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万历大忽悠>第三十六章:站碧蹄馆

第三十六章:站碧蹄馆

作品名称:万历大忽悠      作者:周不通      发布时间:2022-04-18 11:22:32      字数:4029

  方一彬在情人峰前的表白,如此果敢、果断、果然,得益于沈惟敬卓有成效的沟通。
  沈惟敬领着袁坤仪入朝前,特意在义州呆了一个晚上,专程去会了会方知县,将给苏三娘去信、鼓动她千里寻爱的事情全盘做了告知。
  方知县内心感怀,世上果真有这样的奇女子,愿意三千里路云和月的追寻而来,当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知己红颜,自己定当好好珍惜。
  沈惟敬因和谈需要,未敢在方知县这儿多做逗留。第二天一早就跨过义州,再次入朝,去为他主导的第二轮议和活动中继续左右腾挪、上下其手。
  沈惟敬要去的第一站,就是黄海道前线指挥所。
  令他没想到的是,他见到的李如松将军,竟然挂彩了。
  李将军确确实实是右手臂缠上了绷带,挂在了脖子上。
  沈惟敬赶忙询问原因,知是被日军打了黑枪。庆幸的是鸟铳射出的都是散弹铁砂子,两粒已经取出,还有一粒嵌的太深,只能留在体内。
  李将军愤愤道:“这狗日的东瀛兵,不敢刀剑上见真章,尽会放冷枪。”
  沈惟敬急着朝副将追问情况。
  副将看看正在气头上李将军,见将军点了点头,分明是在示意他汇报军情,便竹筒子倒豆子,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原来,沈惟敬返京的这段时间,双方军士围绕争夺汉城的小摩擦一直没有停过。
  日方自打黄海道失利后,面对强大的辽东铁骑,学聪明了,不再主动出击打野战,而是龟缩在各城防据点放冷枪。近期从九洲运送过来火铳,准确率明显提高、装弹速度也明显提升,所以他们时不时地就朝日常巡逻和侦查任务的李家军进行中远程射击,让巡防部队吃足了苦头。
  担任一线作战任务的正是绰号莽张飞的李成飞将军。他是个闲不住的主儿,最近听手下的战报不是这个侦查兵被放了冷枪、就是那位巡逻兵挂了彩。一怒之下,他决定亲自领五百多骑兵侦察队向南进发,去拔一拔日本兵的老虎牙齿。
  李成飞的想法很简单,与其一小队一小队的派出去送死,不如多带些人马一路杀将过去,日军若还是不敢野战,弃据点而逃,正好借此机会收复汉城周围更多的失地;即使日军不逃,负隅顽抗,那么,凭借辽东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自己这支五百多精兵组成的巡逻大队自保肯定没问题。
  首日南下巡检,莽张飞便在汉城北外围的砺石岭与日军发生了交锋,五百多铁骑一窝蜂的就冲进了由几十位日军组成的火铳队防线,马刀霍霍之下,日军第一道防线瞬间崩溃,火铳队立马成了李家军的刀下鬼,驻守砺石岭的两百多号东瀛兵也来不及做出反应,大部分被当场切成了菜瓜。李家军大胜后,李成飞当即给指挥所报告:“贼已夺气,愿速进兵!”
