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我眼里的老子>我眼里的老子 之八十、之八十一

我眼里的老子 之八十、之八十一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2-02-28 12:43:36      字数:4807

  我眼里的老子之八十
  
  李耳老先生的五千言,到这里就将结束了。前面他老人家阐述一大通他对宇宙自然的认识,讲述了一系列对客观存在的理解,阐明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其根本宗旨则是尊道修德,无为而治。这些都讲得差不多了,老先生也预料到他的主张,统治者不可能、也不会听得进去,更不会照办,因此,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世道日下、王朝颓废的现实面前,他在往前看不到未来的情况下,只有退一步去勾勒了一个他脑海里的“理想国”。那么他的“乌托邦”式的构想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随李耳老头的描述来看一看吧。
  第一个特点:“小国寡民。”这里的“国”,大部分人理解为国家,这是对“国”字的来历和当时国家治理模式不甚了解的结果。“国”字始见于商代。本义指疆域,地域。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域”;引申指地区,区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诸侯国;后泛指国家,也指国都。周王朝的后期诸侯国纷纷崛起争霸,出现了列国纷争的割据局面,该文里的“国”指的是诸侯国,而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国家。这里的“小”指“使……变小”,那么“小国”就是使邦国的建制缩小;“寡”指“使……变少”,那么“寡民”就是使百姓的人数变少。“小国寡民”就是缩小邦国建制,减少百姓人数,实行区域自治——区域小,人口少,方便治理。
  第二个特点:“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里的“什伯”即为“什佰”,有人认为什个佰就是仟;有的人认为什佰就是指数量种类之多,我赞同此说。“重死”是指重视生死,爱惜生命。“舟舆”指船车。“甲兵”指武器装备。“结绳”指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在绳子上打不同的结来记录不同的事情,有时也用来传递重要通知,相当于现在的记事簿或者文告。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用不着,让民众看重生命而不冒险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而不需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兵器却不需要排兵布阵。这样,老百姓就会回到那种结绳记事的淳朴自然状态。这种自给自足、和平安详的环境,也还是令人向往的。
  第三个特点:“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有人认为,李耳老先生对百姓的饮食起居要求还是蛮高的,为什么呢?有“甘”“美”“安”“乐”四字为证。吃美味佳肴,穿华美服饰,住舒适的房厦,享快乐的习俗,这不是很高、大、上吗?以鄙人的理解,所谓“甘”者,即是食物能对胃口饱腹;所谓“美”者,即是衣服能合体温暖;所谓“安”者,即是住所能够安全遮风挡雨;所谓“乐”者,即是礼俗淳朴乐怡。这种状态是一种无欲无求的自我满足状态。其实,在各种需求中,物质的需求尽管是第一位的,但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精神需求。如果,内心快乐安逸,即便是粗茶淡饭你也有一种满足感;如果内心惊恐不安,即便是饮佳肴、穿华服、住高楼大厦,你也不会感到安心快乐。所以,李耳老人家的言下之意就是,要达到上面这十二个字的衣食起居的生活要求,最重要的是结束你争我夺的战乱局面,还百姓一个能够安居乐业的安稳环境。
  第四个特点:“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相邻的邦国之间人们举目可以相互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相互听得到,可是民众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以上这四点,可以说就是李耳老人家所描绘的他心目中的“桃源”世界了。那么这个“桃源”世界到底怎么样呢?有人说真能如此也还不错,也有学者说,李耳老头是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反动没落分子。理由是,他主张“小国寡民”,他要让“民复结绳而用之”,他害怕民众之间的相互交往沟通,倡导“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三种情况不就是反动倒退吗?我本人也承认他所勾勒的“理想国”的消极状态。他对当时的现实社会不满而又无力改变,可是以他当时的眼光和思想境界,他看不到人民的力量,也不敢想象要颠覆那个旧世界。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勾勒一个没有阶级对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世界大同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因此,他也只能退一步幻想上古的人们无欲无求、自给自足、淳朴和乐的原始安逸的生活局面。另外,依据我的理解,他的“小国寡民”主张,还有让统治者放弃极力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的兼并战争的想法。他的“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的描绘,并不是要民众真正回到那种原始的状态,而是强调人民不需要太多器具,没有战争,没有远涉劳顿,用不着复杂记事的那种纯朴简单的自然状态。他的“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会让人们不禁产生疑问,既然这么近,为何不相互往来呢?是有人看管和约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相互往来这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大家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自给自足的安然生活,没有相互往来的需求和必要。你看,这也蛮辛苦李耳老先生的。自己无力改变现实,又可怜在战乱中受苦受难的民众,于是就想象着能有这样一个哪怕是原始一些的、却能够让民众聊以生活的小天地,果真能够实现,民众就可以安心生活,他自己的内心也会得到最大的安慰。
  
