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人生无悔>【后记】

【后记】

作品名称:人生无悔      作者:情满珠江      发布时间:2022-04-11 16:02:37      字数:4262

  【后记】
  
  这是一篇长篇纪实文学,主要叙述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十万官兵从部队转业到北大荒进行垦屯戍边故事,这是中华民族一曲悲壮的史诗!这群英勇男儿在解放战争中,在置身硝烟弥漫的战场,他们从东北、内蒙老家,跟随林彪率领的第四野战军,经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东战役,直到解放了广州市。他们浴血奋战,身上伤痕累累,无数军功章上写着他们的战功。1958年,这些勇士们听从祖国的召唤,用拿惯了刀枪的手拿起了铁锹和镐头,一个华丽的转身,由军人转为农民。
  在那个时代,这种为国家服务式的转变,关乎着千家万户特有的悲欢离合!这个群体,以特有的血与泪、信念与意志,时时刻刻表达和诠释着他们对祖国的爱与忠诚;这些人,也只有那个时代的这些人才有资格享有后人们对他们的尊崇与爱戴!
  这种尊崇与爱戴,是因为他们经受住了火与血的考验,而且因为在灵与肉的考验中,他们以特有的倔强与坚毅,表达着对祖国对家人的挚爱!
  当你乘车到了北方,透过车窗看到广袤的沃野,看到千里无垠的黑土地,有人告诉你,这就是北大荒!你会不会感慨万千?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饱含着当年戍边英雄们的汗水,都蕴藏着那时他们的一份憧憬、一份希冀,甚至是一份对家人“觊觎”的承诺。
  我的父亲,就是这个英雄群体中的一员!
  他们创造了中华民族进程的一段历史丰碑,说他们伟大,显得多么浮躁,说他们可歌可泣更显得矫揉做作!
  我做为众多当年的十万官兵戍边屯垦的英雄的后代之一,生活幸福美满。可是有的到现在还在为生活忧心着。但是,做为英雄的后代,我们呈现给社会的,都是默默无闻而积极向上,我想说,这是我们应有的的品质。当年父辈们炼狱一般的生活正是铸就了在这个群体英雄们的特有的品质,而这种精神与品质,不正是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之魂吗?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习总书记也讲过:“我们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确实,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集体、一个家庭和一个人,都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在岁月长河中,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那么人生应该怎样度过?怎样才能让自己一生无悔?
  我的父亲,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个道理。
  父亲从战争年代走来,经受了战争的洗礼,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坦然面对生死。所以,我的父亲做到了初心不改。在我父亲的一生中,支撑父亲的就是信仰和精神。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依然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取向。
  我虽然只能从我们一个家庭的故事写起,叙述父亲的一生,转战南北;“三递申请”让母亲辞掉工作随之开发建设北大荒,以及1960年母亲返回故乡恢复工作,给孩子们重新落户,父亲又“三封电报”催促回家等关键节点,讴歌了父亲战争年代及和平年代始终坚持信念,坚守初心,“绝不能当逃兵”的决心和志向。但是我想因此以点带面,我觉得这应该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我想告诉人们:要记住那个时代的事,要留着那个时代的精神,更要传承那个时代的人们特有的默默无闻而奋发向上的品质,因为它是属于我们民族的,是根!
  父亲的一生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但是,每个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观都有其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基因。对一个人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对一个国家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感谢中山作协郑万里主席在2017年9月请来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家王宏甲老师,那时王宏甲老师在中山市做了一场关于报告文学创作的讲座,那场讲座深深触动我心底的创作欲望。
  不仅如此,在《人生无悔》创作之前,我还曾单独请教王宏甲。
  我问:“王老师,我对父亲的感情很复杂,他真的一心工作,全然不顾家庭,不顾南方出生的妈妈如何不适应北大荒的生活,全然不顾我们--他的三个孩子。说实话父亲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可是病危父亲的一句无怨无悔又深深打动了我。这个题材在我心里多年了,我可以写吗?”
  王宏甲老师肯定地答复:“可以写,写那一代无怨无悔的人生。写不同的价值观,即使亲人也不同,即使亲人也不理解。即使如此,依然无怨无悔。写那一代人崇高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一生。写吧,写那伟大的一代人。最后写写自己灵魂的忏悔”
  王宏甲老师的话令我感慨万端,心想如果父亲在天之灵听到该如何感激!
  而且,这部书还得到王宏甲老师亲自挥笔作序,这份鼓励如此厚重,令我终生难忘,在此深深致谢!
  还要感谢中山市作协前主席郑万里先生,他在百忙中为此书作序,对这部书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该书的内容做了深度评析,一样令人难忘!在此一并致以深深谢意!他写道:
  《人生无悔》作为一部长篇纪实,既有妍冰自己亲历的苦难,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具有史料价值。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硬汉父亲,他在解放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1947年在通辽参军,此后,四战四平,攻克锦州,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一路南下,转战南北,1950年解放广州,1952年,随部队与海军合并,一直做到了海军舰长。可谓功勋卓著;而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年代,他又义无反顾,选择带着妻儿去了最艰苦的北大荒,不惜让“身世不凡”、弱不禁风的娇妻放弃了广州大都市最优越的生活环境,而去了荒无人烟的苦寒之地。此后多年,他依然极力阻止女儿回广州。可以说,这位父亲,用他的蛮横和霸道,主宰了两代人的命运,牺牲了两代人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求得了人生的无悔。
  感谢中山市作协副主席秦志怀老师的精彩点评:
  欣赏大作《人生无悔》,颇多感慨!首先你拨冗一气呵成写出了你所崇仰的老父亲的英勇传奇的故事,而且很用情,尤其开头引子及文内主观议论或抒情部分,感情真挚,文笔优美,富于诗意和思考。值得我学习;其次,你笔下的父亲果真具有传奇色彩,作为荣膺五枚勋章的荣誉军人,他有着无比的初心和忠诚,而且颇有个性,这体现在三道转业北大荒申请的执着虔诚,突兀于三封催促妻子的电报的幽默恒定——即便官愈做愈小,仍旧信仰不变,无怨无悔!这无疑是一位值得敬重的,并可以为70华诞的共和国增光添色的沉甸甸的老父亲!故题材很好,人物有特色,可喜可贺!
  如果在个别描写父亲形象的章节多一些细节,就更加鲜活和立体了。
  譬如:第二章父亲的五枚勋章的故事,如能进一步采访一些父亲的战友,以他们的口吻回忆父亲的几则战斗故事(他自己讲得故事也可)穿插其中,就更有味道了。
  感谢黄刚文友的鼓励:
  细读此篇,写得有感情,很细致,有不少感动点:
  回眸那个年代,走进一个家庭,多少个泪点震撼着今天的心灵——军功章承载着父亲战火硝烟中执着的信仰;燃烧岁月磨合检验着父母厮守的坚贞爱情;泪水汗水加急电报投射下母亲的坚韧大爱!
  感谢市作协会员郭凤屏热情鼓励:
  如若有情,人间清欢也有味。《人生无悔》作者通过十七个章节,书写了军人、老党员父亲的一生,从解放前东北参军,跟随着四野参加了辽沈、平津、淮海、渡江、解放广东等几大战役。从北到南,经受战火洗礼、血与火考验、火线上入党,在和平年代又主动請纓,参加北大荒军垦开发,汗洒邊陲。讲述一段颇为人知的历史,表达一位老党员、老革命战士的对党、对国家忠诚、坚守原则、不计名利、高风亮节、那怕得不到应有待遇,仍对祖國深爱那份情不变,一生无悔党和国家。里面也书写了特殊年代父母爱情,相濡以沫,平淡中见真情,这是军人的爱情。纪实文学能令读者感动、感慨、感叹不多,此文学确实是向共和国七十华诞献的一份特殊礼物。同时也唤醒人们不会、也不应忘记那些为祖國、为民族解放事业流血牺牲的军人!向新中國最可爱的人致敬!
  他们在繁忙工作之余也为此书提出了宝贵意见,我会永远铭记!
  我的亲属从另一个角度给予鼓励:
  詳细看了妍冰“父親的軍功章”这一章,甚為感動!相信世上很多人都做不到,我是非常之敬佩他!世上任何事有得有失,事後看來,这都是命運的安排,廣東話俗語叫做"整定的",試想一下,當時你母親立場如果强硬一点,不肯跟你爸到北大荒生活,或一個人返回廣州,如此两人聚少离多,世上就未必会有你们两姐妹存在,人生苦短,只要心中永遠怀念你们的父母,享受目前的幸福生活,于愿足矣!
  是啊!如若不然,世上还会有我和妹妹吗?
  一直这样开解自己,逐渐让自己有大情怀,跳出来个人情感,逐渐逐渐把对爸爸的不理解甚至抱怨转变成了敬佩。于是诞生了这篇文章
  感谢我的姐姐和妹妹,她们给我提供了很多生活细节和感人生活场景,在材料和内容方面丰富了这部纪实文学。
  也感谢自己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努力,将这近二十万字的纪实文学《人生无悔》为即将到来的建军92周年和建国70周年献礼!
  