  砺石岭大捷,让李成飞豪气干云,他迅速从后方抽调了两百军士负责驻守砺石岭,并及时补充了兵源和物资,继续领军挥师南下,直指汉城外围最大也是最后的防御线碧蹄馆。
  之前获得的情报表明,日军丢失砺石岭后,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撤出了碧蹄馆。
  所以从一开始,李成飞就以为碧蹄馆仅仅只是南征汉城路上的一块跳板而已。
  可事实是,李成飞的判断出现了巨大的偏差。总数量近三万的日军已从汉城及其他周边区域陆续分批合围,秘密靠近碧蹄馆,正撒开着一张大网,等待明军落入陷阱。
  而,被短暂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李成飞部,在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顺顺利利、浩浩荡荡的就进了碧蹄馆北门。
  几乎在同一时间,刚登上北门楼的明军就发现了城外黑压压的日军大队,正在分批集聚,不间断的往北门压缩过来;而城里的日军,也同样在有计划的往北门逼近。
  李成飞真不愧是李家军第一猛将,即使是面临生死大战,他依然从容不迫,冷静的选出了五位最强敢死队成员,利用夜色掩护,让他们返回前线指挥所报信求援;同时,有条不紊的对身边五百多铁骑进行了兵力分配,他亲帅近百位军士,前置到了城内防御第一梯队,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
  那五位敢死队员,领命之后一路冲将出去,虽一死二伤,却不辱使命,第一时间将被围的消息带回了指挥所。
  李如松获报后,二话不说,当场点卯,自领精锐五千,骑战马、披甲胄,一刻不停的径直向碧蹄馆增援。
  等援军杀近城北,李如松远远望去,城外合围的日军乌泱泱的一片,数量过万,再加上城里的守军,总量远超两万。这么多数量的日军集结,大大出乎意料,跟之前的侦查数据相去甚远。李将军当即安排传令官速速返回指挥所再调强兵一万,作为第二梯队来援。
  虽然李家军战斗意志远超日军,但是碧蹄馆城外大片的稻田、丘陵,严重制约了骑兵发挥,李如松劝诫大家不要恋战,目的是要直接杀进北城。
  日军此次战术,在照搬照抄李家军开城、海州战役的模式,用数倍甚至十倍的优势兵力,合围进攻,分割歼灭。所以小小的碧蹄馆,竟然集中战国时代东瀛本岛的众多名将,小西行长、安倍晴明、立花宗茂、石田三成等等悉数上场,轮番进攻。
  虽然论单兵战力,日军远不及明军,但是几番车轮战下来,明军的装备和体力被不断的消耗。李如松将军为谋求速战速决,亲自下场,率嫡系家丁上阵搏杀。日方显然认出了李如松的统帅身份,火器全部集中到了这一处,并重重包围了李如松所部,李将军在奋力砍杀中不幸为火铳所伤,右手臂中弹。还好第二梯队弛援杀到,李将军重伤中依然亲率铁骑撕开一条口子,指挥全军安全冲出了包围圈。
  日军眼见全歼计划无望,只能守着李家军丢弃的火炮、辎重,放弃了北上追击。
  中日双方,谁都没有预料到会在碧蹄馆发生这场大战。
  明军此役显然是轻敌在先,幸好辽东铁骑战斗力超强,又有李如松、李成飞临危不乱、冲锋在前、指挥得当,幸免了被全歼。
  而日军虽然抓住了战机,差点完成围歼的企图,但是他们远没料到大明天军的战斗力如此惊人,最终功亏一篑,不仅没能挽回黄海道战后的颓势,却对天军强悍的战斗力心有余悸。
  沈惟敬听完副将的陈述,长叹息以掩涕:“李将军啊,真福将也,数万日军围困仍能领军冲杀,如入无人之境,虽挂彩,却无大碍。”
  副将愧道:“沈使臣,我李家军损兵近三千、折将超两百,为入朝后最大损失。”
  李如松接过话茬:“碧蹄馆之战,我需要担责,是我轻敌了。”
  沈惟敬赶紧回道:“李将军,您不必自责,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既然是遭遇战,那么任何情况都随时可能发生。在兵力对比那么悬殊的情况下,将军您还能带队全身而退,已经是大胜。”
  李如松冷静下来:“确实没料到日方能在那么短时间内集结那么多的兵力。现在看来,还真不能小瞧了这帮东瀛官兵。”
  沈惟敬:“狗急了也要跳墙的。日本方面调动那么多兵力,本就是想复制一下李家军在开城府奇迹,结果又奈何我何?估计他们现在也是惊魂未定。”