  我眼里的老子之八十一
  
  我留恋李耳老先生的哲学殿堂已经很久,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伴随着五千言言尽曲终,我尽管舍不得离开,也不得不向李耳老人家挥手作别。可是我终没有大诗人徐志摩的洒脱和君子,人家作别康桥时,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是,有些小贪心的我,真切想从李耳老君的五千言里带走点什么——辩证思维方法,以便在自己生活中随时学习借用。
  李耳老人家五千言的经典,后人先是把它叫做《老子》,因其经典所言皆为道和德的内容,大概到了西汉末年又称之为《道德经》。这《道德经》被道教奉为经典,因此,就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九九归一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这一点,我在解读感悟过程中,也体会到了,一些章节,不免有零散的感觉。《道德经》初始长什么样呢?到现在也不得而知。也许什么时候会有考古新发现,还它以本来面目,我们只有期待着。到了清代,思想家、政治家《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首次破例把《道德经》重新整理划分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本来,上一章李耳老人家就已经描绘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对民众表达出了终极关怀,按说,文章也就应该到此为止了,那么他老先生为什么还要说上本章这么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呢?我们还是先看内容,然后再做探讨。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里的“信”为真实、实在;“美”指漂亮、华丽,在这里有修饰的含义。实在的话不华丽,华丽的话不实在。是呀,一些大实话因为质朴,不加修饰,因此从文辞上看就不华美、漂亮。一些从文辞上修饰得很好听的话,就显得做作不实在。我们常说的“玩片汤”“说人话不办人事”等俗语,就应该属于“美言不信”吧。可在生活中,许多人爱听“美言”,如果你对他讲“不美”的“信言”他会很反感;而你对他说“不信”的“美言”他反而听了很高兴。鲁迅先生在一九二五年写了一篇题目叫做《立论》的小短文,里面讲到: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看,这就是现实,许多人并不想听到不好听的大实话的。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关键就在一个“善”字上。有的人认为“善”在这里的意思是善良,有的人认为是善于。那么,这句话就有两种解释。其一,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其二,善于立言的人不以辩立论,而以辩立论的人不善于立言。结合李耳老君的处境,我比较赞同第二种解释。你如果善于把握自然、人事之理,就会很自然的把它说清楚了,哪里还用得着辩论呢。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句话要弄清楚两个关键字就是“知”、“博”。“知”这里指真知;“博”指广博、通达,有的人引申为夸耀、卖弄。这句话也有两种解释。其一,有真知的人未必广博,广博的人未必有真知。有句俗话叫“贪多嚼不烂”,有一种人叫“百事通”,其实这种情况就说明,什么都会往往在关键的事情上不精专。民国时期的大教育家蔡元培就对为学之道总结过四个字:宏、约、深、美。就是说,通过初期的博览打好基础后,最后就要收缩回来,对准目标,精准发力,深入钻研,才可达到完美的程度。而你要是一味地博览,不知道约束精耕,最后,就不可能在某个领域取得真知,有所作为。其二,有真知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未必有真知。现实中有真知的人往往沉默寡言,而爱夸夸其谈,到处卖弄显摆的人,往往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句话用现代汉语表达即为:有道的圣人不积攒财物,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却更富有,尽全力给与别人自己却更丰足。品德高尚的人,从物质上到精神上全力以赴帮助别人,自己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有道的圣人全力以赴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别人赞颂、爱戴,这就是极大的收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己当然更加富有和丰足。以五千言所论统观之,皆是论“不积”之道。所谓不积者,即心无所系,心无一物,无私无妄,心地光明。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即是本章的结语,也是李耳老君五千言的结语。自然的规律,有利于万物而无所妨害;圣人的法则,施与别人而不与别人争夺。不争者,即无我;无我者,才能无为而无不为。这是李耳老人家最后要强调和告诫统治者的话。我想这也是他所写五千言的根本宗旨吧。
  李耳老人家,按理说我的感悟到这里也该结束了。可是我还想从我俗人的角度揣测一下你写下此章结束语的目的。当然,我的猜测会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算是这样,也是在要和你告别之际,开一个小小的玩笑,以你老人家的气量一定不会和我等无知小子计较的。
  当我读了几次这一章时,我就在想,在当时的诸子百家里面,你是没有门徒、独行自吟的孤独的哲学家,况且你把整个宇宙和自然深奥的哲理用及其简短质朴的言语凝练成短短的五千言,你一定也担心自己的哲学理论难以引起世人的注意,所以你也想在文末为自己和自己的理论著作说上几句有些肯定意义的话。以便让世人明白你撰写此五千言的本质特征及目的。你首先讲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也就是在说,你的理论言简意赅,质朴无华。你属文注重的是揭示宇宙自然奥妙的道理,而不是华而不实的文辞。你接着又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你这是以不辩为辩,在向世人表白你的理论是实实在在的理论,不以哗众取宠为能事,说明自己虽然不是以论辩建立理论体系,却真实地把握和揭示了自然及人事之理,自己的理论是真正地体悟了宇宙自然和人事之理的无可辩驳的至理。这两句话体现在说的方面:质朴不巧言,至理无需辩。那么在做的方面你又说到:“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当时的百家立言大多都是以弟子向老师请益,弟子问老师回答的方式立论,弟子所问海阔天空无所不包,而老师的回答则显得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而你没有弟子,因此不以辩立论,只抱定以自然之理推及人事之理的宗旨,从大处着眼而不事事俱涉。因此,你在文中就说到,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认为自己什么都通晓而到处夸夸其谈,认为自己什么都懂而海阔天空到处卖弄的人,不一定有真知。你接着又说:“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是圣人无我无私、乐于尽全力助人的高尚品德。我从中似乎也读出了你把体悟揭示宇宙自然而推及人事的至理,无私奉献给世人的那种快乐和满足感。在做的方面,你注重抱朴守拙,追求真知而不炫耀卖弄;无私无我,以为人、与人为最大富足。
  最后你说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不正是你的哲学理论所揭示的天道自然规律和圣人的为人原则吗?一语双关,总关宏旨。你老人家不动声色就把你的著作的特色宗旨做了言简意赅的介绍。您的哲学智慧,诚为我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藏,我们当精心守护,大力弘扬。
  
  ——全文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