世民向北渡过黄河,从南面逼进广武(今河南荥阳广武镇),侦察敌情。他有意留下一千多匹马,在黄河边放牧以引诱窦建德,自己则在当晚悄悄返回虎牢。初二,窦建德得知李世民离开了虎牢天险,以为这是唐军没粮出城觅食,大喜之下即刻下令倾巢而出,北靠黄河、西临汜水、南连鹊山,连绵二十里,擂鼓前进。
敌动我动,李世民急率麾下军马赶到汜水河前。窦建德本以为李世民兵力不多,但他看见唐军竟主动前来迎战,误以为对方人马不少,于是没敢贸然下令进攻。两军隔河对峙,窦建德派人送来战书,约定双方各派几百精兵比试比试。李世民知道这是窦建德在试探唐军战力,于是派王君廓带二百骑应战,双方相互交锋,不分胜负,各自班师。窦建德见唐军战力强悍,于是又让勇将王琬骑着昔日隋炀帝的宝驹青骢马,上阵叫战,想挫一下唐军的锐气。尉迟恭请求夺取青骢马,李世民坚决反对道:“怎么能为一匹马,而让我的大将冒险出战?”可尉迟恭不听,和高甑生、梁建方一起,各挺大槊直冲上前,活捉王琬,将青骢马牵了回来。唐军山呼万岁,士气大涨。而夏军由于连番失利,加之后勤断绝,相持到中午,吃不上饭的夏军居然出现了士卒逃亡的情况。窦建德无奈,只得收拢兵马,就地进行防御,并召集将领商议下一步如何行动。
河对岸的李世民一看夏军不动了,遂让宇文士及带三百骑过河试探着进攻夏军左翼。他告诉宇文士及,倘若遭遇抵抗,你就赶紧回来。可没想,宇文士及还没怎么发力,夏军就开始纷纷跑路躲避攻击。李世民知道机会来了,马上带三千骑兵迅速渡过汜水,直扑敌阵开始总攻。
此时,窦建德正在帐内议事。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会以劣势兵力主动进攻他的大阵,所以没有做出相应部署。故而面对唐军的冲锋,夏军一时大乱。但夏军到底人多,有些反应过来的将领立即遣军阻击,唐军陷入重围,进退不得。危急时刻,淮阳王李道玄大喝一声,挥舞长枪直突入敌阵后方,接着又翻身杀回,几进几出,搅得夏军人仰马翻。唐军受到鼓舞,全都牟足劲儿来舍命搏杀。李世民更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率秦琼、程知节等亲信将士直奔窦建德中军,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如入无人之境。战场上飞尘蔽日、杀声震天。李道玄身中三十余箭,被射成了刺猬。幸而他身披重甲,才没有伤到要害。
在唐军的迅猛冲击下,夏军成建制的抵抗被一一瓦解。剩下个别英勇的官兵虽苦战不退,但已无力阻止李世民接近窦建德的中军大营了。李世民让紧跟在自己身旁的将佐卷起旗帜,一直到突入夏军中军大营后再展开。夏军本就在勉力支撑,突然间看到己方中军居然出现了唐军旗帜,无不惊恐万分,扔掉武器转身就跑。这时,宇文士及的三百骑也从左翼突破了夏军军阵,和李世民所部进行合击,夏军瞬间崩溃。
正在营中开会的窦建德还没和部下商量出个一二三,就听到如雷般的巨响。他慌忙出账,这才发现原来唐军已经杀到自己跟前了。震惊之余,他能做的,也只是跳上一匹马落荒而逃。但李世民岂能容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唐军如恶狼般狂追三十里,骑士白土让、杨武威双枪并举,将窦建德刺下马来,生擒而回。
此役,李世民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据城死守,反而主动引诱窦建德全军出击,并以大胆的战术实施“斩首”行动,从而大获全胜。夏军有一万二千人在交战中阵亡,另有五万人被俘,剩下的也都烟消云散。随后,窦建德被押到洛阳城下。看见自己的救星竟成了阶下囚,王世充也只得开城投降。
虎牢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李世民将智谋、勇猛、耐心、果断等各种统帅才能发挥到了极致,一战K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劲敌。受此战影响,荆州萧铣、江淮杜伏威等势力也先后降唐,大唐帝国的版图基础由此奠定,一个空前盛世即将来临。
窦建德被送到长安,不久就被杀害,他的部将刘黑闼(音tà)率领河北夏军,继续和唐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