  李如松若有所思道:“沈学士,你这么一分析,碧蹄馆一战,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敌我都意识到,短时间内想要彻底消灭对方,是不现实的,或者说代价是极其惨重的。”
  沈惟敬赶紧附和:“李将军高见啊!日方近三万主力,在您五千铁军面前,勉勉强强打了平手,足可以看到李家军确实是大明之菁华。”
  被沈惟敬这么一宽慰,李如松内心透亮了许多。他们两位紧接着就碧蹄馆得失进行了复盘,最终达成了暂缓军事行动、尽快开启第二轮和谈的共识。
  沈惟敬虽然表面上比较凝重,其实内心窃喜。碧蹄馆一役,虽然明军损兵折将,但于他而言,却因祸得福,为第二轮议和创造了有利条件。他甚至觉得,最近这段时期,老天似乎都在暗地里帮他。
  从李如松那里拿到了想要的结果,沈惟敬即可修书给小西行长,再次提出尽快落实议和备忘录所拟定的各项条款。同时在公函里严正警告,如果日方胆敢再次发动战争、破坏和谈备忘录,那么后续就需要日方承担全部责任。
  小西行长收到公函,当即差人回函沈惟敬,郑重邀请他再次前往汉城慕华馆驿,当面磋商备忘录的执行计划。
  当天,沈惟敬复函小西行长,约定了赴汉城时间,同时建议将双方会商地点从慕华馆驿改为关羽圣庙。美其名曰,便于留下互信互敬的千秋忠义佳话。
  道是为何?原来沈惟敬这次入朝议和,身边还带着他临时拉来配戏的赴日使臣袁坤仪。他担心如果在慕华馆驿谈备忘录的执行步骤,前面自己导演的那出狸猫换太子的戏文,也就是用一枝花冒充公主赐婚的这出闹剧很容易被老袁给戳穿。他还没考虑好如何去解释这件事,现阶段也没有打算去解释唱这出戏的缘由。
  当晚,沈惟敬约袁坤仪一起喝起了小酒,这让袁坤仪激动不已。
  自打入朝以来,老袁一直跟在他沈惟敬身边,几乎插不上嘴、帮不上忙,尽干着急了。
  当然,袁坤仪还是大有收获,也总算开了窍门。眼见他沈惟敬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能在一触即发的对战前线从容应对,实在是自己所不能及的。所以,对这位行业晚辈表现出来由衷的信服。
  这小酒杯一端,彼此就愈发的亲近,袁坤仪感慨起来:“沈学士,我算是明白了,这机会啊确实是留给有足够准备之人。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外知日文、内知相术,那么多的学识,现在全派上用场,而且用的如此娴熟、如此恰到好处。我这样自视甚高之人,也打内心佩服。”
  沈惟敬笑答:“袁使臣,我沈某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平时所使的纯属雕虫小技,无法与你的大智慧比。咱哥俩现在是天涯同命鸟,不说别的里格朗,喝酒要紧。”
  袁坤仪觉着酒逢知己了,所以文人气质又上脑,干脆拎起酒壶,边饮边哼起白居易的小诗:
  酒后高歌且放狂,
  门前闲事莫思量。
  犹嫌小户长先醒,
  不得多时住醉乡。
  沈惟敬本想借酒说事,交代一下谈判时应该怎么打配合,眼看这位不得志的文人骚客,正借酒消愁,不忍心去破坏他的兴致,干脆同举酒盏,顺着老袁的节奏,开怀畅饮起来。
  借着酒劲和友好氛围,沈惟敬在送袁坤仪回房间的时候,顺手塞给他数千两银票,外加一个精致小木头盒子。
  袁坤仪好奇的打开,里面竟然是异国奇珍,见所未见。
  沈惟敬轻描淡写道:“袁兄,此番硬拖你入朝受苦,我内心愧疚,没什么好表达谢意的。这些银两,是你途中的花费,这盒子里的小玩意,都是朝鲜国李主所赠,待你载誉而归时,带给嫂夫人吧。”
  袁坤仪左推右推,就是无法推脱,想想反正就是出来办个差,一切决定都听他沈老弟,自己不必担什么责,便心安理得的接受了。
  这人啊,自古以来都一个样,拿了人家的手就短。
  袁坤仪自打收了沈惟敬的好处,心里的天平,自然而然的就往沈惟敬那边靠。心甘情愿的成了沈惟敬忽悠棋盘上的一颗子儿。
  第二天晌午,沈惟敬让李如松安排的护卫队伍扛着“大明使臣沈”、“赴日使臣袁”的旗帜,领着袁坤仪,自黄海道出发,一路通畅的进了王京汉城。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