  【补充资料】“宏师十万展宏图”——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
  1958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刚刚起步。中央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决定裁减一批部队。
  1月24日,中央军委发出了《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2月24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又发出了《对退出现役干部转到国营农场参加生产建设有关具体事项的通知》。
  按中央部署,从这年3月份开始,人民解放军各军种、兵种,包括机关部队、野战军、军事院校、后勤部队及部队医院等转业官兵,从全国各地(除西藏、新疆外)来到北大荒,其中包括七个预备师、四个预备医院和两个兽医院。预一师和预七师是两个建制师来的,连武器都带来了,实际上全部人员总共是八万一千多人。这就是当时号称“十万转业官兵远征北大荒”的新闻。
  这些官兵中,有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战士,有全国战斗英雄,还有抗美援朝中建立战功的英雄。如有黄继光连的副指导员郝信友,有亲自指挥邱少云连攻占391高地的营参谋长吴品庆;有在上甘岭战役中坚持坑道斗争十四昼夜荣立二等功的左尚喜。此外,还有一大批军事工程技术人员,理论、军事教员等。
  我父亲就在其中。
  
  他们不计个人名利,唱着“一颗红心交给党,英雄解甲重上战场”,仍像当年唱着保家卫国的战歌跨江杀敌一样,进军北大荒。
  据时任农垦部秘书处处长的王桂林和哈军工政治部助理丁继松等人回忆:那时气氛十分热烈。一列列的军用专车接二连三地开进密山站,密山这个仅有万余人的小城沸腾了,家家并屋腾室,仍人满为患。大街小巷,人来车往,全是穿黄军装的复转官兵。
  4月13日,在密山车站广场举行了欢迎人民解放军复转官兵进军北大荒的万人大会。大会主席台两旁书写着两条醒目的标语“密虎宝饶千里沃野变良田;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横批是“艰苦创业”。
  这是王震将军亲自拟写的。王震佩带三星上将肩章,作了动员讲话。与会官兵目睹了这位身经百战,从南泥湾走向北大荒的老将军的风采,会场欢呼声如雷鸣。
  2022-4-10夜于石兰轩·修改稿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